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时间:2022-04-12 02:02:17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制度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为维护学校(幼儿园)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制定以下措施:

1、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和治安事件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2、配合派出所、治安队,强化治安管理。

3、根据需要申请公安机关派驻保安员,负责维护校园安全。

4、聘请民-警担任学校(幼儿园)法制校(园)长,负责治安防范,交通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每学期做2次讲座。

5、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公路上划人行横道。

6、在复杂地段、交通路口设立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

7、定期举行消防监督检查,每日进行防火巡查、防盗巡查。

8、杜绝不健康音像制品和书刊进入校园。

9、与公安、工商机关联系,加强对游戏厅、网吧及书刊市场的管理,建议取缔违法经营。

10、加强校园周边治安联防,努力创设安全文明校园。

城区学校周边卫生状况与长效管理对策2015-07-18 9:31 | #2楼

学校周边卫生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城区学校往往地处商业繁华地段,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周边集散场地小,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之一。各种热点问题非常突出,引起家长不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为进一步探索城市卫生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落实长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创卫办组织城区学校周边卫生现状专题调研,并提出长效管理对策。

一、周边卫生现状

学校周边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直径200米的范围。按此界定,城区内的学校(含幼儿园)周边面积约占建城区面积的2/3,达30余万平方米,涉及9个街道58个社区。2015年底,建城区内共有大中小学校(不包括幼儿园)55所,学生76616人。

调查采取调查与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分别现场调查了5所学校,走访了利民、昌国2个社区、教育、工商、城-管等5个部门。从学校现场调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容环境卫生

高密度的人流、物流使部分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时有反弹。一些市民、学生随意丢置垃圾;部分流动小商贩随意弃置果壳、食品袋等垃圾;部分学校附近的餐饮店内外垃圾随处可见,有些经营户随意倾倒垃圾;学校周边的垃圾箱(筒)经常有满溢现象,造成一些时段的路面随处可见白色垃圾垃圾。

(二)食品卫生安全

学校周边少数商店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流动摊贩经营人员普遍缺乏卫生意识,操作不规范,经常发现“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也偶有发现。学校周边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三)学生健康教育

距离学校周边不足200米内有一定数量的网吧、游戏机室、书屋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出租、出售掺杂“黄、赌、暴-力”画面和情节的书籍时有发现。还有一些文具店,隐蔽地向学生出售一些不安全的枪刀等玩具,并违规兜售小彩票等。未成年人的健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四)道路交通秩序

上、放学时间往往正值交通高峰时段,小学、幼儿园周边因周边场地环境无法满足车辆停放,随意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停放车辆,造成交通拥堵,通行效率低下。初、高中学校放学时,学生集中出行,城区非机动车道无法承载庞大的群体,导致部分学生骑车占用机动车道或随意横穿、逆向行驶,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和拥堵隐患。同时,环卫人员难以及时清扫地上的垃圾。

二、问题原因分析

学校周边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既有客观历史原因,也有主观认识的原因和体制机制的原因。

(一)客观历史原因

1、规划、建设滞后。城市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岛建、小岛迁”政策实施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渔农村和外来人口不断进入城区,使城区居住人口不断增长。学校周边也新增了大量新居民和商店经营者,由此带来高密度的人流物流。据介绍,近三年,定海、普陀城区常住人口每年约递增1%,汽车保有量每年约递增20%左右。城市的高速扩容使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市政设施建设只能在原由基础上不断调整,升级改造,难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2、管理人员和建设、管理经费不足。法制化、政务公开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对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性、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反,管理辖区日益扩大,管理工作量急剧增加,建设和管理经费跟不上城市管理的需求。目前,交-警、城-管、卫生、环卫等管理部门普遍感到人手不够、经费不足,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形成合力的管理机制。

(二)主观认识原因

1、管理制度乏力。城市管理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制度,但不全面不完善。有些制度操作性不强,有些没能真正落实。如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立多年,但缺少操作性强的常态化运作机制。

2、管理力度不足。部分城市管理人员对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存在畏难思想,对各类违规违章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缺乏有效监管;有些管理人员重面子、讲人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3、学生教育缺失。学校周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家长和生活在附近的各类居民。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存在阶段性和局部性,缺少经常性的跟踪教育,对学生校外行为缺少监督和针对性教育,教育的广度不够;部分家长对自己不良行为带给子女的影响认识不足;相关部门对各类普及型宣传教育缺少针对性,重形式而轻效果。

4、社会负面影响。教育专业人员认为,成人没有以身作则,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社会在开展文明、卫生、健康教育时,往往简单印发小册子、标语口号、张贴海报、墙体广告,没有及时深入居民家庭、店铺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遇到成人社会所流行不良习惯就前功尽弃。

(三)体制机制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关于城市管理虽已有很多法律,但尚不完善。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现象。

