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时间:2024-07-28 16:13:21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触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固、发展等。因此,我校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形,特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固,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展开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长抓不懈,一抓到底。建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缺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缺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xxx组长,xxxx为成员。负责全部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形。

  2、抢险疏散小组:

  由xxxx任组长,xxxx为成员。具体负责产生狂风雨等防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空地带。

  3、后勤保证小组:

  由xxx组长,xxxx为成员。具体负责全部抢险工作的物质经费的准备工作,从物质和经济上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意思、采取措施、减少缺失

  学校产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部教职工必须引发高度重视,必须建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

  1、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狂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排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

  一旦产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隐的时间上的主动在抢险中,第一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缺失。

  3、及时上报:

  一旦产生防地质灾害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争获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防地质灾害,在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全部教职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坚固建立责任重与泰山的意识,增强防地质灾害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本预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建立预防预警机制,规范应急响应行动,加强善后工作,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部和与外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

  1.4 工作原则

  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是:科学、预防、及时、有效、协调、公开、安全、人文。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单位应急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应急工作组、后勤保障组。

  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工作,应急工作组负责具体应急行动,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

  2.3 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应急行动,包括信息收集、预警、应急响应、处置等。

  3.预防预警机制

  3.1 信息监测与报告

  建立信息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各种信息,为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基础数据。

  3.2 预警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预警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3 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预警支持系统,包括预警设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

  3.4 预警级别及发布

  制定预警级别,根据不同级别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3.5 预警预防行动

  建立预警预防行动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分级

  制定应急响应分级制度,根据事态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相应的应急响应。

  4.2 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应急响应分级制度,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包括组织人员、调配物资、开展救援等。

  4.3 情况通报

  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单位通报应急情况,保持信息畅通。

  4.4 特别情况处理

  针对特别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5 信息共享和处理

  建立信息共享和处理机制,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和处理。

  4.6 指挥和协调

  建立指挥和协调机制,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行动。

  4.7 应急处置

  根据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分级制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8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保障应急人员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9 群众安全防护

  保障群众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0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

  4.11 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应急信息,保持公众知情权。

  4.12 应急结束

  应急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

  5.善后工作

  5.1 善后处置

  进行善后处置,包括清理、修复、重建等。

  5.2 社会救助

  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

  5.3 总结分析

  总结和分析应急工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保障通信和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提供应急支援和装备保障。

  6.3 技术储备与保障

  建立技术储备和保障体系,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监督管理

  7.1 宣传、培训与演练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2 奖励与责任

  建立奖励和责任制度,激励应急工作积极性。

  7.3 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

  8.附则

  8.1 名词术语解释

  对本预案中所使用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

  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建立预案管理和更新机制,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8.3 预案解释部门

  明确预案解释的部门和负责人。

  8.4 预案实施时间

  规定本预案的实施时间。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能力,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镇江市地质环境保护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镇江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的处置。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别管理、条块

  结合、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组织体系和职责

  2.1领导机构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是全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领导机构,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

  主要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和响应级别;执行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灾救灾任务;统一协调我市各方面资源,参与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组织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协调调查和处理我市地质灾害的责任事故。 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为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市日常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制定和完善突发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志,组织专业人员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报,负责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和上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4地方政府组织机构

  各辖市(区)政府成立辖市(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辖区内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内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前期工作,制定和完善辖区内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指导和督查辖区内各单位开展防灾工作,为抢险救灾提供相关保障,开展辖区内地质灾害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各辖市(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各辖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日常管理和防灾工作。

  2.5应急处置小组

  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治组、治安保卫组、物资保障组、设施抢修组和宣传报道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

  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以及受灾辖区、乡镇

  (街道)、村委会(社区)负责人和地质专家以及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参加。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做好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根据指挥部的各项指示、命令,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2)现场抢险组

