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学习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重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学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完成自主练习。
3、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一、小组长选同学在黑板上填写,讲解易错的字,其他同学评价。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chén jì pán wèn kǒu shào mái fú níng shén guǐ zi hàn zi
shāo huǐ mù xiè mó gū shēn yín wǎn zhuǎn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生1,讲解呻吟
生2,讲解婉转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雏鹰组汇报:课文中不是真的指夜莺鸟的叫声。夜莺指的是小男孩,夜莺的歌声是小男孩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
天使之翼组:我要补充,夜莺指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那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5、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分组读句子。
二、合作探究
1、你觉得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1,小夜莺机智勇敢。
生2,小夜莺在和敌人的交谈中处处表现出大智若愚。
生3,他面对敌人沉着冷静。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外貌、语言、动作
汇报交流:(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生1:75页的13段:林子里就剩你一个人吗?怎么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我感受到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2:小夜莺其实在骂敌人呢!
师:对。我们来看看小夜莺与德军的对话部分。属于(语言描写)你觉得那些语句最精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小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小夜莺答非所
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指坏东西很多。暗指敌人。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
生1:75页15段: 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生2:我看出敌人像野兽一样凶残。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 (出示小黑板:)
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
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生齐答。
谁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悲惨的景象?
生:一片废墟、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师小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正因为有了对敌人的恨,才有对祖国的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小夜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
生1:怎么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房,我常到磨房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小夜莺也是在德国鬼子。
生2: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我看出小夜莺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师:因为在俄语中,游击队的发音和蘑菇的发音很相似。孩子答非所问,自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2、同学们刚才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三、拓展延伸
是什么使小男孩要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地与敌人斗争呢?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智慧组回答:小男孩满怀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斗争。我们组想对小夜莺说:你面对敌人,好不畏惧,是那么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我们佩服你。
勤奋组回答:正是由于小男孩热爱自己的国家,想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斗争。我们想对小夜莺说: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你和敌人周旋时,我真为你捏一把汗,你大智若愚,使敌人放松了警惕,我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小夜莺你真了不起。
四.评价
按参与,精彩,补充。纪律给小组打分。
自评,互评,总评。
五,总结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教学重点分析】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教学难点分析】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课前准备】
1、布臵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交流读后印象。
过渡: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争取讲得和故事一样精彩。
四、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1、再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情报的?
2、重点读课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莺是怎样迷惑敌人,为敌人带路和怎样与游击队联络的。
3、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内容讲一讲。可在准备的基础上分小组讲,讲后评价,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内容。
设计意图:抓住主线,理清脉络。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内容讲一讲,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
1、联系上下文,初闻歌声:
⑴ 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教师出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问:‘沉寂’是什么意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体会体会。
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战斗刚刚结束,树木、房屋被破坏,空旷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静寂。
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两生上台演一演军官和小夜莺,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小夜莺把问话故意岔开,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样子,却有着格外清醒的头脑。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巧妙的回答,既保护了群众,又痛骂了敌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小夜莺的乖巧、机智。 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2、自问自答,理解歌声:
⑴ 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 教师出示: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同桌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扩大了训练面,人人都得到了训练的机会,学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当向导的角色,引领学生比较: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讨论。
3、比较异同,破译歌声:
⑴ 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 四人小组讨论歌声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译歌声的含义。结合语境,让学生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通过朗读,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了他临战前的兴奋。 4、探究寻根,深挖歌声:
⑴ 齐读课文第五段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 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叫有什么两样。
⑶ 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则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和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设计意图:夜莺的歌声是课文的一条红线,抓住夜莺歌声的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夜莺歌声的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写则着墨极少,这给学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练说: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像,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称赞了小夜莺,在语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布臵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阅读其他的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
14夜莺的歌声 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小英雄雨来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二、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三、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四、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一、抗日根据地地图。
二、生字新词卡片。
三、《小英雄雨来》教学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
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泥鳅(qiū)——你们看见过泥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
门槛——什么叫门槛?
(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shǎnɡ)午——注意晌的读音。什么叫晌午?
你们查过字典吗?
(晌午就是中午。)
枪栓(shuān)——枪的哪一部分叫枪栓?注意栓的读音。
(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劫难——劫字怎么样讲?劫难是什么意思? (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
趔趄(liè 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漩涡(xuánwō)——注意漩字的读音。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有漩涡? (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
嘟(dū)嘟囔(nānɡ)囔——注意囔字,不要读成lāng,嘟嘟囔囔是什么意思?
(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还有哪些是表示声音的词?
(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
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
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
(一)默读第一段。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
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二)默读第二段。
提问:
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三)默读第三段。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四)重点默读第四段。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板书: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板书: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板书: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
六、布臵作业:
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板书: 小英雄雨来
鬼子 雨来
露出满口金牙……鬼脸(哄骗)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糖金戒指 (利诱)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抽出刀……劈 (威胁)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扭拉打揪拧撞 (毒打) 没看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二)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齐读第五段。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一)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二)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
(三)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自由阅读全文,要求:(一)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第四段)(二)分析围绕中心写
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等。)
四、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五、布臵作业。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原载《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反思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伴着美好的歌声来上课的。有的歌声能够愉悦心情,有的歌声能引起我们美妙的遐想,而有的歌声则与众不同、意义非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夜莺的歌声》。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莺”是上中下结构,上边的草字头体型较小,笔画应紧凑;中间的秃宝盖扁而宽;下边的鸟长于中上部分,宽度与上边部分大致相同。齐读课题。
二、预学
1、初读《夜莺的歌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从预习开始。请同学们打开预学单。我们来看第一题。1、初读《夜莺的歌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交流
师引导: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概括起来有难度。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我们概括小说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有哪些?
