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胡同文化》是汪曾棋的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散文。普通的胡同在作者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北京胡同”正在没落,衰败的一种难言的伤感与无奈。我在处理本文时,将“
熟悉课文,概括胡同的文化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特色”作为本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1、了解胡同文化,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2、理解作者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特色;3、研究性学习”怎样看待**市中的九宫十八庙的传承。在上课时首先创设情景,利用四合院和胡同小相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概括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教学重点为理解北京人的心态,其次,通过课文内容。以把作者留念和伤感之情作文本文教学难点,第三个环节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对照原来的教学设计,思考上课的过程,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的不足,领悟了不少教学技能。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市中地区,特别是英语班的同学,能依据我的指导去寻找符合课本的资料,有关胡同资料,**九宫十八庙的资料,尽量做到:1、明确本课的实施原因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和帮助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创新设计》进行,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的生字、新词而浪费教学时间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考虑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联系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对于文化这一概念,课前已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文化,这对学生了解胡同文化起到了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1、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够突出
胡同文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胡同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读后,就可以从文中摘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和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回答是正确的,我也逐条进行分析,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平均用力,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侧重,因而,没能很好的突出重点,没有多余时间让学生拓展和深化思维,因此,今后上课,应突出在重点上
多下工夫,不要面面俱到,要将要害之处讲深讲透。
2、没有充分让学生有发问的空间
本文教学之前,我虽然设置了许多问题,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上时间紧,对学生的发问不够,有的问题干脆放在了课外,让学生去思考,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里力。
3、反思三:关于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①关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反思
教学中只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更好的采用多中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性学习“**的九宫十八庙”应该结合得更好一些。《胡同文化》与**的九宫十八庙相比,差别较大,学生对身边的文化很有兴趣,因此,课文的外延相同,使学生的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再联系到文章中对胡同的的没落,衰败,学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感情和传统文化的消亡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态度,这堂课的效果比较好。
②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我今后的教学应该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将当地的一些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才能如虎添翼。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整体上是不满意的,我坚持了我的坚持,并且完成了我的设想,但是并没有多少成就感。
以前一直认为一堂课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流畅,这堂课让我想的是,如果流畅是以剔除了很多丰富性为代价的,这样的流畅是不是有价值,这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课堂环节的转接不应该是老师的一意孤行,而是学生思考的“火候”到了自然转接的时候,这个“火候”怎样算到点了,是需要老师来拿捏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课堂上的功夫很重要的一块就在这儿。
这是上完课后总体的感受,后面我将就做课堂实录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记录自己的思考:
课堂语言的表述。一方面是自己的课堂语言,感觉好啰嗦,很多地方说话不严谨,思考的缓慢带来的是语言表述的零碎。所以想的是,为什么思考会缓慢?是我对文本的熟悉、参透的程度不够,还是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的反应迟钝,这迟钝里自然有些是天资禀赋的原因(这暂且搁置),是不是也有过于顾及自己的言说内容的缘故,另一方面,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语言也是断断续续的,我就在想孩子们课堂言说的习惯与我自己的表述习惯应该是有关联的。我发现,我常常急于帮孩子“披荆斩棘”,用解释与重复去带他/她找到那个预设的答案(在瞎掺和啥?)我也会很突然地带孩子转移注意内容,那是我用自己的思路强势地介入了孩子的思考进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打断了孩子的表述,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述怎么会流畅?从课堂实录的重温,我深感自己修炼课堂口头表达的必要,此外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孩子一两年,应该在培养孩子的表达习惯上下点功夫。
课堂推进过程中的评价。我的评价基本以重复、丰富学生的所言为主,我在想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互动中的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有哪些方式?有些教育学的书上介绍过一些方法,比如由师生的评价转换为学生之间的评价探讨,当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会忍不住“揭竿而起”(这么强势干嘛?)前些日子读到一句话,说“忘掉自己的方法是真正地关心别人”,在课堂上就是你真正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老想着我要说什么。这要修炼到怎样的境界啊。此外,评价的一个原则应该是以肯定孩子的正确内容为主,我常常会放大孩子回答中不妥当的地方,好像很怕会引起同学们的误解。事实上,一些个性化的解读本身就是很小众的,不必过分强调。
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透彻。如果决定全面地解读文本,面铺得很开,那么在停留处务必读得透彻。有一两处语言的品味。既然决定品味就品味到十足,讲解得明晰透彻些,不要舍不得给时间。赶时间的课堂行进总是容易因为匆匆而显得肤浅。
这次课堂教学与课后的交流,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关于语言的品味。我曾经问过范老师:语言的品味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一次听一位前辈老师那么强调语言的品读,我都傻了。因为我惯常把文本意义的解读放在第一位,语言的品味在我看来是在解读中顺带完成的,换句话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从来没有在语言素养的层面上去强调语言品味的重要性,也许是我不太清楚语言究竟该怎样去品味,除了修辞、手法之类的分析之外。现在回过头来看,文本意义读得透不透、经不经得起推敲,基点还是在语言。语言中本身就藏着文本的要义,真的读懂了,语言文字就是开启文本意义的“钥匙”。文本的语言是河流,我们是淌着水流走进文本的。语言的品味就是文本解读的本身,它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这道理真正的明白,是在这次课后的失落感中。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路者要思考的是怎样带领孩子们去品味语言,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尝试,当然前提是尊重文本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们的阅读起点。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品读的方式。
