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国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六国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
六国论
朝代:|作者: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颠覆: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最后。
26.继:跟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为
39.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下:指在六国之后
58.从:跟随。
59.故事:旧事,先例。
全文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写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2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①不利,战不善,弊②在赂③秦。赂秦而力亏④,破灭之道也。或⑤曰:六国互⑥丧⑦,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⑨失强援,不能独完⑩。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11)攻取之外(12),小(13)则获邑(14),大(15)则得城。较(16)秦之所得(17),与战胜而得者,其(18)实(20百)倍;诸侯之所亡(21),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22)秦之所大欲(23),诸侯之所大患(24),固(25)不在战矣。思厥(26)先(27)祖父(28),暴(29)霜露,斩荆棘(30),以(31)有尺寸之地(32)。子孙视(33)之不甚惜(34),举(35)以予(36)人,如弃草芥(37)。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38)则(3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40),奉(41)之(42)弥(43)繁,侵之(44)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45)矣。至于(46)颠覆(47),理(48)固(49)宜(50)然(51)。古人(52)云:“以地事(53)秦,犹抱薪(54)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55)之(56)。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57)迁灭(58),何哉?与(59)嬴(60)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61)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62)亡,斯(63)用兵之效也。至丹(64)以荆卿(65)为计(66),始(67)速(68)祸焉。赵尝五战于(69)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70)再(71),李牧(72)连却(73)之。洎(74)牧以谗诛(75),邯郸为郡(76),惜其用武而(77)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78)殆(79)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80),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8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82)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83),当(8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85)天下之奇才,并力(86)西向(8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88)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89),日(90)削月(91)割,以(92)趋于亡。为国(93)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94)不赂而胜之之势。苟(95)以(96)天下之大(9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98),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①兵:武器。②弊:弊病,毛病。③赂:以财物与人而有所谋求,这里指割地求和。④亏:损,削弱。⑤或:不定代词,有的人。⑥互:交互,—个接着一个。⑦丧:亡。⑧率(shuài):全部,一概。⑨盖:因果连词,因为,由于。⑩完:全,保全。(11)以:用,凭借。(12)攻取之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指用讹诈的办法获取别国贿赂的土地。(13)小:形容词如名词,指小的贿赂。(14)邑(yì):小城。(15)大:形容词如名词,指大的贿赂。(16)较:比较。(17)秦之所得:这里指用讹诈的办法从别国的贿赂中获得的土地。(18)其:那,指代秦国从别国的贿赂中获得的土地。(19)实:实际情况。(21)所亡:失去的土地。(22)则:连词,那么。(23)所大欲:最想望的。(24)所大患:最担忧的。 (25)固:都。(26)厥(jué):代词,同“其”,他们的。(27)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28)祖父:泛指祖辈和父辈。(29)暴:暴露。(30)斩荆棘: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中克服重重困难。(31)以:而,才。(32)尺寸之地:形容土地很小。(33)视:看待,对待。(34)惜:珍惜、爱惜。(35)举:拿。(36)予(yǔ):同“与”(37)草芥:比喻轻微不值钱的东西。芥,小草。(38)然:既然如此。(39)则:那么。(40)厌:通“餍”满足。(41)奉:献,送给。(42)之:指秦国。(43)弥:愈,越,更加。(44)之:指贿赂秦的各国。(45)判:明显。(46)至于:连词性结构,一般表事情达到的程度或出现的结果,可译作“竟至于”、“结果”。(47)颠覆:被推翻,灭亡。(48)理: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49)固:本来。(50)宜:应当。(51)然:这样。(52)古人:指战国时苏秦的弟弟苏代。苏代曾对魏安釐王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史记魏世家》。(53)事:事奉。(54)薪:柴草。(55)得:得当,适合。(56)之:指上面说的道理。(57五)国:指韩、赵、魏、楚、燕。