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连任高三语文教学,虽不能说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但也略有心得和体会。认真反思,深深地感觉到,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适当进行有效调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对学生来说,不管是来自学校、家庭、社会还是学生自己,几乎是“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实在难以承受。尤其是职高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往往不够扎实,应考的困难就更大。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考前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状态做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状态:
1、担忧焦虑不知所措
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部分学生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课、怕提问、怕作业、更怕考试,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大考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应付师长平衡自己
当成绩不理想时,一味采取应付的方法。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忙于听课,做笔记,完成书面作业,满足于盲目的努力。当扪心自问时,或面对老师和家长的关心询问,便可以用“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与应对。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认识偏颇心存侥幸
语文学科不比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它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听、说、读、写”训练中,有三项是无需上交的“软作业”,花时间多,见效慢。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学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能够“碰”上高职考试的题目,听“小道消息”,做“猜题试卷”,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不听课,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凭聪明”、“撞大运”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
二、教师语文教学的调控方法与措施:
1、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高三总复习教学,教师往往把重心误投于配套练习与配套考试中,过分关注“配套”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忽略的实际的生缘状况。完成每一套试卷都是几次的考试,教学双方在频繁的考试和改卷中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身心疲惫,屡战屡败。这样,增长了失败的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其实,所有的厌学都来自学生不自信。
可见,不知学情,一味的猛考苦练,那是蛮干和盲干,必定是事倍功半。应该根据职高学生实际情况,化大题为小题,化综合题为单纯题,降低难度,单项逐一过关,让学生易于成功,在成功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客观条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2、重视纠错节时增效
“多练多考,熟能生巧”这几乎成为“复习宝典”。教师们总是善意的希望学生在考场上见到的每一种题型甚至每一道题目都是熟悉的,以避免慌乱误时,还乱失分,于是“题海战术”便运用而生。“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宁可“千日”苦,换得“一日”胜。“考、考、考,老师得法宝;分、分、分,学生得命根”,师生们都希望在考试中不断提高分数,可是,我们发现阶段性考试颇有成效,而连续考试往往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分析试卷时,令教师气愤的是,完全相同的一道题考了三次还有再错的。无语!这样的学生没法教了!所有的善意、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感慨之余,我们冷静后反思,为什么?为什么教师这样努力,学生也很配合,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一考再考,错题依然一错再错?重复有意义吗?错题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逼我们认真思考:高三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得学生喘不过气,频繁的考试更令学生穷于应付。考前没有时间准备,考中慌张作答,考后只能一了百了,因为下一场考试又紧逼在后。这所谓:学而不考则惘,考而不思则怠。
考试,是为了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是了解教与学的手段,当我们把提高成绩看作目的时,我们就误入功利的歧途。越考越着急,越着急越失败,于是陷入泥潭,不可自拔。要改变屡战屡败的状态,必须学会打扫战场,认真纠错,才能打好下一个有准备之战。把纠错落到实处,纠错一题胜过几次考试。应减少考试次数,腾出时间和精力,注重考后讲评。热情鼓励进步的,认真反思错误的。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从知识方面、技能方面、非智力因素方面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下一轮复习中的特别注意,堵塞漏洞,避免重犯。
纠错,让“误点”作警示,能收到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功效;纠错,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纠错,能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应试技能。认真纠错,能节时增效。如果在临考之前浏览错题集,则能起到“整装待发,稳操胜券”的作用。
3、课堂调控激趣鼓劲
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们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而大部分学生往往是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依赖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们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呢?课堂如何调控,值得探讨。
复习课难免“冷饭重炒’,我们的学生上新课尚且需要激趣,旧课的难上就不需赘言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差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确保复习课质量地重要一环。
“话需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了解他们地需求,才能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进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正确地引导他们温故而知新,复习课依然能激出"火花"。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学生的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也会让人耳目一新。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并加以赞赏和激励。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见解中流露出来的细微信息加以捕捉、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全体总动员开展讨论。这样,能感动一个,鼓励一群。既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也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语文课的人文特性凸现了激趣的优势。当我们发现学生思想波动,压力过大时,我们就营造宽缓的氛围,猜个谜语,讲个笑话,读篇美文,合理减负;当学生比较浮躁时,我们就适当加压,集体背诵励志名篇,熏陶感染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这些源自语文的精髓,为我们做好学生的身心调适工作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课堂调控,还需要教师明察秋毫,及时发现问题,巧妙地拨乱反正;需要教师翩翩的语言风度,良好的亲和力;需要教师优秀的学识修养和敬业精神,才能在课堂上把握话题定向,做到重点突出,收放自如,节奏适合,全员参与,乐教乐学。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复习课的教学反思05-25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06-05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05-09
语文复习教学反思05-23
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05-19
中考语文复习教学反思03-26
中考语文复习教学反思05-22
语文总复习教学反思05-25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反思05-24
语文中考复习教学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