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11-11 18:12:1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环保的调研报告(汇编12篇)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保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保的调研报告(汇编12篇)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1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奎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增强,并且随之而来的也有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领军人物,应该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针对目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公共课程,引导大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共筑美好家园。因此,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并且为了更有力的倡导大学生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我做了以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研报告为主题的问卷调研。

  一、调研对象和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是针对个宿舍成员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地点是南区宿舍楼通过宿舍内发放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在各宿舍随机发放两张,对各年级学生无要求。

  (三)调研内容

  书面问卷以选择题为调研内容,共八道题。内容如下:

  1、请问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类方法吗?

  A、不清楚 B、记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尔会注意行为 D、清楚,同时运用与生活中

  3、发现周围存在环境污染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A、视而不见,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关行动年D、向环保部门反应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环保,坚持不用 B、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经常使用 D、别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您以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

  A、废铜、废铁、废钢 B、废电池、废家电、废家具 C、废电视机、废冰箱、废电脑 D、废水、废气、废渣

  6、您认为下列因素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影响最大的是?(选三项)

  A、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B、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 C、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的环保意识差。

  7、对于低碳生活,请问你有那些行动?(多选)

  A、出门按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私车选择 B、任何电器一旦不用及时关掉电源 C、尽量节约,循环使用水资源等

  D、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E、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F、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调研共发放书面问卷5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50。

  调研结果如下为,44%的同学表示会阻止其行为,32%的同学希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学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极少数会一走了之。许多同学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较现实,56%的同学选择了“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有些同学却很注意这方面,坚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也有少数会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关于工业三废调研,使我们看出同学们对工业中的“三废”有很大了解,最起码大多数人都知道“三废”是指什么。说明大家对工业污染比较重视,也说明了“三废”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实可以想到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也不够坚定,这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共同促进大家的环保意识。对于第七个问题,反映出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环保的概念不是特别强烈,所如果改变大家对环保的看法,就要从社会大环境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在尊重客观存在的环保意识不太高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经济建设是必不可少,我们意识的高度,往往物质基础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调研问题分析

  1、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

  首先,环保意识素养不高,缺乏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次调研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很少。调研最后,我碰到几个同学,问他们几个问题了解到,关于废弃物会收到再利用的标志也是别不出来,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电子垃圾的概念等这样的常识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整体认知水平亟待加强。

  2、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整体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关环保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B、社会缺乏宣传力度

  社会上一些主流媒体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或者缺乏关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很多或纸质媒体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或“植树节”等特定节日,才会象征性地关注一下环境保护,等日期一过便再无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期刊或杂志,大学生很难接触到有关知识。

  C、有关环境保护的校园课外活动太少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以及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虽然很多学校也会组织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活动但是大都仅限于观看资料片、考察野外动物园等初级层次,表面上非常认真重视,短期内也能在校园引起一定的反响,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够,目前很多大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但却缺乏更深一步的了解。

  四、解决对策

  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与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是对其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的内容

  有调研表明,日前很多大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不是来之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对现有的环境教学感到不满。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必选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公选课的设置要兼顾全校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还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向学生通报高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及环境问题,同时通报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机地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更是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2、开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办展览、开讲座、结合环境保护主题节日开展活动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大学生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以此提升大学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

  3、构建并完善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激励机制

  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瑞典的成功经验是设立绿色学校奖,尽管其目的是鼓励学校为健康的环境而采取了基于课程的行动,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可以设立诸如绿色使者、绿色团队等奖项,并使之与继续升学以及就业相联系,激发大学生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付诸于实践的动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总之,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其进行熏陶与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大大提高,进而有利于我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2

  安全、环保生产是当前公司及全体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确保公司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先决条件。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生产、环保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三确认及走动式管理活动。在改善安全、环保生产条件,不断更新安全、环保生产装备技术,加大安全投入;强化职工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等,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有效控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及环保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科学发展、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为查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形式针对公司安全、环保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下面对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当前安全、环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工作方面

  1、公司个别职工、管理人员安全心理意识淡薄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即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便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违章者就是因为有了种种违章的心理、思维,才导致了违章行为,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心理的隐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日常检查,个别职工安全心理意识淡薄,整理归纳以下几条:

  1、撞大运的侥幸心理;

  2、耍小聪明的逞能心理;

  3、蛮干图省事心理;

  4、抢任务的冒险心理;

  5、凭经验不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心理;

  6、重效率轻安全的失重心理;

  7、对“三违”人员姑息耐面子的同情心理。

  2、部分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差,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开展安全工作不主动、宣传教育不到位,现场管理落实不到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人有之;对“三违”现象听之任之、不负责任的人有之,这部分人为安全生产事故开了绿灯。

  3、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不到位。

  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隐患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得到落实是保证安全生产必要的前提条件。然而,对于我们的检查发现,车间安全检查后,公司检查还会检查出很多问题隐患,甚至还是以前出现的问题隐患,此现象说明车间安全检查不到位治理问题隐患力度不到位,公司考核力度不到位;诸多的不到位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了,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事故是必然的。