(58)迁灭:灭亡。迁,变。(59)与:接交,交好。(60)嬴(yíng):秦王的姓,借指秦国,(61)义:名词作状语,出于正义。(62)后:靠后。指在韩、赵、魏、楚之后。(63)斯:此。(64)丹:燕太子丹。(65)荆卿:荆轲。卿,是表示尊敬的词。(66)计:对策。(67)始:才。(68)速:招致,(69)于:跟,同。(70)者:表停顿的语气词。(71)再:两次。(72)李牧:赵国的良将。(73)却:使动词,使……退却,打败。(74)洎(jì):等到。(75)牧以谗诛:公元前229年,秦国收买赵王宠臣郭开,诬陷李牧谋反,李牧被杀。第二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灭赵国。(76)邯郸为郡:秦灭赵后,将赵国都城邯郸改为秦的一郡。(77)而:却。(78)革灭:消灭。(79)殆;几乎,差不多。(80)智力孤危;即“智孤力危”。智孤,智术穷竭,无计可施。力危,国势孤悬,孤立无援。(81)向使:假使。(82)犹:还。(8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互文,即“胜负存亡之数理”。数、理,都指定数,命运。(84)当:通“倘”,如果。(85)礼:以礼相待。(86)并力:合力。(87)向:动词,与之对抗。(88)食之不得下咽:比喻万分忧虑。之,取消“食不得下咽”的独立性。(89)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之所:古文被动句式。劫,胁迫、挟制。(90)日名词作状语,日日。(91)月:名词作状语,月月。(92)以:以致。(93)为国:治理,国家。(94)以:因,由于。(95)苟:如果。(96)以:动词,有,表存在。(97)天下之大:即“大天下”,定语后置。之,定语后置的标志。(98)从……之故事:等于说“重蹈……的覆辙”或“再走……的老路”。从,跟随。故事,旧事,前例。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用土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国力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啊。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难道)全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是:“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也是由于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它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自然)不能独力保全自己。所以说(六国灭亡的)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靠战争夺取土地之外,(用讹诈的办法获取别国贿赂的土地,)小的贿赂就能获得乡镇,大的贿赂就能获得城市。比较一下秦国从贿赂中所得的土地跟战胜别国所得的土地,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诸侯由于贿赂失去的土地跟因战败而失去的土地相比,前者实际上也是后者的百倍。那么秦国的最大欲望,诸侯的最大祸患都不在战争上。想想诸侯的`祖先,冒着风霜雨露,披荆斩棘,才得到了这么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后代对土地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面对讹诈)今天割五座城,明天割十座城,好像扔根小草一样,然后换来一个晚上的安睡。(可是)早晨起来一看四周的国境,秦国的军队又逼来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暴秦的贪欲却永不会满足,送给他的土地越多,他侵犯你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交战,而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很明显了。六国竟至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当如此。古人说:“拿土地去事奉秦国,好像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没烧光,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得十分恰当。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然而它)最后也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它)结交秦国而不援助其他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赵国的君王,最初是有远见的,能够坚守他们的国土,坚持原则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是小国却靠后才灭亡,这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直到燕太子丹以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灭亡的灾祸。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两败三胜。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又接连把它击退。直到李牧因受诬陷被杀,赵国都城邯郸才成了秦国的州郡,可惜的是赵国虽能使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底啊。况且这时燕国和赵国都处在其他国家快要被秦国完全灭掉的形势下,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危了,因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自己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刺客到秦国去,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从胜败存亡的命运来看,如果它们同秦国较量,也许胜负难定。
唉!(六国诸侯如果)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杰出人才,齐心协力对付西边的(秦国),那么我怕秦王连吃饭也咽不下去啊。可悲呀!(六国原本)有这样好的形势,却被秦国日积月累的淫威所挟制,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让(自己)被(别国)积久的威势所挟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尽管)它们的国力比秦国弱,然而还有可能由于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势头。如果(谁)有着偌大的天下,却跟着走六国灭亡的老路,这种(治国者)就又在六国(统治者)之下了!
