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怎么管理班组人员

怎么管理班组人员

时间:2022-04-19 16:34:18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么管理班组人员

(一)坚持原则,公平合理

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决定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劣。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班组对于我们民爆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具有管理班组的各种权利。要用好这个权利,就要坚持原则,不拿原则作交易。要为人正直,主持正义,不徇私情。在班组中,可能有些职工与班组长的关系近一些,私下有点交情。但作为班组长,不能因为这些交情影响你的处事原则,处理问题时要对事不对人,交情是交情,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安排工作或处理问题时徇私情,讲交情,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甚至激化员工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组的和-谐与团结,使队伍失去凝聚力,也就失去了战斗力。只有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才能把班组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

当然,公平合理的尺度有时不太好掌握,这就要看班组长的平衡能力了。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合理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做到让班组的每一个员工都满意,只要大多数员工对我们的工作满意、认可,就基本做到了公平合理。

(二)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肯定是一条身先士卒的好汉,一个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的榜样。有了做榜样的资本,才能够培养和凝集班组的士气,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战斗力。有句话叫“行动胜于言论”。我们班组长的自身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班组员工的行为。说十句漂亮话,不如做一件实事。班组长不光是靠“说”去管-理-员工,而是要用行为去感召他们。要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起到模范表率作用。让员工心悦诚服的服从你的管理。

(三)要有过硬的本领——熟知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程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娴熟本班的任何一个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哪个环节或设备出了问题,马上就会想到是哪些不良因素导致的结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班组长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安全知识,积累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确立技术权威地位,在技术上能够独挡一面,具备处理一般或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要有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上班走在人前,下班走在人后。要具备敢打敢拼,敢啃“硬骨头”、“打硬仗”的心理素质。当遇到困难,遇到难题的时候,是最能锻炼班组长能力和发挥班组长才能的时候。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要有勇有谋,面对困难要勇于战胜它,毫不退缩,但又要讲方法和策略,不能蛮干,要讲究科学和技巧,以便更圆满的解决问题,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要知人善用——会用人用好人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解决好班组中人的问题,就等于抓住了班组建设的关键。因此,抓班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人要人尽其才。每一项工种,每一项工作,要让最适合的那位职工去做,充分发挥职工的特长,把每个职工都打造成“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

用好人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战斗力。这就需要班组长具有“大”和“小”两只眼睛,学会把本班组的工作分解量化,落实到每个员工。并使每个员工力所能及,干好本职工作。否则的话,容易中了一句古谚:你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累死你也做不出大成绩。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一定是一个善于用人的班组长,在分派工作时因人而异,并注意日常工作中的变化,及时调整,运筹帷幄。这样工作就会条理清晰,思路明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学会恩威并施

班组长要懂得尊重和理解的力量,要懂得权利并不等于权威,要树立威望和威信,用威望和威信来感召员工,而不是用权力去压人,制约人,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尺度,一定要善待你的每一位员工,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做事艺术,使员工乐意接受你的管理,服从你的指挥。

作为班组长应该有度量,戚戚于个人恩怨和患得患失的人难成大业。相反,善于从纷繁杂乱中理出头绪,在大目标下举重若轻,在指标和进度里游刃有余,不仅有利于磨练意志,更有利于个人威信的树立。工作中认认真真,生活中和和气气,以阳光和快乐的心情示人,让员工感觉你没有架子,和蔼可亲。有利于班风的和-谐建设。

(七)要有差别认识

根据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体现差别的制度和规则,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氛围。没有差别认识就没有进步,体现不出差别就是吃大锅饭。班组长对组员能力的差异和工作质量差别缺乏认识,不仅是管理工作不作为的表现,更会损害班组组员的积极性。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每月打给组员的奖金分,就是一种差别认识的体现。如果班组长打给组员的分数是随意的,分数高的不知高在哪,分数低的也不知差在哪。那你就别奢望组员能积极地做好工作。只有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按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进行公正的管理,才能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做好管理工作。

(八)有角色认知起好“桥梁”作用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在领导面前是兵,在班组中是将,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是上下连接的“桥梁”。一方面要加强与领导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关心员工。既要把领导的管理意图和生产任务很好地传达、分配到班组每一个员工,同时还要收集每个员工反馈的信息,反映给领导,以便让领导及时的知道决策的正确性与否,对不适当的地方进行调整,使生产能健康平稳的进行。

