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期末复习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期末复习总结1
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考试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要想搞好复习,首先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消除紧张、松懈、畏惧情绪。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要勤于思考,勤于动脑。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复习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有学好的信心和毅力。
大考之前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能协调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每一门都要考,每一门都要复习,可是时间有限,难免手忙脚乱。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情况和各门功课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复习计划。
首先给自己一个拼搏的理由(一句话)。
一、 准备时如何着手:
1. 要回归基础知识。到了最后阶段,不宜再复习所有知识点要深入掌握,争取不让自己会的东西再丢分,基础要好的话,保证拿到基础分的前提下,细化知识点。
2. .做好查缺补漏。应该把做过的练习进行总结和归类,对于自己不明白并且是考点的,不仅要注意而且要进行细致分析,不要放过任何可以拿分的知识点。
3. 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对最后阶段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4. 注意一些应试技巧。在考前复习时,要总结一些技巧,并要梳理下做题的思路。对于老师没画重点的科目,自己要对知识点系统总结,把握规律,找出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升深度记忆。
二、考试前如何复习:
1、最后一两次上课专注听讲,留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并在课本上做出醒目的标记。
2、反复记忆老师在考前为我们画出的考试的重点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可按照迎考顺序依次调整复习重点,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
4、复习过程中要灵活,多穿插几门共同复习,避免长学习一科枯燥无味,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5、理工科的东西复习起来要多动手,多做典型的习题,通过练习来巩固深化公式及知识点。
6、文史类的东西复习起来要多记忆有条理性,不能死背,尤其是画出的重点题目要反复记忆,这种题都是大分值,要拿足分数
三、复习技巧和考试技巧。
1、突出重点。我们习惯看书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时这种方法却可能是致命的。对于数学之类的肯定没有问题,因为这个学科是需要拉长战线复习的,但对于其他课,复习最好的是从重点到次重点再到非重点的顺序,因为一旦出现时间不够,我们还可以保证通过,大学考试重点是一定会考的。
在保证重点复习完(通常过没有任何问题),再不断地往非重点走(走的越深,当然分数就越高了)
2、心理暗示。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语言引导思维,我们为了我们的兴趣的
良性循环,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暗示和鼓励。告诉自己,考试很简单,我一定可以搞定。
3、记忆的'几个小技巧。
(1)记忆的时间段:
短时记忆:5:30——7:30
长时记忆:14:00——17:00
深度思考:20:00——22:30
(2)对于一些东西,要重复记忆,如英语、数学、物理公式、电路公式、数字逻辑的一些主要等。
4、如果学习不在状态,可以提出一个独家秘方。准备一套扑克牌,随便抽4张,玩24点的游戏。(调动你的思维逻辑哦)
5、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题,把试卷拿起来(我们看试卷的角度也就从俯视转变成了近乎平视),这个时候很多题说不定就会了。
6、不要想着作弊。一是后果很严重,二是作弊会心虚,影响正常发挥。
7、考前不要熬夜,一定要保证睡眠质量和轻松愉快的心态,这点对于状态很重要。
总之,科学的复习方法和一些好的经验,有利于我们的复习效果,预祝同学们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回家快快乐乐过个年。
期末复习总结2
一、沟通整理。
数学总复习与平时的数学学习一样,也应该是一个自主复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提高,从而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学生应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等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人。
二、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复习应体现“拔尖、提中、扶差”的复习策略,在复习中,对中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向灵活题、较难题挑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会或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够学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去体验成功,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1、提出差异性要求。
在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要对学生提出了差异性的教学要求。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复习课中,对普通学生的要求是:能正确计算平面形的`面积计算,知道这些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对优等生则另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找出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吗?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在仔细观察、思考、讨论后发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都人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反过来,也可以从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创造性的结论使学生兴奋不已,从而让他在复习中再一次体能成功的快乐。
2、布置差异性作业。
差异性作业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内容不同或要求不同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要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切忌脱离实际,强求一律,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差异性作业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选做题目。这是差异性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操作时,我将作业的内容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基本题,B类为综合题,C类为提高题。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做A类题,“中等生”做A、B两类题,“优秀生”将这三类题全做。同时提出,前两种类型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基本任务后,可以向更高一类题挑战,这样使学生在练习时充满信心和兴趣,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错题登记。复习中可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本子,取名为“错题登记簿”。在每次综合练习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将练习中做错的题目登记在本子上。这份作业是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而设计的,它完全符合每个学生学习实际,使学生在作业中及时巩固了练习中的疑难点,让错误的教训更加深刻。这种因人而异的作业布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练习中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精选习题,提高效率
