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层卫生院绩效考核
随着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悄悄地走来了,在重庆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路是按照上年工资、物价水平等因素核定出来,分为基础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其中基础绩效工资占6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分别体现岗位职责与完成公益性任务和工作量与实际贡献大小。
各个区县又把基础绩效工资又拿一部分来考核发放,各个区县拿出来的比例差别较大,考核的办法各有千秋,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你怎么把它搁平就了事。我认为此种考核有很多很多困惑:
1、在绩效工资总额核定的情况下,各个单位职工好像是在同一口锅里“争饭吃”,反正饭只有这样多,不是你少就是我少,有点让人在“锅里斗”。
2、影响医务人员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因为总额是核定的,还要看单位被上级考核的情况而上下浮动,即使医务人员扩大了业务,增加了工作量,也只让你在内部互相“挖”,况且40%考核的量也不多,完全没有激励性,由此造成“养懒汉”现象。
3、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时还可能增加看病成本。因为在以前考核体制下,在基本医疗方面各个单位都是充分发挥“特长”,可开展或可不开展的项目尽量开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展(比如请上级医院的医生来做手术等),但现在可做可不做的业务(手术)基层卫生院只有选择不做,因为要规避风险,加上个别医务人员素质差时借机推委病人,能够在基层开展的业务借风险大而不开展,有哪个领导还叫他硬要去开展这项业务,万一给你弄出个医疗事故或纠纷来,还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只是感知服务,没有量化评价依据,因为群众对健康知识的不对称性或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够造成的。对我们山区来说,至少一半以上的农民朋友都外出打工,连服务的对象都没有,你跟谁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家里的农民不用说是完成能够做到,也能够做好的,因此有些上报考核指标(如比率方面)是不好确定的,必须达到要求只有逼迫投机。
所以个人认为,医疗卫生工作既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公益事业,它的绩效考核不能效仿教育系统,特别是中夜班和加班手术等工作都比一般的行业辛苦得多,尤其是护士实行“三班转”,有时把个人的生物钟都打乱了,因此现在各个医院护士难找,我敢说只要有门路者都不愿干护理工作这一行。
有谁能够提出更好的绩效考核办法,那就是对卫生工作的最大贡献,我期待着!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基层卫生院绩效考核。
【基层卫生院绩效考核】相关文章:
卫生院绩效考核自查报告12-22
基层卫生院年度个人总结(通用15篇)12-13
基层宣传总结12-21
基层管理总结02-02
基层治理的总结01-27
基层员工培训07-29
基层减负调研报告12-19
基层水利个人总结01-12
基层党建活动方案01-28
基层工会全年总结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