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铁力市教育局2015工作会议《关于开展各校教育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的部署,2015年3月25起至4月23日,历经一个月,在教育局督导室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督导组一行到了市区四所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课堂、访师生、听评课、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等。到了四所学校,我本人共听了24节课,课后查看了24位讲课老师的教案,听了11位领导的评课,同时还查阅了四所学校的德育工作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总体反馈如下:
二、亮点
(一)备课
1、备课管理得到学校的重视,且按常规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备课最终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多数教师都有教案按时接受学校检查。无教案现象基本得到杜绝。
2、从教案的个案呈现形式上来看,部分教案比较规范,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制定。
(二)课堂教学
本次调研,主要是到校抽签听课,是常态课,但多数老师们不慌不乱、教学思路清晰,各个环节有板有眼,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扎实训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1、目标意识得到体现。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调控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欣喜的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多数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比较致力去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此外,有的教师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落实得更加扎实。
2、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得到重视。
良好的习惯能使人获得进步,可能使人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终身受益。
教育学、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第二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和最佳时期。从课堂上来看,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一小学多数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坐姿,到学习用具的准备和摆放,课堂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当堂训练中矫正学生的坐姿、执笔方法等等,这些细节都说明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语文阅读课以读为本的理念得到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这就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读为本的阅读理念,把读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在我所听的阅读教学课中,大多数老师们的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把握好“导”的分寸,决不可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在阅读课堂上,好几位老师都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文本所蕴涵的意义。
洋浦小学罗文花执教的《去年的树》,罗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充分抓住童话中四处不同的对话,经过老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去研读了文本,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反复地去品读,在品读中理解文本,感悟了童话的语言特点。全班二十多名学生不包括齐读,却有四十多人次的学生个体参与到朗读、诵读文本、谈读书体会、讨论交流、分角色朗读等教学活动中,加上多次有效的词语积累和用词说话的语言文字训练,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
4、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得到重视。
新课程改革以来,片面强调“人文性”,学生不能在有序的训练中形成语文能力,造成语文水平下降的问题一直困挠着广大的语文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强化“人文性”的作用和力量,弱化“工具性”的地位和价值,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受到严重的削弱。解决的
办法惟有提供语言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培养语文运用的能力,舍此为他途。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老师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实践环节。
比如五年级的《新型玻璃》一课中关于“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一句,看似简单,但干冲小学王坤老师却能够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入手,让学生仿照例句进行说话训练,强化学生对排比句和并列句式的感悟,强化了语言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积淀了语感。
5、“质疑·解疑”法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参与、在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深入地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运用了“检查预习---鼓励质疑---自主阅读---交流解疑”的教学模式,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安排学生质疑的课堂还不少呢,在此不多举例了。
6、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快乐识字。
学生的兴趣,将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年级的《口耳目》一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老师首先运用认识实物图片的方法,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然后借助直观的实物图、古代记字法图片和生字卡,运用联想形象识字法、比较联系识字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通过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巩固,并当堂指导学生进行写字训练,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
(一) 备课
1、多数教师备课过于简略,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或风格,有的简案只有几个大标题,各个环节残缺不全。部分教师教案量不足课时数;有些老师教案空缺较多甚至没有----缺少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与讲评等教案,相当部分教师复习课等几乎没备课。个别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节。
2、很少发现认真备“作业设计”的教案。多数教案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上都是简单应付或没有针对性(总是做一做第一到第三题),作业没有很好地反映教学重点,没有发现分层性作业的设计。
3、多数老师打印的教案未见二次修改,未形成自己的个案。
4、有些老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文本、课标、教参以导致确定教学目标不切合实际、重难点抓不准(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造成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效率低。
5、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应付的,缺少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