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役,教师盲目地找来一些题目,让学生不停地练习,从而使学生不堪重负,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复习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难点、疑点所在,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典型性习题,让学生在精选的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
1、综合性习题。
(1)填空: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 );
女生比男生少( )%
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如果给这道题目加上条件:20人。这20人可以表示哪些人数,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里运用简单的一幅图,融分数、百分数、比的知识于一体,直观、鲜明地提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展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题量小,但知识容量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力。
2、比较性习题。
有对比,才有鉴别。比较性习题的最大优点是能让学生在解答题组的过程中找出异同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比较题时要求教师从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中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易混易错的内容设计习题,让学生通过对比、纠正、鉴别、分化等办法,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巩固。
如(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2)一批布料,做上装能做20件,做裤子能做30条,如果整套做,能做多少套?(3)甲从东城到西城要20分钟,乙从西城出发要30分钟,如果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相向出发,经过几分钟相遇?这三道题文字表述虽然不一样,但它们的解答算式却是一样的,即1÷(1/20+1/30)。因而在复习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类复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拓宽应用题的视野,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期末复习总结3
考试后,我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各科的成绩了。成绩很不理想。其实分数只不过是检测我们对知识掌握了多少而已,不必耿耿于怀,而是要明白自己在哪里失分了,找出原因,及时弥补。我们必须总结失分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这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如下:
1、考前没有好好复习。临急抱佛脚。正如毛泽东所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言外之意是没有准备过得事很难做好,而我却没有好好准备,导致失分了。
2、平时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答完卷之后,没有认真检查试卷,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导致失分严重。
中学生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
认真看课本上的每章小结(如科学本章提要、数学小结),复习小结可以对本章整体内容了然于心。然后再复习。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该复习什么。
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2)分散复习与交叉复习相结合
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即复习一段时间后,要中途休息一下;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3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3)多种方式复习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如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科学记、互查、练习、错题回顾相结合。语文背、默、听、看、练相结合。数学与科学差不多,但更要对课后题目多练,重复练。
(4)节约式复习
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已掌握住,您就可以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已经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
中学生复习技巧
思想重视
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首先,我们应在思想上重视它,不能马虎麻痹。因为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学了一学期,究竟学得怎么样?我们自己想知道,老师、家长也想知道。而这个效果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复习”不是可有可无,要下功夫搞好。
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位教授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曾对他的学生说过:“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积极坐在前排。”
学习要持之以恒。贝多芬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是因他有持之以恒,不畏劳苦的精神。所以只有把想和做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然而我们有些同学有决心却无恒心,他们认为天天学习太单调乏味,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
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某些同学表现出消化不良症,喜新厌旧,喜欢做老师新发的题目,不注重做过的练习中有何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弥补,对教师批改后发回的练习不屑一顾,甩在一边。这种不断做题,不断甩题的做法,其结果效率低下。
期末复习总结4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做好学校期末复习的各项工作,xx小学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力促期末复习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科学计划,开展高效复习。学校高度重视,召开了两个会议,一个是全体教师期末教学工作会议,一个是全体学生动员会。就期末复习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算好时间帐,要求全体师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开展高效复习。
二是科学管理,形成家校合力。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等方式促进学困生的进步,狠抓中间力量,发掘学生的潜质。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表现,家校督导同步,形成教育合力。
