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

时间:2022-05-18 17:52:58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

1.教学体系

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

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

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计划,我们安排了4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野外实习。一年级秦皇岛实习是一次地质认识性质的实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地质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野外观察、认识、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方法和罗盘仪等地质工具及图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华北地台的地层和地质特点。二年级学生野外实习以全面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野外剖面测量、数字化地质填图、资料整理、绘制图件和编写报告的方法与技能和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三年级科研实习是为学生设立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训练。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特点及野外工作和研究

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毕业实习则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

课程的室内与野外实习是实习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实习以理解和深化课堂讲授的知识点为主,一般在课程的后期安排一些综合实习,全面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课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课堂上所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过野外对典型实例的实际观测,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训练和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演习机会,促进读书方法的改进。这种教学活动促使教学内容延伸,教学内涵扩大,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3.科研体系

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加入老师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生直接加入老师的研究课题使学生的科研素质明显提高。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能够很快深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撰写发表论文。

4.政治教育与管理体系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我系学生进校的第一节课,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始终把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地质专业,献身地质事业,报效祖国做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抓到底。同时把教书育人做为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的职责。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狠抓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确定了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规章制度,把学生的注意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到学习上来。举办名人学者谈治学系列讲座,狠抓环境育人,把系内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们的画像挂在实验室,营造出了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建设与改革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设立在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的地质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所属专业。

(1)专业建设目标

地质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较强动手能力和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立志献身地质事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地质学专业人才既能在地球科学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从事地质理论、地质应用和综合研究,同时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2)专业建设概况

①、专业建设基础

地质学专业以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为依托,已初步具备了国内一流的办学条件。地质学系拥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习室、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实验室、计算机制图及其它专业实验室、陈列室等,全系所有的教学实验室、实习室、教室全部实行全天对学生开放。全系局域网已经建成开通,计算机机房免费上机。系图书资料室除拥有大量图书资料、电子出版物及一流的环境和硬件条件外,还可供师生随时免费上网查阅资料。专门为本系学生设立了“张伯声奖学金”、地学攀登奖学金、地学育才奖学金等,全系学生的奖学金享受面超过70%。

②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在现有良好办学条件基础上,地质学专业依据“国家理科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建设、培养规格和教学方案。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结构、物质组成和时空变化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球的演化规律。在认识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基本技能和现代手段、掌握地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为探索、解决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和灾害等地质问题、科研管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a.掌握数、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原理与应用。 b.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地质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c.具有对地球科学认知的基本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地质研究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d.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e.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f.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g.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综合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③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体系: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基础、工程数学、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性与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岩石物理化学、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经济地质学、Palaeoecology、Geobiology、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应用、地质软件应用等。

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按课程实施内容及要求,间插课间室内实习和野外实习。另外专门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包括:一年级秦皇岛地质认识与实践;二年级巢湖地质测量与数字填图;三年级鄂尔多斯—秦岭造山带地质走廊区域地质综合教学;四年级科研实习及课程实习。其中,一、二年级的实践教学侧重于地质认识和基本技能及技术方法训练,三年级实践教学是通过对地质走廊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特征的综合实践,完成不同课程的交叉融合,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和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四年级则以研究性实践

为主,以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学分要求:总学分16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56学分,学科核心课程45学分,学科方向课程21学分,通识课程1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课外附加学分10学分。教学环节的时间见表中所列。

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专业教学计划

(3)课程建设与改革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资讯的海量增长,课程建设和改革已成为与时俱进的日事工作。自1993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以来,为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方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技术技能,又具有较强获取、综合运有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地质学专业在以“强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拓宽专业课,重视地质实践和方法技能课”为宗旨的全面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先后实施国家教育部、教育部高教司、陕西省教委、西北大学等教学改革项目38项。教改获奖项目16项、出版面向21世纪教材5部,教学课件7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5篇。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①室内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a.强化数、理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程

按照高等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大批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国家目标,针对地质学科学领域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学科发展快以及注重为经济建设服务等特点,我们在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特别强调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宽厚基础(大理科、大地学基础)背景下的地质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数、理化基础和外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b.打好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覆盖面,并大大放宽了学生对选修课程进行选择的自由度。从而在强化基础的同时,拓宽了专业课程的知识面。

c.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适应基于计算机和现代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命,我们在基地建设初期即开始研制了CAI课件并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本专业全部主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均已不同程度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地质学概论》等3部电子教材已冠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针对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我们摄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综合实习”等4部录像教材,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