  镇江军分区牵头,市武警支队、公安局、市消防队、镇江供电公司、住建局、镇江电信、移动、联通分公司、灾险情发生地区、镇(街道)、村委会(社区)等组成。

  主要职责:派遣调集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组织抢救受灾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撤离和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减轻灾害造成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3)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组

  市卫生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市各大医院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灾地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安排救治医院,调集药品、医疗器械和救护车俩;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增强紧急救治能力。

  (4)治安保卫组

  市公安局牵头,市武警支队、派出所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发布紧急交通管制和治安管理通告,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物资保障组

  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指导灾区各级政府做好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做好急需救灾专用物资的调配和保证供应,及时下拨救灾资金,调集急需的救灾车辆等,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障抢险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有序进行。

  (6)设施抢修组

  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镇江供电公司、镇江电信、移动、联通分公司)、市住建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农委、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指导灾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道路、通信、电力、路灯设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指导和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校舍、居民住房,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7)宣传报道组

  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报社、京江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组成,辖区及街道配合。

  主要职责:依据市处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宣传报道工作,负责接待灾民的来访。

  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2.6应急处置分工

  小型地质灾害发生后,由事发地的辖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给予一定的配合、指导和支持。

  中型地质灾害发生后,由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由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特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在省政府或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分级标准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I级)、大型(II级)、中型(III级)、小型(IV级)四级。

  3.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3.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I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3.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V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4 预防和预警机制

  4.1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强降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根据我市气象因素和地质灾害发生特点,我市7~9月份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4.2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4.2.1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全市国土资源、水利、气象、地震部

  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与全市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互联,连接市政府有关部门、各辖市区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4.2.2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4.3预防预警行动

  4.3.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镇江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汛期前拟订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各辖市(区)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特点,加强动态巡查,制定符合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4.3.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做好巡查记录,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各辖市区政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险情变

  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4.3.3“防灾明白卡”发放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委会)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受影响区域居民手中。

  4.3.4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当地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4.4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4.4.1速报时限要求

  各辖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后,应在2小时内速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可同时越级上报。

  4.4.2速报的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

  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5 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相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发生特大型(Ⅰ)、大型(Ⅱ)突发地质灾害时,由市应急指挥部报省应急指挥部,建议启动省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上报国土资源部,建议启动全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发生中型(Ⅲ)突发性地质灾害时,启动市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发生小型(Ⅳ)突发地质灾害时,灾情所在地启动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发出公告,应急响应结束。

  6 应急保障

  6.1应急预警信号保障

  (1)辖市(区)人民政府以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制定本地区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方案,明确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换。

  (2)预警信号应具有震撼力,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

  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由市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群众服务的意愿。

  6.2应急技术保障

  成立镇江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力量的优势,确保灾情分析质量,及时、科学、合理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6.3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放置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人员和设备力量及时到位。建立我市专业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队,专业应急防治与抢险救援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相结合。抢险救援队伍由现场抢险组统一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4应急通讯保障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联系人要建立通讯联系制度,主汛期24小时都要保证通讯工具畅通。 (2)抢险救灾期间,各级政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工具的畅通。

  (3)抢险救灾现场为移动通讯盲区或移动通讯设备被损坏时,电信单位要架设临时设备,保证通讯的畅通。

  6.5应急物资、装备和经费保障

  各相关部门应按照《镇江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应急物资、装备和经费保障措施,做好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经费预算,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装备,制定保管制度,并保证有效快捷供应。

  市、区政府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经费情况,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经费纳入政府的年度财政计划和预算,以确保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治理工程,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应急抢险工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

  6.6应急信息系统保障

  市国土资源局做好技术储备和保障工作,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监控、指挥和决策技术支持平台和应急信息系统。组织力量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灾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储备和分析系统,满足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

  6.7应急医疗卫生保障

  (1)由市卫生局牵头组成医疗救治组,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技术力量不足时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帮助。

  (2)开展灾民临时安置场地的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共水源地的卫生,及时指导对灾害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6.8其他应急措施保障