1、有些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各个单元各个文本也有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参考依据。可是,有些老师的目标意识不强,造成教学中:目标不明确或过高或过低;想面面俱到却抓不住重点;未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
目标任务不明,重点抓不准。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所起的定向、诊断、矫正等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对课标的阶段要求不很明了,心中无数自然就教无方向,学也盲目;三是没有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知道本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重点教什么,所以,不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可避免了。例如,二年级的《酸的和甜的》一课,老师与学生读完一遍书后,就进行了琐碎的分析,讲了一大堆道理,却把“读流利、读正确”,“初步感受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把句子写得更具体|”这些学段重点和单元重点忽视了,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有些课堂提问效率低。
有些课堂,老师的设问要么过大,让学生无法入手;要么就是一些是非问,学生不用思考也能说上一个“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没价值。有的设问总是指向全班同学,未能引起学生个体的深入思考和听课的注意力;让一些同学人云亦云,人读我也跟着读,滥竽充数。例如,有几堂识字课和英语课,课上全班学生齐读、齐认得很好,但课后小测试,一指名抽读,有一部分的学生马上就不懂了。因此,课堂提问要多考虑问题的价值,要多指向学生个体,齐读、齐答不易过多。
3、部分课堂不能面向全体且语言文字训练不到位、不扎实。
有些课堂华而不实,老师或分析过多,或“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多是一些字词的知识性传授或内容的简单理解,在听说读写方面总舍不得花些时间去开展训练,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有的老师关注学生面窄,没能把全体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去。一堂课下来,只是几个好学生的表演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却无可事事,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在多数的课堂中,这些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4、部分课堂生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上有些老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完成预设为目的,一路奔走直到铃声响起。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也只为了寻找希望中的标准答案。对于课堂上突现的声音和现象,老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旧按部就班履行预设程序。而学生灵动的思维失去了强化的机会,课堂也少了活泼生动的气氛。例如,我听了两堂关于《酸的和甜的》一课。其中一位老师当教学进入让学生想对文中的动物说什么这一环节时,一个学生说:小猴子随便地去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容易产生危险。这样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对此,教师就让他坐下,不置可否,也不予评价。其实,这是课堂难得的生成资源,从课文描述来看,猴子不是盲目尝试的,如果我们的教师即时捕捉住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以“猴子真的是盲目尝试吗”为问题,从课堂中找出具体语句,学习就会进入到新的层面,学生也会从中明白,尝试是必须的,没有勇敢的尝试是不会有所发现和创新的,
但尝试还必须以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为前提,只有这样,才是有思想的人。可惜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样做,白白浪费了稍纵即逝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令人扼腕叹息!
5、一些教师的评价语缺乏艺术性。
评价语言空泛单调。可以肯定老师们深知激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老师的评价总是尽可能地肯定学生。于是,许多课堂出现了很多“你真棒”“好极了”“嗯”。这样空泛单调的表扬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样缺乏针对性的评价,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其次,单调的语言不利于学生感受民族语言的丰富性。 评价语言缺乏指导作用。评价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评价语言的单调,老师的评价不能让更多的同学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样思考”。例如,一位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在让学生质疑时:
生1:老师,“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师:有谁知道?
生2:指天很大很大。
师:很好。有谁能用它来说一句话?
生:……
这个教学片断:在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方面老师做得很不错,但从评价对教学导向作用这个角度来看,老师的评价还是有缺陷的:单调空泛的下一个“很好”的定论。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不能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更不能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思想层次上的提高。我认为老师能这样评价引导就更好了:“很好,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的吗?或是:很好,你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吗?”,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完后再用词说话。这样做的目的是除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以外,还能引导学生总结出“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等”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
四、建 议
(一)备课
1、首先要弄清撰写教案仅是备课的一个部分的问题。备课首要的基础就是钻研教材、课标,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解决:“会不会教”的问题;然后是备学生和备教学设计,以解决“怎样去教”的问题。我认为教学设计写简案,至少也应该把一些重要的过程写出来,例如“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些环节写出来。
2、一个单元开始教学之前,应该认真弄清单元的编排意图、单元的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编制好单元的课时计划,这是备课的一个关键点。
3、认真备好各类课型的课,力争做到每个课时都有教案。口语交际、习作正好是我们的教学弱点,因此,此类课型的备课显得更重要;要重视练习课、复习课、习作讲评课的设计。
4、教案要详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作业设计要具体且要讲究针对性。
5、要强化教学反思。认真总结本节课的得失,以有效地调整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只是我们听课中感受较深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他教师的课堂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大家可以反思对照。把它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大问题:教材理解问题、课程资源意识问题、课堂训练意识问题、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课堂组织与调控问题、课堂效率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1、增加课程意识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教师该如何科学、艺术地处理教材呢?