(九)学会赏识

有句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班组管理和教育孩子具有相同的道理,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工作比较积极的员工,如果班组长能适时的给以一些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们就会信心倍增,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当然这种赞赏和表扬一定要是真诚的,居于事实的,客观的。而不是一种虚伪的吹捧或敷衍。这种表扬和赞赏如果运用得好,同样能起到好的效果,尽管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没有物质基础的表扬。因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赏识,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也是对他人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如何管理好班组员工2015-11-05 12:21 | #2楼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员工之间的竞争。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工作,是每一个我希望解决,而又经常不得要领的一个问题。

好友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治大国如同烹小鲜,管班组如同针线活”,一句看似易懂的话,却给了我太多的启迪。我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在遭遇任何烦恼问题时,冷静地思考,慢慢地清理,不要怕艰难,也不要急于求成,而且做事要用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一定会获得所期盼的结果。

一、尊重员工,体验价值观

作为 80 后的班组长,我们应摒弃那种把管理职位当官来看,将员工当作工具,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取而代之的应是: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合理地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机制。作为同龄人,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大家年龄相仿,沟通之间没有代沟。所以,做决定之前,应先召集大家商量探讨,采纳大家的建议,发挥自己的“领头羊”作用,带领班组兄弟姐妹一起向前跑。例:我们班的大姐姐杜翠云,也许是因为她结了婚的缘故,她在某些事情上总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及看法,而且考虑比我周到,做事比我也圆滑。所以,当我们这个大家庭因某些小事产生摩擦时,我会找她商谈,听听她的看法,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找出最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无形中,大家对自己增加了信心,也行使了自己的主人翁权利。

二、关注员工细节,

关注员工细节,尤其是 90 后员工,他们不顾及工资多少,他们工作有百分之七十看得是心情是否开心,从工作到生活,从情感到家庭,从喜欢到习惯都要做到精细化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把握员工的一切,才能在工作上提高效率。对于他们的了解,我会采取说服教育。对于结婚的人,我会时常谈起他们的孩子,从孩子的话题,可以了解到家庭是否和睦,关系是否融洽?也可以调节大家的情绪让大家高高兴兴地上班、下班;对于未婚的兄弟姐妹,精力比较旺盛,贪玩心比较重,要想让大家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事情,我们就要及时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实时关心;对于撑起半边天的“兄弟连”,大家都是爱讲义气,所以给足大家面子;工作中要经常与之闲谈,让大家有足够地勇气及活力去干好每一件事情,避免“大错不出,小错不断地”道理。

三、设立高目标,发挥员工潜能

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不断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人人都希望获胜,热爱挑战是优秀员工的普遍表现。作为一个班组长,你要认识到在员工成长时,他们需要更多的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帮助班组并被认可的机会。所以你必须创造并设计一些挑战机会以刺激员工去追求更高的业绩。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支持,能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他们感到价值提高主动办事。因此,我们针对加油站的三大任务“办卡、打水、燃油宝”设立自己班组的目标,让大家在工作的时候好有个奔头,俗话说的好“没有压力,何来动力”,只是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无足轻重。

四、倾听员工心声,创造和-谐

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最需要经常的交流,我们征询员工对班组发展的意见,倾听员工提出的疑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疑问谈出自己的看法 —— 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只有这样,班组才会形成和-谐,大家才会感觉到亲如一家;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把班组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班组的荣辱与自己挂钩。

做事情要先有规划,在有规划的基础上去一步步地执行。万不可学“邯郸学步”。再者,做事情要认真,而且还要有耐心,不可存在“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心理。管理班组也是如此,管理工作不可过紧,这样压力会过大,积极性也会被打压;但也不可太松,这样员工就会产生懈怠心理,懒惰之心就会悄然而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努力的去研究。

【怎么管理班组人员】相关文章:

班组绩效管理考核细则05-19

班组管理岗位职责02-17

班组管理改善措施方案02-10

班组管理制度01-16

班组活动管理制度04-19

基层班组管理制度05-13

公司班组管理制度05-25

车间班组管理制度04-20

木工班组管理制度04-17

班组安全管理制度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