  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可以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和交通管制等措施。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应对事发原因、处置过程、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市政府等相关部门。

  参与应急救援工和的部门应对本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和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

  7 奖惩措施

  7.1 市、辖市(区)政府对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助、指挥、信息报送等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7.2 对瞒报、漏报、谎报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和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故意拖延、临阵脱逃、撤离职守的人员,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行政处分;对扰乱、妨碍抢险救灾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由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 附则

  8.1名词术语解释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防腐蚀性等物质泄漏。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8.2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预案和各自职责做工好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准备工作。

  8.3 本预案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更新,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8.4本预案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8.5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参见综合应急预案中《不连沟煤矿事故风险分类统计表》。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宣传,群测群防”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依靠科技,依法规范,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手段的原则。

  1)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及时向矿应急指挥部报告。

  2)统一指挥原则。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依靠科学,提高水平。地质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遵循科学原理,依靠先进科技,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实现应急指挥决策和预案实施的科学化。

  3)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及时抢救原则。

  (a)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5)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矿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

  3.2不连沟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

  4.1.1.1根据气象预报,对地表岩石移动的范围内及时预报,尤其夏、秋季节。该避的就避,每次大雨过后由地测组负责对地表及时测量,随时掌握地表下降数据及规律。

  4.1.1.2从各科室中抽出专人组成矿井地质灾害巡查小组,在全井田范围内定期巡查,每10天巡查一次。对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天气如大雨、暴雨时,坚持雨中巡查。每次雨后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井田周围的水库、河流、泄洪沟、采空区地面进行专项检查。

  4.2重大地质灾害事故预防措施

  4.2.1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地点设在调度室)。

  4.2.2把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地点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设立警示牌,建立详细的巡查记录。

  4.2.3成立三个抢险小分队,每队30人配有2名队长,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电工,1名铲车司机。并要求所有抢险队员在汛期期间,必须在矿职工宿舍居住,一旦遇有灾情能及时组织抢险救灾。配备足量的抢险物资。设专库、专人负责保管。

  4.2.4对于因开采引起的裂缝在及时排查后,限期进行填平夯实。

  4.3预警行动

  一旦接到发生矿井地质灾害事故汇报后,接警人员(煤矿调度员)要立即向当天值班领导和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立即汇报,同时通知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作业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出。由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及大小决定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救援预案。

  4.3.1预警条件

  1)巡查发现地面沉降异常及接到人员反映塌陷等异常情况。

  2)接到当地气象局通知,有大雨或暴雨。

  5、信息报告程序

  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

  6、应急处置

  同综合应急预案部分

  6.1处置措施

  1)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后,现场人员应迅速汇报矿调度室,调度员立即通知停止工作、撤人并按照矿长或值班矿领导指示,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各救援专业组立即开展工作。

  2)当灾害事故影响或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胁时,应采取多种快捷有效方式及时向处于险区人员发出撤离警报。

  3)通知处于险区人员事故性质、事故的危害和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险区人员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

  4)决定实施撤离或疏散时,应通过群呼、急呼、组呼等方式发出警报信号或确保人员了解撤离或疏散的`有关信息,如撤离路线、随身防护用品、自救逃生知识技能、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

  5)事故现场人员在对人员进行抢救的同时,应对现场拉线划定警戒区域,使危险车辆、设备应与人员隔离,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或导致此生事故的发生。必要时应立即通知危险涉及区域人员进行撤离。

  6)事故处理现场人员,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应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要画图进行说明。

  7)事故处理结束后,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资料,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8)井下发生地质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每个工作人员应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9)地质灾变时,遇险人员应立即撤离,并搀扶不能行走的伤员沿避灾路线迅速撤至安全区域,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等待营救。

  10)事故附近人员应尽量了解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利用各种办法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相关人员了解灾情。讲清时间、地点、遇险人数等,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等,不可随意推断,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11)积极抢救: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和损失。