  4、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

  安全防护设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是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免受人身伤害的保障。在日常的检查中,安全防护设施爬梯、栏杆、平台锈蚀严重、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设备紧急停车拉线开关拉线、设备接地线不规范、照明开关损坏、配电箱未及时上锁等问题隐患;个别职工不能正确佩戴安全帽甚至不带安全帽,不穿工作服的现象;泡沫消防系统不完善,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5、设备本质化安全升级改造应加快实施

  在炼焦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的运转本身就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本质安全的设备是建立在以设备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误操作及设备故障可能发生伤害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而我公司五车连锁定位虽然已经立项,但未能及时进行安全技术升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备煤车间皮带无人值守升级改造,同样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身伤害,这就是设备安全本质化。

  (二)、环保工作方面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我公司在环保工作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对大气污染的问题

  公司的大气污染物分布在其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粉尘污染。主要来自原料精煤的运输、存贮、配制和粉碎过程,以及焦炉装煤过程产生的粉尘。这些粉尘产生的特点是局部污染,仅局限在煤场道路、受煤坑、粉碎机房和焦炉装煤过程中。

  2、烟气污染。主要来自焦炉烟气、推焦烟气、装煤烟气、炉门逸散气、炉顶烟气等等。这些烟气中既有微小的浮尘和飘尘,也含有化学物质的成分。它们的特点是分布广、分散性强、污染面大。

  3、化学废气。主要来自炼焦车间的荒煤气泄露和化工车间的各种气体泄露。其成分主要是含硫化合物(SO2、H2S)和氨氮化合物(NH3、NOx)以及少量的氰化物。特点是局部污染,但对人体危害性强。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3

  一、调查人员:

  xxx

  二、调查的时间和对象

  20xx年xx月xx日上午,阳光明媚,天气不错。我对小区旁的草坪、垃圾箱实地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调查的发现: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啊!我们仿佛听见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二)、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少先队员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草坪逐渐被垃圾吞噬?我们是不是该拿出实际学行习动网呢?

  四、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我想提出以下的几个建议: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分发传单到各户、墙报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方法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乱扔垃圾,倾倒废水、废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点,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并自觉维护小区的卫生。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美丽。我们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见清洁的草坪,看见蝴蝶、蜻蜓在飞舞,看见我们的笑脸。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以**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一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则,都来争做环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们小区草坪重新找回清洁,找回美丽。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4

  在过去人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因而发展被置于最高地位。然而发展成功了,却留下了一系列比不发展还严重的问题 ——环境问题。

  所以本次我们的调研主题是: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内容: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况、大学生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学生环保习惯情况;调查目的:为了创建“绿色大学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特此开展这项调查。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吃饱吃好、穿暖穿好,生活环境也被纳入了人们的生活目标范围之内。比如,买房时人们会把该房子的周边环境的好坏也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之一。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小环境有了要求,那么,有人注意到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环境现状吗?放眼望去,我们人类共同且唯一的地球已经不再像数百万年前那样到处绿草丛生、生机勃勃,一片祥和安然的景象;恰好相反,此时的地球已经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实在惨不忍睹。如此看来,改善环境,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已经迫在眉睫!!!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环境的改善需要每个人的那份力量。而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参加到这项关系到所有人的世界级拯救工程中去。为了广泛的动员大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使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更深入的了解环境,培养增强环保意识,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4人调查小组,对当代大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做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

  此次,我们调查对象涉及了我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一、日常行为习惯环保意识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68.4%的同学曾经偶尔做过对环境不利的事。如随手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或者践踏草坪。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18.4%的同学经常有这样的行为。这就是现状,这些的确不是一个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啊!我想那些经常有此行为的同学确实应该深刻的反省一下。当然还有13.2%的同学从未做过此类事情,实在值得大家学习。

  当被问及会不会提醒环保意识差的朋友增强环保意识时,有92.1%的同学选择了“会”,原因是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个数据及其原因可以说非常令人欣慰,因为大多数同学还是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且能主动去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加入到此行列中来。然而,当被问及如果自己在做不利于环境的事时心里会怎样想时,竟然有7.9%的同学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很多人都那样做,多自己一个也无所谓。数字不大,却着实令人心寒啊!还有42.1%的同学说自己知道那样做不对,但还是做了。这说明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环境应该得到保护,而是完全出于习惯或者

  是不能自控,甚至是明知故犯。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连小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事到了我们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这里却变得异常困难!我们不能强迫每个人都去被动的保护环境,而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想明白,权衡利弊。

  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是听了一次有关环境的报告后就能立即拥有的,而是从我们平日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慢慢的培养起来的。但是,光有意识也不行,意识就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才是终极目标。

