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时间:2024-09-09 08:03:14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1

  电子书,大半个月,早晚通勤时间在地铁上读完。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标题不太贴切,正如一些短评中所说的那样,就好比是作品明明是“红楼梦”却起了个“林黛玉”的标题。我理解托尔斯泰并不只是想写一个出轨女人的故事、而是想要展现当时的俄国贵族社会的全景,但是,无论怎么看,我都觉得安娜和列文的两条线关联度太弱,完全可以各自单独出一本书。

  再说故事本身,因为前不久才看了《包法利夫人》,印象极为深刻,而且两部作品的主题也很类似(抛开列文线不谈,毕竟它的标题是“安娜”),所以难免心中作了对比。托尔斯泰的文字时代感很强烈(一看就知道是19世纪的文字),他的心理描写自是精妙,但也赘述略多。

  而福楼拜的文字(至少在《包法利夫人》中)则更有一种能够穿越时代的微妙和简练,可以说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它的文本有“文学”本身的魅力,读起来更一气呵成,更打动人人心。说到对于两个故事的具体感受就是,比起安娜,我更同情爱玛——当然,会有这种感受,也许是因为安娜是真正的`上流社会的妇女,而爱玛是典型的小布尔乔亚、更能代入我自己?

  另外,今年年初我还读完了《战争与和平》,两部大作加在一起让我有种感受——关于托尔斯泰的作品,评论家们赋予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大过了“文学”本身。托尔斯泰的眼界和格局显然受了俄国和自身阶级的约束。他的前半生(至少体现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中)太过看重宗教和改良的作用。

  他会有改良派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他毕竟是贵族,而且是大贵族。他作品中的角色都是贵族,而普通的俄国人民(尽管他本人对他们抱有极大的同情)是纯粹的NPC和背景板。而在十九世纪,在远比俄国发达的西欧,社会的精英们已经开始批判那束缚着社会进步的旧制度、转而歌颂人民和革命了。

  写于十九世纪70年代的《安娜·卡列尼娜》还在反复讨论俄国要如何改革,而在十年前,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就不遗余力地歌颂着反抗压迫的人民和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了。我想,这大概就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区别吧。不过,托尔斯泰和雨果在思想上有一点倒是相通的——他们都相信“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且,他们也都喜欢在作品中“开专栏”。

  当然,托尔斯泰本人的确是值得尊敬甚至崇敬的,也的确配得上“俄国的良心”这种称号。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不喜欢戏剧化的情节,但是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那么他在晚年对于自己“死”的抉择(堂堂公爵大人、俄国的良心,决定抛下自己“罪恶”的家庭和“堕落”的生活,离家出走,在途中的火车站因感染肺炎死去),却给自己这部“书”留下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一个极大的升华。几年前在读到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托尔斯泰篇时,我的确感受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人的伟大。

  我向来不太喜欢艺术家的“死亡效应”,主要是他们的粉丝太刻奇了。而且有许多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学、诗歌、音乐、绘画)实际上水准平平(具体不点名了),但是就因为其创作者的死(意外、自杀或者“英年早逝”),作文而给它们加上了一种令人追捧的光环,毕竟对于某些人来说,喜欢“死人”的作品是一种时尚。

  但是,对于托尔斯泰,我不得不心生敬畏。他自己这本“书”,和他那些印成铅字的作品同样可以流芳千古。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2

  我始终相信,读书是一种交谈—与心灵,与思想交谈。在这样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与一些灵魂相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正是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感触。

  而我之所以会一直热忠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很重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是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本质,这也许在许多别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而《安娜·卡列尼娜》可谓是经典之作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所反映的俄国正处于一场大变动中,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我认为书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本质。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择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悲剧,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固然可以为了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终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悲剧!这种悲剧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希望别人幸福,希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书讲的是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通过塑造这些家庭中的人物来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使观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领悟到当时俄国社会的实质,不愧为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11-23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11-23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10-11

安娜卡列尼娜优秀阅读感想心得03-12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分析10-23

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2-18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9-27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12-20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3-13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