如果再教《胡同文化》,我对教学设计会做这样的调整。如果是2课时,我基本会保持这样的环节设计,但是在语言品读部分会给予充足时间。如果是1课时,我的教案调整会比较大。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行文思路会在学生阅读中简单的陈述完毕,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调整后的教学设计附在文后,写得比较简单,很多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做补充。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张俊云
2015年11月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语设计,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协调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我在设计导语时,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歌曲一结束,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顺理成章了。
二、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胡同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筑风格,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透过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解读建筑背后渗透的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态。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领略胡同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揭开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纱。
首先,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学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于是自然的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
快速阅读文章的第6——12段,运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并思考其内涵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点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的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张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尤其是有一个学生谈到“忍”的现实意义时,最为精彩,兹摘录要点如下:
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精心改写后的语言,或分角色朗读《八月骄阳》中的精彩对白,朗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其次,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通俗质朴的语言中,无不寄托着对胡同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争鸣中以及争鸣后,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当然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还是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有了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有了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三、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写一篇随笔,反思中国的各种文化,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总之,本堂课努力遵循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语文课堂,就该还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态的文学课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变的梦想。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胡同文化》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它既是一篇典型的序言,又是一篇很有艺术魅力的文化散文。
在时代前进的浪潮中,现代中学生似乎已经被时尚、网络所包围。他们对我们祖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殊不知,传统文化却是青少年教育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不仅能以其优秀的民族文化熏陶学生,而且能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增加民族自豪感。鉴于这一点,在教学中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设身体验。
【案例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概括要点,提取信息”,这一教学任务主要采用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
学生对含蓄的文化散文比较难以把握,但学生的感悟能力又非常强,所以要适当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敏锐的感受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授课时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浓厚的文化氛围,创设情境,再研读文本,从对胡同的特点的分析,进而挖掘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文化韵味。
另外,京腔京味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体会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也可以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来实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2.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
(2) 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PPT播放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图片,高亢激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响彻教室。
师: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了北京文化的绵绵魅力。今天我们学习一位汪曾祺先生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PPT
(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在比较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
讲授新课
一:介绍作者:PPT:汪曾祺 (略)
二: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是怎样的?请学生齐读1—4段
在作者笔下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用原文概括)学生思考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
北京的胡同真正啊!
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来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怎么样的?
1.请学生朗读6—12段,注意尽可能念出韵味来。其他同学找找文中的关键句,说明胡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学生讨论
明确:“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艺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2.问你对“封闭”是怎样理解的?作者是怎样来写北京胡同文化的封闭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明确: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PPT: 封闭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PPT展示“四合院”的图片)
各管各的 在一问一答中更好的感受这个特征:(问题在文本中可以找到) 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答: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有感情了。
师:那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吗?
答: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还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答: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噢,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笑)
同样,关于北京胡同文化的其他内涵,作者又是怎样阐述的?