  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方面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环境问题并不是很关注。例如,在问到有没有想象过环境被彻底破坏之后,地球的的样子时,23.6%的同学回答从未有过,而57.9%的同学回答偶尔有过。环境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且紧急,作为大学生,竟然有人不担心人类能否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而继续繁衍下去。这些人不仅是对世界人民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防微杜渐,只顾眼前的利益,鼠目寸光,就是自掘坟墓。目前,环境问题多种多样,60.5%的同学认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温室效应,没错,温室效应就是目前公认的最危险的环境杀手。那么,令人恐惧的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排放,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二氧化碳不是绿色植物生存必须的养料吗?地球上绿色植物到处都是,肯定把它都吸收完了,怎么还会因为它过多而引起环境问题呢?之所以有人这样问,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实在太小,不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无际的绿色已是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的美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一座的冒着黑烟,流着黑水的工厂

  那么人类到底能不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下去呢?子孙后代到底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呢?对于这一问题,只有13.2%的同学认为人类终会因为自己的自私和摧残环境而灭亡,76.3%的同学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类也必然能和自然环境相处融洽,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人类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是就目前来说,许多人不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更不用提了,就这样的现状与环境和谐相处真的能实现吗?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环境既然可以养育人类,当然也可以收回人类的生存权利。正如有大部分同学认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迫于生存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也因此体现了自己的智慧和价值。但是,如果人类不能把握住“度”的`话,自然环境将会予以报复。因此,我们应该在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环境,合理的利用环境,善待环境。

  三、环境保护的实践方面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人对有关环保的社会活动态度积极,只有18%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参加这类活动。为什么这些人的态度如此冷漠呢?难道自己没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吗?难道自己可以脱离环境而生存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刻谨记唇亡齿寒啊!还有44.7%的人表示有想过,不过一般不会行动,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态度,要我说这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难道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就是这样的

  吗?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那里体现?为什么不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实行我们想到的事呢?在我看来,克服自己,提高素质,主动加入环保行列才是上策!

  对于作为一名大学生到底从自身应该做出怎样的具体行动来保护改善环境这一问题,有极少的人说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可见这些同学的环保知识严重匮乏,生存已经遭到威胁,而自己却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他们建议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环境。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去鼓励和说服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毕竟环保是大家的事。

  四、问题和建议

  由于能力有限,我们的调查可能不是很全面,结论也不太精确,不能客观的反映出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窥豹一斑,得知一二。

  通过调查,我们既发现了大学生的问题,也看到了学校工作的不足,还有社会制度的不全面,下面列举一二:

  1)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素养不够,环保知识严重匮乏;

  2)学校有关环保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尤其是关于环保的公益活动太少;

  3)社会各界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

  为此,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环保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增加对环保事业的热情;

  2)学校应该通过开设有关环保的课程来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多组织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去参加;

  3)社会也应该积极响应,更广泛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力求影响更多人;

  环保看似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环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举手投足都里离不开环境,捡起一片纸就多了一份贡献;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份破坏,多种一棵草生活就会充满绿色、充满清新,那样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生活会更美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为此,请关注环境,关注绿色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5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增强,并且随之而来的也有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领军人物,应该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针对目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公共课程,引导大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共筑美好家园。因此,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并且为了更有力的倡导大学生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我做了以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针对个宿舍成员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地点是南区宿舍楼通过宿舍内发放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在各宿舍随机发放两张,对各年级学生无要求。

  (三)调查内容

  书面问卷以选择题为调查内容,共八道题。内容如下:

  请问地球日是哪一天?

  你清楚垃圾的分类方法吗?

  不清楚

  记不太清,但很支持清楚,偶尔会注意行为清楚,同时运用与生活中

  发现周围存在环境污染的行为,你会怎么做?视而不见,一走了之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阻止有关行动向环保部门反应

  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不环保,坚持不用

  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经常使用别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您以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废铜、废铁、废钢

  废电池、废家电、废家具废电视机、废冰箱、废电脑废水、废气、废渣

  您认为下列因素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影响最大的是?(选三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

  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的环保意识差

  对于低碳生活,请问你有那些行动?(多选)出门按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私车选择任何电器一旦不用及时关掉电源尽量节约,循环使用水资源等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共发放书面问卷5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50。

  调查结果如下为,44%的同学表示会阻止其行为,32%的同学希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学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极少数会一走了之。许多同学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较现实,56%的同学选择了“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有些同学却很注意这方面,坚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也有少数会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关于工业三废调查,使我们看出同学们对工业中的“三废”有很大了解,最起码大多数人都知道“三废”是指什么。说明大家对工业污染比较重视,也说明了“三废”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实可以想到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也不够坚定,这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共同促进大家的环保意识。对于第七个问题,反映出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环保的概念不是特别强烈,所如果改变大家对环保的看法,就要从社会大环境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在尊重客观存在的环保意识不太高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经济建设是必不可少,我们意识的高度,往往物质基础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调查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

  首先,环保意识素养不高,缺乏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很少。调查最后,我碰到几个同学,问他们几个问题了解到,关于废弃物会收到再利用的标志也是别不出来,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电子垃圾的概念等这样的常识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整体认知水平亟待加强。

