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车间管理制度>《水泥车间工艺管理制度

水泥车间工艺管理制度

时间:2022-05-08 14:03:05 车间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泥车间工艺管理制度

1.0 目的

水泥车间工艺管理制度

为强化公司质量管理和工艺技术管理,进一步明确工艺技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工艺技术方面的各项要求与指令在执行过程中的权威性,以保障生产全过程能按公司质量管理总要求正常运行,保证最终产品符合标准。

2.0 依据

本制度依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国家产品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3.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涉及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具体执行运用的管理,也包括工艺技术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管理。

4.0 职责

化验室对本制度负责管理,质量管理组具体执行,其他相关部门自觉接受化验室的工艺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大力配合化验室共同做好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工作。

5.0 内容

5.1工艺管理的基本内容

5.1.1工艺管理的内涵囊括了水泥生产全过程相关质量环节的管理,外延涉及整个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质量、成本、安全等领域。

5.1.2工艺管理以质量为重心,以技术创新发展为出发点,以整 1

个质量体系为组织保障,以行政命令为实施基础(其工艺文件均等效于行政性文件)。

5.2质量管理控制

5.2.1化验室主持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管理规程要求及其他法律法规,提出更改完善草案交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合法程序后形成正式质量文件。

5.2.2供销部严格执行《采购质量控制制度》,根据《细则》中具体的质量标准要求及时组织供应所需的各类原燃材料。

5.2.3生产部在化验室的指导下,以《细则》要求为准则,组织人、财、物按计划投入生产,保证工序质量和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2.4化验室加强出厂水泥管理,严格按照《细则》要求开展工作。保证水泥实物质量和包装质量,严格水泥出厂程序和手续。具有并严格执行“产品标识方法”、“水泥出厂确认制度”等有关出厂水泥的管理制度。

5.3配料方案设计

5.3.1化验室按照公司下达的产质量计划,根据进场备用原燃材料实物质量,确定合理的适宜本公司特点的工艺配料方案总体思路。

5.3.2化验室质量管理组会同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既定的配料方案总体思路,确定工艺控制指标。在确定具体指标前要充分论证,科学计算配方。

5.3.3有以下情形之一者,须重新确定评估计算配料方案: 2

a)依据的产品标准有变化;

b)生产计划中强度等级、品种及其他质量要求有变化;

c)投入使用的原燃材料种类质量有较大变化;

d)既定的配料方案及工艺控制指标,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质量不符合计划要求的情形;

e)产品试制技术开发研究的技术创新成果投入生产时,后果不确定性呈上升趋势;

f)其他需要重新确定方案的情形。

5.3.4生产过程中如需要改变水泥品种、强度等级,需要下达工艺计划指导书,按《细则》中相关的具体要求控制实施,保证最终质量。

5.4生产过程控制

5.4.1生产各工序相关岗位严格按化验室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生产。生料和水泥配料工序严格按《工艺配料通知单》配料,并做好生产记录。

5.4.2化验室实行工艺技术人员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监督指导各工序中工艺参数的调整控制,代表化验室对当班出现的工艺及质量问题全权负责处理实施。

5.4.3值班工艺人员加强对立窑煅烧操作的指导、监督,确保正常煅烧。

5.4.4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较大或重大事故或事故隐患,值班人员及时采取预防纠正应急措施,预防或减

轻事故危害。

5.4.5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无条件接受值班工艺人员的指导命令,任何人不得违章作业和违章指导。

5.5成本节能工作

5.5.1全公司要树立节约的观念。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5.5.2化验室要充分发挥工艺技术的主导作用,努力开发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合格水泥的技术成果,努力降低水泥生产能源消耗。