首先,教科书的优势需要教师来挖掘。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新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描写动物的,写植物的,写优美环境的,还配有很多图画,有蓝天、绿树、红花、小河、庄稼……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是一个充满绿色、生气盎然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这其间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好素材,这些素材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整合利用,才能体现新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其次是,教科书的“缺点”需要教师来“弥补”。如何使用好新教科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丰富等,使用新教科书的过程本身也应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但是,使用新教科书还要注意激活教师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教科书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教科书的奴隶。白璧微瑕,再好的教科书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
2、增强学习意识
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不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的教师,是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知道:将自己放在知识的求索之路的驿站里休息的人,就必然会被时代禁锢在孤陋寡闻的枯井里。一个没有个性魅力的老师,又怎能去驾驭一个个灵思飞动的学生?而这个性魅力不正来自于自己独特丰厚的学识积淀吗?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加强理论学习。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大批国外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思想进入我国,建构主义理论、对话理论等已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编订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必需。只有勤于充电,才能让新理念催生新思维,引发新方法,进而指导、丰富我们的教学实践。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业务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多进行课例研究和案例研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困惑,以专业发展为目的,开展互助备课、互助听课、互助观摩课堂教学、互助交流与分享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等方式,解决问题,消除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文学作品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平时多读书,读好书。读多了,积累就丰富了,文学水平自己就水涨船高了。在理论水平和文学素养
都得到提高以后,才能具有敏锐的目光,抓住文本语言中值得品味的词句,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引领学生揣摩感悟。
3、增强对话意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提。在对话中理解文章的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妙,在对话中把握作者组织文本的方法,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一是要学会倾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践对话,更需要学会倾听。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倾听。我们的教学并非侧重于把学生培养为忠实的听众,我们更强调对话教学中教师的“倾听”。教师的倾听在课堂上创造了民-主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放飞自由的心灵;教师的倾听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场所;教师的倾听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指导他们完成学习的任务,满足他们知识情感上的需求,从而,师生情感上达成一种默契,达成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二要巧妙引导。钟启泉先生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出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给学生启发,可以使学生从更多渠道去思考。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会发现学生的对话经常会越扯越远,会发现学生的发言因思维阻塞难以进行,会发现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巧妙启发。三要参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更深刻,具有更高的水平。在学生迫切想了解知识时,教师要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课堂讨论,讲述个人对这课文的了解,感受和认识,希望得到同学的评价、理解和支持。教师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友好相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对话中。在讨论交流中教师要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特别要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也享有对话的机会。
4、增强调控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呈现,可以说是仪态万方。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使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语文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我们再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捧着教案,在课堂上掩盖矛盾,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的机制,将教案进行到底,努力追求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
首先要注意课堂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一贯的预先设计,也不可能有可持续地生成,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也能有课堂生成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只有最充分的预设,才可能有最好的生成。可见动态生成具有可预设性,因为科学的预设才能使课上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才能生成精彩瞬间。
其次,重视课堂调控。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表现,生活经验,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动态生成就很容易成为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这就是说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这也是判断阅读课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生成的关键,任何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进行调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势利导,随机点拨,才能收到实效。
再次,做好有效评价。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生成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引路者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拟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生成性教学中课堂调控做深入的研究,研究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引导点拨、评价激励等“引领”的作用,研究教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探讨教师如何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发现、品味文本,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从而把生成引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
5、增加效率意识
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可在以下两方面做努力:
一是控制教学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