  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整体薄弱的原因

  高校缺乏有关环保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社会缺乏宣传力度

  社会上一些主流媒体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或者缺乏关注的连续性和

  持久性,很多网站或纸质媒体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或“植树节”等特定节日,才会象征性地关注一下环境保护,等日期一过便再无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期刊或杂志,大学生很难接触到有关知识。有关环境保护的校园课外活动太少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以及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虽然很多学校也会组织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活动但是大都仅限于观看资料片、考察野外动物园等初级层次,表面上非常认真重视,短期内也能在校园引起一定的反响,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够,目前很多大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但却缺乏更深一步的了解。

  四、解决对策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与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是对其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的内容

  有调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不是来之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对现有的环境教学感到不满。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必选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公选课的`设置要兼顾全校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还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向学生通报高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及环境问题,同时通报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及要求,等等。如此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机地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更是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办展览、开讲座、结合环境保护主题节日开展活动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大学生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以此提升大学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

  构建并完善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激励机制

  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瑞典的成功经验是设立绿色学校奖,尽管其目的是鼓励学校为健康的环境而采取了基于课程的行动,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可以设立诸如绿色使者、绿色团队等奖项,并使之与继续升学以及就业相联系,激发大学生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付诸于实践的动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总之,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其进行熏陶与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大大提高,进而有利于我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6

  为及时了解当前我省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认知、参与和意见诉求等情况,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xx年5月组织开展了四川公众环保意识专项调查,旨在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共创、共建、共享,提供决策参考。

  调查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随机访问的方式进行,抽选了成都市、攀枝花市、绵阳市、南充市、乐山市、内江市、宜宾市、巴中市、甘孜州等9个市(州),访问对象为当地18-70岁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共计完成有效样本3000个,其中成都市完成600个,其他调查市(州)各完成300个。受访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分布合理,调查样本代表性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94.9%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环保问题,关注度为79.5;受访者对公众环保意识的评价为60.4,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评价为67.6,在对公民环境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方面,知晓率为66.9%,其中大多数只是"知道一些";由于受访者对环保举报热线的知晓率仅为4.9%,同时部分受访者不知道如何举报,参与举报环保问题明显受到限制;目前各类主要环保活动的参与率均在40%以下;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方面,高达97.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并提出了具体诉求和意见建议。

  总体来看,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关注较高,对环保现状评价偏低,环境保护认知偏少、参与度更低,提高环保意识意愿强、诉求多。

  一、公众对环保问题有较高的关注

  (一)绝大多受访者表示关注环保问题,关注度为79.5

  问及受访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关注环保问题"时,表示"非常关注"的占30.1%,"比较关注"的占31.6%,"一般关注"的占33.2%,以上三者比例相加高达94.9%,另外,选择"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占3.5%和1.6%。通过计算,受访者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为79.5,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的关注度为80.4,农村为78.2。

  (二)七成多受访者表示环境保护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认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问及受访者"环境保护主要是谁的责任"时,认为"人人有责"的比例最高,占74.7%;其次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占17.4%;表示"生产经营者"和"家庭和个人"的分别占4.9%和3.0%。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选择"人人有责"的比例(76.0%)较农村受访者高3.2个百分点。

  二、公众对环保的评价和认知偏低

  (一)受访者对目前公众环保意识的评价为60.4

  问及受访者"对目前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评价"时,表示"非常强"的占7.7%,"比较强"的占19.3%,"一般"的占50.9%,选择"较差"和"非常差"的分别占15.7%和6.4%。综合来看,受访者对公众环保意识的评价为60.4。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对公众环保意识的`评价为61.4,城镇受访者为59.6。

  (二)受访者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评价为67.6,认为"固体废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存在的三大问题

  问及受访者"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总体评价如何"时,表示"非常好"的占11.1%,"比较好"的占30.2%,"一般"的占43.2%,选择"较差"和"非常差"的分别占11.4%和4.1%。综合来看,受访者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评价为67.6。分城乡看,农村受访者的评价为68.1,城镇受访者为66.9。

  同时问及受访者"当地主要存在哪些环境污染问题"时,8.7%的表示"都没有";表示存在"固体废物污染"的比例最高,占53.4%;其次是"空气污染",占41.4%;第三是"水污染",占40.0%(详见图1,此题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图1 受访者认为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三)受访者目前对公民环境权利与义务的知晓率为66.9%,其中大多数只是"知道一些"

  问及受访者"对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公民环境权利与义务是否了解"时,表示"比较了解"的占10.3%,"知道一些"的占56.6%,表示"不了解、不清楚了的占33.1%。综合来看,目前受访者对公民环境权利与义务的知晓率为66.9%,但大多数只是"知道一些"。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的知晓率(68.5%)较农村(64.5%)高4个百分点。