5.5.3工艺上要不断研究总结,通过优化配料方案,降低熟料烧 成热耗,并稳定提高熟料质量。

5.5.4化验室和生产车间要掌握粉磨工艺状态,合理级配,不断改进,提高磨机台时产量,降低电耗,要充分发挥设备潜力。

5.5.5机电车间要大力配合相关部门,在化验室的质量要求下,不断革新小技改小发明,为质量服务,为节能工作创造有力条件。

5.6工艺安全管理

5.6.1工艺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点主要在于立窑工序管理中。

5.6.2化验室随时检查入窑生料对煅烧工艺的影响,从“料(”生料)环节保障热工制度稳定。

5.6.3机电车间从机械工艺的角度,配合水泥工艺技术要求,从“机”(设备)环节保障立窑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因素影响煅烧操作。

5.6.4生产车间要强化内部组织管理,对所有立窑看火工应经培训考核后,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允许其持证上岗。

5.6.5 加强煅烧工艺操作管理,严格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诱发恶性事故。

5.6.6发生事故后,要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尤其是发生恶性窑况后,要冷静分析,妥善处理,正确纠正。杜绝盲目处理、违章指挥导致事态扩大。

5.7工艺奖惩考核

5.7.1对化验室工艺组(质量管理组的考核),以出厂水泥(成品水泥)为依据,具体考核内容指标见下表。

5.7.2对生产工序质量的考核,以保工序各班组实际完成指标为依据……。

5.7.3对其他环节的考核,按《细则》规定执行。

5.7.4当月奖惩情况经汇总后交化验室主任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直接在当月工资中体现,奖惩逗硬。

6.0记录

本制度包括《工艺配料通知单》《生料生产记录》、《水泥生产记录》、《工艺奖惩考核统计表》等记录。

出厂水泥的管理制度2016-08-19 17:29 | #2楼

一、 严格控制出厂水泥质量

1、 出厂水泥的检验和确认必须按相关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

2、 经检验确认各项质量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由化验室主任或出厂水泥工程师出具水泥出厂通知单,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确保出厂水泥三个合格率为100. 00%,努力提高水泥均匀性、稳定性及一等品和优等品率。出厂水泥不合格属重大质量事故,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 加强水泥均化:均化岗位应严格按化验室开具的均化通知单采用空气搅拌的均化措施执行。

三、 包装车间要严格按照化验室签发的水泥出库通知单所指定的库号和比例出库包装或散装,决不允许随意改变库号和比例,违者按质量事故处理。水泥库每季轮流进行清库,并对卸料装置进行维修,确保卸料畅通正常出库。

四、 散装水泥出库前必须均化,确保散装水泥的均匀性。

五、 包装水泥标志必须齐全、清晰、包装袋质量必须符合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标准要求。

六、 包装质量抽查由化验室进行,每班随机抽取不少于20包,其20包的质量不得少于1000kg,单包净含量不得少于49.5kg,并作好质量记录作为对包装工的考核依据。其包装质量和标志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作破包处理。大包散装水泥应出具与袋装水泥包装标志相同内容的散装卡片。散装罐车水泥必须有铅封方可出厂,签封

后保存90天,出厂水泥以不超过1000吨为一个编号,严禁超吨位包装。出厂水泥质量交货验收按GB175-2015标准或合同要求执行。当用户需要是,在七日内开具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检查结果的该编号的质量检验报告单,32天内补报28天强度检测结果的该编号的质量检验报告单。

七、 出厂水泥强度的预测规定:公司要通过大量的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切

实掌握出厂水泥各龄期的强度关系。通过回归方程分析掌握出厂水泥一天、三天、二十八天强度的关系,确保出厂水泥各项指标达到目标值。

八、 不合格水泥的处理:

1、 水泥出厂后发现水泥质量不符合或对某项检验结果有怀疑时,立即电

告用户暂停使用该编号水泥,双方将封存样送国家水泥质检中心(省级站)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经复检不合格,属重大质量事故。按合同要求进行实物质量要求时,双方共同封存的样品在40天内买方检验认为产品不符合要求时,送国家水泥质检中心(省级站)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经复检不合格,属重大质量事故。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查明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部门或责任人的责任。出厂水泥自检发现富裕强度不足,属未遂质量事故,要及时查明原因,制订纠正措施。

