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管理者财务培训总结

管理者财务培训总结

时间:2022-04-16 06:46:05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者财务培训总结

现阶段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财务管理培训心得

管理者财务培训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市国资监管人员及省属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7月21-25日由省国资委组织的财务管理培训班在杭州之江饭店如期举行。这次培训原计划人数150个,后来报名踊跃扩充到近400人。培训对象主要为省国资系统财务监督、统计评价人员及省属企业及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财会人员。培训内容紧扣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新动向,围绕我省2015年企业财务监督工作重点,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讲授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筹融资规划及上市运作、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企业经营分析等知识。

作为一名省属控股公司的财务人员我很感谢公司领导的栽培,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这次的培训虽然只有四天的教学日程安排,但是受益匪浅。首先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它不同于以往,教会我们如何按国际上流行的方法工作;其次更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运用国内外有影响企业的成功实践具体、系统地进行讲解,提高学员们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财务管理的培训学习,我体会到在当今企业深化改革以及公司治理的客观要求下,特别是我公司实施三位一体战略总步骤关键的时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财务组织结构、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下面就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深刻领会专家组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2015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与原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强调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而原准则主要以利润表为中心;新准则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吸取了发达国家对于复杂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经验,但并不是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单复制,而是充分考虑了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力图使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为公允、更为相关,也更具有信息有用性;新准则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风险的披露更为直接和透明;新准则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之间信息的可比性,在提高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原会计准则未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完善,引入了很多新概念,执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肩负贯彻落实新准则、严格执行准则的重任,承担架设公司与投资者信息沟通桥梁的任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带来的挑战,积极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各方面的准备、应对工作,在新准则的理解、认识方面要有更深刻的掌握,并在充分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新准则的培训和实施工作,掌握新概念,了解新方法,要利用一切可动用的内部或外部培训资源,把学习工作做扎实。要确保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上严格保持与新准则的基本原则一致,而且在信息披露方面从严把握,切实做到信息披露的有用性、充分性和适时性,为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市场预测为基础,全面实施企业预算管理。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预算控制不仅以市场预测为基础,而且更进一步针对预测的结果及其可能的风险事先制定相宜的应对措施,从而使预算本身便具有了一种主动的反风险的机制特征。透过预算控制的循环过程,企业将日益发现诸多裨益的取得已不单纯地源于预算编制本身,而更主要地来自预算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及因此不得不在强化沟通与协调过程寻得的答案。

从2015年开始,国资委将出台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指标,其重要性与安全管理考核等同。因此,各财务人员必须把学到的知识马上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从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组织体系的构建到组织流程的设计、预算目标的设定与学习目标的选择都需要一个整体的部署。

三、正确理解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效防范和控制涉税风险,充分做好纳税筹划。

纳税是企业取得并保持法人资格与权利地位的先决条件。纳税计划不能以利用法律的纰漏为着眼点,更不能以偷逃税款为手段,而应当从法律意识出发,将税收的杠杆导向功能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筹资与投资活动的合理规划以及收益、成本、风险的最佳匹配。

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的《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在全国所有企业开始实施,对各类企业税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将于2015年在全国所有企业全面推广实施。在会计准则和税法同步变动环境中,企业应如何采取策略和对策?企业如何规避因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所带来的税收风险?如何充分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优惠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如何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好相关的纳税调整等工作,都是摆在财务从业人员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学习,并通过专家对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内容逐条进行全面深入地细化解析,对条款内容进行详细、系统、精确的定位和解答。来解决新准则、新税法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税务问题及税法与会计的差异问题, 解决在操作运用中难点、疑点,有效防范和控制涉税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

四、加强资金运作,制订公司的长期与短期理财计划,优化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方法的发展也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简单的筹资、投资、分配,到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筹资、投资。国际筹资、投资的发展,为企业经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使财务管理理论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从国内一些成功企业的这些大事件中表明我国企业的资本运作正日趋成熟。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的运作、资产的配置以获得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的成长,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我们公司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框架下,根据与公司核心能力、主导产业或业务相关的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质量标准与财务标准的基本规范,通过计划的形式,对公司的融资规模、配置结构、融资方式以及时间进度等事先做出统筹规划与协调安排,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培育企业快速增长,加紧对公司中小型产权多元化的研究探讨。