三是科学辅导,加强学生关爱。各科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考前辅导,及时指导纠正学生复习中的失误,耐心指导解决期末复习迎考期间学生出现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关爱后进生,多表扬,多鼓励,少讽刺、挖苦。给他们提供表现成功与进步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复习活动中去,树立自信。
期末复习总结5
一、复习目的: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生字,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结合课文复习和归类练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总结延伸阅读和表达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4、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安排复习内容,设计复习形式,增强复习的情趣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做到底”的机械复习。
二、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备好复习课,少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组织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
三、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理解及运用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对课文人物加深理解,归纳阅读的基本方法。
3、加强句子的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围绕主题,按顺序写几句话。
4、以归类的形式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复习类型:
字词(默写;比一比,再组词;填上合适的词;同类词语归类;换部首组词;写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规定的词准确地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连词成句等)
段(排序;阅读短文;围绕主题写几句通顺的话等)
篇(按课文内容填空;默写古诗)
五、复习策略:
1、比一比。老师们对照第四册教学目标,反思本学期的目标达成情况,有针对性的根据年级复习计划思考班级复习计划。
2、想一想。根据班级复习计划设计相应的复习内容,复习形式,力求复习课不单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议一议。发挥语文组的优势,大家资源共享。
期末复习总结6
1. take photos 拍照
2. wait for 等候
3. have a good time过得愉快,玩得很开心
4. a lot 非常
5. put on 穿上
6. at home 在家
7.at the moment 现在,此时
8. look at 看…
9. see you later 再见
10. good night 晚安
11. get dressed 穿衣
12. in the sun在阳光下
13. on a trip在旅行中
14. afternoon tea下午茶
期末复习总结7
对高三学生而言,寒假是多么来之不易,所谓劳逸结合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学习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多花一点时间休息,少花一些时间做题。但是花一点时间备考是必须的,建议大家在寒假的时间内好好合理利用。
第一、期末考后需及时总结
总结才是第一件要做的事,经过一个学期的洗练,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下一个定义,找到自身薄弱环节,认为自己稳固的环节,才能在下学期最后100多天内定好备考方针。《资治通鉴》被人引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那么期末阶段的几套考题也应当为大家所重视。大部分学生考完后对这自己的分数嗟叹一番了事,是不可取的,虽然考完后有试卷分析,但还要以自己当时做题的角度出发,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当时考试是不是知识点不够?是读题障碍?是思路短缺?是考试时怎么都想不起,后来会做了?花费两三个小时有针对性的去比照。每天再花一点时间,拿出一本本子,快速的翻课本,认为记得不到位的,做个笔记,将某科某页某知识善未掌握完备,则就是下学期的`重点了。
第二、寒假时期要善于比照
比照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根据自己比照,回忆高三学期初和现状,看看提高的程度在哪。考察自己一学期以来的得失那些内容已经掌握了?依靠什么方法?哪些内容经过一轮的复习依旧没有提高?自我比照利于最后阶段备考方法上的调整,方便对症下药。
其次,考题之间的比照。拿出以往的卷子或者练习题,比照一下丢分在哪块地方,而这块地方那些是容易得分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互相咨询,看看别人的卷子,尤其是中上程度的学生,基本不是因为不会做而丢分,而是所谓的马虎。马虎不是习惯,而是思维不严密,被试题干扰信息所误导,通常这类题型是容易抓分也容易丢分的,大家要做一个总结,因为这些题人人都有可能做对,也有可能做错,大家要总结哪些自己容易错的,尤其是选择题方面。选择题在试卷中题目最多,也较为容易做出来,但同时也容易出错。
大家记住,高考的分数拉开的主要题型不是最后的难题,而是基础、中等题,因为高考是选拔类考试,必须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做出区分,在命题过程中,虽然按照3:5:2(基础、中等、拔高)命题,但大部分题型,存在以下手法导致学生丢分:1、概念混淆,导致误导学生走弯路;2、知识搬家,将知识点换一种方式考察;3、隐含知识点,如需要作一步推导、辅助线等;4、知识再生,用陌生的概念来考察知识点,也就是好像不相关的话,但是却指出了知识点是什么;5、多个知识点综合,其实只考察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他的知识点是干扰用,试题表面一目了然,却容易出错。
因此,给大家建议,总结和比照才是寒假该做的头两件事。
第三、寒假时做题训练
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学校布置的作业就够大家受的了。就用这些作业去训练吧,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不能盲目做题,要有目的的做题。依旧强调挖掘解题思路,总结类型题型解法共性,形成固定的做题步骤,这样在做其他题的时候,才能临危不乱,达到以做少量题拿下一大类型题的目的。
第四、寒假的时间安排
总结、比照、做题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还有大量作业,其实在做作业之前,可以先总结、做比照,然后再做题,将会有不同的体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然后该休闲娱乐就娱乐一下吧,毕竟到了下学期,接二连三的考试和题海,是不会有太多时间放松的。
期末复习总结8
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我便迫不及待地把卷子交到了老师的手中,第一个走出了教室。心里兀自洋洋自得:这点小问题还难得住我吗,实在太简单了!看吧,没有一百分,至少九十分。我似乎又听到老师发试卷时惯常的表扬声和同学们啧啧的赞美声,还似乎看见大家向我投来的羡慕的目光。我整个上午就在这种假想中飘飘然的度过。
中午,数学课代表偷偷跑到老师的办公室看成绩。回来后便向同学们汇报他的发现,使我惊讶的是他说前十名没有我的名字。我还以为是他逗我玩,就没有相信他的话。但心里又隐隐约约感到有点不妙。我如坐针毡的期待着结果。
午自习已经开始了,数学课代表拿着那沓数学卷走近了教室。此时,我的心情异常紧张起来,盼着卷子能早点发到我的手中,可是直到发完最后一张卷子,也没有我的。我正纳闷,这时,班主任拿着一张卷子走到我的'身边,把卷子放到了我的眼前,我一看,立即两眼发蒙,差点晕了过去!68分!刺眼的68分!这是我的卷子吗?真的只有68分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顿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班主任对我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呆呆地望着卷子,羞惭、沮丧、后悔、自责啮噬着我的心。好久好久,数学老师拿着书走进了教室,我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进入状态,专心听老师讲课,可我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也许这就是“作贼心虚”吧。
