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时间:2022-05-18 17:54:28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一、课程体系调整力度大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学生入学时所选择的专业,到毕业时或已不是就业热点,或与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不完全符合,毕业生“改行”已经成为较普通的现象,由于学生缺乏“改行”后的相应职业技能,导致其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专业”技术领域的要求,较长时间内无法“顶岗”。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第五学期前八周的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图1所示):将第五学期的课程设置了订单培养模块和岗位针对性模块,其中的岗位针对性模块又设置了管理岗、营销岗和技术岗,再将技术岗分解为岗位转换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在第五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打破专业界限,根据个人兴趣与发展意向、就业市场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针对性学习,即改变了“一选定终身”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又尊重学生个人意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将“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落到了实处!(见表1:以汽车运用技术为例)

图1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调整思路

表8 特色培养教学阶段教学进程表(订单培养学习领域+岗位针对性学习领域)

二、各专业特色更加明显

1、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突出“双证融通”特色

该专业将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中,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遵循“时间上循序渐进”“难度上梯次递进”的原则(如图2所示),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纳入相应的实践环节(如表1所示),实现真正意义的“双证融通”。

表2 主体教学阶段专业能力培养时间安排表

关于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设方案2017-01-03 14:38 | #2楼

建立、建全职工培养、晋升、激励、考核机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升职工素质,培育技术型、管理型后备人才。以学历、职称、技术、实际操作能等方面提升为表现形式。 现状分析:

一、公司现状分析:

1、人员流动比率较大,2015年上半年人员流动率为14.83%,人员入厂率为14.4%。单位人员流动情况中炼铁厂、炼钢厂、动力厂、白灰厂人员流失率都在10百分点,严重偏高,其中服务中心离厂率高达25%。

2、技术、管理性岗位人员流失性较大,技术性、生产性岗位职业规划没有形成体系,部分单位存在一岗定终身,员工自己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单位也没有形成体系。使得员工归属感偏低,积极性受挫、同时对公司文化的认知、认可度偏低。

3、职工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对公司的归属感较低、有员工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偏离。

4、公司培训体系还不完善的,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四级培训,专人、专岗、专职,以及相应的量化指标,在培训内容注重应急、近利培训,培训方式简单、方法枯燥、奖罚考核指标上没有形成完善系统,主要表现为:

1)重技术,轻管理。尤其对于基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很不到位,虽然对于车间主任、科级干部的培训也搞过几次,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公司基础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没有让他们理解、重视;

2)重通用工种,轻行业特有工种。由于对电工、钳工、焊工和天车工等通用性强的工种来说,本地的技工院校有着优秀的师资和成套的培训体系,所以在这几年当中只要足够重视,还是能出好成绩的,全市技术比武成绩就是证明,然而对于冶金行业特有工种来说,例如炼铁工、炼铁炉前、转炉炼钢、连铸、炼钢炉前和轧钢工等冶金行业重点工种,外部师资不是特别多,即便是有,也因为费用问题不好做长期、系统的培训,而且职业技能鉴定渠道也特别繁琐、不通畅,但是不论怎样,行业工种是保生产的重中之重,这类职工的培训今后必须加强。

3)培训内部单调、创新性知识不足。

由于各分厂、车间坚持内部长期培训,这对入厂时间不长的职工来说确实是快速提高自己,尽快适应生产的好渠道,但对于大量老员工来说并无新意,而且内部讲师总是固定几个人,该讲的课或许早已讲过很多遍,存在应付差事现象。

4)培训形式无新意。应该说,授课式培训确实是学校、社会和企业所共同认可的培训形式,但是若长期没有新意,职工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5)奖惩考核方法单一、滞后,难以调动广大员工提升积极性。

达到目的方法:

1、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 工资公平、公开、公正,完善员工的福利机制,建全工资异议反馈机制,

真实能反映到相关部门,及时把处理结果反映到员工,并对其满度有统一的汇总,作为年度考核相关部门一项指标。

2) 基础管理人员公开竞聘,把管理人员对自己员工了解、自己家庭关系列入

竞聘的侧面,在评选上以德为先,注重发挥员工个人特长,合理规避员工缺点,多开展思想工作沟通。

3) 领导管理个人艺术、自身知识修养,多帮助、多关怀、多沟通、多调查,

明确考核是手段,不能成为管理的最终目的。

4) 在新入职员工中,以师带徒为主要员工的成长方式,以传、帮、赶、超,

一徒多师、多技,并在今后的成长中,逐步实现一技多岗,并形成厂级各车间交流,分厂间轮岗交流。

2、 在员工培养以生产型、技术型人才两线培养。具体方式:

1)公司培训、与分厂培训相结合。

2) 师带徒,考核标准已技术掌握熟练度、独立操作能力,日常工作效率等方面系统检查,并对技术型人岗位、关键性岗位师徒签订培训协议,加大对师傅的奖励、考核力度,以达到增加技术性、关键性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后备力量。附表:培训协议

3、 生产、技术传统的培训方式以师帯徒方式为主,公司统一培训、个人自学

相辅相结合为主。以取得职称、操作资格、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检验体系。出师后在员工的晋升中生产岗位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术类岗位以助理级、中级、高级职称或车间、厂级、公司级技术能手。 在师带徒的方式中,注重奖罚并重。

4、 在未来中逐步扩大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现在我公司现状???分析。

考核标准:

以月为周期开展入职员工考核,以相关领导考察和个人综合考试评定为依据。应基点考核:见附表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4-03

物业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2-28

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0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