十一、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建立和坚持用户信访制度,建立用户档案。

水泥粉磨站工艺管理制度2016-08-19 23:55 | #3楼

1 总则

1.1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公司的工艺管理,提高公司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工艺管理的任务是: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质量管理;以优质、高产、低耗为目的,加强进厂原燃材料、烘干机、水泥磨的过程质量管理;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强检测、定额等基础工作,提高全过程的工艺水平。

1.3 凡属工艺技术改进、工艺中的重大设备改进、新技术的采用,配料方案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改变,都要经过试验和科学研究鉴定,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1.4 本制度由公司主管经理负责组织实施。实行专业管理和职工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并明确职责。对违背本制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1.5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规范和加强工艺管理的基础工作。 2 工艺管理体制和职责

2.1 在公司主管经理的领导下,设立生产部和化验室,分别负责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2.2 生产部的职责是:

a、组织制订公司的工艺管理制度;

b、审定主机的台时产量、消耗定额、主要的工艺技术参数; c、协同化验室制订质量管理制度和设计配料方案;

d、解决各车间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指导各车间的工艺技术工作;

e、组织推广新技术、试制新产品、改进新工艺,提高产量、质量,降低原燃材料的消耗,搞好生产试验和科学研究工作;

f、协同设备管理编制技措计划和改造规划,提出工艺设计方案;协同设备管理审查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

g、负责质量体系中的过程质量管理;

h、做好工艺技术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i、制定工艺管理考核办法,组织公司工艺贯彻率的检查考核。

2.3 化验室的职责是:

a、组织制订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b、制订各种原燃材料及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 c、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并监督执行,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有水泥出厂决定权;

d、严格执行产品国家标准,有权制止任何违章行为,确保水泥出厂全部合格,并留有富余标号。有权越级汇报企业情况;

e、负责设计配料方案,并贯彻执行。

f、建立健全严格的检验制度,研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质量控制方法;

g、协同生产部搞好新产品、新技术、改进工艺等方面的试验和研究工作,提供有关试验数据;

h、负责提供和及时公布质量控制指标和考核结果;

i、负责质量体系中的产品质量管理;

j、会同有关单位访问用户、征求意见、改进产品质量,指导各分厂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业务工作。

3 原材料工艺管理

3.1原材料工艺管理的原则是: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以优良的原燃材料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实行全员的,全过程(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服务)的质量管理,把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质量控制,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按照“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循环的科学工作步骤,寻求最佳工艺参数和控制指标,经济合理地组织优质产品的生产。

3.2进厂大宗原、燃、材料,要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供应部门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标准均衡组织进厂,改变货源时应按《供方的评价与选择程序》进行认可。原材料进厂后,供应磅房要立即通知化验室取样。严格按照化验室指定部位堆放,不得混杂。

3.3进厂熟料到厂时,化验时应及时派人员到现场了解熟料外观、色泽、杂质含量、受潮情况等,取样检测f-CaO,尽快进行化学分析及物理检验试验,询问供货单位该批产品质量状况,确定具体使用方案。

3.4 各储库的物料要按化验室要求取用,对已混杂的物料要经化验室监督确定处理方案后方可使用。

3.5 凡公司初次使用有标准规定或技术条件成熟的混合材,必须经过试验,确认能保证产品质量方可使用。启用新开辟的混合材料生产水泥时,必须按“启用新开辟的混合材料规定”执行。改变石膏品种时应进行试验,以掌握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3.6原料、燃料、混合材料、半成品、成品应保持一定的合理储存量。最低储存量混合材料、燃料10天,石膏1个月,熟料5天,水泥7天。

4 磨机工艺管理

4.1 磨机工艺管理原则是:努力缩小入磨物料粒度,选择合理的粉磨工艺和喂料设备,寻求和确定合理的研磨体级配,最佳装载量,磨内结构和能量传递方式的相互适应,以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电力等消耗。