五、搞好企业经营分析,将财务分析拓展到更高更深层次,提升财务系统品牌价值。

企业经营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各利益关系人改善决策。

企业经营分析从企业经营战略和会计上进行分析,同时做好经营分析理念的转变,从专业思维到业主思维;从业主思维角度识别财务报告质量;从业主思维角度进行财务评价。并通过量化分析具体的财务数据,分析阐述各自的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计划等,发现有价值、亮点的主题,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财务工作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创新,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因此要在不断学结经验中,及时把握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特点、难点和规律,找出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财务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把财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财务报表培训:财务报表分析总结2015-09-11 14:39 | #2楼

首先:在众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里财务是一个职能部门,想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战略规划和财务分析上显然不现实。如果仅将自己定位于“账房先生”则又似乎贬低了自身价值,因为企业管理层一再强调财务对经营的指导作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只要转变一下工作思路、把自己摆放到一个尽可能高的层面上去审视日常工作,我们会发现许多其他部门所不能看到的问题,如果再进一步地多做些工作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很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益。

所以,未必只有战略、规划、重组和并构之类的宏观财务分析才有价值,那些复杂而深奥的公式计算也未必更有现实意义,对于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日常工作中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价值的财务分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提炼。

关注不同商业模式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财务人员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除了对历史经济交易进行核算之外,还包括对未来的交易进行核算。这并不完全等同于预算的概念。对一项即将执行的业务进行事前的核算,往往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案例一

2001年,一家国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承接了一项海外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委托国内一家设备供应商(以下简称乙方)负责该项目的设计、提供设备及配件、安装调试以及系统开通等工作。根据最终用户对设备的要求,该项目的标的涉及到国内外厂商的产品以及乙方的设计与工程服务,对于乙方来说该项目的商业模式涵盖了内贸和外贸业务,业务形式繁琐复杂。由于甲方的承包合同在先,项目总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是个不变的定量,留给甲乙双方的就是一个切蛋糕的问题。甲方根据自身的盈利模式,明确了国产销售、转口和进料加工的商业模式,确定了与乙方之间结算的合同金额为10900万元。为结算方便又同时分别确定了国产、转口和进料加工产品的结算价格。合同于2001年底生效。

对于乙方来说恰当的运作模式是盈利的关键。为了理清复杂的业务关系,乙方财务人员根据业务性质画出了商品、资金和票据结算的流程图,并就该业务咨询了当地的税务机关和海关等机构。然而,甲方经财务人员对乙方现有的条件和当地的政策进行分析后发现,采取进料加工的方式,乙方难以按期向甲方提交一些必要的文件,违约风险很大。考虑到我国加入WTO后关税的变化,乙方财务人员提出了直接进口材料在国内组织加工生产再销售给甲方的方案,新的方案产生了大额的增值税款,如果维持原合同额不变,乙方必将蒙受损失,如果提高合同额,甲方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为了合同的顺利执行以及将双方的损失降到最小,乙方财务人员对不同商业模式下的合同损益重新进行测算,结合甲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出适当让步,最终达成了双赢的方案,合同额提高了约700万元。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计划的那样理想和规范,很快又出现了新问题。2002年8月,乙方财务人员发现由于设备采购的实际价格和品种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转口部分的商品的计划进价和实际进价出现差异,计划进价(即计划销售金额)为17013780元,实际采购价格为12628703元,差价为4385077元。其实该项目是一个整体合同,不同商业模式下交易金额的划分仅是通过商务谈判人为划分的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按照原合同金额确认收入并核算成本。但是如果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详细核算,不难发现若将超过采购成本的转口部分的销售额确认为收入缺乏理论依据,如果不确认为收入,对于公司无疑是一种损失。针对该业务,乙方财务人员以稳健和合法为出发点,提出这样的处理方案:

1.将计划与实际采购之间的差价部分并入到销售合同中,作为销售收入处理;

2.将转口采购成本部分作为与甲方的资金往来处理,即乙方支付的款项记入其他应收款,当回款后再做冲减。

该处理方案的直接结果是乙方在该项目上比原计划多做收入374792872元,多交税金637147.88元。由于该方案有理有据,甲方最终认可,合同金额再度提高,乙方的收入进一步扩大。

以上案例表明,财务人员在日常核算工作中,多关注一下所核算的具体业务,深入分析具体业务的经济实质以及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每一笔交易,有利于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业务人员的视野是有限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获取订单和签订合同,至于这些订单和合同给公司带来怎样的经济利益,受到专业知识和精力的限制,他们考虑得并不周到,这时就需要财务人员予以辅助和指导。所以,我们强调财务人员要深入具体业务,角色。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都需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职能的条块分割,认为各司其职互不相干就能做好工作的意识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靠一个人或一个职能部门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不同职能之间相互协作的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工作不再局限于按照行政管理方式划分的各个部门的内部。

