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栾家濑》赏析
《栾家濑》赏析1
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词语注释
①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
②飒飒:风雨的声音。
③石溜:石上急流
作品译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腿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为唐代诗人诗人王维编写的一部诗歌,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水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栾家濑》赏析2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话用来评价的这首《栾家濑》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此诗中不仅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还洋溢着精妙的含蓄美,让人读来,直如欣赏一首精妙的一般。
不墨千秋画
古代能诗善画者不少,独“冠世,画绝古今”(宋韩拙《纯全集》),所以与之同时代的殷璠说他“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笔成绘”(《河岳英灵集》)也谈及了他的诗富有画意。的确,他能以绘画之理通于诗。他诗中的画境、画中的诗境,构成了他艺术观照中独特的审美意趣,诗中多体现的是清灵俊雅的画境,极具气韵生动之美,从中表现出了对的朴素的爱怜。这首小诗就勾勒出了这么一副流动的画面:
细如烟,仿佛一挂远天的门帘;秋含情,纤指不时地轻轻一掀。那涨水的溪谷便也有时闪出一汪幽潭,有时闪出一处浅濑。石上的流水明净如绢,轻快地流动着,还不时地打着漩,尤其在曲折处,还不时地有洁白的浪飞溅,以至于那潜心专注于觅食的白鹭误以为是飞来的石子而吓得“扑棱”一声展开翅膀,飞成一朵生动的,当它明白过来时,便又安然地把脚静静地探入溪间,于是,这里的一切又复归于曾经的静谧、悠然……
其实,文字的背后还有一幅虚写的画面:面对这一切,诗人声色不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眼前的一切,心会儿随溅溅溪水而轻快地流动,一会儿随着白鹭而飞旋……此时此刻,诗人简直早已幻化成了一溪秋水、一缕、一只白鹭,正以神韵、勃勃生机展示自己着的姿,引动我们心灵的翅膀,翻飞在自然诗的。实有梦蝶之妙,早已不知了何为王维、何为自然……这里,不复再有人与物的界限,诗人不言志,也不;不言我,也不托物。诗人在这样静默自然的观照中见真见性,滤去尘杂,还归于对生命个体本质和本相的最直接了解和领会。难怪明代所以对此评价说:“此景常在,人多不观,唯幽人识得。”
所以有此境者,是因为“无尘垢”,那玲珑的已荡尽了空中的尘埃,事实上也是因为作者的心中没有尘埃,没有杂念,是以能够有这么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也在于作者行文时注意了:
讲究画图结构:诗中罗列了秋、石溜、跳波、白鹭等事物,看上去似乎有点散乱无章,但在第四句中着一“惊”字,画面顿时灵动起来了,也就富有了气韵和生气,从而形成了一幅以“栾家濑”为画布的生动而和谐的完美画面。
讲究虚实并用:乍一看,诗中除了一个单调的“白”字外便再也没有一个色彩词,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因为诗里物象暗中却含有色彩,比如中浅浅的秋溪当属暗绿、溪中石当属青黛、溅飞的浪当属淡白、觅食的鹭鸶当属洁白。单从色彩的角度来讲,“白”是实写,其余皆虚写,在这样虚实的交融中,暗色调与明色调的场景统摄在那细细的里,那该是一种怎样的迷蒙动人的情景呀。
讲究动静结合:王维极善于在诗中营造流动的画面,但其画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动托静,利用动态来传达一种静态美,此诗前三句,事实上全是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静谧中有惊扰、惊扰衬静谧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的虚惊这一“动”来反衬栾家濑的幽静和安宁,使意境显得愈发幽致。
绿水无弦万古弹
王维在音乐上也样有着极高的造诣,因此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感受到和把握住自然界神奇的音响,并将其表现出来,所以他诗里所营造的画面中常带有万籁的轻吟低唱,给人以宁静、凄冷或愉悦的情感体验,即音韵美。
诗中细微的声、湍急的水流声无疑给人一种空幽的抒情小曲般的美,而那飞溅的浪花、惊起的白鹭则增添了几个协和音符、破了它的单调,这样的画外之音,无疑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空灵澄澈的清幽之境,不仅如此,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讲究着音韵的和谐呢:“飒飒秋中,浅浅石溜泻”中,叠声词“飒飒”、“浅浅”(读jiān,水流急的'样子)本身就很富有音声律动之美,而且上句中“飒”为去声,“中”为平声,声调由高放而低敛,正与飘忽的秋雨自天上飘飘洒洒而来之状相合,下句则以牙音、齿音为主,“流”字为舌音,发音由细碎到圆转,自然会令人联想起泉流的潺潺声。“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既不用象声词摹拟声音,也不用动词、形容词等点明景物发出了声音,而是有意藏声于物象中,却让我们于文字的背后隐隐感觉到了浪花的飞溅声、白鹭的振翅声,这样,把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沟通起来,使音响与景色和谐融合,实在不失为“有声画”,读来果真“如晓,芳林微烘,百转流莺,宫商迭奏”(《类编》)。也正是在这些声响中传达了诗人淡远的情志,所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也正是这远离尘嚣的天籁清音,触动了这位敏感诗人内心的之志,于是发而为诗。