  三、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实际参与程度更低

  (一)如果发现破坏环境行为,考虑进行举报的受访者居多,占53.8%,但其中有部分并不知道如何举报;知晓环保举报热线的受访者仅有4.9%,实际参与举报受到明显限制

  问及受访者"如果发现单位(或个人)有违规违法排放污染物等破坏环境行为会怎么做"时,选择"主动拨打相关部门电话进行举报"的占31.5%,"与当事人沟通,提醒他不要破坏环境"的占27.8%,"视情况而定"的占14.5%,"到环保部门或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的占12.1%,"想举报,但不知道如何举报"的占10.2%,表示"不想管,不理会"的占3.9%。

  综合来看,面对破坏环境行为,考虑进行举报的受访者居多,占53.8%,但其中有部分受访者并不知道如何举报。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中考虑进行举报的占57.6%,较农村(46.0%)高11.6个百分点。

  调查同时问及受访者"是否知晓全国统一的环境保护举报热线(12369)"时,知晓率仅为4.9%。

  以上结果反映出,目前受访者对环保问题举报渠道的了解情况较差,虽然不少受访者有意愿举报环保问题,但举报渠道受到明显限制,实际举报参与低。

  (二)目前各类主要环境保护活动的受访者参与率较低,都在40%以下

  调查显示,28.5%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没有"组织或参与过环境保护活动;各类主要环境保护活动中,"植树护林、领养树"和"清除公共场所垃圾或小广告的公益活动"的受访者参与率排前两位,分别为37.7%和31.6%,其余活动的参与率都在20%以下(详见图2,此题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城乡受访者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况基本一致,各类环保活动的参与率均在40%以下。

  图2 受访者近一年来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情况

  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较高

  (一)高达97.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希望主要通过"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电视广播"、"微信微博"、"其它网络媒体"等途径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调查显示,有76.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非常必要",表示"必要"的占21.6%,两者比例相加高达97.6%,另外认为"不必要"的占2.1%,"说不清楚"的占0.3%。

  问及受访者"希望通过哪些途径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时,选择"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比例最高,占43.1%;其次是"电视广播",占35.4%;第三是"微信、微博",占32.4%,另外,选择"其它网络媒体"的比例也较高,占31.3%(详见图3,此题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城镇和农村受访者的选择情况基本一致。

  图3 受访者希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的途径(%)

  (二)受访者希望环保部门主要加强"环保立法、执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公开环境信息、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保规划、机制的建立完善"等工作

  问及"希望当地环保部门着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时,受访者选择"加强环保立法、执法"的比例最高,占45.1%;其次是"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占40.1%;第三是"公开环境信息、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占35.2%;另外,选择"环保规划、机制的建立完善"的比例也较高,占30.9%(详见图4,此题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分城乡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的选择情况无明显差异,有所不同的是,城镇受访者中希望"加强环保立法、执法"的比例排第一位,而农村受访者希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比例排第一位。

  图4 受访者认为环保部门应该着力加强的各项工作(%)

  五、意见建议

  调查搜集了受访者对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有41.6%的受访者回答。经过归纳整理,按受访者提出意见建议由多到少罗列如下。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特别是基层乡镇。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网络媒体、报纸、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环境维权意识和自身素质,引导群众改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倡导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之风(如:重视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合理处理废弃秸秆、减少白色垃圾袋的使用、大力倡导使用小排量汽车、出行时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农药使用等);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多到学校开展环保知识教育活动,建议开设环保课程。

  二是加强政务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发动群众监督。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公开各类环境问题、环境违纪违法行为及处理结果等信息;完善举报平台,引导全民监督,重视群众举报,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三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有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较多、较严重,希望加大环保设施、设备及资金的投入,重点加强对水污染、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污染、雾霾、噪音污染等问题的监控和治理;加强对养殖业、化工厂、餐厅、石油行业(多人提及彭州石化)等企业的排污管理。

  四是完善并落实环保法规政策,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强环境执法。完善奖惩制度,加强部门合作,严格执法,加大对乱排乱放企业、私自焚烧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关闭高污染企业,严惩违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建议环保部门异地交叉检查和执法,避免执法不公的现象;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主动性。

  五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环保规划机制。严格企业环保审批程序,在招商引资及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科学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杜绝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提升政绩。

  六是绿化美化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做好环保问题预防工作。

  七是加强环境监测。做好水质、空气等监测工作,掌握好工厂的排污情况。

  八是多到基层走访调查,了解基层环境状况,听取民意。

  九是加强环保组织建设,多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全民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7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入三个国有林场、部分乡镇和挂钩联系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自然气候条件:我县地处滇中湖泊高原区与哀牢山地的接触带,全县最高海拔为北部乡镇哨冲尼白木克山2551米,最低海拔处在县城东南部元江江边259米,县城海拔为1420米。全县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占%,其次为紫色土、水稻土等。县内主要河流属红河水系和南盘江水系。全县四季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摄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北回归线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无霜期达307-310天,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林业资源优势:我县现有林地面积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其中,国有林面积万亩,集体林面积216万亩。截止20xx年,全县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确权面积万亩,确权率达100%;全县目前种植杨梅5万亩,柑桔万亩,竹子万亩,核桃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万亩,纳入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万亩;全县已建农村户用“三结合”沼气池万口,占全县农户数的%,沼气示范村237个;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我县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全县杨梅、柑桔、竹子、核桃等林果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群众从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已成为种植户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近350万亩林地中,除已划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条件不适林地,可规划用于发展林产业面积超过90万亩,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林地开发潜力巨大。

