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竹笛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竹笛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竹笛作文1
大家好,我叫王嘉琪。我是一个喜爱音乐的女生,而且我对竹笛这件中国民族乐器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从快八岁的时候学的,已经学了两三年了,还过了级,我每天写完作业,都会抽空一到两个小时来练习。我之所以喜欢竹笛,是因为它有着优美而又清脆的声音,也有着悠久古老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竹笛就已经诞生了,可是那时候它不叫竹笛,叫“骨笛”。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偶然从人在吸骨头所发出的`声音产生了兴趣,因此就有了骨笛。可是后来人们发现了竹子的质料比骨头的好很多,更适合来做原料,后来人们用竹子做了笛子,后来人们把它叫做“竹笛”。竹笛的本身有6个音孔,2个装饰孔,一个吹空和一个专门贴笛膜的孔。竹笛有着清脆的声音,大部分是来自笛膜的“功劳”。笛膜很薄,轻轻捅一下它,就破了。它是用芦苇做的。之所以贴上笛膜的竹笛,是因为笛膜很薄,发出的声音清脆,如果是很厚的话,音色就不会那么好听了。
听玩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更了解竹笛了?是是不是更加喜欢竹笛了?那就找机会试一试吧!
学竹笛作文2
我曾经和爸爸妈妈去过竹笛岩,我立刻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其他游客一起同导游进入了海南的竹笛岩。岩洞里面十分暗,也使人感到十分凉爽,给人一种神秘感。突然,岩洞里有了五颜六色的灯光,我这才看清楚里面各种奇形怪状的竹笋。忘了告诉你们,这些“竹笋”可不是我们吃的那种,而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冰,这种冰要许多年才长一点儿。
我们先来到一处命名为“孙悟空大闹龙”的.地方。我还没来得及看,就听见一个小朋友喊:“孙悟空!”我一看,果然有一个“孙悟空”骑在“龙王”的背上,还扯着“龙王”的胡须,像骑马一样,他可真放肆。
呀!这地方真有趣叫“五谷丰收”。这有一个大平台,上面放着“大米”、“小麦”、“玉米”,象征着丰收。再往前走,我看见了一朵红色的大“牡丹”,“牡丹”上面停着一只“小鸟”,这称为“鸟语花香”。这时,我仿佛听见了鸟叫,也闻见了诱人的花香。前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仙女“她提者“篮子“正“腾云驾雾”地赶来,好像是急着要去采蟠桃。不仅有这些,竹笛岩里还有“仙人指路”、“童子采药”、“对牛弹琴”等景色。
我爱这竹笋岩,因为它给人神秘和美丽!
学竹笛作文3
有一天,我听到电视上在表演吹笛子,吹得特别好听。我跟妈妈说我也想学吹笛子,于是妈妈就带我去星星艺校学吹竹笛了。
第一节笛子课上,笛子老师先给我介绍了笛子,然后吹了一首好听的曲子给我听。随 后 老师让我也试一试,我心想:这么简单我一定一学就会。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吹了起来,可是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不管我怎么吹也吹不出声音来,而且吹一会儿就觉得头晕晕的,脸红红的,手酸酸的,十分疲倦。我不甘心继续吹,结果还是一样。我有点垂头丧气,没有信心了,这 时 老师耐心对我说:“吹笛子要注意方法,在吹得时候首先要拿好笛子,两臂自然抬起,手指按好发音孔,嘴对准吹孔,吹时嘴角收紧将气吹进去,这样就能吹出声音来了,还有要有耐心,学竹笛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要认真练习才会成功哦!”于是我静下心来,按照老师说得方法认真的'吹了好几次,终于吹出了第一个音,第二个音,第三个音……
从那以后我每天认真刻苦地练习,慢慢地我学会了许多的曲子,不过我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吹得不够好,还要继续练习,相信有一天我会变得更棒的。
学竹笛作文4
摆弄着手中的竹笛,我的心早不知飞到哪去了。或许是……公园?
“铃铃……”这么快,两节课又过去了。我刚要回班,只听老师宣布:“下节课竹笛测试!”
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还没等吹会一个音,居然就考试!我惊出一身冷汗。我想:只能现学了,周末必须练会!
转眼到了周末,我拿出竹笛,吹了起来。“沙……呼呼沙……”什么声嘛,像个破罐子!我只好翻开书,对着书练了起来。我慢慢地调整着竹笛的'角度,竹笛开始发出断续的声音。调整了一会儿,竹笛发出了完整的声音,细着听一听,就像是轮船满载希望准备远航时发出的汽笛声。
我欣喜若狂,更加勤奋地练习。我一天下来,已经会了“1、2、3、4”4个音,比老师讲得还快。第二天,我会了剩下3个和另外几个老师没讲的低音。我信心满满,准备应试。
结果当然是考了个“优”。我从此爱上了吹笛子,慢慢地,我超过每一个人,还给节目录了音。
所以,学习应不畏艰难困苦。只要我们有信心,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王者!
【学竹笛作文】相关文章:
学吹竹笛作文02-24
学吹竹笛的作文05-15
学吹竹笛作文(精选27篇)03-18
学吹竹笛的作文6篇(热)09-19
我爱竹笛作文06-11
我爱竹笛作文(精选28篇)05-09
竹笛社团活动总结范文11-27
我学会了吹竹笛作文(精选50篇)05-13
敬学与乐学作文11-18
敬学与乐学的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