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

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

时间:2024-04-19 13:36:41 雪桃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体育锻炼中的各种意外伤害,有力维护学校的正常体育教学秩序,学校的体育教员应了解并熟练掌握在体育锻炼中发生的意外原因、一般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

  一、体育锻炼中发生意外的原因

  在校园内部学生所受到的严重外伤中,因体育运动而致伤的比例占一半以上,其中球类运动和体操所引起的外伤较多。

  1、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导致体质较差的学生受伤。每个学生的体质是有差异的,体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因身体的协调、应变、平衡等能力不够强。这样,在做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时,就很容易引起运动外伤。比如在单杠、双杠上做大摆动和转体练习时,要求协调、平衡功能要好,体质较差的学生做这些运动时较容易受伤。另外,对患有各种疾病急性期的特殊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未经教师允许或未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容易受伤。

  2、学生活泼好动,可能导致好胜心强的学生受伤。有些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就急于表现自己,或看到其他学生已漂亮的完成了动作,受到老师的赞扬时,自己就跃跃欲试,甚至同学之间互相嬉戏或打赌比赛,结果都有可能导致动作失误而受伤。

  3、学生缺少保护,可能导致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学生受伤。有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因缺少保护且自我保护能力差而受伤,如练习鞍马、跳箱时,如果平时缺乏训练,助跑不够,腾起高度不够,换手不及时,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得力保护,就会发生股骨、胫骨、会阴和下肢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再比如练习吊环、吊绳时,如果没有保护,就容易引起肘关节脱臼、前臂骨折和脑震荡等。

  4、场地器械不标准,可能导致学生受伤。运动场地和器械设备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导致学生受伤。如跑道高低不平,球场有石子、砖头、果皮等杂物,沙坑的长度、宽度、沙子质量不符合标准,单杠、双杠、跳箱、吊环不牢固等。

  二、体育锻炼中容易发生的一般伤害

  在运动中容易发生流血、骨折、脱臼、撞伤、挫伤等。大量出血时,要马上进行止血处理,止血后,用碘酒、酒精或1%盐水擦拭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再用干净的布包扎;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并有明显肿胀或畸形、功能障碍。就应先用木板、杂志、纸箱等就近器材作支撑物,固定伤肢,不要试图自己扭动或复位。如果是脱臼,现场人员包括体育教师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将伤者脱臼部位还原,这样弄不好会影响伤者还原的最佳时机;如果是轻度的撞伤或挫伤,可用冷湿布冷敷疼痛或肿痛部位,如果撞伤严重,或是头、胸、腹等部位受到较大的撞击,则应特别注意,这有可能会出现内出血或内脏损伤的危险。凡情节严重的体育运动外伤,都应在进行初步救护的同时,向急救中心呼救或是送往医院救治。

  三、体育锻炼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校应设立专门的体育安全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方面的安全教育。中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宁可失败,保护自己”的思想。

  2、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强化体育设施管理。学校要建立长效的体育设施安全检查机制,加强管理;体育教师要做到经常检查各种体育设施设备,重点是单杠、双杠、吊环、球门、球架、跳箱等,检查是否牢固、安全可靠;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室内的球场注意通风、采光。

  3、严密课堂组织、严格训练要求。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体育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运动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头上不要戴发卡;患有近视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那就尽量不要戴眼镜;严禁携带小刀,钢笔、钥匙等硬物和项链、戒指等饰品。以上规定教师首先要做出表率。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课的内容要紧密,坚决杜绝“放羊式”教学,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及锻炼的方法;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分清主次,重点部位要多着眼、多着手、多提醒。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在做每一个动作时,教师要严格示范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要领,并反复讲解,使其增强相互保护的意识,同时也要示范并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4)掌握特异体质学生,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一是在学生刚刚入学时,体育教师就应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体质状况,对存在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进行登记备案,以便在体育运动时对特异体质学生的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量。二是在每节体育课或训练前要询问学生当天的身体状况,如果不能适应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强度,教师应及时关心她们,并安排她们见习等。三是在运动或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体质变化情况,随时进行运动强度的合理调整。