文字背后见性情
王维的在含蓄方面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隐,让读者于留白处会心,感受其内在的意蕴、文字背后的情致。这首《栾家濑》的含蓄美就表现在:
虚实含蓄:此诗和诗人其他的一样,也是多在虚处着笔,让人们从虚的意象里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寻觅诗中含隐的实的事物(情感)。这里是虚,诗人喜爱这里的幽境是实,但字里行间“喜爱”(实)二字只字未提,却含蓄地藏于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溅”中的一个“自”字,又特别提醒我们,这一切生动的变化,并非人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这个生命世界的自在自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这又是借实——“跳波”“相溅”来写虚——自在之心。
跳跃含蓄:王维其实也是“蒙太奇”手法运用的高手,此诗里即可见一斑,他由空中的细雨,到溪涧的湍流、觅食的白鹭,再到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几个空间位置的跳跃,谓一跃一景,尺幅,带给读者不尽的联想和再创造空间,实有“草灰线,在千里之外”(脂砚斋语)之妙。
结句含蓄:王维的,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暗中也道出了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因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无关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着,淡淡地品味着,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人读来也觉得霎时心灵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仿佛滤去了烟火之气,进入闲散自如的状态,诚如在《诗薮》中所言“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栾家濑》赏析3
辋川集·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古诗简介
《栾家濑》为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营造了一幅闲适的画卷,写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浅浅的溪水在石头上轻快地流动;后两句写溪流相互碰撞吓到了水中的白鹭,使其飞起又落下之趣景。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虽无一句直接抒发情感,但是每一句景物描写都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读来有一种澄澈、恬静之美。
翻译/译文
在秋雨的沙沙声中,伴随着石头上的水流哗哗作响。
翻腾的波浪随着力量飞溅,受了惊的白鹭开始飞起,然后又飞了下来。
注释
1.栾家濑(lài):辋川的一个地名。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
2.飒(sà)飒:风雨的声音。
3.浅(jiān)浅:水急流的样子。形容水流声。
4.石溜(liù):石上急流。
5.跳波:翻腾的波浪。
6.白鹭(lù):一种鸟类,羽皆是全白。
7.复:又。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的诗集《辋川集》的第十二首。王维中年以后,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即现在的'陕西蓝田)买了一份产业,称为辋川别业。王维在此居住时,常与好友裴迪在附近山中游玩,二人都写了孟城坳、华子冈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诗二十首,由王维辑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莫、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歆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各赋绝句云尔”。
王维隐居在辋川的时候,既不用操心朝廷事务,也不用亲自耕种,每日里所做的事情,除了与朋友游山玩水,就是独自漫步,观察这附近的景物特点,也因此对周围的景物变化都非常熟悉。此时的诗人非常之闲适,这种理想境界正是刚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如此之情境。
赏析/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字眼,但其中所描写的景象细腻生动,读来韵味深长。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诗人一开始营造了一幅闲适的画卷,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那浅浅的溪水跳过石头轻快地流动。“飒飒”表现风雨之声,与之对应的叠字“浅浅”表现溪水的湍急,极具音乐美。这两句不仅塑造出了可感的画面,也让读者能体会到溪水流动的潺潺之声,画中见声。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那溪水流动的时候因为急流而相互碰撞,不小心吓到了水中专心觅食的白鹭,等白鹭发现无碍后又下去水里抓鱼。这两句虽然不像前两句使用拟声词去描写声音,但“自相溅”和“惊复下”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水声以及白鹭振翅的声音。诗人将视觉和听觉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音响和美景融为一体,成就了一幅名副其实的有声画卷。
