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散步课堂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时间:2022-05-09 18:55:33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步课堂实录

《散步》教学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执教人: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中学校 王红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品味文章的

人情美。

2、过程和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浓浓的亲情。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沉含义。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1、新课程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生活,与社会家庭相沟通。因此,本节课创设“亲情感悟”的情境,提供一个学生家长互相倾诉的平台。

2、寓乐于教,达到学生愿意学、乐中学的效果。

3、充分发挥多媒体声色效应,不断渲染课堂气氛,力图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学过程

导入

(配乐:钢琴曲)

世界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世界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就是亲情。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向父母撒娇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家,陪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感受亲情。

1、检查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此环节设计目的: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带问题朗读: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小结

[教师小结] :(1)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里的田野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2)归结为“和美”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和美的家庭,去品读课文,感悟那份浓浓的亲情。

生:自主朗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表现亲情的句子、描写景物的句子、

句式对称整齐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教师提示:可以勾画表现亲情的句子、描写景物的句子、句式对称整齐的句子进

行品读。

(此环节设计目的: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引导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随感:看到同学们深情地朗读、认真的勾画批注,这种学习的热情让老师

感动。)

小组内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勾画出的表现亲情的句子可能有:

生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

师启发:从这几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 师:说得真好!你把自己读到的用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好吗?

生: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还有谁想说?

生2:“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修养和涵养。

师:真不错!

生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启发:你读出了什么?

生: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事理,儿子很孝顺,相映成趣。

师表扬:真棒!

师鼓励:谁还想说一下?

生4: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表现

儿子的天真可爱,活泼聪明。

师引导:这句话也让我们感悟到生命原本是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师继续鼓励:还有吗?

生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大屏幕显示: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再次品味亲情

(师:通过对文中表现亲情的句子的品读,我们深深感悟到了作者一家浓浓的亲

情。)

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

共同探讨学习。

(此环节设计目的: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的问题有: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

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生1:文中“我”和妻子,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

生2:“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

生3:我觉得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生4:我认为文中的“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责任重大。

生4: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就好比我们的父母,我看到了父母为

了家庭的确不容易。

师鼓励表扬:说得真好!老师好感动!

(此时此刻的学生,已经深切感悟到父母的不易,感恩之心不言而喻。)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大屏幕显示:]

(1、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2、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师点拨:大家想想,散步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庭小事,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莫怀戚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

大”的写法。同学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到平日的写作中。

[拓展]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生1:我认为母亲没什么意见,毕竟她的年纪大了。

生2:我觉得母亲可能会有些失望。

生3:我认为母亲会很高兴,因为她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生4:因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慈母,我觉得她应该没什么意见。

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的自己的看法,这很好。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大屏幕显示)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

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

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

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拓展)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生:我会把遥控器给爷爷奶奶。

生:我会把节目调到戏曲频道,和爷爷奶奶一起看戏曲。

生:我会先征得老人的同意,然后再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生:我会尊重家长的意见。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家就应该这样的。

三、拓展延伸,畅谈亲情。

师:每个家庭都有相同的幸福,因为有爱,有亲情,它们是无处不在的。它们不仅仅住在莫怀戚的家中,也同样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每位同学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深情,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感受到的亲情故事。

要求:

以“亲情”为话题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大屏幕显示)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 ————————————

各小组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生1:亲情是一盏灯,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我指引方向。

生2:亲情是一条五彩丝线,把亲人的心紧紧地连了起来,

生3:亲情是一罐蜂蜜,蕴含着浓浓的香味儿,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满甜美。 生4:亲情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危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生5:亲情是冬日的阳光,使寒冷的人感到湿暖。

生6:亲情是一场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枯干的心绝处逢生。

教师鼓励表扬:同学们说的很好,能把抽象的亲情说的如此具体可感,老师真为

你们高兴。

四、比较阅读,升华亲情

师:请同学们速读121页研讨与练习三中的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学生速读 讨论交流

《三代》、《散步》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说说你的观点?

教师鼓励引导:编者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歌。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2、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3、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很多光彩。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庭稳定、幸福!

五、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师:亲情不仅仅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衣,它也不仅仅是深夜里母亲为你煮的一杯热粥;亲情更应该是你用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它更应该是母亲疲惫时你体贴地揉肩捶背。亲情不单只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靠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默默无闻的回报。

(大屏幕显示)

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洗脚、洗衣、梳头、揉肩、捶背、陪父母散步等)。并将这一过程及自己的感受和父母的反应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此环节设计目的:

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父母)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 我、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 启下

教学反思:

《散步》是一篇体现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四口三代人野外散步的“生活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感受亲情的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对生活缺少体验,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揣摩鉴赏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散步》课堂实录2016-09-06 16:41 | #2楼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出示:课题(板书) 师:我们来看一段文字:(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莫怀戚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把这段文字读一下。(一生读)

师:很好,声音很好听,读得很流利。这里有一个词语“油水”,怎么理解? 生一回答,生二补充。(明确:有意义,有价值,有营养的)

师:那么,莫怀戚写这篇散文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民族遗产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播放视频朗读。

师:好,文章欣赏完了,请同学来说说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一:作者莫怀戚和他的家人出去散步,然后发生分歧,他母亲要走大路,他儿子要走小路。

师:点评。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告诉我们这件事情:

出示: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我们来关注一下红颜色的字,这四个人物的出场非常有意思,同学们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人物出场的顺序,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语言表达的特点等角度来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生一:前面两个是一对母-子,后面两个也是一对母-子。 生二:除了我,后面的是安年龄来排的? 生三:我的地位很重要。

师:这四个人是祖孙三代,一家四口。 生四:这四个人物之间是用逗号隔开的。

师: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是由谁说的?