下课了,这次测试的成绩被贴在了教室的墙上。同学们一拥而上,都跑过去看,看过之后就都议论纷纷的。不用问,他们是在议论我的成绩。“她这次怎么才考了68分?”“就是呀,以前都是90分以上的。”……他们的议论,如同一把匕首,再次刺伤我脆弱的自尊,我再也忍不住了,终于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回到家后,我把那张数学卷子拿了出来,把做错的题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我终于找出了错误的根本原因:马虎。回想起来,我仍然为自己汗颜不已。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我得和马虎“分手”。
又一次数学测验,当卷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就告诫自己牢记上次的教训,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因此,当我交卷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坦然与欣慰,虽然试卷还没有开始批阅,但我深信自己已经与“马虎”彻底的分手。
期末复习总结9
第一部分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
②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③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物距(u)u>2fu=2ff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三部分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
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用法: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11、升华和凝华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部分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
(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元电荷:e=1。6×1019C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电流表;
(2)量程;
(3)分度值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九、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
①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
②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2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69米(u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μm;1m=10nm常识: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常见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速度单位:m/s;1m/s=3。6Km/h8
2、常识:人步行1.1m/s,自行车5m/s,大型喷气客机900Km/h,客运火车140Km/h,光速3x10m/s,声速340m/s
六、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注意事项: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v固>v液>v气
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3、声速的利用:超声测距,计算公式距离s=vt。
4、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范围:20Hz20xx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xxHz的叫超声波。
2、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三、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吸热、先共存、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温度不变
特点:固液变软变稀、最后共存、吸热、变为液态温度不温度不变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特点:固液硬、最后成固体。
2、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速:c=3x10m/s=3x10km/s;
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三、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左右倒置;即:等大、等距、垂直、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入射角大,光路可逆入射角N空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N折射角空气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O水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折射角图1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
3、折射的现象:
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五、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叠加成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叠加成黑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心: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u>2fu=2ff
期末复习总结10
期末考试已经临近,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可遗憾的是,通过作业反馈,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懂的依然懂,不懂的似乎依然没改变多少,于是如何让复习更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呢?这成了摆在我面前最重要问题。我思索着……
我深深地理解复习不能只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于优等生来说利用复习之机,在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上下些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来说应该是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我想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在优等生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可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甚至是差生来说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有的问题讲过上十遍,可有的同学还是不理解。虽然能力有高低,但也不至于相差那么大啊。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在今天下午辅导一学生时让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我们二年级有一个知识点是认识钟面、计算经过的时间。时间的计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缺乏生活经验,没有时间概念。因此在学习新知时就特别重视这一知识点的探究和理解,在复习中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就连如何用竖式计算也教孩子们。可一些孩子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还是一头雾水,准确率低下。正由于这样的原因,下午我才把小泽留下来辅导。在计算从4时40分至5时,经过xx分时,他一会儿说是70分,一会儿说80分。于是我引导他看钟面,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走一大格是几分,现在分针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在我的辛苦引导之下,他终于知道是20分了。为了巩固这20分的`结果,我问他会列竖式计算吗?他说会,可一看竖式,又错了,得1时40分。于是我又慢慢地耐心地为他介绍竖式的写法,和他分析0分不够减40分时应从整时里拿出一时化为60分再减。于是他说他懂了,再出几题给他试一试,果真算对了。这时我就纳闷了,平时在班里讲过多少遍,他没听懂,为什么这里只讲一遍他就会了呢?于是我为他为什么?他回答道:课上讲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太快了,我没听懂,不知道1时要化成60分来算。而现在我懂了。“同学的回答太快了,我没听懂”孩子的这一句话令我深思。确实,在新课的时候可能调皮好动的小泽没注意听课,不懂得借且竖式来计算,而又缺乏时间概念无法在脑中形成钟面的表象,借助钟面来计算经过的时间。而在复习时,我又想当然的提高了讲解的速度,有时也是让同学齐答,因此还没缓过劲来的他,根本听不懂。
