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心得体会1
今天,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到永发中心学校听了永发中心学校颜丹老师和县一小吴海珠老师的两节数学课。她们两位教的都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这一课题。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深深地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颜丹和吴海珠两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特别是吴海珠老师的课。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找到规律。
这两节课,老师都是以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举行联欢晚会为引子创设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彩旗和彩花的排列规律,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灯笼和小朋友队伍的排列规律。最后,出示形式多样的练习,像吴海珠老师设计的按规律涂颜色、出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让学生找出它们的规律、用小贴贴贴出有规律的图案等等。从扶到放,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两位老师的语言精炼、感情丰富,对学
生激励性的语言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这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值得我借鉴。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钻研教学,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数学心得体会2
首先,感谢吴老师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进而实现自我提高的机会。
20xx年11月20日,我有幸去六(2)班听了《比的应用》这一课,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作一个书面汇报。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教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听课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这次听课中的闪亮点。
(一)还数学课堂安静
听完这次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吴老师课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吴老师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几何知识,或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用字母表示数、有余数的除法、百分数的意义、中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如可能性的大小、鸡兔同笼、莫比乌斯圈、邮政编码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最后我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著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
以上是我这次听课后的感受。总而言之,我在教学的道路上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我有更多的听吴老师课的机会,在教学上多学习,才能尽快走上成功。再次感谢吴老师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数学心得体会3
各位前辈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巴河中学的xxx。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
这次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对于我来说感悟良多,收获良多。让我体会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老师们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丰富成长的,基础教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责任很重大,要把数学基础教育搞得更好,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充电!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对数学复习课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大家谅解!
传统数学复习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既提高了复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我认为: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数学复习课也是如此,是一个梳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书本由“厚”变“薄”的过程,即将看似凌乱无章、头绪纷呈的知识条理化,概括为体现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结论。常言说的提纲携领,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带动全局。因此要求学生在阶段复习之初,将孤立、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分门别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课前老师可将复习目标及要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主动学习方向,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整理知识点。这样学生根据学习目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知识点分类、汇总,并且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学生动手动脑总结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所以,复习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知识总结,培养概括归纳能力。由于数学大量使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容易使学生造成表面上的形式理解,造成具体与抽象的脱节、感性与理性的脱节。因此,在数学的教与学中,逐步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透过表面形式不同的问题,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概括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不只是掌握形式化的数学结论,而更重要的是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方法。所以,数学概括能力是学习数学所必需的能力,必须重视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质疑释疑,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如果采用以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这时可把课堂让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老师只出示必要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观察动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组织有效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除了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外,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因为学生的头脑里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学习模式、思考方法。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把练习检测的任务靠给学生。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出题学生练”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对错、寻找规律,能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展示个性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数学心得体会4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1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心得体会5
我认为一个一个有灵魂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很多教师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到了我们的教育,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简要谈谈这方面的几点尚不成熟的看法。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经历不免发现,作为教师的我们承受太多的压力,从而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顾虑而顾此失彼。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理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积极与他人作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结带入家庭。
4、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
为了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觉得下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学会自我调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压力应对技术适时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如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等。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对压力源的认知和态度作出心理健康,如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知,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这种反思不仅仅指简单的反省,还指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不要使之过度压抑,转变为心理问题。
数学心得体会6
数学是一门智力活动,是一种强调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起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学教学中的爱心。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小学数学爱心的体会。
第二段:数学老师的教学爱心
数学老师是我们在学习数学时的指导者和灵魂导师,在他们的呵护下,我们的数学才能得以提升。我班的数学老师非常有爱心,她总是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解题方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老师的爱心照顾下,我对数学充满了热爱和兴趣。
第三段:同学间相互帮助的爱心
除了数学老师的教学爱心,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也是培养我们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组成小组合作,互相讨论问题,并且相互解答疑惑。我记得有一次,我对一个数学题感到困惑,当时我的同桌看到了我的困扰,主动过来帮助我,她巧妙地解答了我困惑的问题,并耐心地引导我理解题目。从那时起,我明白了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也从中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
第四段:数学竞赛中的爱心