4.2 注意采用新材料,不断改善研磨体和磨内结构的材质,延长其使用寿命。

4.3 根据入磨物料性质,循环负荷和质量要求,及时调整喂料量和选粉设备,做到均匀喂料,防止满磨和空磨。

4.4 严格控制入磨物料粒度,不允许其他杂质随物料进入磨内,要求熟料粒度≤30mm;石膏、干渣、石灰石粒度≤30mm

4.5 水泥磨入磨熟料温度≤120℃。

4.6 水泥磨要定期清仓和补球,以保持高台时和高质量。清仓时

研磨体要分规格挑选过磅,按配球方案规定的数量装入磨内,清仓周期:水泥磨球仓每半年一次,若遇有串仓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磨清仓。补球周期:水泥磨以20天补球一次为宜;补球量可根据水泥单位产品球耗及磨机电流变化情况、球面高度等因素决定补球量。

4.7 努力降低研磨体消耗,水泥磨研磨体消耗指标的考核,按每年初制订的承包指标进行考核。

4.8 磨机定检时,要详细检查研磨体、篦板、衬板等部件。一经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和处理。运转中一旦发现衬板螺栓松动、脱落,必须停磨拧紧或补镶。

4.9 要合理控制选粉机的操作参数,并做好记录。

4.10 磨机的通风除尘设施应同主机同时进行检修,加强密闭堵漏,保持良好状态,粉尘排放浓度要达到国家及公司有关标准。

4.11 根据需要测定物料相对易磨性系数。

4.12 磨系统在改进前、后要注意测定技术数据(如台时、细度、比表面积、物料流速、球耗、电耗、筛析曲线等)并做好记录、分析和总结。

4.13 要十分注意技术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做好研磨体台账及其他技术数据的记录、整理和保管。

4.14 设备管理应尽量创造条件充实仪表及计量设备,不断满足工艺管理的要求,对仪表及计量设备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校对,保持灵敏准确。

5 烘干机工艺管理

5.1 烘干机管理原则是:稳定热风温度,充分发挥热交换率,提高设备效能和热效率,提高产、质量,减少飞扬。

5.2 待烘干的物料要按规定储存,尽可能利用自然蒸发作用。入机湿渣水份要≤20%,随时调整入烘干机热风温度、给料量,确保出烘干机干渣水份≤1%。

5.3 烘干机内扬料装置要保持完好,并尽量采用耐热、耐磨的新材料,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5.4 加强密闭堵漏工作。各种锁风装置要灵活可靠,机头机尾要尽量采用密封措施,通风管道要无漏洞。

5.5 烘干机出口温度控制在80℃左右(以化验室干渣水份含量及篦冷机热风温度的变化为依据进行调整)。

5.6 生产部要重视对烘干机的技术管理并建立台账,岗位要有操作记录,热工仪表要完好。

6、包装工艺管理

6.1包装工艺管理的原则是: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合理调整包装工艺操作参数,加强水泥包装过程中的工艺操作,结合全公司工艺管理规程,制定袋重管理考核规定和岗位操作规程,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顾客要求。

6.1严格按照化验室通知单,库号正确,比例准确的放料出库,杜绝上进下出,出错库等现象,必要时清库处理。

6.2严禁向提升机倾倒垃圾、杂物,保证回转振动筛处于无破损、

无漏洞的良好状态,确保向包装提供的水泥清洁、无杂物。

6.3严格纸袋管理,保证标识合格无误,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袋子,要分类堆放管理,严禁乱堆、乱拿、乱用,纸袋领取数量准确无误。

6.4包装机开车前要仔细检查各称量机构灵活好用,皮管完好无损,出灰嘴通畅,风压风量正常。开车时,要坚持充满挂包,挂包时要深度适当,开车后首先检查袋重,不合格及时调整,确保袋重水泥20袋总重量不小于1000kg,单袋净重49.6kg~50.6kg,合格率100%。

6.5加强纸袋喷码机的管理使用,经常清理喷头,保证喷码清晰完整。

6.6加强包装收尘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粉尘气体净化后,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6.7加强输送皮带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水泥包装质量,努力降低水泥袋破损率。

7 附 则

5.1 本制度自2011年4月1日起执行

5.2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