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院陪护人员管理问题
探索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分析和应对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1 。急诊室是急、危、重患者救助的第一线,护理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类型的患者和陪护人员,容易受到暴-力威胁。
因此,认识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了解预防和应对措施对急诊护理人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综述如下。
1.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是指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包括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心理暴-力是指故意用力反对他人或集体,导致对身体、脑力、精神、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口头辱骂、污辱、威胁、攻击、折磨和言语的骚扰。身体暴-力是指以体力攻击导致身体及心理的伤害,包括打、踢、拍、扎、推、射、咬等暴-力行为,还包括躯体的性骚扰和强奸。
2.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
2.1 国外现状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护士学会/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公共服务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医疗场所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问题。
美国劳动统计局(BLS) 估计,1999 年发生在美国医院工作人员的非死亡性攻击事件有2637 起,暴-力的发生率为0.83 %0 ,是其他私营企业人员遭受暴-力事件的4 倍。美国劳工局公布,医疗卫生行业的非死亡性攻击受害者中,护士占第一位。
1998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护士学会(Colorado NursesAssociation ,CNA) 对美国7 个州586 名护士的调查发现,超过1/3 的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受害者。2001 年美国护士学会(American NursingAssociation ,ANA)一项网上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17 %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曾遭受到暴-力攻击;超过半数(57 %) 的护士曾被威吓或辱骂。
国际护士会(ICN) 指出,护士可能受到的暴-力比其他行业多三倍,因为更多的暴-力是针对女性的,作为女性集中的护理行业,每名护士在她的个人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暴-力的威胁”。急诊、儿科等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发科室。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发现,新南威尔士州医院急救中心几乎所有的护士都经历过暴-力事件,其中约90 %护士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威胁或身体伤害[ 加] 。1996 年温哥华圣保罗医院急救中心163 名员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90 %医护人员至少每周遭受到一次语言暴-力,20 %医护人员每年遭受至少20 次身体威胁,50 %医护人员曾经遭受到身体暴-力,同时,分别有68 %和60 %的员工认为暴-力发生的次数和程度在不断地增加L 。
2.2 国内现状我国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也屡见不鲜。暨南医科大学医学院伤害与预防控制中心对广州市10 所医院的4062 名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在一年内遭遇不同程度暴-力侵犯的员工有2619 人,暴-力的发生率为64.48%,据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就过去一年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护理人员758 人中有457 人曾遭受暴-力,暴-力的发生率为60.3 % ,遭受暴-力的类型以语言暴-力为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326 所医院的调查显示,遭遇患者扰乱医院诊疗秩序的占73.5 %,发生打砸事件占43.86 %,对医院设施造成破坏的占35.58 %;打伤医务人员113 人,占34.66 %_1 。香港大学教学医院的一项调查发现,76 %护士曾经历不同的暴-力事件,包括辱骂(73 %) 、欺负(45 %) 、身体攻击(18 %) 、性骚扰(12 %) 。然而实际情况比数字更加严重,急诊科护理人员经常接触酗酒、吸毒、精神患者甚至犯罪分子,更容易遭受暴-力袭击。我国一项调查发现,广州市已纳入“120 ”救护系统的16 所不同级别医院急诊科的在职护士273 人中,有240 人在一年内曾遭受≥1 次心理暴-力,发生率为87.91 %,其中遭受≥2 次心理暴-力者189 人,多次暴-力发生率为69.23 %,占受害者的78.75 %(189/240) ;暴-力的形式以辱骂为主,发生率为84.25 %(230/273) ,其次是威胁,发生率为57.88 %(158/273) ,在工作中遭受性骚扰24 人,发生率为8.79 %(24/273) 。
3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对护理人员的危害
急诊护理人员遭受暴-力的程度和频度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996 年温哥华圣保罗医院急救中心对163 名员工调查显示 遭受暴-力的护理人员中,78 %工作满意度下降,73 %对患者有恐惧感,48 %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另外有12 名员工因为遭受暴-力而调离了急诊科。我国的一项调查中显示_9 J ,护理人员在遭遇暴-力后有68.5 %感到压力,60.7 %降低工作积极性,13.5 %不敢单独工作,7.2 %害怕患者,2.6 %离开岗位一段时间,0.3 %产生自杀意念。因此,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不仅威胁到护理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严重打击士气,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急诊患者的救治产生消极作用,对吸引优秀的急诊人才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现状
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后果严重,但绝大多数医院缺乏规范的、有效的处理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程序[ ”] 。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项调查发现,64 %的急诊医护人员在遭受暴-力前未接受工作场所安全防范的培训_1 引。爱尔兰某家医院急救中心的调查发现,仅仅有不足1/3 的医护人员接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549 名员工的调查中发现_1 ,医护人员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全面性较差,仅有36.4 %能完整地理解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含义。