  林业产业规模布局及效益:1997年,我县制定出台《××县山区综合开发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县山区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了六大林业产业项目建设,使山区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好培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龙朋、新城为主的竹产业,以异龙为主的膏桐产业,以异龙、宝秀、坝心为主的.杨梅产业,以牛街、龙朋为主的核桃产业,以采伐林场、牛达林场、龙朋林场为主的云南松用材林产业,以采伐林场为主的优质梨产业。规模接近和超过5万亩的有竹子、杨梅、膏桐、柑桔等;接近和超过10万亩的有核桃、桉树等;超过100万亩的有云南松。20xx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实现亿元。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设等同于木材生产,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忽视了林业的经济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20xx年林业总产值为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 13 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源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产经营仅能够维持目前的温饱水平。缺少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联结带动农户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龙头企业。

  制约因素分析:

  一是林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相关的配套改革进展较慢,尤其是在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资平台、林业保险、低效林改造以及林木林地规范流转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林改成效的充分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与落实林农处置权的要求和森林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采伐申请程序过严,指标分配及使用规定不灵活、不合理、不及时,不利于林业产业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林业生产经营。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林农拥有了林权证,林木林地相当于自己的私有财产,但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林地开发经营制度设立的许可条件限制太多,审批程序严格且复杂,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不利于林农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而市场经济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可谓瞬息万变,经营机遇稍纵即逝,再加上一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指标限制,林农不一定可以从自己的林木林地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林业经营受限太多,机制不活。

  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生产需求脱节,试验示范基地及林产品新技术显示度不够,示范作用不大。尤其在我县林产业推进过程中,林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低,林业科技的导向、扶持和支撑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我县在90年代中后期/ 13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林业部门主抓核桃生产,当时推广的核桃品种应该说还是适应我县的气候土壤条件,但保存下来的很少仅为4万亩左右,占当时已发展总面积20%。究其原因,管理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管理,就是要加大科技支撑、科技服务和科技普及的力度,让老百姓真正掌握运用科学种植及后续管理的适用技术,核桃产业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当时林业部门的科技支撑、服务措施没能及时跟上,尤其是林业科技普及覆盖面不广,群众科技意识不强,普遍只种不管、不会管、不想管,导致了全县核桃保存率低。三是林业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中央和省、州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扶持,但还存在项目资金配套少,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加快林业发展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习惯于平均分配,投资效益不明显,回报率不高。加之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林木林地抵押贷款等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社会和林农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受阻。如20xx年我省确定发展核桃产业,掀起新一轮山区综合开发热潮,但每亩核桃的项目经费仅安排30元。我县是省级确定的核桃基地县之一,但我县县级财力薄弱,无力从县财政资金中专项安排核桃产业发展扶持经费,我县发展核桃就靠省级配套的30元来运作,产业发展经费压力过大,困难不小。据测算,20xx年核桃育苗成本每株为4元左右,每亩仅苗木就需投入40元,加之肥料、农膜、打塘等投入,每亩核桃造林成本就需100—150元。我县今年在牛街镇扯直村委会建立的万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共投入200余万元,每亩投入超过150元,造林质量得到必要的经费保障,各项造林指标完成较好,该基地已被列为州级核桃生产示范样板林基地。

  三、加快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仅表现在我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成功典型范例。××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山、能够为广大群众致富提供可靠途径的希望也在山,发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在推进我县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宏伟蓝图。根据我县自然气候条件、新一轮山区综合开发国家及省州重点扶持项目、国际国内林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县干部群众认知程度,建议全县重点抓好核桃、油茶、膏桐、竹子、速生丰产用材林及林下资源开发六大林业产业,力争到20xx年发展特色林90万亩,人均拥有3亩特色林,林农从林业产业发展中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力推进以核桃、油茶、膏桐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好牛街、异龙、龙朋等6个核桃种植基地建设,从20xx年起,年均发/ 13展核桃6万亩以上,使全县核桃种植总量达35万亩(其中美国山核桃15万亩);在海拔1200米以下干热河谷地区,抓好膏桐种植,使膏桐面积达8万亩;结合石漠化治理和低产林改造,从20xx年起,每年发展油茶1万亩,使其面积达10万亩;积极推进林(竹)纸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桉树、杉木、竹子等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和笋材两用林生产,使其规模达到40万亩(其中竹子10万亩),着力打造全县重要的林(竹)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坚持“长中短结合,以中短养长”,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林果、林花等林下经济,充分开发林下资源。