出示: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师:黑颜色字老师来读,谁愿意来读小家伙的那句话?把儿子的那种天真读出来。 师生合作读

师:再请个同学来读,一生读黑颜色的字,一生读蓝颜色的字。 师:大家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那么,我们都笑了,大家说说我们为什么笑? 生一:笑儿子的天真活泼。 生二:也笑他很聪明。

师:嗯,莫怀戚也在想,我儿子真聪明,这么小就学会归纳和总结,那长大了还不成为个哲学家啊。

师:正是因为儿子的这句话,让这次散步充满了田间的自然风趣。

师:在回到前面这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中那个字出现的最多?“我”出现的最多,说明了什么?说明我这个人物怎么样?

生一:我在家庭中非常重要。

师:突出我在家中的重要,那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同学们拿出笔从文章中找出来,可以在边上做些批注。 师:和同桌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讨论 师:好,我们全班来交流交流。

生一: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可以看出他是个很孝顺的人。 生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写出了我非常担心母亲,担心他熬不过这个严冬。

生三: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看出作者很孝顺,也很有主见。 生四:“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可以看出母亲非常信任我,我在母亲眼里是有责任,有担当的。

生五: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作者在替母亲担心。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分析的很到位。老师也找出一些细节,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这就是一种非常孝顺的表现。孝顺

师:我觉得,孝顺这个词用在一个中年人的身上非常的恰当。“孝”从耂,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顺,顺着父母的意思,顺就是孝的一种表现。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顺从他的母亲?

生一:作者知道伴随母亲的日子不长了。 生二:第二段,母亲身体不好。 师:“子欲养而亲不在”,母亲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从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这种担忧。那老师很想知道,我们同学跟母亲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你顺不顺从母亲?

师:讲到这里,同学们的脑子里面有没有出现“我”这个人物的样子?想象一下,你觉得他会长成什么样?

慈爱、和善、沉稳、有责任感、强壮、结实 出示作者照片

师:我请同学来读这一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生一读生二点评

师指导朗读:太迟,太迟了,总算,熬

师: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春天总算来了。其实,每年的春天来得时间是差不多的,作者什么觉得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总算”来了? 生一:冬天是老人最难熬的季节,担心母亲挺不过冬天。

生二:考虑背景,作者的父亲去世了,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严冬。 师:再看“熬”字,仅仅是母亲在熬吗? 师:我们再看,“我们都笑了”这个“笑”字。

出示: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师:这个“笑”还有什么含义?仅仅是因为孩子聪明吗?

这样一种笑,这样的一种散步,是煎熬后的放松,是全家人身心的释放。所以这次散步对全家来说非常重要。 师:这就是我的选择。 出示:母亲说:“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走大路”但是母亲顾全整个家庭,说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我过去。就下来就出现了背着散步的情景。

师:老师来给你们配上音乐,让我们深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读得真美,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整个世界。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一:字面上看,我和妻子都走得非常小心,担心母亲和儿子摔倒,同时也表现出中年人身上担负的这种重大的责任。

生二:一个是长辈,一个是希望,所以是整个世界。 生三:一个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一个是晚辈对长辈的爱。这些爱都是人间最温暖的。 生四:我认为,世界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的,没有爱就没有家庭,没有家庭就没有世界。

师:他理解的好宽广啊,他心里想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所以才是整个世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师:我们再来理解一下这个“背”,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 我背母亲,谁保护谁?

生一:作者这么说,是为了让母亲感觉心安。

生二:这个稳当,我觉得更是心里感到稳当,让儿子心里感到稳当。 师: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老人和孩子,过去与未来。背负与责任,保护与成全。这才是整个世界。

师:文章到最后,我们再回到这段话: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而这句话终究是要让儿子来说的,所以请同学们以儿子的口吻来说这句话:现在,一切都取决于我的父亲。 生一说

师:但是,我知道,()

同学们拿笔在笔记本上写一些吧。 师:谁来说一下。

生一:但是,我知道,奶奶十分疼爱我,总是把我藏在第一位,而最终父亲总是听从奶奶,奶奶的选择就是父亲的选择。

生二: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终将担当起父亲的角色,负起责任,成为整个家庭的依靠,让家庭幸福而又和睦,孝敬长辈,照顾孩子。那是,我的责任也想父亲那样重大了。

师:同学们都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好,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话: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