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岁暮》赏析
《岁暮》赏析1
岁暮
唐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边境发生,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4分,答出一点给2分)
(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4分,答出一种技巧和分析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二:
(1)请简要分析“济时敢爱死?”这两句用的修辞手段。(2分)
(2)末句“寂寞壮心惊”,说说本诗中诗人的“寂寞”。(2分)
参考答案
(1)用了了反问。(1分)“济时敢爱死?”句意为如果于国有济,我敢吝惜一死吗?用了反问,就强调了诗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1分)
(2)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他乡的孤单寂寞(1分);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报国无门的寂寞,怀才不遇的寂寞)(1分)
岁暮赏析: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吐蕃攻占三州(三州为松州,维州,保州。位于前文“雪岭”附近)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那年在梓州,感于国防空虚,朝中无人,自己虽有壮志,不被重用,因而写了这首诗,抒发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略。
《岁暮》赏析2
【作品介绍】
《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原文】
岁暮归南山⑴
北阙休上书⑵,南山归敝庐⑶。
不才明主弃⑷,多病故人疏⑸。
白发催年老⑹,青阳逼岁除⑺。
永怀愁不寐⑻,松月夜窗虚⑼。
【注释】
⑴岁暮:年终。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⑵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⑶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⑷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
⑸多病:一作“卧病”。故人:老朋友。疏:疏远。
⑹老:一作“去”。
⑺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年终。
⑻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
⑼虚:空寂。一作“堂”。
【白话译文】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创作背景】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大约在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赏析】
此诗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最后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却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富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岁暮》赏析3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暮矣多北”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篱下的,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炼字的功力,极为平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吐蕃入寇,侵取河陇,攻入,唐代宗出奔陕州,十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出语浑朴,感情挚厚;语言精简,音韵律工谐。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飘摇的晚唐。这首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岁暮》赏析4
《岁暮·岁暮远为客》原文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前言」
《岁暮》是唐代诗人杜甫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日:日日,天天。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敢:岂敢,何敢。爱:吝惜。
「翻译」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鉴赏」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蕴含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岁暮》赏析5
原文:
岁暮到家/岁末到
蒋士铨〔清代〕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母亲缝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缝,最高兴缝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她为我缝制棉衣缝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缝字迹墨痕犹如新缝一样。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缝艰难。母亲春,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缝劳累辛苦。
注释: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缝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缝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风尘:这里指缝是旅途缝劳累苦辛。
