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员工应该怎么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如何管理企业员工
一、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
每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他人却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
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
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
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
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聆听员工的心声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
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你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三、管理方法经常创新
管-理-员工就象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小心的看着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变化,指示器的指针有变化,他就应转动方向盘,防止翻车撞人。管-理-员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员要让其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以防止其出现偏误。在稳定的大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的管理下属,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业的蓝图。
管理者要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理中的新情况,就必须要有超越陈规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滑到了亏损的边缘。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不到两年,终于使濒临波产的公司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四、德才兼备,量才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能力、性格、态度、知识、修养等方面各有长处和短处。用人的关键是适用性。为此,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先要了解每个人的特点,是个员工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独资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
在许多企业的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关于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这才称的上是优秀的职员。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看到人士考核表上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观察,结合每个员工的长处给于是当的工作。在从他们工作过程中观察其处事态度、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测出其下属的潜能。也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灵活、有效、成功地管理他的员工、使事业蒸蒸日上。
五、淡化权利,强化权威
对员工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者,或下属对上司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或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六、允许员工犯错误
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做事自然不可能事事成功,一个人能多做正确的事,少做错误的事情,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若要求下属不犯任何错误,就会抑制冒险精神,使之缩手缩脚,使去可能成功的商机。
冒险精神是一种宝贵的企业家素质,冒险需要勇气和资本。若能从不确定的精神中,靠着某种灵感去冒险,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但也有可能招致失败。若管理者不允许员工失败,冒险失败会受到上司的严惩,则员工就回报着不做不错的观念,这样企业便是去赖以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身为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理性的去冒险、去创新、去抓住商机,应允许员工失败。当下属冒险犯了平常的小错时,不应过多职责;当冒险成功时,务必多加赞赏,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七、引导员工合理竞争
在中小型企业中,员工之间也是存在竞争性的,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正当竞争就是采取正当手段或积极方式正向攀比。不正当竞争就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制约、压制或打击竞争对手。
作为一名管理者,关注员工心理的变化,适时采取措施,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正当竞争是其重要的职责。为此,人员管理有一套正确的业绩评估机制,要以工作工作实绩评估其能力,不要根据员工的意见或上级领导的偏好、人际关系来评价员工,从而使员工的考评尽可能公正客观。同时,企业内部应建立正常的公开的信息渠道,、让员工多接触、多交流、有意见正面沟通。
八、激发员工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和行动军来源于大脑皮层的活动,而大脑皮层又有内侧与外侧之分,这两部分个又不同的功能。管理者应将这一原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企业管理之员工管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的心
长期以来,企业比较注重员工的生理健康,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对职业心理保健投入很少。但是,员工的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绩效及个人的发展。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损失达GDP的10%。
竞争扭曲心灵
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压力
在工作中,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这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意识及如何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况。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殇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术、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
2、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问题表现在人际冲突和交往厌烦两个方面。
人际冲突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之中,最主要的起因是沟通不足或沟通不当。人际冲突往往会使企业的人际关系紧张,员工之间互不信任,相互猜疑,不愿协作,缺少沟通,造成企业效率低下,凝聚力下降。
人际交往对很多员工来说是重要的,同时人们对它的需要又是有限度的。调查发现,一些做客户服务的员工由于白天接触客户太多,晚上回到家里就不愿和家人交流。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其人格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3、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对人体声生压力。而来自工作、事业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甚奎愤世嫉俗的心态。当不堪忍受这种精神压力时,会因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患上抑郁症或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
4、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
强迫型的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完美主义者以歪曲的、非逻辑的思想去看待生活,他们最普遍的想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人际关系中,很多完美主义者感到孤独,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方法的“绝对正确”上,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5、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这是一种在身体、情绪和心理上消耗殆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将体验到一种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感觉。
员工的情绪问题会在企业中弥散,形成一种压抑、消极、悲观的组织氛围,使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士气低下,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招聘、培训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认识到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EAP)。EAP在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方面作用显著。另外,EAP具有高投资回报率,一项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就可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16美元。财富500强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EAP服务。
在目前的中国企业中,EAP不仅要解决具体的、现实的个人问题,还应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企业消除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员主的职业心理健康技资,包括情感投资、教育培训投资、心理疏导和治疗技资等。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培训投资,实行情感管理
寻找愉快情感对人的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推动力和控制力。人的情感通过潜意识左右其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潜意识总是推动人去寻找愉快的情感而避免痛苦的情感。
实行情感管理,就是要认识人的情感规律,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绪。管理者应尊重员工,善于沟通,对员工宽容、仁慈,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同用制度压人、用教育约束人相比,用情感调解不但效果好,而且感觉好,情绪好,使人轻松愉快地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为此,首先应对全体管理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人本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其次,要加强企业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工作的硬环境(如改善工作条件)和软环境(如组织结构改革、团队建设、领导力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给员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指明员工的发展方向,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第二、进行职业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员工的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等,并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员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与工作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比如失业威胁、工作不适合、角色不明、超负荷工作及人际关系压力等;二是员工个人因素,如追求完美、对压力的承受力较差、缺少耐性,或面临个人问题等。
第三、加强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和疏导
利用海报、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职业心理健康宣传和培训,使员工增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意识。树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并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帮助,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帮助等,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等培训,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聘请心理专家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消除员工的心理压力;另外,要加强对主管人员的培训,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掌握心理管理的技术,提高沟通、冲突管理等方面的技巧,在员工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科学、及时地进行缓解和疏导。
第四、重视沟通
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诸多成功管理案例时发现,在一个人的智慧中,专门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而85%取决于有效的人际沟通。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企业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专门培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二是完善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形成管理层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普通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普通员工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企业员工应该怎么管理】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激励员工06-14
应该怎样管理员工05-06
女性员工应该如何管理10-25
企业员工管理05-18
企业员工管理管理案例05-09
企业员工管理标语05-09
企业员工管理系统05-10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05-12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05-17
企业员工考勤管理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