参加数学竞赛是小学生们锻炼数学能力的好机会。而在竞赛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爱心的`存在。既有老师引导和鼓励,又有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小学数学奥赛,本以为会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但是,同学们在比赛前鼓励我,老师在赛前给我讲解了其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竞赛过程中,我碰到了一个难题,而班上的一位同学看我迟迟没有思路,主动过来给予我指导和启发,让我最终解决了问题。他们的爱心和支持使我更加坚定了学好数学的决心。
第五段:对数学爱心的感悟和总结
通过多年的数学学习和体验,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的爱心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老师们用自己的爱心引导我们探索数学,同学们用自己的爱心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带着爱心学习数学,我们能够更快乐地掌握知识,更轻松地迈出成长的步伐。数学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喜欢的一门学科。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秉承数学爱心的精神,发扬这种爱心,自己爱数学,助人爱数学,共同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尾:鼓励和展望
数学爱心是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数学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无论是数学老师、同学还是家长,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数学的热爱,用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数学的魅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小学数学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数学心得体会7
在暑假的培训中,我们年轻教师学习了很多内容,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通过电脑培训、操作等,提高现代化教学——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的能力,开阔视野,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暑假学习活动,丰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陪训活动的几点新的: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数学课堂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发现学生身边的数学,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去生成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创设一个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研究、思考。数学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要从小教会孩子运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深奥的数学问题,用灵巧的双手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
二、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授子以鱼”不如“授子以渔”,如果孩子拥有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也就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四、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五、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六、让孩子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开展学习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主动性。
七、帮助孩子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审题、学会筛选题干中的有用信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八、及时发现孩子学习的进步并及时表扬。
总之在这次的假期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自我调高意识,以及学习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优秀之处,争取做到最好,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数学心得体会8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给许多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扰和挑战。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实践教学中,我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然而,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教学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教训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数学课实践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发现在数学课上,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与直接传授知识相比,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我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和探索。同时,我也会引导他们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其次,课堂互动是促进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教师单方面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互动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通过互动,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可以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氛围,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互动还能够让我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数学课实践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问题解决来深入理解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在数学上的成绩,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第四,在数学课实践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布置一些作业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同时,我也会及时批改和评价学生的作业,给予他们明确的反馈和建议。通过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在数学课实践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因此,我定期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相信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会不断提高。
总之,数学课实践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堂互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和反馈以及不断改进和提升,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我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改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数学心得体会9
数学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让我们感到头痛的学科之一。但是,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逐渐发现了数学的魅力。在这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数学的心得体会,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数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首先,我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的学科。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定理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再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实践,我渐渐明白了数学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而是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数学学习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如果我们对基础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扎实,后面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因此,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重打牢基础,勤做基本题。只有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高级的概念和方法。
第三,数学学习需要保持持续的'动力和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和实践的学科,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和耐心去面对,不能放弃。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我发现,当我对一个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起来反而变得轻松和愉快。
此外,数学学习还需要有良好的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是一种纵横捭阖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具备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归纳总结、观察细致、思维敏捷。比如,在解代数方程的时候,我们需要善于观察方程中的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去求解。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最后,数学学习需要有耐心和恒心。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推敲和温故知新的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道解不出的题目,或者概念理解困难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地去思考和学习,最终会解决这些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的三年中,我不仅学会了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持和不放弃。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需要我们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打牢基础,保持持续的动力和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以及具备耐心和恒心。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渐渐明白了数学的魅力和意义。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同学,让我们一起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吧!