赏析: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但古诗中属现这一题材的作品却不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孟郊的《游子吟》,说尽了天下父母爱子之心。蒋士铨这首《岁暮到家》则从另一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心,与孟诗亲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着意属现的母子之情,并没亲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儿儿子的爱心没亲止境,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儿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是上句的最好注脚。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说母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尚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儿儿子的关怀和思念:细细缝好母寒的冬衣,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儿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属现了母亲儿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亲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属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儿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亲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该诗是一首属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介绍:
蒋士铨与袁枚、赵翼齐名,是性灵派诗见代表见物之一。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他久别回家后见到母亲时母亲的欣喜之状和无微不至关怀。最后两句写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第七句累的“愧”(惭愧、愧怍)就是指这个。但自己长年在外奔波也是无奈之举,而且风尘仆仆,十分辛苦,本来也是可以向母亲倾诉的。但看到母亲刚才见儿子回来时的高兴劲,特别是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呢?所以最后一句“不敢叹风尘”就是写这种复杂的感情的。
刻画慈母形象在于前六句描写他久别回家后见到母亲时母亲的欣喜之状和无微不至关怀。而最后两句写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慈母形象具体表现“喜”“怜”“呼”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岁暮》赏析6
【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出处】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意思】我没有才华,被英明的君主弃置不用,身体多病,与老朋友们也疏远了。不才:自谦之词。明主:对皇帝 的谀词。故人:故友。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情绪。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怀才不遇,无 人赏识,或形容身体多病,与人疏远。 [例]历史上那种“不才明主弃,多病故 人疏”的怀才不遇的事例,不也屡屡发 生过吗? (李国文《大师太忙》)
【鉴赏】我自身没有什么才能,所以会被圣明的君主抛弃;再加上此 时年老多病,老朋友也渐渐与我疏远。此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举落第之 后,诗句描述的正是他当时复杂的`心情。诗人虽然口称自己仕途失意的 原因是“不才”和“多病”,实际前者是自谦和自嘲,后者是借口和埋怨。并 非自己当真“不才”,而是所谓“明主”和“故人”不能识己之才。考试落第, 干谒不成,诗人本就心中不平,而“弃”和“疏”的决绝,更加增添了诗人的 惆怅和愤懑。明主不用,故人疏离的孤立无援处境,既包含着诗人落第后 的落寞心境,又流露出诗人对世事人情的不满与厌倦。这既是诗人的自 怨自怜,又有对他人的不满和抱怨,字里行间透露出深重的痛苦与怨愤, 读来令人感慨动容。
【全诗】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全诗鉴赏】
诗人开篇直抒自己决心不再上书朝廷,要回到故乡的敝庐中去。接着以自怨的口吻说: 我是没有才能的,因而得不到圣主的任用; 年纪又渐渐老了,身体多病,致使老朋友也疏远了我; 头上白发渐渐多,似在催我老去; 春天太阳朗照,如在逼旧年离去; 我愁苦得彻夜不能成眠; 月亮从松间透进窗来,自己更感寂寞。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 “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 (《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蓄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抵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岁暮》赏析7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
潘阆〔宋代〕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译文
常年客居他乡,头发已渐了,独自一人坐是从桐庐回到钱塘。天空的新月还很暗淡,那是因为西面落日的余晖还没有完全褪去。钱塘江上强劲的风使江面波浪很急,远处龙山脚下人家的炊烟只能隐约看到。时不时还能听见沙洲上的飞雁因为躲避人,一只只鸣叫着匆匆飞去。
注释
桐庐:今属浙江杭州市。钱塘:今杭州。渔浦:在今浙江萧山西南,其对岸即杭州的六和塔。华发:花白的头发。孤棹(zhào):孤舟。棹,本指摇是的用具,这里指是。龙山:在杭州南,名卧龙山,为天目山分支。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自己长久客居外地,终于可以颈到桐庐。颔联从时间着笔,写傍晚舟中所见。颈联从经过的山水着笔,写正途景物。尾联写自己只听见雁声而未见雁鸟,与“岁暮”相呼应。这首诗明暗相衬,动静结合,绘声绘见,给人以清晰的立体状的画面感。
这首诗首联是说:长久客居外地,不觉已经出现花白的头发了。此刻从桐庐乘着扁舟独自正来,表现出思正之情非常殷切。
颔联:“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从时间着笔,示傍晚舟中所见。这两句自然清颖,富于理趣,表面上信手拈来,实由洗练而出。时当上弦,新月已上,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弯眉月,而此时天边霞彩,却显得绚丽可爱。澄江如练,余霞成绮。虽然新月还未能朗照,却也带着些远远的晴彩了。东天的如眉初月,西天的夕阳在山,人在舟中,俯仰成趣。
颈联是从经过的山水着笔,写正途景物。时近黄昏,晚风渐紧,渔浦边上已聚集了渔舟,暮潮也随着兴起。江岸那边的龙山一带,升上了阵阵些微的炊烟,远方也见到星星的灯火。天空渐渐呈现了暮见,作者所乘的'船儿,也便停泊了下来。