通过小钦的一席话,我发现了自己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了。对于一些难题易错题,要放慢速度,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想当然的提高讲解的速度,在一些知识要点前要多作停留,多让能力一般的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多让能力一般的同学来讲讲方法,必要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某个知识点常出错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以确实提高复习的效率。
期末复习总结11
1. in the future 未来
2. get warm 变暖
3. heavy rain 大雨
4. send ..to…by email 通过邮件发送
5. strong winds 大风
6. use …to do 用……做某事
7. do heavy work 做重活
8. three days a week 一周三天
9. care for/look after/take care of 照顾
期末复习总结12
名词解释:
1、会展:会展也就是会议、展览和节事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有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物质、文化交流活动。
2、大众空间:也称为“共享空间”,是供大众使用和活动的区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人们谈话和交流看法而不影响其他参观者,还应当有提供资讯、餐饮的空间,以及要注意边界效应的视觉处理,公共空间的空间尺度等。
3、净购买影响:最终声称购买、确定购买或推荐购买展出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的观众比例。是衡量观众质量的指标之一。
问答题:
1、集资以及回馈方式:
集资方式:社会捐赠和商业赞助。
(1)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的形式可以是货币捐赠,也可以是提供实物或服务等方式捐赠,如可采取捐款、捐赠物品、提供免费住宿、餐饮和交通等接待服务;
(2)商业赞助:为赞助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回报,使赞助企业能够实现其合理的商业目的,商业赞助主要为资金与实物赞助等。
回馈方式:
(1)授予赞助商荣誉。如将赞助单位作为活动的协办(赞助)单位;或授予赞助单位负责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等;
(2)提供媒体广告。活动期间,媒体赞助商可选择广告媒体和广告方式免费刊播相应数量的广告;
(3)授权冠名活动。活动期间,把活动的冠名权授予赞助商,在举办活动前与赞助商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媒体上发布祝贺广告;为活动冠名企业提供免费现场广告;在与活动有关的各种宣传资料和票证上、主要活动标识物上标示带有冠名的活动全称;要求各指定媒体在宣传报道活动时必须报道带有冠名的活动全称等;
(4)提供区域广告。活动期间,根据赞助商的贡献,在指定区域为赞助商制作、放置广告标牌、设置彩虹门、投放空双气球等;
(5)指定产品。可根据赞助商的要求,将其产品确认为活动指定产品;
(6)标志产品。允许赞助商在其产品和服务中,使用活动的标徽、吉样物及其他归活动组委会所有的图片、文字和标识;
(7)特约消费场所。可将赞助企业作为特约消费场所,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告(活动组委会所需的相关服务原则上由被指定的赞助商提供);
(8)邀请赞助企业负责人参与展会重要活动。展会组委会邀请赞助单位领导参加活动的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并给予贵宾礼遇。
2、展览会题材的选择、特点以及优劣势:
选择展览会题材主要有分列题材、拓展题材和创新题材等。
展览题材的选定主要有哪几种方式?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利弊(各至少回答两点)?(分列题材,拓展题材,创新题材)
3、会展设计艺术的“直接文化呈现”:
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展会设计内容的本身具有文化性,不论是展会活动的决策选择、组织管理、宣传推广还是设计的策划方案、观点、主张等都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因素;
展会设计的形式如展馆展台、材料构成、文字类型、图形、色彩、风格等也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展会设计不仅负载着展品或服务的信息,还反映出设计者的人生观、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化模式等。
论述题:
(一、建立品牌展会的要素:
1、坚持长期的品牌战略
2、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
3、权威协会与代表企业的支持
4、引进现代的管理经验
5、配合强势的媒体宣传)
2、建立品牌展会的途径:
1、自我培育:选择能代表某一行业先进水平或某一领域发展方向的展会主题,充分体现展会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强和涵盖面广的特点,对这种展会经过数年培育,可以使之成为品牌展会。例如深圳的“高交会”和珠海的“航空展”,虽然举办的历史较短,但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方法已使展会的名声大增。再如,“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目前已成为国内举办时间最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服装交易会。该展会加入国内展览联盟,围绕“品牌”与“时尚”两大主题,着力在品牌化、时尚化、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打造,展会的品牌知名度在不断地提升。
2、走联合之路
品牌展的一大特征是规模,它要求尽量把同类或相类似的展会进行整合,实行同一主题或相关主题展会的联合。
3、品牌移植
我国的展会事业发展时间不长,品牌展会不多。我国入世后,国际知名展会公司进入国内市场是必然趋势,将国际知名的展览会办到国内来,借帆出海,不失为国内展会品牌化的一种方法。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世界计算机博览会”就是引入了美国在其行业中影响和水平最高的展览会,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3、建立品牌展会的基本策略
1、制定品牌发展策略
要建立品牌展会,最重要的一点是展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要有牢固的品牌观念,要制定长期的品牌发展策略。其中,制定相关的措施、法规、提高会展市场的规范化水平十分重要。我国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展会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有关展会的各项规范化程度都很低,因而,借鉴国外经验,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组建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充分行使行业协会“服务、代表、协调、自律”的职能,为展会的品牌建设铺平道路。