学生讨论回答
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对学生运动漠然。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艺是‘忍’安分守己, 老舍《茶馆》王利发之语
逆来顺受: 《八月骄阳》里一段话 电梯事件
(“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训练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
四.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胡同之没》写的序。看着往日熟悉的一切正在走向消失,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1.读13段,引导学生思考、明确:伤感、怀旧。
2.作为一个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看着往日熟悉的一切正在走向消失,作者有伤感怀旧是人之常情,但是请大家再想想,作者仅仅只有怀旧伤感和无可奈何吗?难道作者是一个跟不上时代发展,抱残守缺的保守派吗?请结合第14段思考。
PPT补充: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面对现实,作者也有他理智的一面,超脱的一面。汪曾祺他既有感性的怀旧,又有理性的反思,他知道胡同已不适合现代交通的要求,除了一部分可以当作一种文化标本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的都应当被拆除掉的,所以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
师:一旦理解了汪老先生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请大家用快、中、慢三种语速齐声朗读结尾句,体味一下三种语速表现的三种不同感情。 学生读
师:快速:轻松,快乐
中速:认真,郑重其事,有悲有喜,复杂多样
慢速:沉痛悲凉
按照我们的理解大家觉得用哪一种语速念比较好啊?
明确:中速。
(这一步骤重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挖掘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五.品味语言
作者之所以如此熟悉北京胡同文化,源于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而且他还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他写起关于民间文化方面的文章来得心应手而且使他的语言充满了原汁原味的北京味儿。
1.下面就请同学来找找看在《胡同文化》里充满了京味语言的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八段和《八月骄阳》里的一段话。
2.师: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注意要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请同桌彼此对读练习,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试读后请学生朗读
学生读,老师稍加点评,重点是要读出那股满足和得意劲。
3.读完了北京人那种志得意满,我们再来听听北京人那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语腔语调。看《八月骄阳》里的一段话,同样先请同学练习,再请学生表演。
试读后学生朗读
等学生一读完,老师就抢过舌头:“能忍就忍吧/有吃的就行!
师:啊!北京人真能忍啊,如果能听到刚才同学读的话,不用亲临北京,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了。
(课文的语言进行品味、赏析。学生只有在对语言的反复吟诵、比较揣摩中才能对语言有所感悟。)
六.拓展
学习了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老一样真是地考察一下咱们自己周围的文化现象呢?请同学们开动脑子思索一下在我们望都又有哪些特有的文化现象呢?
学生讨论思考
七.作业
就自己所熟悉的家乡望都文化现象写一篇文章,考察一下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它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态,以及可以找到的生活现象等等。
【教学反思】
教学顺利完成了各个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语文教学应提倡人文教学。《胡同文化》这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观看,获得感性的认识,让课堂具有一种浓
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
“掌握作者行文脉络,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的这一教学环节的确立,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要点, 提取信息”的能力。这篇文章的文脉清晰显豁,是一篇很典型的教材,这个训练在前几个单元已多次进行,这一教学任务主要采用了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
对“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这个教学环节的把握是教学这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从文章亲切的娓娓叙说中,我们自然能感受到一个老人看着往日熟悉的一切正在走向消失,有伤感怀旧,是人之常情。但其“理性的反思”这一点就不太容易让人想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定的情景下学习,可以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同化新知识或通过“顺应”、改造,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同化新知识,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这里我找到了在其他文章能隐约解释这种心情的相关文句。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关系”这一点,我没有拿出来特意强调,但这是全文立足的一个基础,没有胡同的存在就没有胡同文化,胡同是居民的居住方式其实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处处在暗示,通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就可以理解两者的关系,但这个教学重点应再强调一下学生更明确。
此次授课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比较到位,由学生自己参与,更好的把握了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从课文出发,投身到生活中去,再回到课堂中来,这是一次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思路的读解,对作者情感的认识,还是语言的揣摩,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阅读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告别了昔日的满堂讲,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氛围中焕发出生命活力,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合作的多向信息交流互动关系。但其中也存在着不足,即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问题,既能很好的启发学生,又能问得很到位,自己常常没法很准确的把握。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09-11
《胡同文化》教案03-21
胡同文化教案07-12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08-18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04-15
关于胡同文化教案03-12
胡同文化教案15篇12-16
胡同文化教案14篇02-10
胡同文化教案(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