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司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2014年第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表现,保证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行政人事部于2014年10月安排了2014年第三季度绩效考核,考核形式采用新推行的“KPI(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指标考核+能力态度指标考核”的考核形式,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4人,不包括经理级及以上员工、项目营销部置业顾问及未转正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数据分析:
(一)成绩分布
考核成绩优秀(90分以上)22人,占考核人数40.7%,良好(80-89分)32人,占59.3%,其中80-85分 15人,85-90分17人,90-95分19人,95分以上3人。见图表:
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
1.1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1
成绩等级 | 优秀 | 良好 |
人数 | 22 | 32 |
结构比例 | 40.70% | 59.30% |
1.2.公司整体成绩分布分析2
成绩等级 | 成绩≥100分 | 100分>成绩≥95分 | 95分>成绩≥90分 | 90分>成绩≥85分 | 85分>成绩≥80分 | 成绩<80分 |
人数 | 1 | 2 | 19 | 18 | 14 | 0 |
结构比例 | 1.85% | 3.70% | 35.19% | 33.33% | 25.93% | 0.00% |
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优秀和良好比例占100%, 一般和不及格者空无一人,而在优秀和良好分值中,成绩在90-95分值区间所占比例最高,达35.19%,其它依次是85-90分值区间33.33%和80-85的分值区间25.93%。
这说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工作之绩效, 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从考核成绩分布图看3,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性,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80分以上;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2.公司整体成绩结构分析
本次考核人员中,入职3-6个月共有12人, 入职6-12个月共有6人, 入职12-24个月共有16人, 入职24-36个月共有9人, 入职36个月以上共有11人,下面将尝试通过分析各阶段人员优秀和良好的占比分析出公司人员工作绩效上的差距,为公司一些决策做参考。
入职各阶段员考核成绩分布
工龄 | 3-6个月 | 6-12个月 | 12-24个月 | 24-36个月 | 36个月以上 |
优秀(人) | 2 | 4 | 10 | 5 | 1 |
占考核人数比例 | 3.70% | 7.41% | 18.52% | 9.26% | 1.85% |
良好(人) | 10 | 2 | 6 | 4 | 10 |
占考核总人数比例 | 18.52% | 3.70% | 11.11% | 7.41% | 18.52% |
以上图表显示(假设排除评分偏差情况下):
考核成绩优秀者, 将近一半的是入职1-2年的员工(45%),而在考核总人数中,也遥遥领先于其它阶段的员工(占比18.52%),除了他们所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较大外,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员工在公司工作一至两年,对工作岗位相当熟悉,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业绩,是企业的支柱。
其次是入职2-3年,入职2年多的员工所占比例低于入职1-2年的员工,从评分上看,他们工作上略有所放松,另外,也可能与公司当前现状有一定的关联。这一部分员工可对其加强公司前景以及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以坚定他们对公司的信心。
入职0.5年左右的员工(9%)和刚过试用期的员工(5%),尚处于工作的熟悉和提升的阶段,公司应把他们中的大部分正确引导进至良好的工作状态,更多注重工作技能、技巧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
在本次考核中,出现了一个较严重的现象,就是入职3年以上员工所占优秀者比例异常的小(5%),在考核总人数中也仅占1.85%,而更大一部分员工处于良好的状态。原因可能有:1.说明公司在对于老员工的吸引力上有所不足,导致老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有所下降;2.一些老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态度上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需要改进。
另外,在考核成绩良好比例中,入职0.5年内员工和入职3年以上员工占比相当大(31%),二者总和占成绩为良好的62%,对于这部分员工,公司应予以重视,更多给与他们工作技能上和职业生涯方面的培训。
3.各中心成绩分布及结构分析
中心 | 综合管理中心 | 财务管理中心 | 营销管理中心 | 工程管理中心 | 成本管理中心 | 产品研发中心 | 审计部 | 总经理室 |
优秀(人数) | 7 | 4 | 2 | 1 | 3 | 5 | 0 | 0 |
结构比例 | 38.89% | 57.14% | 20.00% | 14.29% | 75.00% | 100.00% | 0.00% | 0.00% |
良好(人数) | 11 | 3 | 8 | 6 | 1 | 0 | 2 | 1 |
结构比例 | 61.11% | 42.86% | 80.00% | 85.71% | 25.00% | 0.00% | 100.00% | 100.00% |
以上图表显示:
从上表可看出,各中心/部门在评分中除了全部评分良好以上,另外,产品研发中心、成本管理中心在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评分比例是不合理(分别是优秀:100%,良好0%和优秀:75%,良好25%)。
由此得出,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亟需引入考核纠偏机制,尽可能地避免评分偏差和保证中心/各部门间的评分趋于整体平衡,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性。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公司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公司绩效考核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绩效考核分析报告模板(通用11篇)04-27
IT公司绩效考核07-14
公司绩效考核方案07-21
公司绩效考核细则11-06
维修公司绩效考核方案04-04
公司人员绩效考核方案12-13
公司司机绩效考核方案11-27
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8-10
员工绩效考核报告12-24
绩效考核整改报告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