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做好学校中层管理者
在我国学校中层领导是隶属于学校领导班子之下的直接领导教师、教工的管理者,是完全按照学校领导班子意图进行工作的执行者,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更多地承担着学校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的职责。作为一名教导主任,一定要对校长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同时带好自己的团队,摆正好关系,明确职责,科学、艺术地开展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我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一)面对困境,积极思考,寻找结症,善抓契机
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导主任一定要牢牢把握好这条生命线。工作中一定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一颗敏锐的心,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
林城镇三完小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条件远不如城区其他两所完全小学,因此加剧了家长的择校意向,致使三完小生源质量不高,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居全县中下游,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2015年9月我调任三完小教导主任,深感身上责任的重大。为了搞好三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总是在老师中间走走,了解到了三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县中下游的症结,原来是老师们心中憋着一股怨气,激发不了他们工作的激-情。
首先,家长不配合。我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督促他们的学习,其实他们只注意了孩子的吃穿,对于学习很多都是力不从心,使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庭中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其次,学校领导不理解,认为老师不努力工作,没有很好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久而久之让老师们产生了职业倦怠。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解决问题的支点呢?每天清早到校时,我总是发现校体训队的学生在训练,老师是一位当年才开始教体育的老师,而且还是一位非体育专业的老师,基于这两点,他非常的没有信心,却能发扬笨鸟先飞的精神,通过多花时间进行训练;同时又肯问,和其他学校在体育场训练时总是抱着虚心的态度向比他小很多的专业体育老师请教。正因如此,训练的效果一天比一天强,我发现这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支点,只要在-十-月份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好名次,就一定能激发全校师生的潜能,把三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果不其然,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两面锦旗,一面是团体总分第八(近十多年最好的成绩),一面是道德风尚奖(小学组唯一一面)。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周会举行了总结表彰大会,老师们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有潜力的,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入了全县第五。
(二)打破常规,创新工作,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
①制度创新。刚到三完小我就完善和改进了原有的教育教学各项制度,特别是《教师教育教学奖惩制度》。我对三完小近三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细致分析,确定了分步走的计划,第一步进入全县前十五名,第二步进入全县前十名,第三步进入全县第八名,步入先进行列。同时积极向校长建言,将自己的想法得以落实,打破以往的平均主义,加重奖励力度。本着“让老师们跳起来摘桃子,就能摘到”的原则,就能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具体效果是:2015年全县第十三名,2011年全县第十一名(其中五年级全县第十名),2012年全县第五名(其中六年级全县第四名)。
②以情动人,用爱来管老师。作为中层管理者,必须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不是去管老师,监督老师, 而是应该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位老师,了解他们心理上真正的需求。对于年轻上进的老师,多给予他们学习的机会;对于家庭困难的老师,多给予经济精神上的帮助;对于思想上有疙瘩的老师,多与他们聊天谈心……
③教研教改的创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组的积极参与。教研组活了,整个学校也活了。要让教研组活起来,就必须激发教师们的兴趣。首先,开展教研活动时,引入游戏活动,带动教师,融洽气氛。其次,活动形式多样,“请进来,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走出去,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通过教研活动,教师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了教师的身份,由“主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探讨学习。
④发挥教师特长,培养教师快速成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不足,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一定要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点,把他们放到他们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快速成长。我校有一名教师,刚调入的时候,我所采集到的信息不理想。我多次找她谈话,发现她中师原来是学舞蹈的,说到舞蹈人就精神了,于是就安排她做了一名专职音乐老师,并安排了她的一堂音乐公开课。这堂公开课非常成功,老师们都高度评价,领导的心也舒展了。她也通过这次活动,找到了自己,展现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二、做教师群体中的率先垂范者
中层管理者,不大不小也是个“官”,如果我们只忙于应酬、忙于指手画脚,试想这样的中层领导何来领导和工作魅力呢?这样的中层领导能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吗?因此作为中层领导应注重学习,要力争比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学得更深入,领悟更透彻。多用优秀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想先导,提升自己的管理品质,用专业化的教育教学知识充实育人实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带动学校的老师。
另外,还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中层,就意味着需要做出更大的牺牲和奉献。作为管理人员我们不只仅是教师这个角色,更重要的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者、管理者、执行者。因此,必须多讲奉献,少讲待遇,多以身示范,少指手画脚。
三、持一颗公平、公正的心
中层管理工作均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绩效工资的实施更让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落到了实处。因此作为中层管理者必须明白平时关系与工作是两回事,在工作中,一定要用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所以的人,决不能因为讲义气、讲关系而放弃原则,否则就会被老师们看轻,对于个别违反规则的老师要敢于和善于批评,否则意味着对大多数人的不公正、不公平。同时强调,公正不是均等,对工作出色的教师,应当实行倾斜政策,特别是对老师们的奖惩要有据可依,不搞无中生有的奖罚。一定要规范教育教学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公正意味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强调让事实说话,让成绩说话,注意精确、有效。
四、做领导与老师之间的桥梁
由于中层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时常成为校长、教师依赖的对象。中层管理者的本质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因此一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决杜绝 “风吹两边倒”、“两边不得罪”、“不为而无错”等心态,树立服务意识、主见意识。
日常工作中,一定要融入到教师群体中,感受他们的疾苦,听取他们的心声,把自己当作是一线教师的服务者,把老师们的想法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同时,对学校各项决策坚决执行。执行过程中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要做到:带着问题走进校长办公室时,自己至少已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把问题推给校长,也不向校长讨招,而是带着自己的方法寻求校长的支持。发挥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管理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作为一名成功的中层管理者,必须多想、多做、多收集、多请示,更要淡泊名利,踏实工作,默默奉献!