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这40分钟的利用率。怎样才能科学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听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提问、讨论、听写)以及学生实践(作题、操作等)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我认为可将三者时间的比例大致分为15:15:10,这样分配教学时间,有利于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是讲究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略读课文就应该以自学为主,教师应采用模仿类比,组织讨论,练习测评等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如精读课文,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如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这样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但掌握了它,就能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铁力市教育局2015工作会议《关于开展各校教育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的部署,2015年3月25起至4月23日,历经一个月,在教育局督导室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督导组一行到了市区四所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课堂、访师生、听评课、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等。到了四所学校,我本人共听了24节课,课后查看了24位讲课老师的教案,听了10位领导的评课,同时还查阅了四所学校的德育工作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总体反馈如下:
二、亮点
(一)备课
1、备课管理得到学校的重视,且按常规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备课最终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多数教师都有教案按时接受学校检查。无教案现象基本得到杜绝。
2、从教案的个案呈现形式上来看,部分教案比较规范,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制定。
(二)课堂教学
1、四所学校都能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尝试运用本校所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目标意识得到体现。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调控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欣喜的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多数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比较致力去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此外,有的教师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落实得更加扎实。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得到重视。
良好的习惯能使人获得进步,可能使人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终身受益。教育学、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第二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和最佳时期。从课堂上来看,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一小学多数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坐姿,到学习用具的准备和摆放,课堂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当堂训练中矫正学生的坐姿、执笔方法等等,这些细节都说明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德育工作
1、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制定的德育计划、德育目标详细实用,并注重德育活动的过程管理,对每一次活动(升旗、值周等)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各校能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引导学生查找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的文明清单,然后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其中受到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2、坚持环境养成,营造了浓厚的充满校园特色的环境氛围,做到“面面墙壁都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的受到教育。
三、存在问题
(一) 备课
1、多数教师备课过于简略,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或风格,有的简案只有几个大标题,各个环节残缺不全。部分教师教案量不足课时数;有些老师教案空缺较多甚至没有----缺少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与讲评等教案,大部分教师复习课等几乎没备课。个别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节。
2、很少发现认真备“作业设计”的教案。多数教案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上都是简单应付或没有针对性(总是做一做第一到第三题),作业没有很好地反映教学重点,没有发现分层性作业的设计。
3、多数老师打印的教案未见二次修改,未形成自己的个案。
4、有些老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文本、课标、教参以导致确定教学目标不切合实际、重难点抓不准(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造成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效率低。
5、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应付的,缺少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
1、少部分教师教学进度多数过快,存在“抢跑”现象。
2、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准。 我们的部分教师对课标的阶段要求不很明了,教学中仍存在中段、高段教学一个样,略读教学、精读教学一个样。例如:《达芬奇画鸡蛋》一课是略读课(要求粗知大意,不求甚解,以一篇带多篇,扩大阅读量),而有的教师却精讲细问,上成了精读课;有的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确定不明确,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本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重点教什么;还有些教师备课中没有根据学情来设计自己的教学,造成教学中目标过高或过低,未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
3.新课程理念下的“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多数学校虽然有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运用,教学方式陈旧。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教学仍是“注入式”。课上,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没有创设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
台,没有给学生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4、语文课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一个中心,就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多数教师没有牢牢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本质进行教学。有的课堂看不到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品味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恰当地语言实践,只在“理解”上做文章,而在“运用”方面难见体现。课堂中普遍存在“重感悟,轻积累”,“重得意,轻得言”的现象。
5、课堂提问无效问题过多
多数教师课堂上无意义的提问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问题的组合也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6、部分课堂生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上有些老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完成预设为目的,一路奔走直到铃声响起。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也只为了寻找希望中的标准答案。对于课堂上突现的声音和现象,老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旧按部就班履行预设程序。而学生灵动的思维失去了强化的机会,课堂也少了活泼生动的气氛。 7、一些教师的评价语缺乏艺术性。
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空泛单调。课堂出现最多的评价是“对、很好、好极了、嗯”。这样空泛单调的表扬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样缺乏针对性的
