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11-25 08:25:12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1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注释

  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⑵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⑶“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⑷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⑸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⑹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⑺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1、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106-107页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67页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212页

  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2

  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原题“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这里“漏断”不过说夜深罢了。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省:理解。“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亦见注⑷所引同书同条。《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3

  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作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雁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

  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4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导航】

  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上皇帝表中有“难以追陪新进”等词,得罪了一帮靠变法骤然升迁的人,即所谓“新进”。这些人就从苏东坡的诗词里寻章摘句,指斥其“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伤教乱俗”,甚至要求皇上将苏东坡处死。苏东坡被抓到御史台关押数月,一日数惊,最后虽然免去了性命之忧,却从一方长官贬为无职无权的黄州团练副使,并不得签书公事——性质形同流放。

  因为是犯官,官府不配备官舍。苏东坡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名为定慧院的寺庙里。或许是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或者是朋友远去心情难复。白天,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闭门不出,晚上才一个人悄悄出门。这首《卜算子》就是在这种苦闷凄惶的心情下填写的。

  夜,朦朦。

  一弯残月,斜挂在稀疏的梧桐。

  漏壶水尽,喧嚣的大地复归宁静。

  有谁看见,一个幽人,独自徘徊于,这夜色沉沉?

  宛如,那缥缈的孤鸿,掠过浩渺的天空。

  惟留下一道,淡淡的身影。

  孤鸿啊!

  是什么,打破了你忧伤的孤独?

  惊恐的回首中,谁知道,饱含了多少心酸与折磨?

  那高高的枝条,令人艳羡。

  你却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与其委曲求全,缩颈折翅,宁愿,飞到那清冷的沙洲,独自面对,砂石一样的荒凉,水一样的'寂寞!

  ——孤鸿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枝,选择了荒僻的沙洲;苏东坡只愿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不愿“追陪新进”,以致被人诬陷诽谤。他们之间似乎有相通的灵魂。是啊,选择了独立,就选择了孤独,甚至是凄凉寂寞。

  不过,良禽择木而栖,事实上,苏东坡也并非不想任事。在他做地方官期间,尽心竭力为百姓分忧解难,并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成绩。可是,当今执政者的思路与之截然不同,他既不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更不能昧着良心高唱赞歌。

  现在的他,该怎么办呢?现在的他,能怎么办呢?

  明知其非而无可奈何,苏东坡的痛苦已然不是他一个人的痛苦了,而是对整个国家命运忧虑的痛苦。惟其如此,也就更令人唏嘘悲叹!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评价这首词曰:“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愚以为,这首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词,其忧虑的恐怕还是“人间烟火事”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03-0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精选】11-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10-09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08-06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02-2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09-3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优秀)09-0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赏析4篇(经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