  二是牢固树立抢抓机遇意识,为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争取广阔空间。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加快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抢抓发展机遇的意识,为我县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保障和项目支持,以解决好目前我县财力薄弱、无力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经费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紧紧抓住我县已被列为全省核桃基地县的机遇,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使全县核桃种植总量达到35万亩。要紧紧抓住我县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林农主体意识明确、有强烈开发林产业愿望的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林产业开发方向,为林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服务,遵循符合××实际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县林产业发展。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8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国轩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国轩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江淮汽车、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支持政策。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政府政策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政府政策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国内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政府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政府如何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政策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近年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在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政务支持。市县区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建设部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经国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政府给予补贴。

  牵头领导: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平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9

  一、调查地点:

  xxx

  二、调查时间:

  20xx年2月1日

  三、调查对象:

  居民

  四、调查目的:

  针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五、调查方法:

  询问

  六、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

  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百分之三十的居民认为只要干净就行了,这说明了这些居民都没有讲究环保的习惯。

  问题二:

  当问及居民“看到地上有杂物时,你会主动前去捡起来吗?”可有百分之四十的居民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前去捡起来,这说明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地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

  在生活中是否经常有人乱扔垃圾?这一问题在调查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经常乱扔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出没有多少人提倡环保,反而让他人效仿。

  问题四:

  生活中你用塑料袋吗?有百分之七十的居民买东西会使用塑料袋,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居民使用以后就会把塑料袋乱扔掉,但还是有百分之四十的居民知道会破坏环境,但就是不自觉地处理好塑料袋。

  问题五:

  吐痰的习惯吗?有百分之六十的居民是随地吐痰的,跟有百分之五的孩子说这是一种时尚,会体现出一种“强人”的样子,这反映了居民根本不理会环保。

  以上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去解决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她会反映一个社会的不良精神风貌,所以,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社区应对所辖的区域加强管制,加强环保行为的实行。

  (2)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社区要以身作则,带领居民一起提倡环保。

  (3)在路上多设置一些垃圾桶,以便居民投放垃圾而不造成垃圾到处是的现象。

  (4)让居民学会利用垃圾袋,处理好塑料袋,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等其他不对环境造成伤害的物质构成的袋子。

  (5)以身作则,社区不带头随地吐痰,对于随地吐痰的人做一定的惩罚。

  七、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发现小区对于环境保护并没有大力提倡。并不是所有人都养不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只要社区让居民有了自觉性,那么一个崭新的小区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的信念坚定。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而不是靠单个的人来完成的,让我们大家手牵手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10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增强,并且随之而来的也有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领军人物,应该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针对目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公共课程,引导大学生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共筑美好家园。因此,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并且为了更有力的倡导大学生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我做了以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针对个宿舍成员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地点是南区宿舍楼通过宿舍内发放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在各宿舍随机发放两张,对各年级学生无要求。

  (三)调查内容

  书面问卷以选择题为调查内容,共八道题。内容如下:

  1、请问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类方法吗?

  A、不清楚

  B、记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尔会注意行为

  D、清楚,同时运用与生活中

  3、发现周围存在环境污染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A、视而不见,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关行动

  D、向环保部门反应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环保,坚持不用

  B、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经常使用

  D、别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您以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

  A、废铜、废铁、废钢

  B、废电池、废家电、废家具

  C、废电视机、废冰箱、废电脑

  D、废水、废气、废渣

  6、您认为下列因素对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影响最大的是?(选三项)

  A、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B、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

  C、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的环保意识差D、E、

  7、对于低碳生活,请问你有那些行动?(多选)

  A、出门按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私车选择

  B、任何电器一旦不用及时关掉电源

  C、尽量节约,循环使用水资源等

  D、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E、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F、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共发放书面问卷50份,得到的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50。

  调查结果如下为,44%的同学表示会阻止其行为,32%的同学希表示不满,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学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极少数会一走了之。许多同学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较现实,56%的同学选择了“不太环保,但偶尔用一下也没影响”,有些同学却很注意这方面,坚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时也有少数会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关于工业三废调查,使我们看出同学们对工业中的“三废”有很大了解,最起码大多数人都知道“三废”是指什么。说明大家对工业污染比较重视,也说明了“三废”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环保执法不严、重视程度不够,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实可以想到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意志也不够坚定,这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共同促进大家的环保意识。对于第七个问题,反映出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环保的概念不是特别强烈,所如果改变大家对环保的看法,就要从社会大环境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在尊重客观存在的环保意识不太高的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经济建设是必不可少,我们意识的高度,往往物质基础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调查问题分析

  1、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

  首先,环保意识素养不高,缺乏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很少。调查最后,我碰到几个同学,问他们几个问题了解到,关于废弃物会收到再利用的标志也是别不出来,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电子垃圾的概念等这样的常识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整体认知水平亟待加强。

