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技术团队管理提升方案
管理的主体对象是人,又要靠人去推动,管理最难的就是凝聚人心,人心凝聚了团队就有凝聚力。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企业的现状不一样,自然方法就不同,一棵树上不可能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叶子。从我咨询辅导的实践来看,实施目标管理是提高团队凝聚力方法的首选。目标会让大家凝成一股绳,往一个方向使劲,员工在合作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团队凝聚力。
一、确定发展目标
目标是航向,目标产生动力,目标与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但很多企业的目标是模糊的,是难以落地的。目标要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跳一跳够得着就是好目标。刚开始是实施目标管理的企业,可以在企业目引导下制订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目标,让他们积极响应,如销售增长率、产值、一次交检合格率等。
二、层层分解目标
目标只有分解到所承担的岗位,才能实现目标。企业负责人想提高目标,但员工想降低目标,这时往往就很难达成一致。目标的分解应以数据说话,而不是拍脑袋。如产值目标应考虑上年度销售额及今年销售预测;上一年度原材料采购周期、设备运行状况、人员熟练程度、产值等因素,方可合理制定。高目标高奖励是目标分解上下达成一致最好的办法。
三、制订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要多多征求员工的意见,让考核方法要公平、公正、公开,否则就会起反作用。员工自己都能算明白该拿多少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怎么来的,我敢说这样的绩效考核肯定是行之有效的。从我辅导企业的实践经验来看,很多企业都在实施绩效考核,但大多数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绩效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员工普遍对绩效考核不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绩效工资方法一定要按照规定发放,而不是口蜜腹剑。有些老板看到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绩效工资高了,就想法设法降下来,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有的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辅导达成目标
员工绩效差,很多管理者都喜欢抱怨员工的素质差,而很少检讨自己的不足。员工为什么绩效差?一是选错了人,二是缺乏带人的方法,三是缺乏制度、流程、标准,四是不培养员工,员工岗位技能缺乏,五是没有建立竞争机制,不敢淘汰平庸员工。在我看来,一两个员工绩效差可能是员工的原因,大多数员工绩效差肯定是管理者的问题。辅导达成绩效目标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绩效的企业肯定会倒闭。
五、丰富业余生活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工作之余通过组织员工喜欢的业余活动是提高团队凝聚力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可惜的是有些企业的业余活动都是领导参加,少有员工参与。组织业余活动要对员工更喜欢的业余活动进行调查,一年之内至少保证让员工能参加一次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否则就起不到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反而还会造成两极分化。企业可以通过举行乒乓球、台球、篮球、演讲、写作等比赛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的企业虽然也有乒乓球室、台球室、篮球场,但由于没有统一组织,没有起到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古人云:“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团队凝聚力是企业成败关键之关键。一个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一个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凝聚力很强的团队,还是一个人心涣散、贪图享受、凝聚力很差的团队。凝聚力很强的团队,企业必定致胜,凝聚力很差的团队,必定死亡。
提升学校管理团队执行力的策略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成功的组织,30%靠正确的战略,70%靠正确的执行,再好的学校发展策略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它的价值。作为一校之长,我认识到在学校组织内部,管理是需要分层的,不同层级的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我提出的管理工作模式是:校长提思想及策略,副校长拟思路,中层将目标细化,全体教职工执行。自上而下,战略管理依次淡化,而过程管理依次增强,对事的管理依次增强。而在现实中,很多学校管理层级是错位的:中层干部遇事不敢顶真,做“好好先生”致使制度形同虚设,向上级汇报时,粉-饰-太-平,误导上级;普通教职工则乐于对学校宏观决策品头论足,猜测质疑,空发牢骚,涣散人心,不谋求执行到位,高耗低效。常常弄得校长只好亲自上阵,板起面孔训人,久而久之搞得干群关系紧张,威信下降,疲于应对,甚至到基层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形成恶性循环,使学校凝聚力减弱。
四年前,我调回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进校第一天,学校所有的事情,干部都走马灯似地请示报告,请示语言几乎都是:“您看这件事怎么办?”我问得最多的话是:“过去是怎么做的,学校制度是怎么规定的?”得到的回答惊人地一致:“过去都是校长决定的。”开学后的第一次大活动是校运动会,在行政会上,大家把运动会的一些注意事项、要求说了一遍,办公室主任最后把简要记录交给我,说:“您讲吧,过去这些都由校长讲的。”还有谁管宿舍,教务主任如何排课表等都要校长定,这种管理模式看似校长负责制,实则十几人的干部团队只有一人在思考,其他人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带来的直接弊病有四点:第一,什么事情都请示,似乎是对校长尊重,而实际长被拖进了事务的泥潭;第二,学校管理效益大打折扣,干部看似在忙碌,但谁都不对自己主管的工作负责;第三,学校里校长权力似乎很大,什么事都要校长拍板,结果是所有矛盾的集结点到了校长处;第四,什么都由校长说了算,久而久之,干部没有了工作激-情,领导层的团结合作大打折扣,整个学校组织凝聚力变差。
那么,如何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呢?
