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月光曲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月光曲
一、 概述
我所教授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十课《月光曲》。本课时第二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大连湾小学的学生。这班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预习效果比较好,有比较强的分析课文的能力。
· 学生对音乐和贝多芬本人非常感兴趣;
· 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上机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1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 本节课是在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 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五年级第十册
·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一生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贝多芬的话)
生:(齐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多么幸福!”
师:贝多芬是怎样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26课,请同学们回顾,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奏他的曲子,感到十分好奇,当他走近茅屋,听到屋内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虽贫穷但互相体谅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便走进茅屋为他们弹奏一曲,又因盲姑娘不仅懂音乐,而且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激动万分。此时,他看到月光下茅屋里清幽的景色,产生了创作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穷兄妹俩陶醉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
教师板书: 谱写经过: 听——弹—再弹—记
二、 精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边读边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把有关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
学生汇报:贝多芬认为这对穷苦兄妹热爱音乐。
学生汇报:可是,入场券的门票太贵了
教师:老师听出来了,是兄妹俩的对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妹妹是怎么说的。(PPT: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姑娘特别喜欢音乐。
2
生:我听出了姑娘特别想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
师: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盲姑娘的渴望,带着她对音乐的热爱,来读这句话,来打动贝多芬的心。(齐读)
师: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听出了盲姑娘是这样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此时,贝多芬已经来到这个小镇上举办音乐会,姑娘为什么不去听? 学生: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读哥哥的话)
师:用心体会哥哥的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哥哥-疼爱自己的妹妹
(指导朗读,读出无奈之情)
师:那么妹妹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呢?
学生汇报:说明妹妹很体谅哥哥,很懂事,体贴人,为哥哥着想。 师:是啊!穷哥哥爱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的体谅哥哥啊!贝多芬非常同情他们,同时被他们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因此为他们演奏了一首钢琴曲。 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非常同情盲姑娘为她弹奏了一曲,已经圆了盲姑娘的心愿,那他为什么又弹了一曲呢?
生: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而是说“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PPT: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两个“您”说明盲姑娘不敢确定。说明盲姑娘有点犹豫。她非常惊讶。 师: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来到她贫寒的家里亲自为她弹奏,她难以置信啊,(生读)她梦寐以求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她欣喜若狂啊,(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齐读)
师:盲姑娘在她贫寒的家里听到了如此至真至纯的音乐,她是这样激动,作为贝多芬,当他看到他的音乐给盲姑娘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时候, 他心情怎样? 生:高兴。幸福。激动。 (师板书:激动)
师:同学们,当贝多芬怀着激动的心情,借着清幽的月光,再一次弹起那美妙的乐曲时,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种什么景象? 生汇报: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着一个涌过来。
师:这段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分为一部分,每个部分的曲调是怎样的?说说你的依据?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 学生汇报
配乐朗诵读 师:由于作者的激-情才创造出了如此经典的音乐。
3
师:在读第九自然段时,大家可能发现了,这段话中既有皮鞋匠听到的,也有他看到的,还有他想到的。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仔细分辨哪些是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请同学们默读第九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实的语句,用曲线画出写联想的语句,再想想分辨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生:“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看妹妹”这两句话是写实的,其余的是写联想的。师:联想部分一般用“像”、“仿佛”、“他想”一类词引出来,这是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这段话,只有事物,没有联想,那会怎样呢?(出示句子:“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能不能去掉联想部分?为什么?
生:不能去掉。因为没有了联想部分就不知道《月光曲》表现的内容了。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生动感人,这么富有美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写文章时,不仅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具体、更丰富。 下面请有感情背诵课文第九段。 三、总结
同学们,刚才老师被优美的琴声和你们有感情的朗读深深地陶醉了。是的,美妙的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就让我们记住贝多芬这个名字吧。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4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5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2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 音乐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要认真听,听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乐曲《月光曲》)
(生听音乐,说感受)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
称为“乐圣”。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26课《月光曲》来了解一下。
2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6课,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传 说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 子要想办法弄明白。并想一想:《月光曲》写的是什么事。
(随机板书:贝多芬、走近茅屋、弹奏一曲、即兴创作)
(二) 合作交流
1 认读词语
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纯熟 陌生 清幽 琴键 陶醉 飞奔 记录 莱茵河 霎时间 微波粼粼
2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指名生说)
(三) 品读体验
1、 我们知道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
真挚的情感,那么是怎样的情境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名曲的
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第2——8自然段,想一想,贝多芬在幽静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 生读课文,指名生回答
(出示课件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
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得正是他的曲子。)
(1)“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2) 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贝多芬的特别注意?
(3) 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生说)
3 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那有多好啊!
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
4 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现在,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的?
面对着眼前的情景,再回想他刚才听到的对话,同学们,请你们想一 想, 贝多芬为什么要给姑娘弹奏乐曲呢?
一曲终了,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他没有回答,但是贝多芬此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板书:激动)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音乐已经打通了两个人的心,同学们,“我”懂音乐,她懂音乐,这叫什么?
生:知音。
师:对,这叫知音。我们都知道知音难觅呀!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而这个知音是正常人吗?
