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言 斑马线活动反思
拿到活动方案后,发现主备老师很用心,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己重新修改的。将教材熟悉后,发现其实这是一首绕口令,幽默又诙谐,第一、二句运用重复的手法,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再询问知道它是主题活动“SOS小超人”中的内容,这个主题着重是教孩子自我保护的本领和一些安全常识。
虽然备课老师将目标中加上了“感受跳动的节奏,学会活泼欢快地表现歌曲”这个目标,我仍觉得应该将它归入“语言”和“社会”领域更为恰当,因为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样的目标过于简单,孩子即使不学,也能够听音乐打出节奏,没有必要组织活动让孩子来感受节奏。
而对孩子们稍有挑战的是儿歌的内容。
课前,我演奏儿歌的旋律,孩子们能自觉地跟着节奏拍手,更回证实了我的判断,这个节奏对孩子没有挑战。
活动开始,我出示了斑马线的图片,请孩子们说说它的作用,并说说如何走斑马线?
接着,我提问:为什么它叫斑马线?
孩子们似乎不理解,我便再追问:为什么不叫大熊线?
有孩子明白了,说是因为它和斑马的花纹一样。
我随即出示斑马的图片,并乘机和孩子们一起认识“黑白线”。
随后,我请孩子们想想,如果斑马走上斑马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再出示一群斑马的图片,如果一群斑马走上斑马线,会是什么样子呢?我问孩子们,如果你想知道,听一听儿歌就知道了。
我将儿歌录音进行了播放,几遍之后,孩子们便能跟着念出来,当他们念到第二句时,我故意问他们:黑白线上黑白线,第一个黑白线是什么?第二个黑白线又是指什么?孩子们能清楚地告诉我,第一个指地上的斑马线,第二个指斑马身上的斑马线。看来,他们并没有被反复的语句搞混,而是很清楚儿歌所表达的含义。
朗读了几遍后,我便播放歌曲录音,孩子们很轻松地跟在后面唱起来。
教案中有一个设计,在孩子们演唱第一遍之后,让孩子扮斑马走过斑马线,然后说出“一只斑马一张脸,两只眼睛四条腿。”我进行了修改,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并将句子作了调整,变成“一只斑马几条腿,几只眼睛几张脸”,主要是为了和前面儿歌中的“线”押韵。这个游戏稍有难度,一可能与我的修改有关,二是孩子们最多只能算出两只斑马的腿、眼睛和脸,而且要很快地说出来,也比较困难。
准备在大四班上课时换回原先的句式再重新试过。
课后,跟小蔡老师交换意见,觉得这个内容放在语言领域可能更恰当,因为如果放在艺术领域,内容过于浅显,对孩子没有任何挑战,孩子们在艺术领域也不能得到发展。
中午和其他两位园长交流,对于现今课程中有些安排不妥,她们也深有同感,由于是主题活动设计,所以其中各个领域的系统性比较缺乏,比如音乐领域,现在很少有打击乐、音乐欣赏、音乐游戏之类的活动,所以,只要跟音乐挨上边儿的,比如儿歌加了伴奏,老师们便立即把它归入艺术领域,不管是不是合适。主要原因还是现有教材中缺少艺术领域的内容。
因此,建议年级组在制订计划时,可以增加些艺术领域的相关内容,比如打击乐啦,比如舞蹈啦,比如美工活动中的折纸、泥塑啦,我们不能生硬地将教材中一些内容进行分割,将教材变得四分五裂。要灵活地运用教材,不能为教材所累。
【语言 斑马线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语言活动反思01-25
小班语言活动反思10-13
语言春雨活动反思04-17
中班语言活动反思05-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反思12-31
小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02-18
大班语言活动的教学反思04-02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05-28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反思04-17
大班语言区域活动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