电子教材和网络的作用,我们把自行研制和购买的电子教材及CAI课件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初步实现网上教学,根据教师授课的需要,提供了相关的素材库,编制了示教型课件。并积极开展了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上网工程。通过近年努力,教学手段初步实现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d.课程考试、考核

教学考核是以学生为对象实施的教学评估和检查,以便于“以考促学”——引导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状史,“以考促教”——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完善教学环节和计划、讲究教学方式方法。

室内教学课程因材施教,并实施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其中,特别增加了除课堂教学外,必须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以便训练学生自学、并充分利用资讯的能力。

②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充分利用西北大学地质系所处的地域优势,构建以秦岭造山带及其相邻的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跨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既有区别又相关联,交叉互动的课程体系。

2015说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16:27 | #2楼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书面保证,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建立专业标准的载体。按照教育部引导新建本科高校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政策导向,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我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在充分考虑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进行本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1. 指导思想

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政法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五年规划、特色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指导,积极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多举措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坚持以“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着力于专业布局优化和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分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 原则

1.强化内涵,稳中求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组织实施和学生学习展开的主要依据和蓝本。外语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①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意识,把修订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②加强科学调研、集思广益,多方收集信息数据,避免修订工作的随意性和简单化;③加强稳定性和连续性,注重内涵,稳中求变,避免繁杂冗余的无效修订。

2. 制定标准,明确定位。通过详细分析本校人才培养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学院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学环节,实现培养方案中的各门课程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支撑专业培养标准。

3.整体突破,彰显特色。通过进一步细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环节形成专业特色,增强专业竞争力。课程结构做到平台完整、模块清晰,课程体系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减少课程门数,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比例安排合理,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等关系。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目标地组织课外教育教学。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我校从2015年筹建到2015年正式建成普通本科院校,经过全校范围的讨论和对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外语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精通英语,熟知日语;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新闻、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法律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精通英语,熟悉法学基础知识,了解WTO法规;能在政府涉外法律事务部门、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翻译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各种仲裁机构等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宽厚的人文素养、掌握较宽广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各类国家政府机关、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

外语系坚持学校党委提出的“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追求严谨求实的教风和学风,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人才规格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技能两个方面:

1. 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 掌握本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能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

三、特色与应用性体现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首先突出“创新”二字。关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其次,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充分重视教师广泛参与方案的制定,明确教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高,要求高,可操作强。

为了实现专业、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的有机整合,综合体现学校历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有意识地扶持了一批教学研究与实践基础较好、教改成果较集中、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面的课程。同时,着重强调了应用性课程建设特色,即便在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建设中,也强调要与应用性教育特点相适应,增强应用性特色。

以《高级英语》、《基础英语》两门专业必修课程为例,按传统观点,这两门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但修订的培养方案预留了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适当弱化理论讲授过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应用性人才培养十分需要依靠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因此,加强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四、学时及学分

原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外语系学生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40学分,其中,必修课 128学分(公共必修课23学分,专业必修课62学分,实践必修课43学分),选修课44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公共选修课18学分,实践实训选修课4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

本次修订保留大部分课程的学分要求,主要修订了学时的设置。按照学校规定,大多数课程减少了教学学时,同时也有部分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增加,以满足教学需求。

五、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其关键在于正视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强调了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的建设,首先,不仅是实验实训课程,理论课程也将创新实践项目嵌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增加实践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设计与所学课文相关的各种拓展研究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培养思考的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外语第二课堂建设,开展有时效、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指导并选派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外语专业比赛。注重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见习环节的建设,这已经成为切实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调研报告

为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顺利进行,我系成立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计划时间及工作安排开展各项工

作。首先对学生的调研反馈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教研室为单位开会,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为专业方向的设置、平台课程结构的调整。各专业由教研室主任统一负责起草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将初稿交由各任课教师再次进行讨论、修改、调整;并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审核,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的同时,注意了还按照学校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建设其他方面内容(如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资源平台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等)的调研论证。调研过程有助于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健全制度等方面理清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从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通过调研报告,我们队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调研报告明确当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哪些方面是合理的,哪些方面亟需调整或淘汰,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相关文章: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村委会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03-17

【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路02-22

学生会工作思路和展望(精选10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