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咏怀诗八十二首》原文及赏析
《咏怀诗八十二首》原文及赏析1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翻译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注释
醴泉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句解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延颈:伸长头颈。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 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鉴赏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直接用飞鸟意象者29首,间接用者13首,总计42首。这些飞鸟意象的渊源,可追溯至《国风》、《离骚》、《庄子》、《山海经》。《国风》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兴;《离骚》的美人香草、俊鸟恶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洁之志;《庄子》中的飞鸟意象,则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则三种意义皆有:他时而以俊鸟如凤凰、玄鹤寓其高洁之志和现实追求;时而以高鸟如鸿鹄、海鸟寄其逍遥之梦;时而借孤鸟寒鸟起兴,写其孤苦之思。各种不同的飞鸟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侧面,最终建构了阮籍复杂、矛盾的多重人格。《咏怀诗》第一首云:“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二字,既为八十二首《咏怀诗》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点。
创作背景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赏析
曾国藩解曰:凤凰,本阮公自况。沈德潜曰:凤凰本以鸣国家之盛,今九州八荒无可展翅,而远之昆仑之西,于洁身之道得矣,其如处非其位何。所以怅然心伤也。二人之解都可通。但尚有他解。
这首诗很可能是为嵇康的悼诗或者悼其下狱。首先,“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与阮籍其他咏怀诗的起调大不一样。所谓“感于哀情,缘事而发”,“师心以遣论”。这诗的起因应该不是自伤身世,苦无洁身之道那般简单。且阮籍在咏怀诗中最常用孤鸿,孤雁自喻,桃李尚惧成蹊,自己不会自言凤凰。其次,嗣宗写诗语气。“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显得既爱其才,又几分笑弄,更多无奈。况除却阮嵇当时没人能当凤凰之喻。“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写的正是“性烈而才隽” “高情远志,率然玄远” 的嵇康。
阮籍卒于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冬,与嵇康被刑在同一年。嵇康的下狱应该对嗣宗触动很大。当时阮籍为司马炎写了劝进表,他希望嵇康能了解他的酒狂之意。
《咏怀诗八十二首》原文及赏析2
原文:
咏怀诗八十二首
(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赏析:
此诗原列第三十九。本篇是上篇的延伸和进一步发挥,全力赞美壮士们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壮士们的仰慕心情。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二句高屋建瓴,起势不凡,总摄全篇。 “慷慨”,意气激昂的样子; “八荒”指极遥远的地方。据刘向《说苑》云: “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这两句总述壮士们的志向和外在表现,先给人以总体的强烈印象。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紧承前两句,由志向引出行为:驱车远征,出发去打仗。 “行役”二字,表明是为国应尽的.义务,所以下句才说“受命念自忘”,即领受君命之后想到不应当顾及自身。以上四句合起来,犹如现代电影艺术中的全景式镜头,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来展示壮士的形象:他们意气风发地驾着飞轮翻滚的战车,浩浩荡荡地开向远方。接下来四句,则有如现代电影艺术中的特写镜头,他们挟着精良的弓箭,穿着明亮的铠甲,舍生忘死,奋勇作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二句,突出写壮士的身躯,以集中展现他们的外貌。 “乌号”是一种良弓的名字; “精光”指日月的光华。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二句则突出写壮士的魂魄,以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壮士们在两种特定的环境(“临难”和“身死”)里经受了考验,其表现(“不顾生”和“魂飞扬”)证明他们都是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结尾四句紧承前意,由壮士的行为和表现,写到他们的追求和愿望。应当说,临难而不顾生是壮士所追求的“义”,身死而魂飞扬是壮士所表现的“忠”,故结尾四句就“忠义”二字发挥,说壮士的目标和愿望就是:求得百世荣光,美名传扬,并且以自己的名声垂示后人,人的气节有永久的力量!
读完这首诗,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屈原的《九歌·国殇》。那些“带长剑兮挟秦弓,身首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楚国将士,仿佛在这里再现。所以前人说本诗词旨由屈原《九歌·国殇》化来。但阮籍化用神妙,已注入浓厚的时代特色。本诗中的壮士,其行为是在维护忠义和气节。这对当时那些以浮华进取、以屈节求荣的无耻之徒,不啻是有力的打击。方东树评此诗“词旨雄杰壮阔,自是汉魏人气格”(《昭味詹言》),其意所指,或恐在此。
【《咏怀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山村咏怀原文及赏析01-01
岁夜咏怀原文及赏析05-10
咏怀古迹五首原文及赏析05-12
《咏怀古迹·其四》原文及赏析04-05
《古意诗》原文及赏析05-26
别诗原文及赏析02-27
就义诗原文及赏析02-27
鲁迅的诗原文赏析12-19
雪诗原文及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