生1:小夜莺
生2:德国-军官、游击队员
师:其中主要人物是?
生齐答:小夜莺。
师板书:夜莺
师:再来看文章有几部分?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1:四部分
生2:文中有三处空白。
师:是啊,文章以空行为标志,分了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
生交流。
师:同学们能够把这么长的小说读短了,读成了四个小标题,真了不起!把人物加到情节中去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谁再来试一试?
生根据黑板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初读《夜莺的歌声》,我的感受:
生1:勇敢
生2:聪明
......
小结:阅读就是这样,带上我们自己感受的阅读是最有味道的。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3.初读《夜莺的歌声》,我的问题?
师引导:阅读不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发现。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交流
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中,有针对主要人物问的,有针对主要情节 问的,更有的同学抓住一个关键词语而产生的问题。学习就是这样,能够质疑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怎样学?我们把刚才同学们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一一地解决?这样的方法好吗?
生:不好。
师:你有没有好的方法来学习?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生:先解决主要问题。
师:好吧,那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就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我们把情节中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这样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共学
(一)“怎么会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师:哪里体现了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
1
生1:小夜莺那是在骂敌人是乌鸦。
生2:小夜莺这样说,是为了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个调皮的孩子。
生3:这样敌人就容易相信他了。
师:麻雀、乌鸦、猫头鹰指的是谁?
生:德国-军官。
师:像这样一个词语涉及到两个意思,这种写作手法就是一语双关。(板书:一语双关)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夜莺?
生1:聪明
生2:机智
生3:勇敢
师:谁来读读小夜莺的这句话?你打算读出怎样的小夜莺?
生朗读。
(二)“你这个坏家伙有没有人”
师:听到小夜莺这不着边际的话,军官有什么反应?我们想象一下,军官说这句话的时候,都可能带着怎样的心情?
生1:生气的说。
生2:气急败坏地说。
生3:用手指着小夜莺说。
师小结:朗读课文时,带上你的想象,会让你的朗读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不同的情境,带来不同的朗读效果。】
(三)“人哪?就都跑了”。
1.解读野兽
师:小夜莺的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生1:他把敌人说成野兽了。
生2:他对敌人问得问题答非所问。
师:哪个个词语体现了一语双关?
生:野兽
师:为什么说敌人是野兽。
生1:敌人太残忍了。
生2:敌人破坏了我们的家园。
师:透过“野兽”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小夜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
师小结: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理解课文会更深刻。
【设计意图:“一语双关”是这节课新学习的知识,在这里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再次强化,试图让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这个知识点。】
2.指导朗读
师引导:这里有一个词语告诉我们小夜莺当时的神态你看到了怎样的小夜莺?
生:不慌不忙。
师:谁来镇定的说说这句话?
生朗读。
师:谁再来试试?
生朗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关注了“喊”字,还有谁喊得更大声?我们一起大声的喊出来 师小结:根据提示语读,会让我们的朗读更有味道。
过渡语: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咱们同学:小夜莺和敌人这样不着边际的对答,甚至答非所问,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1:他想迷惑敌人,让敌人认为他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2
生2:他想把敌人带到游击队员的埋伏圈。
师小结:同学们体会到了小夜莺的小谋略,说明你们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
我们刚刚交流的这些,是抓住小夜莺的什么描写来表现他和敌人巧妙周旋的?(随机板书:语言)让我们分角色的朗读,再次体会小夜莺同敌人之间那巧妙地周旋。谁来读机智勇敢的小夜莺?谁来读凶狠狡诈的德国-军官?
学生分角色朗读。
(四)“小孩有时候学完全忘了。”
过渡语:作者除了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小夜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出示课件。(板书:动作)
1.圈出表现小夜莺动作的词语。
师:通过这些动作,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1:调皮
生2:天真。
2.体会巧妙之处。
师:他仅仅就是个顽皮的孩子吗?他为什么要做出顽皮的样子来?
生1:他是为了麻痹敌人,让敌人上当。
生2:他现在学夜莺唱歌,是为了后来给游击队员传递情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3.心理描写
师:心理描写更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我们试着揣摩小夜莺的心理。
生交流
师小结:小夜莺就是用这样独特的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最终帮助游击队员消灭敌人的!
4.揭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师:我记得有个孩子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夜莺为什么不去上学?让我们把镜头对准1941年。1941年德国法西斯占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又突然进攻前苏联,妄想三个月征服前苏联。于是,对前苏联狂轰滥炸,萧条的景象充斥着人们的双眼。(出示课件,配乐)这就是著名的苏联卫国战争,最终以德国战败而落下帷幕。是什么精神鼓舞着小夜莺冒着生命危险,投入到战争中去呢?
生:爱国感情
师:板书:热爱祖国
四、延学
1.细节练兵
师: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抗日小英雄,海娃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次,他的爸爸让他送一封鸡毛信,海娃把信藏在头羊的尾巴下,糟糕的是,在送信的途中,遇到了敌人,敌人还让他带路。请学生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把故事的情节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生:打开细节练兵,开始练习。
2.学生交流答案。
2.选择性阅读
一部小说《红红的雨花石》
一部电影《鸡毛信》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诱敌 一语双关
夜莺 传信 机智勇敢 语言动作
歼敌 热爱祖国
再战
3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夜莺的歌声》教案12-13
《夜莺的歌声》教案03-05
《夜莺的歌声》的教案03-02
夜莺的歌声教案03-03
夜莺的歌声教案15篇03-29
公开课丑小鸭教学实录07-28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实录03-10
《鸟岛》公开课教学实录苏教版07-28
语文课歌声教案12-10
《守株待兔》公开课实录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