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情况汇报

时间:2024-09-01 09:28:48 个人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汇报,汇报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陈述,如果有PPT的话则更加正式,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服务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1

  一、志愿服务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市区商业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东至交通路,西到五一路,南达人民路,北至美食街,辖区面积0.35万平方公米。辖区共建单位1个,辖区常住户居民589户,1445人,流动人口5800余人。老旧小区较多,老年人口较多。按照马路街街道党工委“一居一品”的工作思路,按照“突出实践特色,创建五型社区”的要求,社区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深入到辖区的单位、居民楼院等地方开展各式各样的服务活动,真正的做到了活动多样化、内容接地气的志愿者服务,适应了新时期街道、社区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二、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队伍

  (一)社区始终注重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把开展志愿者日常管理、服务、指导、工作、培训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逐渐形成了的特色和优势。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组建以党员志愿者、老退休干部、热心群众为主的八支志愿者服务队,致力于开展党员教育、医疗服务、邻里互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社会化,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以党员“双报到”活动为依托,充分挖掘社区各种资源,加强与辖区内共建单位的联系,共促共建双服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吸纳辖区内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鼓励单位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网格入户调查情况,党员发挥个人专长,主动认领社区志愿岗位,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具科学性、规范性,让群众津津乐道。

  (三)根据上级的部署和安排,社区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种类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区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安排和了解,及时掌握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社区计划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对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评优评先,对开展志愿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本着“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社区服务工作新方法,新路子,以求真务实之精神,努力为社区居民服好务。

  文化宣传: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生活,活跃节日气氛,社区利用节假日或中国传统节日,让具有文娱特长的居民群众参加文化娱乐表演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核心价值观观等知识。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大家载歌载舞,活跃了”现场气氛,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法律援助:为强化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提高居民依法维权的能力。为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社区以在职党员中的法律工作者和社区法律顾问组成法律援助精干力量,通过定期、不定期发放宣传资料,到居民中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动,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有效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现场民事调解等系列法律实践活动,增强了大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行为能力。

  医疗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让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舒心和放心。社区坚持以“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为志愿服务的宗旨,以辖区资源为依托,定期为居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经常为社区老人进行身体保健、宣传检查,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上门,极大方便了年老、残疾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众。

  环境卫生: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每周五坚持开展“清洁家园”主题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对小区绿地上的杂物进行集中清理,针对小区楼道和小区内道路两旁的“牛皮癣”问题进行整治,为小区居民营造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志愿者的行为也给大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居民们能够向榜样看齐,共同来建设维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也促进居民提升志愿服务意识,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治安巡逻:以建设平安社区为契机,治安志愿服务队进社区,缓解了居民们的安全忧患意识。上半年以来,社区多次邀请圆安消防工作人员向广大社区居民讲解防火、灭火常识以及火灾发生后的自救知识。并采用互动的方式举行消防知识有奖竞猜和灭火演练,以此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火意识和灭火自救技能,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平安社区建设。

  四、志愿服务活动

  (一)“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

  根据社区情况,每月开展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癣”清除、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公共设施、绿化的维护等。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我社区的志愿者不定期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义诊等,以体现社会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

  (三)“创平安社区”活动

  以现有义务巡逻队为依托,按照义务巡逻队现在工作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维护辖区安全的义务巡逻,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

  (四)“双报到”党员的志愿服务。社区开展各种活动,辖区“双报到”党员都积极参与。

  (六)围绕特殊日,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活动

  1. 7月1日,建党日。充分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对辖区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并带去节日的问候。

  2. 8月1日,建军节。组织开展拥军服务,慰问军烈属活动。

  3. 9月9日,重阳节。组织慰问敬老院老人、辖区孤寡老人等,并带去节日的问候。

  4. 其他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如扶贫帮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

  五、工作下一步打算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2

  随着经济社会、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对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越来越关注,各级党委、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把社

  区居民的实际愿望解决好,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效能,近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