数学心得体会10
作为高中生,数学是我们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个“啊哈”时刻和“所以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时刻。但是,这些时刻都让我在数学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文将分享我的数学心得体会,希望能为正在学习数学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数学是一门语言。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语言。数学语言的符号组合和语法规则是数学的基础,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我认为,数学的学习需要在学习语言基础的`同时,积极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数学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涉及到数学的知识。例如,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格或者设计一套地图上的地理信息系统,都需要应用到数学知识。同时,数学的学习还可以加强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将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
三、数学的美妙。
虽然有时数学难度比较大,但是数学的美妙是不可替代的。数学可以推理、演绎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体会到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数学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多种,这种创造性和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我们的乐趣和探索欲望。
四、数学的方法论。
数学学习中,方法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数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科学领域和各种学科中,可以为我们的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提供指导。例如,在学习物理和化学的时候,成功应用数学的方法,将更容易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
五、数学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精神。
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山。但是,克服难关是数学学习必须要具备的素质。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同时,在挑战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培养自己的拓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语言基础、数学重要性、数学美妙、数学方法论和克服困难精神等。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数学学科的整体和细节,不断地挑战自己,相信通过努力的过程,我们定能征服这座高山,掌握好数学这一科学秘笈。
数学心得体会11
数学是一门学科,以逻辑思维和精确计算为特色,涵盖了代数、几何、数论、统计等多个分支。数学的应用极其广泛,从科学到工程再到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其重要的作用。而本篇文章,将会介绍我对于数学日记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数学日记呢?数学日记是针对数学学习而开设的记录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数学日记中,学生会记录下每个数学问题的解法,难点分析以及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可以更好地跟踪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另外,数学日记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经验积累,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数学日记之所以受到很多学子的欢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数学日记可以帮学生刻意练习,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数学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此外,数学日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补充自己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通过与书本上的例题相对照,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
在我个人的数学学习中,数学日记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我总会利用数学日记进行记录和总结,将每个知识点的相关示例题、应用题、注意事项等都进行记录。在学完每个知识点之后,我会回过头来再看一遍我的数学日记,检查自己是否有所遗漏,并重新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数学课堂上,我会用我的数学日记对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思考与总结,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在总结和回顾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时,我深刻认识到了数学日记的重要作用。通过数学日记,不仅可以更好地跟踪自己的学习历程,还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总结和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最终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这是我在数学日记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数学心得体会12
在学生生涯中,每个人都要学习数学。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几乎成为了他们的噩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经验的积累,笔者逐渐发现,听数学课的重要性对于数学学习的成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也欢迎读者们一起探讨。
第二段:理解和准备。
首先,听数学课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心理准备。数学课往往需要连续的注意力,而数学的概念和公式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在课前,我们可以预读教材,并且做好笔记和记录。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打开心态,积极配合教师,听取他们的思路和分析,理解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
第三段:提高数学思维。
听数学课也是提高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数学教育中,追求方法的正确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是很重要的。课堂上,除了听取教师的思路,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和探究,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独立学习能力与自学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看题,多模拟常见的数学问题和计算方式,从而顺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第四段:培养习惯和方法。
听数学课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数学学习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例如,当我们听到教师讲解时,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其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上网查看文献、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从而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第五段:总结。
在听数学课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进步,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把握好时间,合理分配好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数学心得体会13