作者善于以动托静,明明是在写辋川的宁静秀美,但都是通过一些极具动感的画面。以秋雨、溪流之声塑造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又以急流、白鹭的动来营造视觉画面。而这一切,都展现了辋川之美的出众。
全诗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心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顾云:此景常有,人多不观,唯幽人识得。
明·陆时雍《唐诗镜》:古趣。
明·胡应麟《诗薮》: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清·黄香石《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闲景闲情,岂尘嚣者所能领会,只平平写景自见。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秋雨与石溜相杂而下,惊起濑边栖鹭,回翔少顷,旋复下集。惟临水静观者,能写出水禽之性也。
《栾家濑》赏析4
栾家濑
王 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白石滩
王 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都是五言 (填空)。(2分)
2.善于从细微处描写,请从这一角度对“跳波自相溅”作简要分析。(3分)
3.这两首诗的尾句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营造的意境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
1.绝句(2分)
2.溪水湍湍,浪花迸跳,相溅有声。(1分)诗人描写这一细微的自然现象,为后句白鹭受惊做了铺垫;(1分)表现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赏悦之情。(1分)
3.共同的描写手法:以动衬静(反衬)。(2分)意境的相同点:都具有灵动的生命气息;(2分)不同点:“白鹭”句有世外自然的空灵自在,“浣纱”句有田园的清新纯美。(2分)
对比赏析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白石滩》是唐代诗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栾家濑》赏析5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
【1】栾家濑(lài):辋川的一个地名。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
【2】飒(sà)飒:风雨的声音。
【3】浅(jiān)浅:水急流的样子。形容水流声。
【4】石溜(liù):石上急流。
【5】跳波:翻腾的波浪。
【6】白鹭(lù):一种鸟类,羽皆是全白。
【7】复:又。
作品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字眼,但其中所描写的景象细腻生动,读来韵味深长。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诗人一开始营造了一幅闲适的画卷,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那浅浅的溪水跳过石头轻快地流动。“飒飒”表现风雨之声,与之对应的叠字“浅浅”表现溪水的湍急,极具音乐美。这两句不仅塑造出了可感的画面,也让读者能体会到溪水流动的潺潺之声,画中见声。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那溪水流动的时候因为急流而相互碰撞,不小心吓到了水中专心觅食的白鹭,等白鹭发现无碍后又下去水里抓鱼。这两句虽然不像前两句使用拟声词去描写声音,但“自相溅”和“惊复下”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水声以及白鹭振翅的声音。诗人将视觉和听觉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音响和美景融为一体,成就了一幅名副其实的有声画卷。
作者善于以动托静,明明是在写辋川的宁静秀美,但都是通过一些极具动感的画面。以秋雨、溪流之声塑造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又以急流、白鹭的动来营造视觉画面。而这一切,都展现了辋川之美的出众。
全诗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心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赏析二: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水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栾家濑》赏析6
栾家濑
唐代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译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深潭,有时出现湍急流水。流水虽然湍急,但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
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食物的时候,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注释
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
飒飒:风雨的声音。
石溜:石上急流。