  12)安全撤离: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退时,要注意防护。

  13)妥善避灾: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或利用压风自救装置妥善避灾。避灾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和维持自身的生存条件,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

  14)冷静、不惊慌,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

  15)撤退困难,尽快进入支护完好的硐室、压风自救装置地点进行躲避。

  16)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6.2井下地质事故时避灾路线:

  6.2.1正常情况下:

  6.2.1.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风顺槽→6煤辅运大巷→副斜井→地面

  6.2.1.2掘进工作面→掘进顺槽→6煤辅运大巷→副斜井→地面

  6.2.1.3其他地点、硐室→6煤辅运大巷→副斜井→地面

  6.2.2若副斜井堵塞或无法通行时:

  6.2.2.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风顺槽→6煤辅运大巷→进风立井→地面

  6.2.2.2掘进工作面→掘进顺槽→6煤辅运大巷→进风立井→地面

  6.2.2.3其他地点、硐室→6煤辅运大巷→进风立井→地面

  6.2.2.4当井下发生灾害,造成采掘工作面顺槽或主要大巷等巷道受损堵塞通道而无法撤离时,应在调度室的统一指挥下,及时进入井下的临时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进行避灾,等待救援。

  7、应急保障

  7.1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存放

  矿井地面供应站、地面消防材料库和井下消防材料库要按规定配备工具、消防器材和工程材料,定期由调度室牵头负责监督检查、物供部负责物资补充,确保应急物资能够满足应急需要。物供部和调度室要保证应急物资的储备量,不能随意挪用,要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都要明确。(参照消防材料库清单附件三)。

  7.2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设备调运方式

  当现场应急物资和设备供应不能满足需要时,请求指挥中心迅速下达命令,由物资供应中心调用各种排水、供电、开关、电缆等机电设备,进行抢险救灾。

  7.3自救器管理

  井下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压缩氧自救器,由通风准备队管理、维护、校验。

  7.4急救设备管理

  医务室要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技术人员,提高医务室应对事故的救治能力。

  7.5交通运输保障

  矿调度室、综合管理部、车队必须保证24小时有值班车辆。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后,井下所有车辆必须立即为救援车辆让行;根据地面交通情况必要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殊通道,确保救援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

  为切实做好全县中小学校防汛工作,确保台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条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方针

  防汛抗洪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县人民政府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机构

  县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全县中小学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组长:胡小红

  成员:翁建敏(县教育局)、沈永明(县国土资源局)、陈延南(县水利局)、周敬荣(县气象局)、吴昌亮(县建设局)、陈海峰(交通局)、柳浩宇(公安局)、雷李会(卫生局)

  三、县人民政府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机构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

  教育局:组织编制中小学校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加强对学校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的监督管理。

  水利局: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

  国土资源局:要查明对学校可能造成影响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向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通报。

  建设局:要加强对学校建筑物的质量监测,并及时通报。

  公安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协助组织中小学生撤离和转移。

  保障抢险救灾队伍、车辆优先通行。

  交通局:负责组织所辖公路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防洪抢险和救

  灾车辆的组织调度。

  卫生局:负责组织受灾中小学校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气象局:负责监视天气形势,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和风暴潮预报。

  四、县教育局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

  总指挥:翁建敏副总指挥:钟利海

  下设四个小组:

  1、现场指挥组:吴广伟负责险情发生地的现场指挥

  2、联络组:朱云燕负责与县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机

  构各成员单位的信息联络和及时向学校传达有关信息

  3、信息材料组:叶旭英负责收集整理报送灾情信息和材料

  4、后勤装备组:陈际春负责组织防汛抗洪抢险的`资金

  器材装备

  五、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汛期,各中小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

  地政府和县教育局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的联络组或教育局

  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联络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接到学校险情报告后,立即与县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总指挥汇报,并根据总指挥的指示与县人民政府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小组沟通。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一般险情发生时县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