同时,遭受暴-力的医护人员,如果不是有伤残或者人命等重大伤害的话,往往在对方口头赔礼道歉后便“宽宏大量”,绝少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些都在无形中助长了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一名接受调查的人员认为,由于缺乏制约医疗场所工作暴-力的处理系统,因此,面对不断增加的医疗场所工作暴-力事件却束手无策。急诊科护士对于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暴-力事件熟视无睹,一方面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受害者缺乏医院管理者和社会的支持。
5.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措施
5.1 急诊护理人员自身的应对
5.1.1 提高自身素质 护士铭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在给予患者医疗上帮助的同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体谅和同情患者。急诊护士不仅要不断钻研和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而且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1.2 规范护理行为对杭州5 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问卷调查显示,84 %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偏低,对护士执业条件、患者权力、自身职责权限等方面的理解存在明显缺陷[22] 。
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和医院的正当权利,同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通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时刻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坚持规范护理行为杜绝安全隐患,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5.2 医疗机构的应对
5.2.1 加强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培训 护士要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我防范能力除了信息传递外,还需要培养。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能力方面的培训,包括暴-力事件的预防、报告及支持系统等,教会护士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暴-力的信号及自身保护方法。
5.2.2 构建规范的暴-力事件处理程序成立安全防范小组,包括有经验的管理者、法律顾问、保安、心理医生等,制订预防、报警、报告和处理暴-力事件的书面流程,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使用;鼓励护理人员在受到伤害时,及时记录和报告暴-力事件;帮助提供法律咨询,使受害者能寻求合理的法律途径,而不是通过个人渠道来解决;心理医生或同事问支持委员会成员对遭受暴-力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5.2.3 构建安全的医疗环境设置监控和报警系统,如应急铃、手提电话报警、24 闭路监控和加强走廊的照明等;设置供医护人员通行的专门通道或紧急出口;设置宽大舒适的候诊大厅、家属和探访者接待室、门卫和保安有义务限制探访者的数量,阻止有暴-力和不良动机的人员进人医院。
建立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的网络,及时向他们报告暴-力事件的发生并备案,如出现突发事件,公安机关能及时干预。
5.2.4 关爱护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关爱护士,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加强急诊护士人员力量,合理安排白班和夜班护士的数量;利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程序软件,促进急诊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25]。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因此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护士身心健康,更好的关爱患者,从而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5.3 政府和社会的应对 医疗场所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神圣场所,维持和-谐的医疗环境,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还需要新闻媒体、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呼吁社会媒体报道医院时应从爱护出发,正确导向,促使医患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制定专项处理医疗工作场所暴-力的法规,大力打击医院暴-力,使实施暴-力者受到法律制裁,对进行不当报道的媒体做出处罚,对有姑息行为的执法人员做出严肃处理。同时积极发挥社区、医院和媒体的作用,普及医疗护理常识,使人们认识到医护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和局限性,增加理解,减少误解,使全社会合力解决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这一世界性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的医疗环境。
一例差错事件报道引发的护理管理改进
2015 年2月2日 《健康报》天使版头条刊登了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李霞老师撰写的文章《这个差错该不该由家属发现》,读后深受启发,无疑这件事对临床医务人员是个警醒,特别对护理人员来说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每家医院每年甚至每天都在反复强调核心制度,每名医务人员对作为核心制度重中之重的“查对制度”可以说都烂熟于心,为什么每年一些医院还是有“用错药、打错针、做错手术”的情况发生?说明我们在执行核心制度时,还有一些细节不够科学,没有做到位!
为此,首先,我组织全科学习该文,利用头脑风暴法,让每名护士发言,找出这篇文章的差错在哪里?让大家摆好心态,人无完人,聪明的人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与教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变得更加优秀。
其次,请护士们联系科室实际情况,讨论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通过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采取措施总结如下: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医嘱必须经两人核对后再执行,一个人上班养成自己再查一次的习惯,并在执行单上注明“已自查!”保证医嘱的正确性。
3 、操作时携带执行单与药物到床旁,核对病人要让病人自己说出他的名字!
4 、对有疑问的医嘱要问清楚再执行,首先,安抚好病人;其次,两人核对病历看医嘱是否属实,而不是只看转抄单;最后,询问医生。
5 、带教老师对实习同学一定做到“放手不放眼”,杜绝学生单独操作。
6 、在给婴儿操作、沐浴前后以及婴儿出院时,必须做好腕带的核对。
最后,经大家讨论,决定从今以后,借鉴美国一部医疗剧“周一清晨”里面的做法,我们科室每周一提前半小时到科室,针对上周存在的问题,让大家进行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探讨解决方法,每周解决一个问题。当然,做得好的,要予以表扬,护士长对事不对人,严格奖惩制度,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医院陪护人员管理问题】相关文章:
管理类人员面试问题汇总05-01
医院聘用人员管理规定05-26
医院管理人员述职报告05-25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01-21
医院医务人员管理制度01-21
问题员工管理05-18
问题员工的管理05-18
对销售人员的面试问题04-21
销售人员面试问题精选05-01
医院人员编制管理规定(通用10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