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医疗安全信息分析制度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制度

时间:2022-04-11 23:48:35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制度

第一条 为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县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安全状况,畅通信息渠道,规范药品安全风险信息发布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临沭县辖区从事药品安全综合监管的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药品安全风险信息是有关药品的管理规定、安全警示、不合格信息、质量公告以及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监管信息。

第四条 药品安全信息包括一般工作信息和重大药品安全信息。

一般工作信息包括:

(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药品安全的规范性文件;

(二)涉及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三)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有关药品安全的事件或活动;

(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五)打假治劣、执法行动动态及成效;

(六)抽检监测工作及结果;

(七)药品安全监督检查信息;

(八)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九)一般工作动态等。

重大药品安全信息包括:

(一)药品安全事故及查处情况;

(二)药品安全分析预测、预警信息;

(三)药品安全监测评价信息(含抽检信息);

(四)药品安全事件信息,包括药害事件、突发药品污染事件等涉及药品安全的信息;

(五)其它重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

第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安全综合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与传递以及部分药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的具体发布工作。

第六条 药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采取工作动态与媒体信息发布两种形式,媒体信息由县政府和药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发布。

第七条 重大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典型案件、重大药品安全事故、易造成公众错觉或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或预警,由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报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后向媒体发布。

第八条 县政府、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我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第九条 发布药品安全风险信息应当将信息来源、分析评价依据、评价结论等内容同时发布。发布监督检查(含抽检)信息,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以及存在的药品安全问题等具体项目。

第十条 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要遵循实事求是和科学的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信息发布人对所发布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2015-07-17 12:58 | #2楼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 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含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不得瞒报、漏报 、谎报、缓报。

第二章 报告要求

第五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网络在线直报。

卫生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相应权限的数据库。

第六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 人员。

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网络直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第九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医疗机构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

(一)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

(二)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三)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

(四)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 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

(五)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

第十条 医疗机构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疑似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核对,核对时限要求如下: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对。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核对。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进行核对。

重大、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分别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数据库。

第十一条 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告并核对后,应当及时进行网络在线直报。

医疗机构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完成初次报告、核对后,应当根据事件处置和发展情况,及时补充、修正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 信息系统通过语音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提示。收到提示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登录系统查看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季度第一周将上一季度本辖区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至卫生部数据库。

第三章 事件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做好事件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查找事件的性质、原因,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 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开展事件的调查处理,并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第十六条 对于涉及医疗事故 争议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及时、完整、准确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指导工作。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和医院评优的指标体系。

第二十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组织,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审评制度,针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查找本单位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加以改进,并按照规定报告改进情况。

第二十一条 对于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准确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调查处理及时,整改有力,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有显著提高的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予表扬和奖励。

对瞒报、漏报 、谎报、缓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或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未及时、认真核对医疗机构上报信息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不包括药品不良反应 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事件。有关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的核对,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及时性、完整性的核对,不涉及事件性质、原因、责任等。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医疗安全信息分析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01-09

安全生产信息制度05-26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09-28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2-23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5篇05-22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7篇01-09

信息安全制度(精选15篇)08-08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01-05

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01-07

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