做好学校中层管理者
常常会发现周围做学校中层干部的朋友工作并不愉快,他们经常感到教师工作不用心,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会布置很多的形式性的工作,繁琐的事务一个接一个让人疲惫又没有成就感,于是有了厌倦有了情绪甚至有了抱怨。
其实细细想来,问题不在于上级和上司布置了多少工作,不在于教师不够聪明不够用心,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校长,纵使布置的工作有千件万件,仔细想来也不外乎两种:一是教育,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德育,二是教学,通常被看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既然是学校,那就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场所;既然是教师,其基本职责就是做好教育教学。但学校的中层干部既要做好教师的事情,又要做许多指导性工作和引领性工作,这就对中层干部提出了比教师更高的要求。但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我们往往忽略掉了肩上的重任,也时常会把自己的工作程序减化,善于布置,善于验收,善于考核给出一个量化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执行力的例子:一个一流的策划,加一个二流的执行;一个二流的策划,加一个一流的执行,问你会选择哪个。当然,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择后者。
作为学校的中层领导,策划与执行同样重要。教育与教学,需由无数个活动来承载,这样才能使师生的成长变得鲜活起来,也才能使得学校更像是学校。但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学校的中层领导对于教育教学活动不善于做事前的策划,他们更重视开会作口头的布置,更善于把活动笼统得只剩下名称和活动时间加上考核结果的运用,当把这些事情绘声绘色的布置完毕之后便觉万事大吉只欠验收了。其实缺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活动的策划。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教学活动,无论是学生活动还是教师活动,首先要让活动的主体知道活动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活动有什么要求,包括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还要有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再详细一点的话,策划者还应就某项活动做一个具体的案例,让活动的主体明白基本的程序,当然不应将这样的案例作为一个死框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以免使活动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如果再详细一些,策划者还应该预设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应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当然这些不能写在策划书中,而应该作为自己对于整个活动的一个充分准备。这样无需举行会议,参与者只要依策划书行事,就不会出现方向上的问题。但现实是,我们学校的中层干部,往往会把这样的活动之前的策划,看作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形式主义,即使有时为上司所迫也是东挪西借地写了一点为了交差而已,对于活动,没有任何的指导性。对于这样的现实,说穿了,我认为是对工作极端的不负责甚至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我常常想,如果大家都能够经历这样的一个策划与创意的过程,对于自己的思维,对于自己的能力,是多大的一个锻炼。其实,这样的策划通常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只要思考好了,写成书面的也只是几十分钟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的。
同样,有了策划,如何执行?这是决定一个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不是把策划与创意发给教师就可以了,中层干部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是我一直非常主张的一个观点。近来我就在一次调研会上听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中层干部布置了一个说课比赛,先是向老师们讲明白了说课比赛的时间和要求(他自己认为讲得清楚明了),中间给了老师们整整一个周的准备时间,当邀请到的教研部门的领导和老师们坐下来听比赛时,才发现老师们根本就没有按照事先的布置来说课,结果自然是这位中层领导不快老师们也不悦。其实,问题并不在于老师们笨听不懂,更不是老师们不听从领导,而在于中间的那一个周老师们的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中层领导积极地走在老师们当中,与他们研讨交流,做好调研,就会发现老师们是心存疑惑的,对于这样的疑惑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恐怕才是整个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解决老师们的疑惑,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给老师们加以指导与引导,他们会豁然开朗,这种豁然开朗才是要提高的老师的能力。同样我也经历了学校要举行的一个“小问题小策略”的课堂系列活动,当学校将策划方案发到老师们手中的时候,大家都感觉不难操作。可是,在活动的初始就发现老师们的选题太大太空,无法在一堂课中来找到相应的策略,根本解决不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于是,分管业务的中层干部深入年级与老师们研讨交流,最终确定了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其实所有的活动都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这些细节组成了活动的程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最终要将无数的细节做好才能成为一个活动,这无数的细节需要学校的中层干部的参与,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指导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的过程是中层干部把握与调整方向的过程。如果我们只布置而把整个过程完全放给参与者,我们成了一个旁观者甚至不管不问不调研,那活动的执行力就会在大打折扣。不要认为执行力只是教师与学生的问题,其实执行力更大成分是学校干部的问题。有你的参与,执行力一定会强,缺少了你的参与,活动就会缺少精彩的成分。参与到整个活动的准备中,学校的中层干部还会收获到师生对你的尊重,使得干部的个人魅力指数更高。即便是策划有所缺陷,有你的直接参与与体验,也会及时修补策划中的缺陷。
有了活动前的策划,有了活动中的参与,那最终的展示必将是一个享受师生与自我共同成长的体验,那种成就感会升华为下一个活动的欲望与动力,你也不会感觉到一天几个通知的繁琐与不快了。如果再加上及时的总结反思与提升,如果再能将本次活动的成果转化成下一个活动的组成部分,那你富有创意的工作会让你变得幸福起来。
【如何做好学校中层管理者】相关文章:
如何当好学校中层管理者04-27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的管理者03-21
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定位05-30
中层管理者的工作计划04-26
基层管理者如何提升04-21
企业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10-17
公司中层管理者绩效考核方案05-02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05-18
如何做好员工培训05-17
管理者如何管理员工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