2、走专业化、集团化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会展企业的基本特点是规模较小,专业性不强,这对引进高科技手段和修建先进的场馆设施是一个阻碍,因而造成组展范围受到限制,办展办会质量不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较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会展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中力量发展大型会展企业集团,对推进会展企业改革和促进展会品牌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会展企业应采取诸如资产重组、上市经营、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样化的资本经营战略。跳出仅靠内部积累成长的圈子,实现快速扩张,成就我国的展会名牌。
3、加快国际化进程
展会的国际化是建立品牌展会的重要保证。展会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即展会、展商的国际化;二是展会运作的国际化。我国入世后,国际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国际化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得到加强。
4、提升经营服务理念
要建立品牌展会,提升会展企业的经营服务理念是一项根本性的基础性工作,展会服务是否专业化也是品牌展会的另一个标志。根据客户的需求量体裁衣是服务营销的最高境界。对会展企业来说,不仅要转变经营观念,而且要树立明确的企业服务目标,将企业所提供的的服务组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产品”,运用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5、打造网络品牌
因特网为展会提供了附加值,它延长了展会的生命,使人们在展前展后都可以对展会进行研究。因特网使得展会的组织者能够向观众提供所需要的各个阶段不同的信息,向观众进行互动式的宣传。我国的会展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优势,在现实世界之外打造知名的中国会展网络品牌。
案例分析:
实物展和网上展的区别:
(1)网展与实物展的差异
a 组展手段:网展:网上发布信息为主,辅以在其他媒介上进行广泛宣传。实物展:以文件、传真、电话等为主,辅以电子邮件和互联网络,进行针对性宣传。b 展出场所:网展:网络虚拟空间。实物展:展示实实在在的产品,以直观形象对外宣传。c 展出手段、内容:网展:展示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通过逻辑说理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实物展:展馆实地。d 参展费用:网展:网上参展费。费用相对很低。实物展:展位费、展品运输费、场馆租金、施工费用、人员费用。费用较高,逐年上升趋势。e 展出手段、内容:网展:网络虚拟空间。实物展:展馆实地。d 展出手段、内容:网展:网络虚拟空间。实物展:展馆实地。e 展期:网展:可以固定展期,也可无限期。实物展:固定展期。f 观众范围:网展:世界各地网民。实物展:一定区域、专业人士。g 观众搜寻目标展商的方式:网展:网络检索。实物展:现场观摩。h 交流方式:网展: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工具磋商。实物展:提供面对面交流空间和机会。
(2)网展相对实务展的优势与缺陷
优势:成本低、效率高,展出空间无限,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展出时间长,观众面广泛,贸易机会增多,反馈及时,统计和评估电子化。
缺陷:消费者或商家"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人际交流、实物触摸、面对面的讨论这些实物展的"会展艺术" 网上会展无法企及。
一、网络展会
(一)网络展会的优势:
1. 成本降低。网上会展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所占用的为虚拟空间而非实际空间,省去了租借场地的成本;网上会展主要依靠在网上发布信息并辅以在其他媒介上进行宣传,其展示的是虚拟产品,以及通过与企业和产品相关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对产品加以介绍,避免了产品在运途过程中的损坏成本。
2. 扩充展览规模和空间。会展的举办者和参与者之前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交流,各方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一般不受时间限制,网上会展突破了传统会展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交易简便。网上展会的参观者只需借助计算机和鼠标单击到达包含参展商信息的网页即可,且参与者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完成彼此的交谈和磋商。此外,网上会展多依赖数据信息、电子文件等完成组展者、参展商、观众之间的约定和责任规范。
(二)网络展会的劣势:
1.易双方不能见面,交易的安全性降低。
2.于一些需要触摸、品尝的产品并不适用。
3. 由于国内企业更热衷于传统展览,因此,国内展搞网络展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总得来说无法控制、可信度差、参与人群受到限制。
二、传统展会
(一)传统展会的优势:
1. 直观。传统会展主要依靠对企业和参展者的针对性宣传,其主要手段是文件、传真、电话等并辅以电子邮件和互联网。传统展会展示的是真实的产品,以直观的形象展开宣传。
2. 直接交易。传统的展会上参观者可以亲身在展出场地仲按照产品分类、展馆和摊位编号等查找目标参展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判,寻求合作,直接达成协议,并且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3. 集中进行产品宣传和市场调查。实地的展览能够通过实际产品的展示来进行产品的宣传,直观明了,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心中的品牌,达到良好的品牌效应。并且在整个展览中切实了解到观众的需求,进行市场调查,以调整其生产和营销的不足之处。
(二)传统展会的劣势:
1. 营销成本巨大。参加传统展会的费用高昂,通常需支付展品运输费、场馆租金、施工费用、人员费用等。
2. 时间、空间限制大。传统会展需要占用场地并一般具有固定的期限,且参会者需要在固定时间参加会展活动。
3. 规模有所限制。传统会展通常面向的是特定区域或特定专业的参与者,有的会展是面向专业贸易参与者。
我觉得网络展会不能取代传统展会,原因如下:
网络展会不能取代传统展会正如虚拟不能取代现实一样,产品是有形的,在网络展示产品是有限的,对于一些需要触摸、品尝的产品在网络展会是难以实现交易的,这样就违背了展会的本质。经营生意,大家讲求的都是质量,网络展会难以对此作出承诺,使得交易的风险性大大增加。而虽然传统展会较网络展会有很多的不足与限制,但它始终是人类历史以来的交易途径,难以彻底消除。
网络展会打破了传统展会的种种局限性,为会展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渠道,但传统展会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减,网络展会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展会,传统展会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洽谈方式更为深入人心。
案例,广州车展的宣传与推广:
1、在京、泸、穗等国内重要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展会信息;
2、大众媒体推广,(通过报社、电视台、电台,在汽车生产基地、境外的电视台等媒体);
3、将通过汽车产业相关专业杂志向业内人士推介展会;
4、建立汽车展专业网站,并通过与国内外各门户网站、汽车专业网站建立友好链接,推广展会信息;
5、通过国内权威的汽车行业相关协会发布展会相关信息,向国内外专业买家直接寄发请柬
6、邀请各车迷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等团体、政府机构等社会消费团体组织群体参观展会
7、参加国际著名汽车展,并在国内相关汽车展会上推广展会;
8、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商务处推介展会。
期末复习总结13
一、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古诗词的背诵默写。
4、作文写作的技巧。
5、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
二、复习重点:
1、基础: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正确使用成语,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阅读:在阅读中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揣摩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3、古文: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文章大意,会翻译文言文。
