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村社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宣传爱国卫生的方针政策,教育社区居民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积极开展本社区的爱国卫生、防病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市、区政府的各项卫生规定,建立卫生检查评比领导机构。
三、督促社区单位、广大居民齐心协力搞好环境卫生,发动居民采取有效措施灭“四害”,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实现生活无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保持楼院内外环境整洁,教育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维护、美化楼区环境。
五、教育居民维护好社区内公益设施,及时举报违章建筑问题和违章行为。协助物业有关部门工作,及时向上级反映辖区居民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首诊负责制制度
1. 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 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 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 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 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 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 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8. 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 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 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 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 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 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村社区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村消防管理制度02-13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04-2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制度04-21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04-17
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03-30
村卫生室的管理制度02-27
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03-13
村卫生保洁员管理制度04-24
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篇04-08
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2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