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薪酬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

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

时间:2022-05-18 10:12:25 薪酬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

本文从业绩考核机制的设计、治理结构的完善、监管环境的建设、人才竞争的加强、激励文化的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约束双重作用,以完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

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肩负着连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重任,其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经济运行、政策制定以及公众利益。现阶段,在全球经济环境处于金融危机困境的情况下,随着盛极一时的世界金融霸主——华尔街的落寞,国内外众多知名金融巨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破产倒闭,而同时公司高管人员却享受着巨额薪酬待遇,使得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意味着围绕金融企业高管天价薪酬的争论已从金融风暴的中心地带——美国蔓延到金融产业刚刚起步的中国。

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当高管薪酬过高时,额外的薪酬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发挥作用。尤其在我国,金融业仍然具有较浓烈的政府色彩,过高的薪酬更易导致高管人员好大喜功,为了追求政绩一味贪图规模扩张,严重缺乏危机意识,而决策的失利却转嫁给国家和社会公众,这不但制约了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整体经济运行。

在经济动荡的非常时期,各国政府在积极救市的同时,也开始反思金融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对被救助的金融企业高管下达了50万美元的“限薪令”,之后其他各国纷纷仿效。2014年2月我国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中国版的限薪令”。

一、我国商业 银行高管薪酬激励中的问题

(一)长效激励不足,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国际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长效激励,像英美的股权激励、日德的心理激励等,而我国商业银行却较少地运用长效激励。短期福利性薪酬支付过多往往容易滋生高管追求安逸、缺乏创新,无风无浪地等待退休。这不但严重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前进脚步,更难以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这样的组织文化氛围也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对我国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二)业绩关联度差,风险意识薄弱。我国商业银行出现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差的根源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薪酬决策机制。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薪酬往往受政策干预明显,薪酬存在向下的刚性,绩效工资比重仍较低,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也就难以激发高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同时,由于银行高管的切身利益与银行经营业绩好坏相分离,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直接后果就是高管进行重大决策时不能完全地从银行角度出发,往往会因为追求个人成功快感而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如果行动成功,高管人员往往享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难以保持一贯的理性;如果行动失败,由于薪酬下行的刚性导致风险转移,只能让政府和社会大众为其损失买单。

(三)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制衡机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存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构成中仍以内部董事占主导,而作为薪酬委员会主力军的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外部机构投资者董事比例却较低,导致“董事长一手遮天

;经理人滥用权力”的现象经常发生。正所谓:制度的缺失可以使天使变成魔鬼。没有形成严格的内部制衡机制,也就更谈不上对银行高管人员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了。

(四)监管力度不足,信息披露不充分。目前,我国高管薪酬发挥激励作用还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因素的制约。资本市场的非充分有效使得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难以高效地反馈高管人员业绩的真实程度,无法判断薪酬制度是否合理合法,更无法判断股东、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是否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在这样缺乏法律支撑和信息依据的环境下,外部的监管机构难以发挥作用。内部治理结构缺失,外部监管有心无力,发生薪酬偏离真实价值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设计配套的业绩考核机制,关注风险防范。经济学激励理论所奉行的基本激励逻辑是:代理人高投入-高业绩-高回报。我们一直在强调中长期激励,实现高管薪酬与相关经营业绩挂钩,充分重视风险因素,尤其是业绩下降时注意提高高管人员薪酬与所承担风险的相关程度,打破高管薪酬刚性,防止风险转嫁、短视效应等。可见,要想使高管薪酬激励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其重要的前提之一是需要准确、完整、及时地计量与报告高管人员经营业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并逐步建立一套指标科学、操作规范、技术先进、制度完善的业绩考评运作机制,激发高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业绩考核机制中,最为关键的应是业绩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与目标值的确定,如可以借助平衡计分卡等现代业绩评价模式。

风险防范对于金融行业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 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应该保证对高管决策、行为的风险约束作用,避免其转嫁风险,损害股东和公众利益,只有能很好地控制风险因素的薪酬激励才是合理的、有价值的,才能真正做到对高管人员的“偏离行为”起到有效地制约作用,从而保证经营风险可以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平稳、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加强公司治理环境建设,明确董事会权责。建立一个以业绩型报酬为核心的显性激励机制,以实现高管代理行为与银行目标的利益兼容,这对于发展中的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不言而喻。实际上,显性激励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一个制度前提,即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全面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治理结构,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环境中仍存在一些难以根治的问题,也是薪酬激励无法发挥作用的症结所在。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董事会权责分配不合理,监事会和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因此,要想使治理结构对高管人员发挥有效的约束作用,必须做到不同主体之间明确职权并保持相对独立性。

具体措施可包括:董事会下设各种专业委员会,构筑起对高管层的有效约束,尤其是薪酬委员会在高管报酬决定上应该拥有自主定薪权,充分考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按照市场竞争和效率原则来具体制定;加大监事会所占比重,保障其独立行使监督银行经营的职能,防止“内部人控制”;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和作用,使其真正做到既“独立”又“懂事”;考虑增加外部机构投资者董事的比例,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总之,只有在性质上相互独立、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治理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约束作用,有效地改变高管薪酬激励的现状,使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三)改善外部监管机制,规范薪酬披露制度。在实践中,政府主管部门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一直实施严格的管制。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各主要大国银行业发生剧烈震动时,中国银行业的日子无疑是最好过的。就连一直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美欧各国政府都争先恐后地出来救市,我国更下定决心试图通过危机走向甚至影响世界,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银行业之所以能够有效避开世界金融危机的锋芒,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还不深。

另外,相对于实体部门来说,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冲突问题更为严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层级式组织结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提高了信息交易和传播成本,降低了委托者收集信息的积极性,也同样被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困扰。因此,我国应重视规范商业银行薪酬披露制度,促使其提供更加准确、完整、及时的薪酬信息,从而为从根本上改善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实现高管薪酬决定的市场化、个性化和精确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提升组织竞争力。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无论是行业整体的进步,还是每个企业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扎实、经验丰富、诚信正直的优秀管理人才。国内外金融行业对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性任务之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人才奇缺”现象严重,对业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制度约束,导致其用人机制、薪酬分配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与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相距甚远,竞争力不足。

(五)建设优秀的人文环境,培养激励文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和安全需要外,还包括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管人员作为“疯狂地”追求自我实现的实体,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往往更复杂,所以经济性激励虽然很重要,但非经济性激励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如声誉、地位、成就感、社会认同等对高管人员的激励效果无法估量。这些隐性激励常常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人文环境来实现。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

【薪酬激励制度的论文】相关文章:

怎样做好薪酬激励方案08-23

薪酬绩效制度07-28

薪酬体系制度11-06

企业薪酬制度11-16

公司薪酬制度06-25

秘密薪酬制度的好处04-19

公司薪酬制度范本02-22

【热】公司薪酬制度12-11

【推荐】公司薪酬制度12-17

【热门】公司薪酬制度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