4、写作: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有中心、有层次,书写工整。
三、复习难点:
1、基础:字形、字音、成语。关键词语的揣摩。
2、阅读:关键词语的揣摩,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古文:文言词语的用法。古诗词的鉴赏。
4、写作: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复习内容及方法:
1、字音、字形: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每天上课读读,读中加强记忆。
2、古诗词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25、30课和课外古诗词共30首,每天默写一点,滚动式复习。
3、阅读:
(1)课内阅读:以《导学导练》为主,在堂上要求学生完成阅读训练,当堂有针对性的讲评,注重方法的指导。
(2)名著阅读:指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让学生重点阅读P228——P239的内容。
4、古文:过好释词译句关,紧扣课本和《导学导练》进行。古诗词的鉴赏给于方法上的指导和范例。
5、语文实践活动:将教材中六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要求重新整理,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作文:从命题、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训练,强调学生首先要能说清一件事,然后,要求学生能对一件事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言从字顺。
7、综合测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查缺补漏工作,保证复习效率。
期末复习总结14
纯属按照个人理解来整理。
一、法律素质:
是法律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a掌握法律概念能力b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c法律推理的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法律思维能力是核心。
二、法律思维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
1、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2、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3、法律推理能力4、对即将做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三、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法律事实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决定着适用法律的最后结果。
四、逻辑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四个层次:
1法律概念与法律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2、法律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3、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4、法律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法理学的概念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
六、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法理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基础性,不仅因为它们是关于法的根本性、普遍性问题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们是一定时代法的精神、理念的表达。法的精神、理念是各种具体的法律制度的内在灵魂,是整个法律体系大厦的精神支柱。法的精神、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法律制度和法学的变革。
七、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从法理学的本质属性来看,正是因为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这也决定了法理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它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从法理学的价值方面来看,法理学作为一种法学意识形态,其不仅是对法律显示及相关社会关系的简单、被动的观照与反映,而且对法律现实具有渗透性的甚至是主导性的影响和作用。
八、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九、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十、法的本质的两个层次: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c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d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2、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十一、法的局限性: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除法之外,还有政策、纪律、规章、道德、民约、公约、教规及其他社会规范,还有经济、行政、思想教育。
2、法律并不能有效地干预或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法律通常只能有效的控制公开的、外显的、可观察的社会行为,而很难控制个人隐秘的隐私行为,更难控制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信仰。
3、法律具有保守性,僵化性和限制性。法为维护某种社会秩序而对人们的行为所施加的约束,有可能转化为限制人们进行有益的创新和改革的枷锁
4、法的运作成本巨大。法的运作成本包括立法成本、行政执法成本、诉讼成本等成本。
5、法律作用的充分发挥依赖一系列社会条件。首先是良好的政治法律体制。其次是良好的法律和法律体系。其三是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其四是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最后是良好的物质条件。
十二、法的渊源
法的形成过程总是基于某种动因和进路,选择和提炼一定的资源,以实现权利和权力的制度性配置的过程。这种使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就是法的渊源。(在法的渊源三要素中,资源性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进路性要素是法得以形成的途径性要素,在进路性要素渊源中,立法是法得以形成的尤其重要的途径,动因性要素是根本的要素)
十三、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分别:
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界限不容混淆,他们本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法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有各自的价值。
第一:未然和已然,可能和现实的分别是法的渊源和形式的一个界分,法的渊源主要指法的来源,法的渊源有一定的必然性意味,但更主要的是个未然和可能的概念。法的形式表明的则是已然和现实的概念。
第二:多元和统一的区分,是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又一界分。法的渊源是多样化的,法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却不是多元的。
十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成文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立法主体应以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制定和修改各种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使一国属于法的形式范围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成为效率等级分明、结构严谨、协调统一的整体。