1 机制建设的创新
机制建设的目标指向是保证一个组织能够有效运作,保证工作流程有序实施。建设重点有三项:一是组织机构改变,二是健全制度,三是健全执行与监督反馈系统。中层干部便成了设计者,中等以上范围、参加活动人数超过百人的活动;中层干部必定先拿出策划方案;建立干部负责制度,明确责权与奖惩,促使每位干部在自己的主责岗位上有效履职。一句话,细在制度,实在监督执行,各司其职。
2 贵在执行,活在创新
制度和方案再好,不执行也是一纸空文,而且有章不循比没有制度更糟糕,因为它使管理的严肃性降为零,使管理团队威信下降。执行力挑战着干部团队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干部懂政策、敢负责、能沟通,不怕得罪人。我校干部年轻有为,能人不少。我鼓励干部要锻炼成为智慧型管理者,要求干部在带着问题走进校长办公室时,自己至少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每月一次工作总结中必定有学校计划分解后自己必须做的事;自己所管部门动了脑筋有新思路新点子完成的工作中,自己认为完成得最好的工作;必定有对未完成工作的原因分析。由办公室主任收集分类,记录在案,下个月再翻出来,不留死角。
干部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团结”主要指团队成员之间以诚相待,理解包容,互相补充;“一致”是指成员共同瞄准组织的发展目标,思想统一、声音一致、步调一致。“统一”和“一致”不是不允许有不同意见,而是不要有隔阂,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现团队的发展目标中添柴不撤火,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想办法,不埋怨、不互相推诿。
要求干部勤于走动的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校长带头:看宿舍蹲在地上看,看食堂用手摸、用相机拍,值周教师意见由办公室写在公告栏,分处室解决。
3 重在用人,力在培养,注重干部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影响执行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培养。校长如何用人显得很重要。用对了人,事半功倍;用不对人,事倍功半。
我们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守则,规范干部工作行为,持之以恒,坚决执行有关干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干部要向全体教职工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工作业绩的论证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以及从学校的发展要求出发,对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调整制度等。调整要稳,被调整的人尽量把工作做到心服口服,校长在大会调整干部的事当大事讲,不留负面影响。四年间,在十几名干部中,接受降职调离的有四人,选拔任用一人,其中原团委书记变为优秀班主任。
(2)用人不疑,及时给予批评帮助。坦率、真诚是校长与其他干部愉快交往的最好办法。我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海阔天空聊新想法,慢慢集中到一个兴奋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使劲挖掘,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我校有一个比较好的风气,即使两位老师对某一观点争得声嘶力竭,也不代表他们有个人恩怨。正因为同僚关系好,氛围宽松,大家才敢把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很多创意就会在争论中产生。校长发展学校的愿望往往很迫切,发现干部在工作中存在问题越多,校长就越容易急躁,校长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的急躁情绪会强化干部的焦虑,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劝告自己及副职要对每位中层干部充满真诚期待,给予相当程度的耐心。
(3)2015年起,我校把绩效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建设。作为校长,我把关注点放在干部的学习、培训、研讨上。干部的学习培训经验一要有针对性,立足于解决问题;二要坚持不懈,除了提升理论和认识水平外,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改变思维方式上。例如避免干部走人管理误区:一是只管事,不管人,但管理必须先管人,管好了人,才能做好事,干部要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只管事,不研究事,包括投入成本(物质、人力)、时间效率、完成质量,分不清主次;三是只管布置,不管检查;四是简单管理,比如说“这件事是校长要求做的”、“不做就扣评价分”,简单操作会造成千群之间的误解与不和-谐,事情做完了,积怨产生了。我校教学管理一度成为意见焦点,甚至执行不下去,对此,我们反复研讨分析,让教师接受严格的流程化管理,帮助教师理解权威三个维度各层面问题的关联性。对“权威理解”,增强制度知晓率,关注过程中问题发现与解决;对“权威来源”说清为何要定下非做不可的要求。大会讲,小会讲,分类型讲;加强“权威(制度)分类要求”,分不同年龄段教师提不同要求,关注教师团队成员水平的提升。这样一来,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状况大大改善。
【技术团队管理提升方案】相关文章:
团队建设提升方案05-11
技术团队建设方案05-11
提升团队凝聚力活动方案05-18
管理提升整改方案05-19
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案05-11
团队建设管理方案05-11
管理团队建设方案05-11
团队管理建设方案05-11
团队建设及管理方案05-11
管理提升下基层方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