评价,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更不能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思想层次上的提高。
(三)、德育工作
1、个别学生《学生评价手册》内容填写不全,有的内容填写不真实,对学生素质评定中的“自评,家长评,学科教师评”项目几乎都由学生自己评定,《学生评价手册》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班主任班级管理规划的制定过于笼统,不细致,学生发展目标不切学生实际。
3、科任学科教师对培养学生“三姿”的习惯意识非常淡薄,甚至认为学生习惯的培养只是班主任教师的事,课堂上只顾传授知识,多数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写字、坐、站立姿势是否正确。
四、建 议
(一)备课
1、首先要弄清撰写教案仅是备课的一个部分的问题。备课首要的基础就是钻研教材、课标,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解决:“会不会教”的问题;然后是备学生和备教学设计,以解决“怎样去教”的问题。我认为教学设计写简案,至少也应该把一些重要的过程写出来,例如“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些环节写出来。
2、一个单元开始教学之前,应该认真弄清单元的编排意图、单元的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编制好单元的课时计划,这是备课的一个关键点。
3、认真备好各类课型的课,力争做到每个课时都有教案。口语交际、习作正好是我们的教学弱点,因此,此类课型的备课显得更重要;要重视复习课、习作讲评课的设计。
4、教案要详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作业设计要具体且要讲究针对性。
5、要强化教学反思。认真总结本节课的得失,以有效地调整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
1、增加课程意识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弥补教材的空白,教科书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科书的主人,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补充、创造、升华。
2、增强学习意识
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不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的教师,是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知道:将自己放在知识的求索之路的驿站里休息的人,就必然会被时代禁锢在孤陋寡闻的枯井里。一个没有个性魅力的老师,又怎能去驾驭一个个灵思飞动的学生?而这个性魅力不正来自于自己独特丰厚的学识积淀吗?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① 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必需。只有勤于充电,才能让新理念催生新思维,引发新方法,进而指导、丰富我们的教学实践。
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业务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为教师,要多进行课例研究和案例研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困惑,以专业发展为目的,开展互助备课、互助听课、互助观摩课堂教学、互助交流与分享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等方式,解决问题,消除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增加效率意识
①控制教学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
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这40分钟的利用率。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提问、讨论、)以及学生实践(作题、操作等)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②讲究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例如:略读课文就应该以自学为主,教师应采用模仿类比,组织讨论,练习测评等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如精读课文,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如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这样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德育工作
1、德育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要求,要具有检测性。
2、《学生评价手册》中学生素质评定的内容过于烦琐,学科教师无法检测、评定,建议简化评定内容,使评价手册填写更真实。充分利用好评价手册,发挥“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的作用。
3、每位学科教师都要有强化学生良好“三姿”习惯的责任意识,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三姿”习惯当成自己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任务去认真完成。只有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才能促使学生“三姿”习惯的养成。
小学教学常规情况调查研究报告(4000多字)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 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次第展开。近两年来,县教研室因势利导,广泛宣传现代教学理念,全县上下积极地呈现出整体推进课改的态势。在此课改过渡时期,新的教学观念势必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常规执行过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影响已有的教学常规条例的落实?学校该如何突破旧章的限制,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教育管理部门又该怎样根据新的课改精神调整、修订教学常规? 基于以上思考, 围绕 “减负提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我深入吴家镇各小学进行调查,了解各小学常规教学执行情况。从2015年九月开始,我先后前往吴家镇中心小学、吴家镇海棠中心小学、吴家镇高坝中心小学、吴家镇代兴中心小学、吴家镇十烈中心小学、吴家镇荣江完小、吴家镇希望完小、吴家镇保安村小学、吴家镇玉峰村小学和吴家镇新华村小学等十所学校听课,所到的十所学校中既有城镇的(吴家镇中心小学)、也有边远山村的(吴家镇玉峰村小学和吴家镇新华村小学)、既有中心小学、完小也有边远村小。由于时间、人手的限制,这次调查以了解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状况为重点,同时对常规教学中备课与作业批改这两个重要环节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走访、听课、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的材料。
二、现状调查分析
1、关于上课。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荣昌教育建设成渝西川东地区教育高地”的要求,课堂教学质量与否是衡量当地素质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本次调查活动共听课98节,包括部分片区、镇和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赛课30节,随机抽查常规课62节,教学研讨
课6节,涵盖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社会、自然等多个科目。依照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结合新理念中的发展性评价观点,我听课评价后统计出以下数据:优秀课18节,优秀率为18.4%;合格课71节,合格率为72.4%;不合格课9节,不合格率占9.2%;有突出教学改革意识的创新课8节,占8.2%,能充分使用电教手段(含录音机、幻灯、电脑课件等)且有教好效果的电教课30节,占30.6%;此外,有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的课8节,占8.2%,出现知识传授错误课5节,占5.1%。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我总结了目前我镇小学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开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少有训斥、批评、挫伤学生的现象,老师们正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仍没有建立,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根本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的进步和发展。 ②、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些创新课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趋向。但是,这些教学观的变化更多地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③、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案设计能体现学情与教情。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 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使用的各科教材每年均按新的课程标准作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删减、增补,这给我们的教师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标准学习不够,有的村完小教师根本没见过任教学科的《课标》,见过的也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这就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现行的教材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但农村学校教师课业负担重,对教材钻研不深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教材的处理