尾联:“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在泊舟之后,听到沙洲上已有落雁的声音。在草木黄落的深秋,鸿雁是惯于南飞的。现在一行行南飞的正雁,已在寻求它们歇宿的地方了。作者于凝静中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而所见之景、所闻之声,却都是动态,这些景象,使作者更生思正之情。这两句和诗的起笔相应,显示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全诗作意,正在于一个“正”字。
这首五律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冬季独具特见的暮江晚景。最后一联用“闻”字写人惊雁飞,使整个图景延伸出无限幽思,静僻处顿添神采,犹如雁高飞而留馀响,渺远飘逸。这首诗,思致清远,刘攽《中山诗话》说:“潘阆诗有唐人风格,仆谓此诗,不减刘长卿。”刘长卿在唐代被称为五言长城,其诗句如“离人正惆怅,断月愁婵娟”、“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皆与此诗相近。
潘阆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岁暮》赏析8
岁暮
唐代: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注释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平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出语浑朴,感情挚厚;语言精简,音韵律工谐。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这首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岁暮》赏析9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作品赏析:
【鹤注】诗云“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当指广德元年吐蕃陷松、维、保三州,雪岭近维州也。梁权道编在上元元年成都诗内,考唐史及《通鉴》,是年与二年及宝应元年,雪岭无警。又考宝应元年十二月,吐蕃寇秦、成、渭三州,皆无关于雪岭。谢灵运有《岁暮》诗题。
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②。烟尘犯雪岭③,鼓角动江城④。天地日流血⑤,朝廷谁请缨⑥。济时敢爱死⑦,寂寞壮心惊⑧。
(此诗忧乱而作也。上四岁暮之景,下四岁暮之情。烟尘鼓角,蒙上用兵。当此流血不已,请缨无人,安忍惜死不救哉。故虽寂寞之中,而壮心忽觉惊起,可见公济时之念,至老犹存也。)
①崔湜诗:“岁尽仍为客。”
②《晋史论》:舒元出莅边隅,钦其明德。《孔丛子》:“用兵于敌。”
③蔡琰《笳曲》:“烟尘蔽野兮。”
④江城,梓州江城也。
⑤王粲书:“僵尸流血,闻之哽咽。”
⑥《终军传》:“请受长缨,必羁南粤王,置之阙下。”
⑦《晋·慕容廆传》:张华曰:“君至长,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⑧魏武歌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岁暮》赏析10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译文/注释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注释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全文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蕴含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岁暮》赏析11
原文:
【岁暮到家】[1]爱子心无尽[2],归家喜及辰[3]。寒衣针线密[4],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5]。低徊愧人子[6],不敢叹风尘[7]。
赏析: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岁暮》赏析12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河岳英灵集》题作《归故园作》。明活字本题作《归终南山》,恐误,因孟浩然未尝隐于终南山。南山当指岘山,因在家乡襄阳之南,故云。《唐摭言》卷十一载孟浩然至京在王维处,忽遇玄宗来,维奏闻,玄宗命浩然吟所作诗,即吟此诗前四句,玄宗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此事《新唐书》本传亦载。然此事可能出于附会,不足信。孟浩然曾于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次年应举落第即还襄阳,诗中即抒写落第后的愤懑之情和孤寂之感,意境深妙。
【注释】①南山:应指诗人隐居之鹿门山,在襄阳城东南。②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朝见帝王奏事的地方。《汉书·高帝本纪》:“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后通称帝王宫禁为北阙,也指称朝廷。③敝庐:谦称己之居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亦指残破的家园。④青阳:指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
【翻译】
北阙休上书,莫要再到朝廷的北阙上书,南山归敝庐。还是回归南山破旧的茅庐。
不才明主弃,没有才能被英明之主抛弃,多病故人疏。衰朽多病与故人交往稀疏。
白发催年老,斑白的头发催人渐渐衰老,青阳逼岁除。大好的春光逼迫旧岁更除。
永怀愁不寐,久怀苦闷忧愁而难以入睡,松月夜窗虚。唯松间月光泻入窗之空虚。
【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仕途失意苦闷的'诗。诗人落第,心怀怨愤,只好退居南山,然不甘寂寞,颇有美人迟暮之感,故写此诗以婉曲之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言“休上书”,正是“身在江海,心居魏阙”的情思。“上书”而不为采纳,能不失望?而“归敝庐”之归,是“放归”,不是自愿,乃迫不得已,能无幽怨?颔联上句之“不才”,是谦辞?是反语?兼而有之。“有才”而不为人识,犹千里马未遇伯乐也。而这个不善识才、用才者,却是“明主”。
这个“明”既有谀美之意,亦为“不明”之微词。故此句怨中有自怜,哀中有恳请,感情尤为复杂。下句“故人疏”,意在埋怨“故人”援引不力,而托以“多病”也; “病”,苦也,穷也,这里借“多病”言“途穷”,足见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冷暖也;言“故人疏”,而“当路”之明主未能详察也。故此句更为委婉深致也。颈联将无情之“白发”“青阳”拟人化,“催”“逼”二字,暗言岁月蹉跎,功名难就,将终老布衣,又是多么无奈而愁苦悲痛啊!结联上句“永怀愁不寐”,不正是这愁苦悲痛渗入骨髓么?