赏析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话用来评价王维的这首《栾家濑》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此诗中不仅氤氲着恬静淡雅的画面美、流淌着空灵清幽的旋律美,文字的背后还洋溢着精妙的含蓄美,让人读来,直如欣赏一首精妙的音乐一般。
青山不墨千秋画
古代能诗善画者不少,独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所以与之同时代的殷璠说他“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笔成绘”(《河岳英灵集》)也谈及了他的诗富有画意。的确,他能以绘画之理通于诗。他诗中的画境、画中的诗境,构成了他艺术观照中独特的审美意趣,诗中多体现的是清灵俊雅的画境,极具气韵生动之美,从中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朴素的爱怜。这首小诗就勾勒出了这么一副流动的画面:
细雨如烟,仿佛一挂远天的门帘;秋风含情,纤指不时地轻轻一掀。那涨水的溪谷便也有时闪出一汪幽潭,有时闪出一处浅濑。石上的流水明净如绢,轻快地流动着,还不时地打着漩,尤其在曲折处,还不时地有洁白的浪花飞溅,以至于那潜心专注于觅食的白鹭误以为是飞来的石子而吓得“扑棱”一声展开翅膀,飞成一朵生动的白莲,当它明白过来时,便又安然地把脚静静地探入溪间,于是,这里的一切又复归于曾经的静谧、悠然……
其实,文字的背后还有一幅虚写的画面:面对这一切,诗人声色不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眼前的一切,心灵一会儿随溅溅溪水而轻快地流动,一会儿随着白鹭而飞旋……此时此刻,诗人简直早已幻化成了一溪秋水、一缕秋雨、一只白鹭,正以自然神韵、勃勃生机展示自己着的风姿,引动我们心灵的翅膀,翻飞在自然诗海的天空。实有庄周梦蝶之妙,早已不知了何为王维、何为自然……这里,不复再有人与物的界限,诗人不言志,也不抒情;不言我,也不托物。诗人在这样静默自然的观照中见真见性,滤去尘杂,还归于对生命个体本质和本相的最直接了解和领会。难怪明代顾璘所以对此评价说:“此景常在,人多不观,唯幽人识得。”
所以有此境者,是因为“无尘垢”,那玲珑的秋雨已荡尽了空中的尘埃,事实上也是因为作者的心中没有尘埃,没有杂念,是以能够有这么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也在于作者行文时注意了:
讲究画图结构:诗中罗列了秋雨、石溜、跳波、白鹭等事物,看上去似乎有点散乱无章,但在第四句中着一“惊”字,画面顿时灵动起来了,也就富有了气韵和生气,从而形成了一幅以“栾家濑”为画布的生动而和谐的完美画面。
讲究虚实并用:乍一看,诗中除了一个单调的“白”字外便再也没有一个色彩词,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因为诗里物象暗中却含有色彩,比如雨中浅浅的秋溪当属暗绿、溪中石当属青黛、溅飞的浪花当属淡白、觅食的鹭鸶当属洁白。单从色彩的角度来讲,“白”是实写,其余皆虚写,在这样虚实的交融中,暗色调与明色调的场景统摄在那细细的秋雨里,那该是一种怎样的迷蒙动人的情景呀。
讲究动静结合:王维极善于在诗中营造流动的画面,但其画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动托静,利用动态来传达一种静态美,此诗前三句,事实上全是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静谧中有惊扰、惊扰衬静谧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的虚惊这一“动”来反衬栾家濑的幽静和安宁,使意境显得愈发幽致。
绿水无弦万古弹
王维在音乐上也样有着极高的造诣,因此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感受到和把握住自然界神奇的音响,并将其表现出来,所以他诗里所营造的画面中常带有万籁的轻吟低唱,给人以宁静、凄冷或愉悦的情感体验,即音韵美。
诗中细微的风雨声、湍急的水流声无疑给人一种空幽的抒情小夜曲般的美,而那飞溅的浪花、惊起的白鹭则增添了几个协和音符、破了它的单调,这样的画外之音,无疑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空灵澄澈的清幽之境,不仅如此,作者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讲究着音韵的和谐呢:“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中,叠声词“飒飒”、“浅浅”(读jiān,水流急的样子)本身就很富有音声律动之美,而且上句中“飒”为去声,“中”为平声,声调由高放而低敛,正与飘忽的秋雨自天上飘飘洒洒而来之状相合,下句则以牙音、齿音为主,“流”字为舌音,发音由细碎到圆转,自然会令人联想起泉流的潺潺声。“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既不用象声词摹拟声音,也不用动词、形容词等点明景物发出了声音,而是有意藏声于物象中,却让我们于文字的背后隐隐感觉到了浪花的飞溅声、白鹭的振翅声,这样,把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沟通起来,使音响与景色和谐融合,实在不失为“有声画”,读来果真“如上林春晓,芳林微烘,百转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也正是在这些声响中传达了诗人淡远的情志,所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袁枚《闲情偶寄》),也正是这远离尘嚣的天籁清音,触动了这位敏感诗人内心的高山流水之志,于是发而为诗。
文字背后见性情
王维的山水诗在含蓄方面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隐,让读者于留白处会心,感受其内在的意蕴、文字背后的情致。这首《栾家濑》的含蓄美就表现在:
虚实含蓄:此诗和诗人其他的山水田园诗一样,也是多在虚处(写景)着笔,让人们从虚的'意象里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寻觅诗中含隐的实的事物(情感)。这里写景是虚,诗人喜爱这里的幽境是实,但字里行间“喜爱”(实)二字只字未提,却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溅”中的一个“自”字,又特别提醒我们,这一切生动的变化,并非人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这个生命世界的自在自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这又是借实——“跳波”“相溅”来写虚——自在之心。
跳跃含蓄:王维其实也是“蒙太奇”手法运用的高手,此诗里即可见一斑,他由空中的细雨,到溪涧的湍流、觅食的白鹭,再到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几个空间位置的跳跃,真可谓一跃一景,尺幅万里,带给读者不尽的联想和再创造空间,实有“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脂砚斋语)之妙。
结句含蓄: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暗中也道出了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因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着,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人读来也觉得霎时心灵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仿佛滤去了烟火之气,进入闲散自如的状态,诚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言“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栾家濑》赏析7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
①飒飒:雨声。
②浅浅:形容水流很急的样子。
③石溜:石上的急流。
④栾家濑:濑,浅水从沙石上急速流过的地方。栾家濑,辋川别墅的一部分。
赏析
《栾家濑》为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五绝,巧妙地以静中有惊、以惊见静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
写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飒飒秋雨下个不停,石沙滩上流水急急,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下,但清浅明澈,游鱼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游鱼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击在它身上,吓得它急忙展翅飞起。但当它明白过来是一场虚惊之后,又飞下来落在原处,小溪又恢复了宁静。通篇以动态描述,纯乎动愈显其境之幽。
王维的山水诗在含蓄方面可谓发挥到了极致,欲吐而不露,欲彰而暗隐,让读者于留白处会心,感受其内在的意蕴、文字背后的情致。这首《栾家濑》的含蓄美就表现在:
虚实含蓄:此诗和诗人其他的山水田园诗一样,也是多在虚处(写景)着笔,让人们从虚的意象里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寻觅诗中含隐的实的事物(情感)。这里写景是虚,诗人喜爱这里的幽境是实,但字里行间“喜爱”(实)二字只字未提,却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尤其是“跳波自相溅”中的一个“自”字,又特别提醒我们,这一切生动的变化,并非人为的安排,而是大自然这个生命世界的自在自为,一切都是自在的自然,这又是借实——“跳波”“相溅”来写虚——自在之心。
跳跃含蓄:王维其实也是“蒙太奇”手法运用的高手,此诗里即可见一斑,他由空中的细雨,到溪涧的湍流、觅食的白鹭,再到白鹭受惊——飞起——“复下”这几个空间位置的.跳跃,真可谓一跃一景,尺幅万里,带给读者不尽的联想和再创造空间,实有“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脂砚斋语)之妙。
结句含蓄:王维的山水诗,在“绘画”之后,往往以意蕴深远的句子作结,从而使得全诗境界顿出。此诗即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说明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暗中也道出了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全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因而诗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淡雅之气。让人感觉作者在这与繁华无关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着,淡淡地品味着人生,也正是诗人淡泊到了极致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人读来也觉得霎时心灵中呈现出虚静澄明之貌,仿佛滤去了烟火之气,进入闲散自如的状态,诚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言“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栾家濑》赏析】相关文章:
《栾家濑》原文及赏析02-21
七里濑原文及赏析04-11
《行香子.过七里濑》原文及赏析07-05
栾树作文05-25
家的好句赏析11-24
山家原文及赏析11-21
山家原文赏析01-01
山家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无家别》原文及赏析09-17
山家原文赏析[优]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