[鉴赏]
苏洵的史论和政论,文风雄健,议论酣畅,“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曾巩),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以本文为例: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考虑到六国之中韩、魏、楚确曾割地赂秦,而齐、燕、赵却未曾以土地赂秦的事实,作者故作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焉?”然后斩铁截铁下一判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反面堵死了论敌可能提出的驳议。树己帜而拔敌旗,在确立自己的论点的同时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这叫以守为攻,使论敌无可驳斥。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承上文,分别对“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其灭亡原因。紧靠秦国的韩、魏、楚受到秦国的威胁幻想以土地换取和平,结果是“奉之称繁,侵之愈急”,最先灭亡。不“赂秦”的国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齐国,齐国国力不弱,不但不抗秦,反而依附强秦,结果另五国失去了“强援”,而齐国最后也不能自保。燕赵两国虽小,但敢于抵抗强秦,却因得不到外援,“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作者把六国分为两个类型:赂者和不赂者;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魏、楚,第二种是齐,第三种是燕、赵。对第一种“以地事秦”的国家集中力量分析批判,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对第二种“与秦而不助五国”的齐国作了严肃的批判;对第三种“战败而亡”的国家则表示深切地惋惜,态度和分寸各不相同。有分寸,有区分,对具体问题作具体的分析,是论说文逻辑力量之所在。
第三部(第四、五自然段)指出,为国者应从六国之亡吸取教训,不要被敌人的积威所吓倒,进而警告北宋当局,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作者采取类比推理,将六国与北宋作比较。它们之间的“同”:屈服于敌人的压力,不敢斗争。它们之间的“异”:六国诸侯仅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宋朝却占有全国大部分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如此看来,“以天下之大”的宋王朝却步六国之后尘向辽和西夏政权屈服,纳贡称“侄”,这样的“为国者”当然“又在六国之下”了。这样的结论无可辩驳,不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且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的良知和胆识。
全文论点鲜明有力,论证缜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逻辑性极强。
《六国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3
苏洵
六国破灭(1),非兵不利、战不善(2),弊在赂秦(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4),“六国互丧,率赂秦耶(5)?”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 也。”秦以攻取之外(6),小则获邑(7),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8);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9)。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10)。思厥先祖父(1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12),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13),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5)。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16)。”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7)。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18)。至丹(19),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0)。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21);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2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5),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26)三国各爱其地(27),齐人勿附于秦(28),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29),或未易量(30)。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2)。
