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时间:2022-05-10 18:39:11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五分地总校教导处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2-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1-5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 这次考试1-5年级由进修校统一出题,各总校组织考试(六年级全旗统考)。本次考试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坚持“考”服务于“教”,服务于“学”的原则,强化考试的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对全旗的教育质量作出全面的监控,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现对我校(1-5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由旗进修校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质量情况(见表)

五分地镇总校2012-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1-5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成绩分析表

三、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取得的成效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如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都掌握的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英语和品社学科,主要原因是英语学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英语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品社学科无专任教师,教师对社会现象缺乏判断能力,导之学生对是非判断模糊。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

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

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于求成,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一年级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照样子完成类似的问题,看图写话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写话格式不正确;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的基本运用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较多错别字。其实,语文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数学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算不细心,没有验算的习惯。

2、学生审题不严谨。部分学生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试卷后,凭想当然来解题,学生没仔细观察、思考,分析题目要求,错误较多。这种情况反应出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3、教师本身教学要求不严格。具体表现有:作图方面,学生画图不用铅笔,画完后不标相关数据;卷面方面,做错了随意涂抹,答题方面,内容颠三倒四,杂乱无序,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语等,这些细节还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逐步规范。

五、改进策略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学校高度重视,认真总结,深

刻反思,及时整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改进策略。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狠抓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开学后,针对各年级各学科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在研究课标,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好各科教学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次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计划、有管理。同时,制定各类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措施到位。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在新的学期,坚持“提质量,讲效益”的原则,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对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保证每月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平时要抓好“单元目标”检测,搞好质量分析,在期中,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调研抽测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监考并进行质量分析,帮助教师寻找问题的根源,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

(3)抓实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惯适应、反思跟上。每一堂课,都力求做到“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

二抓课堂。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抓好“常态化”教学,各校教导处组织全员听课活动,大家听、大家评、及时反思,帮助寻找不足,帮助改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提高教学效益,增强质量意识。

三抓反馈。主要抓实作业留批和单元检测,对作业留批要及时检查,要求:语文每课有作业,数学每天有作业,英语每周有两次作业,且80%作业在课堂完成,作业布置要做到内容精、形式活、质量高,提高分层布置,所布置的作业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基点,作业批改做到及时、认真。

2、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1)业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考勤、有记载。本学期重点要学习新版《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内涵。

(2)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学录像,供教师观摩学习。

(3)继续抓实“五个一”活动,即要求教师每学期看一本好书、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能体现个人水平的创新教案,每学期上一节观摩汇报课、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3、加强随堂听课

新的学期,教导处将不时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改进,随堂听课后查教师的教案,听教师教学设想,看教师课后作业设计,问学生掌握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提出建设性意见,敦促整改,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认真组织开展好每次教研活动

要求各校精心组织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主题,解决什么问题,要有针对性,定时间、定人员,确保教研活动有

成效,让全体教师都能受益。加强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6-09-20 20:27 | #2楼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1月22、23、24三天进行,应考人数为1328人,实考人数为1292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4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除了地理、生物由市教育局命题,其一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就全校平均分来看:政治最高75.73分;最低69.29分,校平均是72.71分:语文最高92.76分,最低81.25分,校平均是86.85分;英语最高63.38分,最低47.81分,校平均是56.24分;数学最高60.60分,最低36.36分,校平均是47.33分;物理最高51.33分,最低33.90分,校平均是41.97分;历史最高55.88分,最低40.26分,校平均是44.55分;地理最高63.94分,最低49.73分,校平均是54.79分;生物最高68.39分,最低56.11分,校平均是63.62分;全校总平均最高513.92分,最低430.07分。差距不言而喻,希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1

(2)县内各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科目低于县平均。

县内共13所学校参与考评,我校所在全县具体情况如下:我校语文平均86.85分,县平均81.36分,高于县平均5.49分,居全县第二名; 我校数学平均47.31分,县平均50.47分,低于县平均3.16分,居全县第八名; 我校英语平均56.20分,县平均60.03分,低于县平均3.83分,居全县第十名; 我校思想品德平均72.72分,县平均71.16分,高于县平均1.06分,居全县第八名; 我校物理平均41.96分,县平均40.31分,高于县平均1.65分,居全县第四名; 我校历史平均44.55分,县平均51.69分,低于县平均7.14分,居全县第十二名; 总体校平均349.58分,总体县平均355.28分、低于总体县平均15.7分,总体居全县第十名。整体形势很不乐观,但从及格人数、及格率来比较还占有优势,说明我们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固大家在努力的同时还更应该充满信心。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常规教学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作业批改没有落到实效上。

学校层面:

1、班容量过大,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运行。

2、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3.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另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另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2

4.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组长、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 3

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4 民家中学初二年级组 2015年3月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02-17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05-16

招聘分析报告01-29

考试分析总结12-10

质量的口号12-31

质量的教案02-26

期末考试的总结04-19

期末考试计划12-28

期末考试总结08-29

对期末考试的计划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