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事故隐患反思
据安全管理网报道:12月7日下午4时许,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镇一家正在试营业的加气站,发生液化天然气泄漏人员中毒事故。事故发生时,一辆运气罐车正通过输送管道给加气站的储气罐输气,发现液化气泄漏后,前后有7人进入罐内试图修复,4人不幸中毒身亡。这4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人40多岁,其余均为20多岁。
这家加气站12月5日才投入使用,刚刚开始试营业,就发生了这样令人惋惜的事故,值得反思。特别是在青岛11.22输油管爆燃事故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查事故隐患,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难道说我们非要用生命作为代价才吸取教训吗?一次燃气泄漏就要了4条人命,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呐?万幸的是,这次液化天然气泄漏没有引发爆炸,不然死的就不仅仅是这4人了。具体的情况虽不了解,但从报道的情况来看,导致液化天然气泄漏引发人员中毒事故应该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试营业之前的安全准备工作不充分。按照常规,加气站试营业期间的安全管理应该特别的严格规范,各项操作应该特别谨慎,各环节都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所谓试营业,“试”的重点应该放在安全上,而不是表面的营运,如此匆忙开业,早晚都会发生事故的。
二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不当。在发现液化天然气泄漏之后,人员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进入充满泄漏气体的受限空间抢修,这本就是安全管理大忌。发现下去维修的人员可能出了问题之后,继续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几次下罐区冒险施救。这充分暴露出,该站的员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救援常识,事先没有进行应急预案学习演练。
三是给储气罐输气前,没有对相关设施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应该说,运气罐车给储气罐输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环节,输气前应该对相关设施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才能开始输气。
四是人员安全素质上的问题。员工缺乏安全意识说明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不落实,对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认识不够,有章不循,甚至还可能存在操作不当等问题。
加气站属于特别危险的设施,储气存量一般都属重大危险源。储气罐本身压力的危险性,液化天然气易燃易爆的特性,经营场所的开放性和人员流动性,都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危险程度。加气站又多建设在人员聚集稠密的地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这无论是对企业,对社会,还是员工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不管是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督职能部门,还是加气站的经营者,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履行《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经营各环节的审核、审批、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管理,必须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降低标准。
作为加气站的经营法人,无论是国企还是个体性质,都应该严格依法经营,要充分认识加气站这一特殊行业的危险性,并进行综合危险性分析评估,制定预防消减措施。建站要严格遵守“三同时”原则,经营要有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天然气加气站除了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建设气罐防火堤,使用防爆电器,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设施、防静电设施以外,还应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根据本站涉及的易燃易爆、环境等潜在的危害因素,和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本站应急预案,并通过平时的学习、演练,让员工清楚遇到突发事件知道采取什么措施,自己又该干什么。
二、制定加气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操作规范和操作禁忌,熟练掌握加气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
三、对员工做好上岗前的培训。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爆、消防、职业危害等岗前安全培训。让员掌握与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四、配置常用应急防爆工具。为了防止黑色金属碰撞产生火花,达到防火防爆要求,常用的扳手、管钳、榔头、螺丝刀等工具都应该用铜质材料,另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应急堵漏工具,最好配备空气呼吸器。
五、有严格的防火、防爆、防静电管理制度。如:加气站区域严禁烟火,严禁使用手机,员工统一着防静电服装,在给客户加气期间车辆要熄火,人员要下车等等。
在青岛11.22输油管爆燃事故现场指出:“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高发期,衷心希望政府、企业、社会都来关注安全,深刻地吸取事故教训,积极查找事故隐患,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保证类似事故不要再发生,流血的画面不要再重演。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事故隐患反思。
【事故隐患反思】相关文章: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02-21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01-07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3-05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2-24
事故隐患防范措施(精选14篇)03-2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方案01-06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1-13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04-17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15篇06-03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