  一、统一管理,激励斗志,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多年的.社区工作实践使我们深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事关民生之本,事关社区和谐稳定。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一方面,坚持对3名从事劳动保障服务的人员实施从严管理,做到“一个统一”、“四个严格”,即:与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工作标准严格,规章制度严格,办事程序严格,责任分工严格。另一方面,经常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引导她们深刻认识“劳动保障事业无小事”,并从工作、生活方面给予关心照顾,激发她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再一方面,始终把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分析、半年和年终有总结,并要求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人人关心劳动保障工作、人人熟悉劳动保障工作。这几年,社区不仅充分保证了劳动保障专项经费的使用,配齐配全了专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特别是,每逢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方面有大项任务或是一时完成不了的工作,我都发动社区全体人员一同上,保证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大力促进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居民最关心也是社区最难做的,更能体现劳动保障服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这几年,我们在要求她们详实掌握社区劳动力资源、引导失业人员正确对待工种和工资福利的基础上,坚持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积极依托市、区、街道举办的招聘平台,多次组织社区失业人员参加“企业现场招工会”,先后有856人在招聘会上找到了工作。二是通过积极为驻区单位上门服务,大力开展党组织建设共建、文明新风共育、帮教助困共管和思想教育联抓、环境卫生联搞、社区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办的“三共四联”活动,深挖驻区单位潜力,积极提供就业岗位。自以来,驻区单位不仅为社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还帮助社区解决就业人员26人。三是对想创业有思想顾虑的人员能及时进行疏理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创业,特别是对社区两劳释放人员就业困难给予特别的关注。仅去年,我们通过做工作,就先后帮助4人实现了就业、创业梦,其中还协助2人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由于工作较为扎实,目前社区绝大多数失业人员走上了就业之路。

  三、整合资源,发挥余热,着力丰富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3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关爱残疾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需求。根据市、县残联提出的要求:到20__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县残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镇作为崇明县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的试点单位,于20__年7月开展这项工作。通过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需求调查,目前需求康复服务对象830人与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其中:视力残疾98人,听语残疾89人,肢体残疾399人,智力残疾200人,精神残疾44人。服务对象占持证残疾人76.3)双方手续的履行体现了“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目的,不断确保残疾人的康复权利。三年来,我镇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工作始终围绕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这次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制订方案,分工负责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残联工作的一项新内容,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是一项新举措。为了进一步了解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残疾人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与康复需求,根据县残联的要求,我镇接受“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镇政府把此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位置,按照市、县残联制订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及时召开送康复服务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认真制订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方案,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小组、评估汇总小组。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时间进程和质量效果,拟订评估工作日程安排,对参与评估的同志提供信息以利工作的方便。为了体现效果评估真实性、代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随机抽样20从被服务对象档案资料中以逢五逢十的数字抽取,从而确保20对象评估的公正性。

  这次参加评估的有:民政、残联干部2人,社区卫生中心专职医生2人,县人大代表1人,退休教师1人,镇村助残员33人。还举办培训班、召开相关会议,让大家明确评估工作目的,了解送康复服务方面的落实情况,通过调查上门访谈了解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掌握残疾人对“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的认同度。

  二、深入调查,分组汇报,分析情况

  我们把这次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作为推进和不断完善、巩固送康复服务的基础和动力。自九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八日分成六组突击九天时间逐户上门分别对辖区内康复需求的830名残疾人进行效果测评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的166名残疾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访谈。为了确保评估工作进程和掌握评估工作第一手资料,镇残联干部、康复指导员分别到协进、育新、育德、西新等村逐户上门访谈评估,认真听取残疾人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满意度、社会对送康复服务认可度。这次入户调查830人,发出问卷830份,收回问卷830份,问卷回收率100,随机抽样20对象,发出问卷166份,收回问卷166份,问卷回收率100。

  (一)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满意度调查表汇总分析:

  1、社区医生每次按时上门提供服务

  按时143人占86.15,基本按时22人占13.25,不按时1人占0.6。

  2、社区医生每次上门服务的时间。

  一小时30人占18.07,半小时至一小时123人占74.1,半小时以下13人占7.83。

  3、社区医生服务时间约定情况

  能预约117人占70.48,基本约定48人占28.92,从不约定1人占0.6。

  4、社区医生服务态度

  认真的158人占95.18,比较认真8人占4.82。

  5、社区医生提供需要康复服务情况的服务内容

  159人认为医生提供需要服务的内容占95.78,7人认为医生提供需要服务的内容占4.22。

  6、社区医生服务后双方的签字情况

  163人确认每次服务签字占98.19,3人有异议的占1.81。

  7、社区医生服务满意度

  161人对社区医生服务满意占96.99,5人对社区医生服务基本满意占3.01。

  (二)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测评问卷中汇总分析

  1、第一次知道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

  镇助残员15人,村助残员503人,村干部4人,社区医生300人。亲友3人,其他残疾人1人,康复宣传资料1人。

  2、了解“送康复服务上门”内容

  康复知识咨询713人,康复知识宣传736人,心理咨询606人,康复训练441人,基本保健813人,防病知识宣传682人,转介服务15人,营养卫生指导537人。

  3、“送康复服务上门”带来哪些改变

  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增强109人,心情更为舒畅368人,对药物使用更加了解78人,对自身健康更加了解125人,对疾病防治知识更加了解42 人。

  对自身残疾的康复训练和预防知识更加了解35人。

  4、对目前享受“送康复”服务是否满意

  调查中满意801人,占96.5,基本满意29人,占3.5。

  5、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还存在哪些问题,应有哪些建议:应继续加强“送康复服务上门”,特殊人群分类服务。例:长期卧床的每月二次。

  (三)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记录表评估汇总分析

  为了真实掌握社区医生的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小组对康复需求的830份服务记录进行逐份分析评估。

  1、基本情况(基本信息)平均得分1.77分,康复需求平均得分0.73分,服务确认(双方签字)平均得分1.52分,服务次数平均得分1.93分,服务记录(服务内容)平均得分1.91分,总分的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为9.3分,平均得分7.86分。最后逐一审定,有6人在80分以上,其中2人在90分以上。70分到79分有15人,康复医生普遍受到残疾人的好评。

  三、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通过评估汇总,我们认识到开展“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普遍得到残疾人的接受和社会的认同,社区医生逐步了解残疾人在康复医疗方面的需求,残疾人也逐步认识到通过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从而激发了残联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评估工作,我们认为:

  1、成效显著

  (1)、社会效应扩大

  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残联工作的知名度,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使残疾人的待遇不断提高。一些智障人士通过阳光之家的活动和社区医生的康复服务,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例:北桥村三官7队陆凯军、三协村养正1队邢丹参加了市、县举办的特奥会,分别获得自行车金牌和铜奖,为残疾人争得了荣誉。象海中村10队宋群等残疾人长年患病卧床不起,不能行走,心情沉默,导致有寻短见的念头。自从康复服务到家后,社区医生每月一次甚至多次的服务使她心情开朗,解脱了困境,对生活有新的希望。

  (2)、多奉献,少索取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成为社区医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平台。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杨品岳、吴振西等医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上门为残疾人宣传康复知识,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与残疾人更近了、更亲了。顾琴、施建华的服务得到残疾人的一致好评,上门服务中有时侯人不在还要走数次,他们从不怨言。常说,服务是我的职责,为了他人的幸福我们就是多吃苦也心甘情愿。

  (3)、坚持长效机制

  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寻找可行的管理方法。发挥镇助残社、阳光之家的作用,依靠村助残员的力量于20__年6月对康复需求的830名残疾人逐户上门考核社区医生的服务和满意度情况。通过汇总考核:好的占75.5,较好占8.9,一般占14.9,差的占0.7。通过这次评估得到启迪,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要有长效的考核机制,平时普查和相关会议的提示,才能使康复服务得到不断推进。

  2、存在问题

  通过评估汇总分析,个别社区医生服务记录单一,部分社区医生服务内容、服务记录书写不规范,个别社区医生服务与记录不一致,态度不端正,根本原因: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重视会议与培训班的宣传,忽视利用镇广播的宣传,从而缺少社会监督的力度。

  (2)、调查研究深入不够

  通过评估分析,极大部分康复需求对象对送康复服务是满意的,但部分社区医生对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关系分不清。理解上的原因导致康复服务局限于基本保健,缺少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对提高和改进服务有一定的距离。