十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指的是指对已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和归纳加工,使其完善化,科学化的活动。
十六、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1、法的清理。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
2、法的汇编。指在法的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编排,汇编成册。
3、法的编纂。指立法主体在法的汇编和清理基础上,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研究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和系统的法。
十七、法的一般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可分为1、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
2.根本法和普通法
以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这种分类主要适用于成文宪法国家,可分为1、根本法是指在整个法的形式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2、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的统称。
3.一般法和特别法
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的分类,可分为1、一般法,指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一般时间,一般空间范围内有效的法,如刑法,民法。2、特别法,指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有效,或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如战争时期的法。
4.公法和私法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民法体系,是民法法系划分部门法的基础。
十八、法的效力
是指法对其所指向的人们的强制力或约束力,是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法的效力不等同于法的实效。法的效力是法所具有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的存在不以涉法行为是否发生为转移。而法的实效指法的功能和作用实现的程度和状态,它主要是一个强调实际结果的范畴,所展示的是一种事实,一般来说,法只要是现行的,它就是有效的。
十九、法的效力范围
通常指法对什么对象,在什么时间和空间有效。包括:法的对象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时限以及对其实施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溯及力。)
二十、法的对象效力原则
法的对象效力,是指法的适用对象有哪些,对什么样的人和组织有效。法学上也将法的对象效力称为对人的效力,这里包括自然人和法所抑制的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和组织的国别为标准。
2、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
4、综合或折衷原则。
二十一、法的溯及力及规定原则
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可加以适用的效力。
一是从旧原则:即新法没有溯及力
二是从新原则:即新法有溯及力
三是从轻原则:即比较新法和旧法,哪个轻些就按哪个法处理,
四是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溯及既往,但旧法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时,则从旧法。
五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时,则从新法。
二十二、法的要素
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要素。
法的要素与法的渊源不同。法的渊源指法的外表形态,而法的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质料。
期末复习总结15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如果复习这一环节做得好,教学效果一定不错。但在平时,只要一提复习课,人们会想到许多的篇子,大量的练习题。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这样的工作方法使得老师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抱怨学生不够投入,不够聪明。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甚至放弃这门功课。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效果还算不错。
一、在复习开始,我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复习。复习中,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及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获益不浅。为此,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备课时掌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二、在课堂上,我尽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注重对学生口语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或让他们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量的作业、练习,并且对试卷、作业等认真批改并加以讲评,经常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做到查、漏、补、缺。特别是五年级,尽量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复习单词时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如food 学生会出 apple ,orange, banana, pear,,等等许多的单词。
还可以把所学的单词分类.如:让学生找出所学过的能通过形体表现出来的动词,例如:cry(哭),run(跑),jump(跳),dance(跳舞),sing(唱歌)等词,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做出这个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很清楚的记住这个单词,并且印象会非常深。小学生对于单词是会读了,但还没有辨音的意识,因而辨别能力还不强。对于单词中的`元音、辅音字母该发什么音,不同单词中相同字母或相同字母组合的发音是否一样,还没有确切的认识。因而在语音教学时,只能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为主,在读音正确的基础上猜猜看、说一说,跟着感觉(也就是所谓的语感)走,让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辅音的辨音,如: book、bike、bird、bed,学生一读就会发现字母“b”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为/b/。成功之后的感觉尤为激动,记忆的效果也尤为深刻。
三、课后,及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真正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请教。
【期末复习总结】相关文章:
学期末复习总结03-08
期末复习总结(精选10篇)03-02
期末复习总结(精选10篇)06-25
期末各科复习方法总结12-09
期末复习班会总结(精选10篇)12-19
期末复习班会总结(精选16篇)12-24
期末复习工作总结(精选16篇)02-22
期末复习作文10-02
期末的复习作文11-08
期末复习备考方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