然而,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抱怨:业务人员抱怨财务不能给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财务人员则无奈于被排斥在经营业务之外,因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权限而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而企业高层们则感慨他们的财务部门没能有效地指导经营。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财务分析本身,属于业务管理模式的范畴,不过却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出财务分析密切联系业务的重要性。

分析业务流程,关注内部控制

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之类的质量管理认证,拥有一整套质量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然而这些并不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其中融入多少财务部门的意见也就不得而知。

自从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该法案第404条“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估”要求公司年报中包括一份“内部控制报告”,该报告应明确指出公司管理层对建立和保持一套完整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所负有的责任,并且包含管理层在财务年度期末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体系及程序的有效性的评估。

其实,即使没有这样一部法律的要求,我们也应该积极看待企业的内部控制, 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企业经营和赢利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防止资源的流失。内部控制在协助管理层防止资源流失, 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统整体恰当运转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财务分析是检查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有力工具,其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以下两个案例节选自另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财务部给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公司成立的最初三年时间内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部分优秀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给股票市场注入了活力。我国沪深股市现有物流类上市公司63家,63家物流类公司中包括主营物流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及经营物流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营物流业务的上市公司有8家,即渤海物流、炎黄物流、外高桥、外运发展、捷利股份、招商局、物华股份、中储股份。与物流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又细分为6类共55家。从各上市公司从事物流活动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代理、信息服务等物流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依靠拓展主业或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上转型而来。港口、机场、仓储、交通运输类等传统的流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主营业务的扩展介入物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盐田港、上港集箱、上海机场、营口港等。

我国物流类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和全部上市公司相比明显处于优势。根据2001年的中报统计,整体上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平均的毛利率是26.93%,而物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达到了43.39%,另外整体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来看,平均的水平达到19.48%,而物流业的上市公司达到24.56%.尽管这2年整个物流行业的收益率在下降,但相对于市场整体水平来说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是显示了物流行业未来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计算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由Hol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本文的应用中,用此方法从所选的11个指标中求出11个主成份,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本文采用因子累积解释方差的比例达80%以上)筛选得到几个主成分,来代替原始指标,再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将所选取得主成分进行综合,得到各个股票的综合得分,然后依据它对各公司进行排序、比较、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物流行业中20个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操作采用了SPSS软件。

本文把物流行业的东方航空、中储股份等20支股票作为样本,将主营业务收入(X1),主营业务利润(X2)利润总额(X3),净利润(X4),总资产(X5),净资产(X6),净资产收益率(X7),每股权益(X8),每股收益(X9),每股公积金(X10),速动比率(X11)作为变量。这样得到了20×10的原始数据阵X20×11(略)。

为了消除各指标间量纲和数量级的差异,更客观地说明主成分的内涵,就必须将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一般采用Z-score标准化公式得到的标准化矩阵ZX20×11.

根据原始数据阵算出样本相关系数阵和方差贡献率,我们取累积贡献率达80%以上,则取3个主成分变量代替原始变量。计算各主要成分的值,通过计算分析3个组成的数值,得出这个主成分的得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

利用SPSS软件可以直接计算出各支股票的综合得分,根据各支股票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同时列出各支股票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值。我们可以发现,若按照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的结果与综合排名的结果不完全相同。说明虽然第一主成分解释了总体方差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不能解释,而综合得分综合反映了这个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从综合排名的结果来看,上港集箱、东方航空、中海发展分处前三名,说明这些公司在物流行业有着很好的财务状况,是证券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很好对象。

总结:

财务报表主要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对财务报表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以发现问题或作出判断。

一看利润表,对比今年收入与去年收入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像银广夏事件,利润表上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几百个百分点,这就是不可信的,问题非常明显。那些增长点在50%-100%之间的企业,都要特别关注。

二看企业的坏账准备。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但它在账面上却不计提或提取不足,这样的收入和利润就是不实的。

三看长期投资是否正常。有些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会有一些其他投资,看这种投资是否与其主营业务相关联,如果不相关联,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就很大。

四看其他应收款是否清晰。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其他应收款很乱,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有很多是收不回来的。

五看是否有关联交易,尤其注意年中大股东向上市公司借钱,到年底再利用银行借款还钱,从而在年底报表上无法体现大股东借款的做法。

六看现金流量表是否能正常地反映资金的流向,注意今后现金注入和流出的原因和事项。

【管理者财务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培训管理者的素质要求04-24

财务培训总结03-28

财务培训总结05-11

管理者工作总结05-24

公司基层管理者度总结04-30

财务人员培训总结11-29

会计培训总结03-06

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05-18

作为管理者的缺点03-02

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