  (5)学生遇到危险,教师撑起保护伞。在学生将要受到伤害时,教师应机敏、勇敢地去保护其学生,为学生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四、体育锻炼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

  1、在运动或训练中如果出现受伤学生,由在场的学生及时报告教师、校医或班主任,情况紧急时还应同时报告学校领导。

  2、学校的校医、领导和教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并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采取急救措施,如校医认为有必要,应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120。

  3、学校应随时掌握受伤学生情况,并及时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告知他们受伤学生现在的急救地点,让其直接赶往救治地,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同时学校要做好安慰工作。

  4、由学校应急抢救小组中的相关小组,对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了解,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好现场,采集有关证据,是否有人对此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负有责任,以利于事故的处理。

  5、如果是重大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上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6、事故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学校应当承担责任的,学校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保险公司。

  7、学校应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并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有关人员前往医院探视。期间,学校要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多沟通,必要时,学校应安排合适人员陪床,使其家人和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运动其他注意事项

  1、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由于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而大量饮水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妨碍膈肌活动,影响呼吸;血液的循环流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不仅不利于运动,还会伤害心脏。

  此外,大量饮水会使胃酸浓度降低,影响食物消化。长期大量运动后饮水容易得胃病。

  2、进餐后不宜运动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如果这时参加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饮酒后不可进行游泳等运动项目。

  3、在不适当的地点运动会带来伤害

  由于运动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新鲜氧气,以满足健康的需求,故运动前一定要选择好地点,以平坦开阔,空气新鲜的公园、河滩、体育场等处最佳。

  4、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运动

  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心理的锻炼。当你生气、悲伤时,不要到运动场上去发泄。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生理机能,而情绪的变化又产生于大脑深部,并扩散到全身,在心脏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将影响人体机能的健康。

  5、选择最佳运动量

  选择最佳运动量的方法很多:例如指数评定法、心率评定法、库珀评定法、菲克斯评定法、疲劳评定法、简便评定法、阶段评定法等等。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安静心率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

  6、整理运动的好处

  整理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后,所采用的一系列放松练习和运动后按摩等恢复手段,目的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锻炼效果。

  整理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在运动中,肌肉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肌肉高度紧张。如果激烈运动后立即静止不动,肌肉内淤积的血液就不能及时流回心脏,肌肉僵硬,疲劳不易消除。相反,运动后做一些整理活动,使运动慢慢缓和下来,或通过按摩挤压肌肉和穴位,就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7、运动后营养的补充与恢复

  运动员经常是每天都要训练,接近比赛时甚至一天训练两次,参加比赛也经常需要一天连续出赛两三次,包括预赛、准决赛、和决赛,例如田径和游泳,或是在短短数天中每天连续出赛,例如篮球,这时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下次练习的成效或是比赛的结果有绝对的影响。对运动员而言,运动后的恢复不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补充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和营养,为紧接而来的比赛或训练做好准备。

  8、不要蹲坐休息

  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运动结束后感觉累了,就蹲下或坐下认为能省力和休息,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会产生重力性休克。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进行一些低热量的活动,例如慢步走走,做做几节放松体操,或者简单深呼吸,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脏,以利于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实在体力不支时也可让同伴搀着走走。

  9、不要贪吃冷饮

  运动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过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以年轻人为主,大多喜欢买一些冷饮解暑解渴。然而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在抑制状态,消化功能低下。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肠胃道疾病。所以,运动后不要立即贪吃大量冷饮,此时适宜补充少量的白开水或盐水。

  10、不要立即吃饭

  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 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亦进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 的分泌大大减少。它需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如果急忙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11、不要骤降体温

  运动时肌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倘若运动后立即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头,都会使皮肤紧缩闭汗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12、不要吸烟

  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混入大量的烟雾,一方面除减少含氧量,不利还清“氧债”,难以消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当人体吸入这样带雾空气,将影响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在运动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