和知识能力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如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 在教学改革的新思潮冲击下,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这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④、部分教师有了进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条件的简陋,有些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能落实。美术、音乐、自然等学科的教学无法体现其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 ⑤、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很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开通,使村完小教师上课也可以使用远教课程资源,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本次调查活动中,在荣昌县教委电教站和吴家教育管理中心、组织首届农村中小学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赛课活动中,全体参赛教师都运用了远教课件或自制电脑课件、利用音像材料,投影灯片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常规课堂中的现代化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有近一半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或没有投入使用,或有质量问题。加上使用极复杂,教师的操作能力不强,有了设备,使用率也很低。
2、关于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多数教师备课重视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各学校对教案编写的考查管理均比较明确,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没有教案不能进教室。”从抽查情况分析,95%以上的教师备课认真,教案编写规范、完整,约有60% 的教案有教学后记的记载。根据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程度的不同,出现了详案、简案、摘要式编写等多种形式的教案。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灵活采用了备好“主科”,简写或不写“副科”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写教案负担,又达到了备好课的目的。 备课不是抄教案。虽然老师们均有此共识,但仍在有的学校看到了同一学科同一课时的完全相同的教案。虽然《常规》中对教案编写有了科学合理的要求,但仍没有改变备课就是抄教案的现实状况。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本
质,并且单纯依赖教参,不去寻找其他源头活水。从教案抽查中不难看出,教参仍是教师放之四海皆准的备课法宝。很多教师教案写的是一套,上课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时间放在毫无意义的抄教案上。虽然有些好的教案编写得很科学,但操作过程中受条件制约,执教者本身素质限制,教案也很难在教学中执行。
3.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在我镇小学阶段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常规检查时通过座谈,走访,查阅材料,了解到各学校作业批改情况良好。体现在: ①、作业量适当。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课外家庭作业量不多,练习本大都能在课内完成。 ②、作业形式灵性多样。过去的那种机械性重复抄写作业减少了,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增多。 ③、作业批改认真负责。大部分学校坚持进行每期两次的常规检查,很好地保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质量。90%的教师每天都给学生批改作业。尽管老师们感到每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但大部分老师认为每天的批改是必要的,充分体现了多数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在走访中,我也了解到部分家长为教师不布置或少布置、不批改或少批改学生作业有看法,担心孩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同时也因此质疑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可否认,有些老师借作业改革之机放松懈怠,没有真正落实好常规教学。许多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只布置不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在这种开放性的作业中得到培养。
三、针对以上的调查分析情况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责任感 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常规工作是为了应付检查,是处于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地,甚至还有约10%的教师说如果不进行检查教案可能不会备课。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有些教师虽然检查时有教案可查,但同样没有备课,其教案是来自于教学参考资料或教案集中,没有经过自己的比较分析、深思熟虑、全盘照抄,以致于进教室后随心所欲另搞一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持这种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
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教学重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二)、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作新的调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一次根本性变革。新的课改观念渗透到教学常规的每个细小环节中。新的教学需要新的常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所以新的教学常规制定一定要指向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我在本次调查只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前的一次“小分队行动”,针对目前教学常规执行状况作以下建议: ①、备课。 首先要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教师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②、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③、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
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立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的方式方法。常规工作的管理以学校为主,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学校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各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在常规教学管理上形成特色。要充分尊重教师,对敢于打破常规,有教强改革意识并注意实效的教师,实行免检、奖励。总之,要用有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常规活动的生命活力。 中心小学要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新的发展指导。一般采取不定期抽查。抽查的项目重在上课、备课、辅导与作业批改,抽查的形式以听课、走访学生为主。学校检查与中心小学抽查的情况要及时通报、反馈,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此外,教研员在下基层开展教研活动的同时,要随时了解、督查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被督查教师的常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并通报学校。
【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管理现状调研报告12-22
农村调研报告02-01
小学教学调研报告04-08
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04-10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27
小学常规管理自查报告04-09
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4-22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05-12
农村调研报告15篇03-16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