生:不是的,她是残疾人,是盲人。
师:对,这个知音不是正常人,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呀!贝多芬此时的心里能不激动吗?所以他问盲姑娘……
生齐答:“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出示插图) 同学们,盲姑娘的话虽然很短,但是它再一次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5 师:此时此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吹起了茅屋里破旧的窗帘。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它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图上的情景描述出来吗?
生:我看到了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是那么美丽。这时,贝多芬不由弹起了琴键,穷兄妹俩听得是那样认真。 师:文中是怎样描写图上的内容的?
生:文中第八自然段描写图上的内容。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轻轻地、美美的读第八自然段吧,让我们细细地体会这清幽的月光下的一切。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八自然段的内容)
6 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了什么?盲姑娘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认真阅读第九、十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月光曲》响起)
7 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文中是怎样用文字来描述这段曲调的呢?
a) 抽生回答所勾的句子,师随机出示句子:“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为什么皮鞋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呢?
b)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c) 师:同学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生:我听见音乐开始很慢,接着逐渐快起来,最后又快又强。
请大家自由读这几句话,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是怎样的?
(出示选择题)
根据自己的理解,《月光曲》的曲调是( ),请选出合理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3)抽生选择。
生:我选择A。因为月亮开始升起,表明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这时,音乐应该是舒缓的;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微云在月光的照耀下飘动着,音乐应该是明快的;最后,风起浪涌,月光下的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应该是高昂激越的。
(4)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来听听《月光曲》,看看曲调同大家的理解是否一样。(放音乐)
(5)把眼睛睁开,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这么美的乐曲,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呢?
(6)试读、抽读、范读、再抽读、配乐读。
四 巩固延伸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老师相信你们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再聆听一遍这段优美的乐曲,并将你自己的联想写下来。(放乐曲)
月光曲教案公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导入设计——解题——整体感知——具体研习——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教学用具:
幻灯片、《月光曲》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我们都被它陶醉了,这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谱写《月光曲》。(板书: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他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师配乐讲故事)
2、你对谱写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贝多芬基本情况,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
生:(师出示贝多芬的相关情况)
师:看来这位同学课前预习十分详细!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自学内容
师:现在,同学们一遍默读课文,完成导学稿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2、检测自学情况
师: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呢?
三 读中感悟,了解创作过程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读第二自然段,此刻发生了什么?】
(1)贝多芬先生为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注意?)
(2) 在这幽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小结: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和疑问的心情,贝多芬最终走进姑娘家,为姑娘弹曲子。
2、贝多芬最终走进了这间小屋,他看到了什么?
(1)引导读第四自然段。
(2)找出表示兄妹俩生活贫穷的词语?
除了看到他们贫穷的生活状态,还看到了什么?
(3)货到股市的前面,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这琴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呢?
3、分角色读5、6自然段(音乐起)
(1)当贝多芬倾情地为姑娘弹完这首姑娘弹过的曲子后,盲姑娘是怎样的表现?(激动)她说了什么?【师:(出示) “弹得多纯熟啊(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2)理解“您,您”的不同含义和语气,并知道朗读!
(3)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
总结:在故事的前面,盲姑娘多么希望亲自贝多芬弹奏曲子,而现在贝多芬就站在她面前,正为他弹奏呢?她的心情十分(激动)。然给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
4、贝多芬是怎样回答盲人姑娘的?
5、当时弹琴的环境如何呢?
总结:多么美好而清幽的月夜呀!正式这个美丽的夜晚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有一次按起了琴键,此时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7、(小声放音乐)默读第9自然段
(1)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导学案合作探究两个小题)(汇报) 师:你能从文章中找到这些句子吗?
(2)生找出后,让一生读,师生引读第九段。
(3)配上音乐和图片一起来感受一下!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比比谁的朗读最精彩
A、这三个情景一样吗?有变化吗?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呢?
B、指名谈谈并分别试读,师生评价。
C、激励学生间进行比赛、挑战,入情入境地读,美美地读。(音乐起)
D、激-情朗读,再现情景
让我们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朗读来再现这些美妙的情景吧。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和图片。(配上《月光曲》音乐和三个情景相应图片)
(5)、理解联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A、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真的是皮鞋匠亲眼见到的吗?这月亮的升起,升高,这海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
B、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联想?哪些是写实?请分别用“___”和“ ”勾出来。
(6)小结:通过学习,在你心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1、听贝多芬另外一首著名的乐曲《命运交响曲》,听着音乐,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画面?以“我静静地听着,我好象看到了”开头说一段话。
五、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接着又听了一段音乐,并对音乐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愉悦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来听一听,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乐曲家的作品,将会是你的首选。
六、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听:琴声
谈:一曲
创:《月光曲》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知音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七、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
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划分成三个画面(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再一次理出人物感情变化线):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不仅是听,还要让学生想象,读出来。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课文的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图片,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
不足之处:本篇课文景美情深,描写联想到的画面的时候,语调是变化的的。而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够。课堂上,由于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联想部分朗读不够到位,而且朗读的形式太少,没有很好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在让学生感悟乐曲的时候,配上了音乐图片,但是音乐没有和图片结合的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不断改进提高,以达到理想效果。
【月光曲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月光曲的教案04-01
《月光曲》教案05-20
《月光曲》教案11-29
月光曲教案01-19
《月光曲》的教案03-10
月光曲教案05-10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09-06
《月光曲》优质教案09-04
月光曲优秀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