  (3)、对特殊群体服务不到位

  部分听语残疾人语言交流的困难,服务流于形式。

  部分智障人士行为能力差,只能通过监护人服务,使一些社区医生服务内容不钻研,工作上不主动。

  这次效果评估中汇总,为确保评估质量,强调评分不感情用事,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公正,对每一份服务记录表逐一认真细致地评分。汇总评估小组全体成员广泛地从各方面评估,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真正体现民主和集中,做到了畅所欲言。这次汇总评估,既从上门调查中看到和听到的.意见反映出来的情况作为评估内容结合起来,又从服务记录表中填写的记录与现场反映的情况结合起来。还从问卷调查、服务记录与整个服务的全过程结合起来,把服务记录、调查问卷,被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贯穿于整个汇总过程中,达到了每个社区医生得分标准统一。

  四、对照现状、落实措施、分步推进

  根据社区医生服务记录等情况,通过评估汇总结果,为了坚持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和推进康复服务,及时召开了镇、村助残员、社区康复医生参加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会,通报了镇社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的评估结果。从评估汇总分析及接受服务的残疾人满意度效果分析,表彰了3位工作实绩较好的康复医生。我们还对于被服务对象反映服务好,但记录单一的个别社区医生进行个别引导;对于部分社区医生服务内容、服务记录书写不规范的进行提示,对于个别社区医生服务与记录有不一致的现象分别指出。整个评估汇总分析,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还有个别性。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效果,真正不断满足接受康复需求的服务对象,体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拓展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让党和政府的恩惠洒向残疾人的心坎上。具体的措施:

  1、强化康复工作联席会,完善信息,沟通情况,认真做好康复工作。

  2、制订切实有效的康复工作质量管理制度。

  3、发挥村助残员的作用,跟踪调查康复服务工作质量效果和按月记录动态情况。

  4、不断摸索,积极探讨送康复服务联系网络,通过信息联系,形成社区医生激励康复家庭促使残疾人有的放矢地加强每日的康复锻炼,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康复服务。

  5、不断建立、逐步完善送康复服务工作考核内容,使镇村助残员、社区医生自我对照、自我鞭策、自我创新,形成送康复服务工作是应尽的职责。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进一步拓宽思路,使我镇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又有新的特色。

  五、点面结合、制订计划、分类服务

  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地位不断提升,对我镇残联工作又有新的要求。为此,我们专题对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进行研究,集思广益,制订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1、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实行分类服务

  通过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对残疾人家庭、残疾人类别、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有必要实行不同对象,不同年龄段的服务。促使服务不拘于形式,达到服务有效果。

  2、实行点、面相结合的服务形式

  随着村社区残疾人居住的分散,各类残疾对象工作的流动性,残疾人健康状况的不同,有必要设定村社区固定的康复服务点,实行信息联系报告制度。这样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接受服务、内容、时间等。从而既减轻社区医生的工作负担,也增加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选择,确保康复服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3、规范服务手续

  社区医生的服务要规范,记录要按照规范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双方必须签字。被服务对象不能或不会签字的,以印章或监护人代签字,不能由社区医生。如有现象,不能作为当月服务的次数。

  4、康复服务要互相配合

  社区医生服务与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发挥信息作用,无信息的社区医生应主动上门明确服务时间。双方有规定的时间约定,可以方便被服务对象就医,也可以减轻社区服务医生负担。

  5、服务项目要规范化

  社区医生送康复服务上门对业务要不断提高,应按照不同的残疾对象和类别给予不同的服务内容。对于提出需要增加服务项目能解决的尽量满足他们的服务。不能解决的及时记在服务记录上,向所在村助残员汇报,村助残员一并报告镇康复指导员,统一妥善处理。

  6、加强社区医生交流和信息的反馈

  为了不断提高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效果,实行季度例会制度,社区医生如实汇报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服务情况、满意程度、存在问题和建议,并由镇康复指导员检查服务记录,并及时剖析情况。

【社区服务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宁边路街道社区服务用房进展情况汇报材料11-23

社区服务与实践06-14

社区服务的活动总结03-19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12-19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09-22

社区服务的实践报告02-07

为社区服务的作文02-09

社区服务方案范文08-31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01-05

社区服务岗位职责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