  13、不要“省略”放松整理活动

  实践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动不仅可使运动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及较快的心跳、呼吸频率,通过适宜的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节律放松操等 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而且,还有助于恢复肌肉的疲劳感,减轻酸胀不适,并可避免运动健身后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眼花等不良现象。所以,每一次健身 后要充分做好放松运动,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身效果的提高。

  14、不要立刻洗澡

  许多运动员在练习或比赛后立即去洗澡,以为这样既可去污又可消除疲劳。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在运动时,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回忆。 停止运动后,这种情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这时立即洗热水澡,就会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其它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就会感到头昏、恶心、全身无 力,严重的还会诱发其它疾病,因此应格外注意。而运动后立即洗冷水澡更是弊多利少。由于运动的时候身体新陈代谢过程加强,皮下血管扩张,并大量出汗。运动后马上洗冷水澡,使体内产生的大量热 不能很好地散发,形成内热外凉,破坏人体的平衡,这样容易生病。正确的方法是运动后休息一会儿,等脉搏平稳后再洗澡,洗温水澡为宜。

  15、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

  16、不能饮酒解乏

  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的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长期如此可 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溃疡、痴呆症等等疾病。运动后喝啤酒也不好,它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使关节受到很大的刺激,引发炎症。由于体育运动存在的偶然性和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知性,意外时有发生,在我们做好预防措施的前提下,也应懂得一些运动急性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原则,一方面保护受伤者的生命安全,防止伤情加重,另一方面有利于损伤的恢复减轻伤员的痛苦。

  六、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1、擦伤

  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洗创伤面,再涂红药水,以免发生感染,大面积的擦伤要用消毒纱布覆盖或包扎。

  2、扭伤、拉伤

  处理方法:轻度的受伤应立即冷敷和加压包扎,24小时后才可进行热敷或按摩治疗,注意在刚受伤时切勿进行按摩和搓揉,以免造成受伤部位充血肿涨,形成瘀血,从而加重伤情。严重的受伤(如韧带或肌肉断裂)包扎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3、脱位、骨折

  处理方法:首先固定伤患部位,尽量避免移动患肢,立即送往医院;若发生休克时,应迅速使伤者复苏,如刺激人中、合谷等穴位。

  4、脑震荡

  处理方法:首先要让伤者安静、平卧,不要随便移动位置,勿摇晃、牵扯,对头部进行冷敷,对昏迷者应进行复苏抢救(如刺激人中、合谷等穴位);立即送医院抢救。伤者清醒后再度昏迷或发生剧烈的头痛、呕吐者,更要认真对待。

  5、 中暑

  中暑是当气温过高时,体温调节发生紊乱,进而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征象。(头晕、乏力、胸闷、口喝、大汗、高热甚至昏迷或痉挛)处理时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阴凉处休息,口服十滴水、人丹或涂清凉油,同时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是重症中暑,在急救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救治。预防中暑应避免在高温的时段进行耐力性或剧烈性的户外体育比赛;同时运动时补充低糖含盐的饮料。

  6、如果在水中发生抽筋的现象,不要慌,先吸一口气,然后站在水底,手揉捏腿肚子,并用力把脚掌向上翘,这样很快能够恢复正常。或者仰浮水面,用臂划水慢慢上岸,若无把握上岸应及早呼救。

  七、运动损伤的急救

  1、止血

  出血分外出血、内出血和皮下出血型3种,一般多发生混合型出血;止血的方法有高抬伤肢、指压、加压包扎、止血带和冷敷等方法。在采取应急止血措施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救治。

  2、处置休克

  一般让休克者平卧,下肢抬高,保持体温,使呼吸畅通,掐人中、合谷等穴位等使其尽可能苏醒,在一般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3、溺水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迅速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立即进行控水,马上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方法。

  注意:在发生有生命危险的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求救电话,以最快速度得到专业救治,在有关医生没到场时,还要进行现场的应急处理。

  拓展:

  大量运动虚脱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应该要立马补充点盐分,然后再吃点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这是因为运动虚脱是一种低血糖的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运动之前:

  1、不要空腹运动,这点重要。

  2、运动之前请吃一点带糖的食品。因为运动时身体中的糖份都去供给肌肉运动了。身体里的的糖份快速减少。所以就出现低血糖了。出现头有点晕的感觉。注意这些问题就好些了。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的食谱:

  1、包括大量的流食

  像是:果汁、饮料等以及一些水分比较多的果蔬,西红柿、黄瓜、葡萄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

  2、包括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

  如面条,土豆,米饭,面包,水果,酸奶。

  3、包括适量的瘦肉补充蛋白质。

  4、包括一些富含钾的食物

  如土豆,香蕉,橘子,橙汁和葡萄干。

  5、千万不要通过给食物上洒盐或直接吃盐来补充损失掉的钠,一顿盐适中的普通餐足以弥补出汗所损失的钠。

  6、热茶

  因为茶中含有一部分的咖啡因,它能够起到增强身体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可以帮助促进身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帮助抵抗疲劳的目的。

  7、高蛋白

  人体热量消耗太大也会感到疲劳,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豆腐、瘦肉、鱼、蛋等。

  8、维生素

  维生素B和C有助于把人体内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故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能消除疲劳。

  9、饮用活性水

  水中含有大量的氧气,能快速缓解机体的疲劳感。

  10、碱性食物

  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达到弱碱性,从而消除疲劳。

  剧烈运动后要进行全身放松,全身放松包括:

  1、上肢放松活动

  站立,上肢前倾,双肩双臂反复抖动至发热为止。

  2、下肢放松运动

  仰卧、举腿、拍打、按摩,颤抖大腿内、前、后侧和小腿后侧,以及臀、腹、侧腰部。

  3、团身抱膝放松运动

  双手抱膝、下蹲、低头,反复上下颤动至腰椎发热为止。

  4、全身休整运动

  站立,双膝屈,双手体前扶地,充分运用气息,深吸气于胸,屏息慢吐气于腹。

  如此反复几次,同时上肢慢慢抬起、直立,直至脉搏恢复至运动前正常脉搏止。

  防止运动虚脱注意事项

  平时不锻炼,周末狂运动

  经常看到有人因为平时上班没空,周末运动又是健身又是打羽毛球,又是跑步。“周末锻炼族”在白领阶层中极为典型。由于工作日较忙,又没有养成抽时间锻炼的习惯,往往集中在双休日进行“疯狂运动”,这种健身行为很不科学。因为“突击锻炼”往往伴随的是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而由于平时缺乏有规律性的锻炼,心血管系统、肌肉组织等人体机能还没有建立起对这种大强度运动的适应机制,极易造成运动性损伤或诱发疾病,结果迫使自己不得不面对“痛苦的星期一”。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式的系统运动,“饥一顿、饱一顿”的锻炼行为无异于饮食上的“暴饮暴食”,“肠胃”无法消受还很伤身体。

  运动后直接休息

  许多人在较为剧烈的运动后立刻停下休息,这样做的后果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正确的做法是,在激烈运动过后,应采用慢跑或有一定速度的步行作为调整活动,然后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饿着肚子做运动

  饱腹运动有害健康,空腹运动同样不科学。饿着肚子做运动无异于开着一辆没有油的坦克,你的身体需要能量来保证运转。特别是晨练的时候空腹更不可取,人体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经过一夜的休息,体内能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体内的血糖浓度偏低。这时,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吃就去运动,势必又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血糖浓度就会更低。血糖是大脑的直接能源物质,血糖浓度过低,大脑就会因为缺少动力而感到疲劳,人就会觉得头晕乏力,有人还会面色苍白、出冷汗。如果持续下去,就会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因此,即使您出于减肥的考虑需要空腹锻炼,也要在运动前先喝杯牛奶,补充一些健康的小食,如糕点或香蕉等,以提供你接下来的运动所需的额外能量。

【学生体育运动急救常识】相关文章:

急救常识和急救方法05-07

家庭急救常识11-24

家庭急救常识05-06

安全急救常识05-06

幼儿急救常识05-06

溺水急救常识08-04

医疗急救常识05-06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05-07

小学生急救常识教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