  2、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整体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关环保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

  B、社会缺乏宣传力度

  社会上一些主流媒体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或者缺乏关注的连续性和

  持久性,很多网站或纸质媒体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或“植树节”等特定节日,才会象征性地关注一下环境保护,等日期一过便再无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期刊或杂志,大学生很难接触到有关知识。

  C、有关环境保护的校园课外活动太少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以及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虽然很多学校也会组织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活动但是大都仅限于观看资料片、考察野外动物园等初级层次,表面上非常认真重视,短期内也能在校园引起一定的反响,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够,目前很多大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但却缺乏更深一步的了解。

  四、解决对策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与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是对其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的内容

  有调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不是来之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对现有的环境教学感到不满。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必选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公选课的设置要兼顾全校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还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向学生通报高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及环境问题,同时通报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机地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更是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3、开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办展览、开讲座、结合环境保护主题节日开展活动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大学生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以此提升大学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

  4、构建并完善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激励机制

  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瑞典的成功经验是设立绿色学校奖,尽管其目的是鼓励学校为健康的环境而采取了基于课程的行动,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可以设立诸如绿色使者、绿色团队等奖项,并使之与继续升学以及就业相联系,激发大学生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付诸于实践的动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总之,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其进行熏陶与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大大提高,进而有利于我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11

  回顾二oxx年全年的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全系统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局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一、在负责环境工程技术评估工作中,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急建设单位之所急,想建设单位之所想,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及时的组织有关专家到项目的所在地实地考察和环评报告的技术审查,为建设单位早日开工建设赢得了时间。很好的完成了局领导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建设项目,对建设单位耐心的讲述国家的产业政策,劝导建设单位能够选择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项目,这样既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同时也宣传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二、参与了管理科、自然保护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执行“三同时”的项目验收。深入现场,对项目执行“三同时”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提出验收的意见和建议。

  三、参与了自治区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我市对一些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的专业审查会,引导我市的一些企业如何做好报审的工作,基本上都顺利的通过了环境影响技术评估会,并帮助自治区评估中心协调好与企业的工作关系,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我市的企业都很满意。

  四、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志,尊敬领导,积极的为搞好单位建设献言献策。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定会加倍努力,为搞好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努力。

  环保的调研报告 篇12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已经开始慢慢变美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爱护环境的人和事,所以学校就让我们六连级的同学到学校外去进行环境保护调查活动,于是我就约上李天任,章宇琦,还有王航一起到校外去调查。

  我们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了学校,王航同学却因有事来不了,于是我们三人只好上路了。我们沿着人民路一路走来,发现了很多我们平时也许没有注意但对环境保护却很不利的事。当我们走到燕良大酒店的时候,只见那里的烟囱里直冒出废气,很污染环境,里面的人却没知觉。还有我们来到百二河边的时候,只见河里都是垃圾,把河水都污染了。河边的地面也脏乱不堪,用于保护行人的护拦也不知被谁给偷走了,让行人走过时都非常小心,很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去。

  我们一路走着,还看到有的人明明站在垃圾筒旁,却不把垃圾丢到垃圾筒里,而是随手丢在地上,有一位好心的爷爷上前阻止他,还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还有一个人弯着腰在垃圾筒里找着什么,把周围的地上丢的满是垃圾,又脏又乱,很不美观。我们沿河走下去,来到一片美丽的草坪外,只见几个小姑娘在草地上奔跑打闹,一只小狗也跟着她们在跑,不远处有一对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谈情说爱,全然不顾护拦旁立着的“请爱护草坪;的牌子。还有人在路边的电线竿上贴小广告,在雕刻刻章等一些内容,也不管破不破坏市容,只为自己的`那一点利益着想。

  我们继续走着,只见路边的书店里有人在抽烟,烟灰被营业员阿姨倒在了外面的马路上,风一吹,路过的人都被呛的直咳,有害人的身体健康。还有的人把垃圾从楼上往下乱丢,砸到了行人也不道歉,还躲起来偷偷的笑,一点公共道德都不讲。还有的人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大小便,这些带着细菌和病毒的脏东西就留在了大街上,到处散播。街边的小饭馆边堆满了白色垃圾,穿着脏兮兮衣服的服务员用油腻腻的手给前来吃饭的人们端来一碗碗饭菜,不知到随着那些饭菜由又吃进去了多少细菌。

  我们一路走着看着,虽然感到很累,但是很有收获的,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它与我们息息相关。想起以前看过一部叫《后天》的电影,因为那时的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导致酸雨淹没大地,人类都只能往太空寻找新的家园。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周围的环境,从小事做起,哪怕只是弯下腰捡起一片纸的工作我都愿意做。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重整家园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为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供献自己的一份力吧。

【环保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环保的调研报告08-13

环保调研报告11-14

[荐]环保调研报告01-13

调研报告05-27

调研的报告02-07

调研报告02-15

品牌调研报告03-31

项目调研报告04-11

健身调研报告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