2、部门之间难协调。综上所述,学校周边卫生不是单一的卫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管理关系错综复杂,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3、管理能力不高。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的现象也或多或少存在。有些管理人员沉溺于简单的突击式、粗暴式的执法管理。

三、管理对策与措施

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整洁、有序的学校周边卫生环境,事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城市品味。为切实搞好周边卫生环境,保持长期效果,应发挥既有力量,坚持教管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坚持群防群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发挥现有机构作用

学校周边卫生问题是社会大卫生的组成部分。爱卫会是政府统筹协调爱国卫生的议事协调机构,各级爱卫会应当有机结合“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社区辖内单位统一由社区管理”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作用,落实委员单位分工负责制。当前,包括卫生问题在内的学校周边环境已是一个社会问题。我市已成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法委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爱卫办要主动与他们联系沟通,特别要抓住当前各级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的时机,利用综合整治的力量,有效治理包括大卫生在内的学校周边环境。

(二)发挥教育、学校主体作用

教育部门要当好领导参谋,主动查找问题,把学校及周边卫生治理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的范畴,学校每年春、秋季开学前,对本校及周边环境做好排查摸底。市区教育部门根据排查情况及时报综治委和爱卫会,分析原因,查找对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过程管理,逐校做好治理工作。

学校是周边卫生治理的重要主体。学校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抓好内部安全卫生的同时,切实把周边卫生治理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每学期专题研究,专人负责。主动做好排查摸底,加强与社区联系,及时告知上级教育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支持。学校要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完善路队管理制度、校门交通秩序管理办法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路队等载体,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爱卫生。上下学时,要扩大管理范围,值周教师加强对学生上学学路队的管理,每个接送点都要有教师规范学生不文明行为。学校要利用好“小手牵大手”活动平台,通过对学生的宣传教育,用学生的文明行动来感召家长,让学生来教育、监督家长的言行,使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各方的共同配合,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以身作则。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要抓住当前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的机遇,主动与公安、司法、卫生及社区等部门联系,在抓好校园安全的同时,在校内开设法律课堂、健康知识大讲堂等,提高学生文明意识,自觉养成文明行为。学校还可在家长中募集志愿者,共同关心学校及周边环境,提供信息,参与监督,协助教师参与对学生和家长文明行为的管理。

(三)加快周边环境提升

学校及周边卫生要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坚持突击整顿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宣传,加大投入,结合旧城改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从当前创卫阶段来看,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行动,突击整顿,严管重罚。各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各司其职,加快提升周边卫生环境。

加强学校周边市政设施建设。城建等部门要对学校周边全面排查,逐校摸底,对能拆能建的,要尽可能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多建一些公共场地。对不能拆的从修补入手,设置不合理、不适应的尽快修正,破损的尽快修补,可设未设的尽快增设。要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从城区的大规划中改善学校的周边环境。环卫部门要对不同的周边路段进行评估,在相应的时段内合理安排人力,相应的路段增添环卫设施。

加强学校周边店铺管理。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要从强化店铺的登记管理入手,严厉打击学校周边各类无照经营活动和销售不合格、不卫生产品行为,要加强对各类食品卫生进行检测,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城-管部门对乱设摊反复性较大的学校门口要落实专人固守制度,在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的基础上,要坚决打击学校周边乱搭乱建、乱停放、占道跨门经营、流动摊贩、马路市场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设摊等违法行为,保障学校周边环境整洁、有序。同时,要积极落实“数字城-管”,在学校周边加装电子监控设施,全天候进行监督,以便取证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四)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近几年,创卫宣传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离社会自觉参与创卫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宣传、文化部门、职能单位要在宣传教育的深度上下工夫,在做好社会性的普及型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主题宣传教育,并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宣传窗、电子显示屏、墙体广告等进行专业型宣传教育。街道社区要深入群众,把相关政策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意义讲深讲透,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

各部门要从小事做起,从管理入手,在广泛排查的基础上,从易到难,积极实施项目推进计划,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在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严管重罚。对经提醒告知屡教不改的,要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处罚,决不姑息。处罚时坚持公平公正,坚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完整。

(五)加强队伍素质的提升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队伍,至关重要。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要加大队伍建设的投入,从数量、质量上保证城市管理的需要;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强教育和考核,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能力,要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并落实专人受理,在相关辖区内公布责任区管理人员、主管领导的姓名、职务、照片,接受社会监督评议;街道社区、学校要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完善管理网络体系,组建一支由热心居民、家长组成的信息监察队伍,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监督管理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

学校周边卫生环境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项高度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社会、部门、学校、居民作为系统的一份子,只有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坚持思路创新,坚持长效管理,才能真正落实“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促进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持续好转,达到长治久安。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03-10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精选10篇)03-31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2篇03-12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总结02-0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5-0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8-25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03-10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总结11篇03-05

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4-03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