数学与逻辑是一门严谨而又深奥的学科,对于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数学与逻辑》的课程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让我对数学和逻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数学和逻辑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们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要求我们在推理和证明中保持严谨和精细。数学和逻辑的本质是相通的,它们都要求我们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来解决问题。在课程中,老师通过举例和引导,教给我们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和逻辑的精确性。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数学中的.各种定理、公式和推理方法,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我发现数学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我对问题的敏锐度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其次,数学和逻辑的学习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准确、全面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例如,在学习集合论时,我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和定理来描述和分析集合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此外,数学和逻辑的学习还能锻炼我们的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决策,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计算来找出最优解。在课程中,老师教给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我发现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数学和逻辑的学习不仅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数学和逻辑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在信息时代中无处不在。良好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关键,而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学习数学和逻辑,我们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数学和逻辑的学习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数学与逻辑》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和逻辑的精确性,体会到了它们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数学和逻辑,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数学心得体会14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双基”与传统教学的“双基”的区别传统教学的“双基”是以知识为本的。老师传授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接受、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近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而且脱离生活,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新课程理念下“双基”学习本身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技能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监控等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双基”学习是不存在的。过去,我们也强调思想教育,但是往往把思想教育游离于双基的学习之外,一说到学习情感就会把它狭窄地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处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总是从怎么“渗透”来考虑,岂不知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一个“渗透”怎能包含得住?结果是学生学了数学不爱数学。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学习过程和方法之类的学习策略。所以,过去的“双基”把学习的内容窄化了,只剩下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是一种全面的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数学心得体会15
20xx年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于4月27日至29日在钉钉线上直播,作为苍南小数人有幸参与观看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29日上午我观摩了《认识毫米》三节课,三位老师明显注重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发展量感、推理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里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量感”从“数感”中划分出来,“量”不再从属于“数”,我对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深刻。
一、动手操作,体会量感
新课标不是强调一个概念的产生而是要体会其必要性。三节课老师都是以不足1厘米怎么测量,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米和厘米时的长度单位细分意识。洞头区大门镇小的李当行老师通过创造尺子动手操作“分一分”引发思考。虽然这时候学生分的份数是不统一的,但学生体会了毫米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建构了计量单位学习的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观察尺子发现1厘米等于10毫米,再到学生指一指、说一说你发现的毫米数,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从观察发现到思考,是做中学的体现!同时,对于平均分的份数,一步步从不统一到统一,在整个对比归纳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和抽象能力,建立计量单位的表象,体会量感。
二、估测类比,建构量感
量感的形成和培养,新课标是和很多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测量的本质是比较,在三位老师的教学活动中都出现了物品厚度比较、互相测量的活动设计。在寻找1mm物品厚度基础上建立“1个单位”的标准,为后续“非标准测量”做铺垫,实现量感的.深化。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朱昭伟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卡片、硬币测量小方块的厚度。学生反馈中,发现10张卡片或者5个硬币叠加都能测量出小方块厚度是10毫米。感受通过选择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带来的结果变化,感受标准量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从而体会量的大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将抽象的长度与自身的感知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量感体验经验,体会测量的本质。学生经历观察估量、调整对比、再次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审辨思维和量感体验,从而发展量感。朱老师进一步追问:一个物体厚度是12毫米有多长?还是不用尺子,请你想象有多长画一画?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合理的推测,从“一个单位”到“几个单位”,心中的参照物越来越丰富,估计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展示汇报时对比画图方法,再动手用尺子比一比,将量感“估测”与“测量”相结合,促进了对量的感知,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结果,建立量感思维的表象。
三、数形结合,培养量感
史宁中教授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一致性和整体性,这也是本次新课标重点强调的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这是不变的大方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的主题都是相通的。量感的教学,我们要抓好关键的两件事情:计数单位和个数。三节课都是通过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横向沟通,渗透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引导学生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单位转化,通过数形结合,在推理计数中抓住数学本质,培养量感。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实验小学的单显达老师出示“1厘米6毫米”时,引导学生用16毫米表示,继续动态出示“2厘米”、“3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尺子变成数轴,启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基于十进制的渗透,学生很容易感觉到这和数数是一样的,满十进一,为后续学习小数、分数和更多的长度单位打下基础,体现了结构化思维让学生回归到了单位产生的最初的时刻,回归到了度量就是计量单位累加的最初的时刻。将抽象的量感与已有的数感相结合,进一步明晰长度单位的连续性,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量感的生长力。
三节课,基于学生立场,恰到好处的设问与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可见。同时,教学设计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渗透了劳动教育、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精确测量的优势,渗透量感的同时,提升了思辨能力。在单元视角的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的路上,面对未来的小学数学发展趋势,新课标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量”的学习,除了提供丰富活动体验外,我们教师还应提供更多思辨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来,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
【数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数学心得体会11-23
数学的心得体会01-08
数学的心得体会01-08
数学心得体会11-23
数学实验心得体会03-17
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2-17
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05-08
考研数学心得体会12-27
数学研修心得体会04-02
数学培训的心得体会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