〔注释〕(1)六国: 指战国时的燕、赵、齐、楚、韩、魏六个国家。(2)兵: 兵器。(3)弊在赂秦: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4)或曰: 有人说道。(5)率: 大都(是)。(6)秦以攻取之外: 秦国由进攻直接夺取之外。“以”作“由” 解。(7)邑: 古时大夫的食采地称 “邑” 。(8)较秦之……百倍: 比较一下秦国(由受赂)所得来的城邑和由战胜而夺取来的城邑,它(受赂得来的城邑)的成果的数量要大百倍。实: 果实、成果,这里指成果的数量。(9)诸侯之……亦百倍: 比较一下诸侯(因赂秦)所丧失的城邑和战败而丧失的城邑,它(赂秦所丧失的城邑)的数量也要大百倍。亡: 丧亡、丧失。(10)固: 原来、本来。(11)思:发语词,无义。厥: 其。(12)予: 同 “与” ,给的意思。(13)割: 分取。(14)厌: 满足。(15)固:本来。宜然:固然。(16)见《史记·魏世家》苏代语。(17)与: 相与、交好。嬴(ying): 嬴氏,指秦国。秦国的祖先被赐姓嬴氏,后称秦嬴氏。(18)斯用兵之效也: 这是用兵戎来对抗的成效。(19)丹: 指燕太子丹。(20)荆卿为计: 指燕丹密遣剑侠荆轲入秦,以诡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一事。后因谋刺不果,荆轲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速祸: 加速了秦国灭燕的祸患。(21) “赵尝五战”两句: 这是一种约略的提法,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一》。苏秦到燕国游说燕文侯,有 “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的话。实际上秦、赵交兵远不止五次,赵国失败也不止两次,但是在五次较大的战役中,赵国有三次击败秦军。(22)李牧: 赵国末期人,善用兵。却之: 退之,这里指打败它。之: 代指秦国。(23)洎(ji): 通“及” ,犹“等到”之意。据《史记》载,李牧连败秦军,为秦所畏忌。秦以黄金贿买赵王宠臣郭开,诬李牧图谋反叛,赵王罢李牧兵权,李牧不受命,赵王派人暗中捕杀李牧。邯郸为郡:李牧被杀,秦军立即进击,大破赵军,俘虏赵幽缪王迁,公元前228年占领邯郸,并作为秦国的一个郡。邯郸:赵国都城,这里代指赵国。(2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可惜的是它用武力抗击善始而不能善终。(25)革: 除。革灭: 即消灭。殆: 几乎、几至于。(26)向使:假使,如果。(27)三国: 指韩、魏、楚三个与秦为邻之国。(28)附: 亲附。(29)较: 此处作较量、竞争解。(30)或未易量:或许未可轻易地估量(即下结论)。(31)势:形势。积威: 积累起来的威势,指秦国长期以来对六国的威胁。劫:指控制。(32)苟:假如。天下: 指北宋时行政所及的疆域。下而从: “下”作在其后解。后句中“下”作在其下、下等解。“从”作随从,犹言蹈袭。故事: 旧事,前例。
〔鉴赏〕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世便骤然倾颓,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做文章,而忽略了更为要紧的题目:秦国何以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 历史家语焉不详,文学家指斥欠当。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圈,北宋策论大家苏洵注目于这个历史旧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六国论》是第一篇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的文字,故而它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 《六国论》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苟安的悲剧结局,故它又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 《六国论》论六国,不足六百字,言简意深,机锋雄辩,故它还有史论的简明性。“三性”合一,便使《六国论》兼有了文学的欣赏价值和史学的借鉴价值。
对五百四十字的论文作逐字逐句的分析,当然是必要的,但探明作者论证历史故实的缘由或苦心,考察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更为重要。探索考察的结果,便是寻到如下的两点悟性认识:
其一,《六国论》是源于忧国情怀而抒写的救国篇章。苏洵生逢宋室真宗、仁宗两朝。其时,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由于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强邻骚扰,国颇不宁。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圣宗率军侵宋,寇准力劝真宗亲征。澶渊一战,宋兵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主和,并于是年十二月(1005年1月)辱签“澶渊之盟” 。自兹,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屈求安之风日上,契丹遣萧英等至宋,直索阳晋(今山西太原),及亘桥(今河北雄县易水之上)以南十县土地。结果在“澶渊之盟”的旧码上又加新码: 岁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庆历四年,西夏主李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朝却反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多两,绢十五万多匹,茶三万斤。一代又一代的 “为国者” ,皆为敌人“积威之所劫” ,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的。虽然救国之策并不是完整的,但透过《六国论》,苏洵的救国方略还是可辨眉目的: 一不赂敌,二要用武,三要团结,四封谋臣,五礼奇才……可惜这样卓然的器识并不见赏,仁宗、英宗、神宗,以至于徽、钦二帝,尽主和、主赂、主降。《六国论》问世后七十年左右的靖康元年(1126),金兵破汴京,掳二帝,北宋遂被颠覆。平心而论,第一个觉察宋室江山 “日削月割,以趁于亡” 的,就是苏洵! 鉴史知今,察微知著,历史的预见竟到了毫发无爽的地步,这不能不归之于苏洵敏锐的历史洞察力。这样看来,《六国论》就不单纯是救国篇章,它是醒世的警钟,历史和民族劫难的第一个信号,为子孙后代而发的忧心的长叹! 同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赞“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荐布衣苏洵状》),确是知人知文之论。