下句以景结情,著一“虚”字,它语涉双关,其表为窗棂之虚,夜空之虚;而实言功名之虚,心绪之虚。此诗委婉含蓄,意蕴丰厚。据诗话所载,孟浩然曾遇玄宗,而说法不一,现取《隐居诗话》之说:“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仓皇伏匿。维不敢隐而奏知。明皇召使进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卿自弃朕,朕未尝弃卿也。’因放归襄阳。”《新唐书》本传也说,当他诵其《岁暮归南山》“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极不高兴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于是放归。可见孟浩然心在“庙堂”,只是因为他诵诗不合玄宗口味而被弃。
《岁暮》赏析13
岁暮归南山①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
⑴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
⑵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3分)
答案:
⑴①仕途失意(或壮志难酬)之悲②世态炎凉之苦③年华已老之哀④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⑵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注:意思相近即可。)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语意双关),韵味悠长。(划线处各1分,答对3处即可)
二:
(1)从诗歌的题材上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应该是诗。 “敝庐”一词称的是自己破落的。(2分)
(2)联系全诗,分析“不才明主弃”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3)“松月夜窗虚”中的“虚”字用得好很传神,分析传神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1)山水家园(家)。
(2)“不才”是谦辞,“不才明主弃”写得有怨恨,有自怜或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划线词语一个1分,意思相近的词语亦可酌情给分)
(3)答:“虚”字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划线词语一个1分,写对三个即得满分,意思相近的词语亦可酌情给分)
三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D.尾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2.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5分)AD(解析:A“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D.“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2. (6分)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2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2分)
参考译文: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我那破旧的草庐。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赏析:
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怎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何等相似!“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岁暮》赏析14
【诗句】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出处】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意思】斑白的头发催人渐渐衰老,大好的.春光逼迫旧岁更除。
【全诗】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①北阙:汉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汉书· 高帝纪》:“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此处指朝廷。休:不要。②南山:指岘山。敝庐:自己的破旧家园。③不才:没有才能。诗人此处自称“不才”,乃怨愤而违心之词。明主:指玄宗,亦含怨讽之意。④此句意谓新春将至,逼迫旧年除去。 青阳:指春天。 ⑤张谦宜《谜诗谈》卷五云:“惟不寐才觉月窗虚,虚者无人相赏也。”
【全诗鉴赏】
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心情很烦闷。他曾 “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修得满腹 文章。又有王维、张九龄等朋友的推 举,已经颇负诗名。应试失利,使他颇 为失落,他甚至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却 又徘徊不定,心情极端复杂。古人云, 不平则鸣。孟浩然一肚子的牢骚无处 发泄,只好借诗以言志。可以说,此时 正是诗人人生最不得意之时,此诗却 是诗人最得意之诗。《瀛奎律髓汇评》 引冯舒的话说:“一生失意之诗,千古 得意之诗。”可谓知音。
《岁暮》赏析15
原文:
【岁暮到家】[1]爱子心无尽[2],归家喜及辰[3]。寒衣针线密[4],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5]。低徊愧人子[6],不敢叹风尘[7]。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诗词赏析:
表达了作者念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一二句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三四句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分写母子深情。以下四句叙述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可谓情真意切,语浅情浓。
【《岁暮》赏析】相关文章:
岁暮译文及赏析08-24
《岁暮》原文及赏析02-22
《岁暮》全文赏析01-06
岁暮到家原文及赏析11-27
岁暮到家原文赏析07-30
岁暮归南山赏析12-25
《岁暮到家原文及赏析03-03
《岁暮》原文及翻译赏析01-26
岁暮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