其二,《六国论》植根历史的再认识,对传统史论作出了新发展。秦国胜利,六国灭亡,其因为何?文学家、史学家都有成说。因为苏洵是散文大家,所以我们在文学家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则较为公允。贾谊《过秦论》主要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之因也有透露: 在六国,“争割地以奉秦”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使秦国 “有余力而制其弊”; 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这种分析,顾及了斗争的双方,是辩证的; 但分析不确,六国并非 “争”着割地纳银的`! 杜牧《阿房宫赋》,说得较为含糊,“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说的可贵,在于他注意了六国灭亡内因的分析; 不当之处,在于他把内因又看得过于偏狭: 六国不能 “各爱其人” 。与贾、杜两说相比,苏洵《六国论》就显得全面深刻了。首先,《六国论》对六国灭亡这一具体历史事件作了具体分析,避免了贾谊大而化之的说法。在苏洵看来,六国并非铁板一块,韩、魏、楚以地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最后“至于颠覆” ; 齐国虽不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 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但又 “用武而不终” 。这个分析,不能说最确当,但结论终究还是具有较尖锐的历史针对性的。
其次,《六国论》分析史实坚持了内因决定论,且避免了杜牧议论的偏颇。通篇文章,都是站在六国的立场上论析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一个否定选择句式,直接揭示了破灭内因;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触及了破灭的内部关系。如上段所述,对六国败因的分析,都是着眼于自身,而没有归之于强秦。正因为苏洵坚持了杜牧“灭六国者,六国也” 的观点,而又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所以他才追索到了六国灭亡因由的复杂性、多样性。当然,这就不单是“爱人” 与否的问题了。
再次,《六国论》看问题全面周详,坚持了综合性、统一论。“内因” ,并非 “一因” ; 内部因素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赂秦” 是主因,“与嬴”是次因,“用武而不终” 是末因。主因是讲政治、经济,次因是讲外交,末因是讲军事。这样一个排列顺序表明了苏洵历史观的特征: 国家兴亡,表面上依赖于军队强弱及征战胜负; 实际上,政治的治乱,经济的强弱才是兴亡的主要因素。这无疑是极有见地的。
以上两个方面,是对《六国论》所作的宏观分析。作为优秀的史论散文,其立论之鲜明警策,论证之纵横开阖,遣辞之精美宏丽,也是极耐人寻味的。
此文分五段。第一段,推出总论点: “弊在赂秦” 。文章标题为《六国论》,落笔便揭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弊在赂秦” 斩钉截铁,由于是在排斥了 “兵不利” 、“战不善” 的双重因素后突兀而出的,所以特别鲜明触目; 又由于这四字后加上“赂秦而力亏” 的分析,及“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补充,论点又是稳固周严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本文立论确是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第二段以秦人的永不知足,赂秦者的奉之频繁,来正面论证赂秦之害。论证紧扣一 “赂”字展开,围绕一“亏”字挖掘,终于引出 “颠覆”的必然结论。由于在严密的论证中插入了生动的描述(“得一夕安寝”节),引用了形象的比喻( “抱薪救火”节),故冷峻的议论,亦着上感情的色彩。
第三段例举六国对秦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先批判齐国附秦之非,继肯定燕赵用兵之效,后惋惜用武之不终,条分缕析,各得其所。客观的评判之后,又附以主观的设想,让人感到历史的完满结局,有时也要靠正确的策略来促成。
第四段、第五段,一慨叹历史的悲剧,指出为国者不应为敌人积威所劫; 一忧虑现实的危机,警诫当国者不能蹈六国破亡覆辙。献策,不呈媚态; 讽谕,不露锋芒,表现了忧国忧民者的一片诚心。文章发于“六国”,收于“六国”,首尾呼应,谋篇周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作者论六国,并不系情六国,乃系情当今国家; 责古人,告诫今人,这就是《六国论》的微妙体旨!
《六国论》,原题《六国》,选自《嘉祐集》卷三之《权书》。《权书》十篇,此为第八。宋仁宗至和(1054—1055)嘉祐(1056—1063)间苏洵至京师,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上献仁宗,由此,苏洵踏上仕途。《六国论》在作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颇有分量的。后人曾把《六国论》与贾谊《过秦论》,王安石《建封论》相媲美,极有见地。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曾说: “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此段评价,连用六个“能”字,盛赞老苏笔力之雄健。清人刘熙载十分重视此字,他说:“ ‘能’之一字,足明老泉之得力,正不必与韩(愈)量长较短也” (《艺概·文概》)。依刘熙载的见解,苏洵、韩愈不相上下,他们为文之高妙,全在于一个“能” 字,即“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韩愈《答刘正夫书》)。《六国论》不傍旧说,独抒新见; 不述旧语,独造新篇,确是“能” 人之“能” 文!
【《六国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相关文章:
《公输》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1-29
《寒食》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4-18
杜牧清明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9-16
《夜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2-25
王维相思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05-06
佚名公输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先秦04-24
白居易忆江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4-12
杜甫哀江头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9-05
苏洵《六国论》 全文、注释和赏析08-25
《捕蛇者说》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