  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现场指挥组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由县中小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险情发生地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师生紧急撤离示意图》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六、善后工作处理

  做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工作,在搞好抢险救灾的同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初情要求在受灾后12小时内上报,详情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数字要准确、可靠,同时上报县防汛办、县民政局各一份,统一口径,逐级按要求上报。

  七、其它要求

  汛期,各中小学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应急避险预案。沿溪的秋炉、毛洋、鸬鹚、标溪、外舍、金钟、顺利、陈村等八所学校要重点制定好防洪应急避险预案,靠山边的大地、郑坑、梅歧等三所学校要重点制定好防地质灾害的应急避险预案,上述学校必须绘制《师生紧急撤离示意图》和《学校安全隐患示意图》在显著位置向全校师生公示,并开展预案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市教育系统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xx县教育局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教育实际,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发生的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的紧急防灾、抢险救灾工作。

  2、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的危急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而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3、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工作原则

  1、地质灾害应急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2、紧急防灾、抢险救灾工作在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组织机构

  1、中心学校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

  唐xx: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指挥长

  常xx:负责现场组织、医疗救护、后勤物资保障与食品监督

  袁xx:负责现场组织、抢险与救护

  涂xx:负责综合协调,信息传递、联络

  张xx:负责非常时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调整上学、放学时间

  师xx:负责宣传报道、协调媒体和舆情管控

  田xx:协助负责后勤物资保障与临时食宿安排

  各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学校总指挥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袁怀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13635702195

  四、机构职责

  1、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其它地质灾害防灾救灾任务。

  2、督促、检查各学校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3、负责实施、协调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负责信息、联络、接待等日常工作。协同上级有关部门维护受灾学校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负责救灾物资和灾区师生、财产和学校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主要职责:

  各班主任、科任老师及有关部门,在校防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认真配合上级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

  1、班主任、科任老师:负责及时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安定学生情绪,协助调运救灾物资、设置避险场所,组织转移、安置和救济受灾学生;核定和报告灾情,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学生救助和安置情况。

  2、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负责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参与抢险救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防止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做好进出道路交通疏导工作。

  3、宣传组: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宣传报道的协调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有关救灾物资的及时组织、协调和调配,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调拨和供应。

  五、处置措施

  (一)应急准备

  当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中心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迅速上报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险情会商、研究部署抢险避灾各项工作。

  (二)开展抢险避灾工作

  1、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师生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险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2、对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并做好灾害突发时的报警工作。

  3、组织力量实施必要的应急避险工程,减缓和阻止灾害险情发展。

  4、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险情和抢险避灾情况,以取得指导和支援。

  5、一旦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情况宣布结束临灾应急期,确定撤消或继续保留危险区事宜,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治理方案措施。

  (三)灾情应急

  1、发生地质灾害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灾情,指导有关人员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灾情会商,启动灾害应急预案,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2、学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各应急工作组根据中心学校领导小组的指令及职责分工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并采取紧急避让和抢险救灾措施。

  3、一旦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已经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领导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宣布结束灾害应急,确定撤消或保留抢险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

  六、报告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实行“每日一报”制,遵循逐级上报原则。

  1、发生地质灾害后,各校防范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开展灾情调查工作,并向学校防灾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防灾领导小组及时向中心学校防灾领导小组报告,中心学校防灾领导小组再向教育局防灾领导小组和镇政府报告。

  3、中心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及防治工作的情况。

  4、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学校要将处置工作情况书面报告中心学校领导小组,中心学校再将处置情况书面报告教育局领导小组。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7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服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五、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2.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运行机制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预测预警系统。要发挥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和村(社区)及驻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按领导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险区范围的单位、居民(村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3.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巡查,指导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并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国土分局和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

  4.预报预警发布。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经开区,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5.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单位和住户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害的基本情况、监测预报方法、应急避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汇报联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六、监督检查

  区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七、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管委会制定,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由国土分局牵头及时修改完善,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

  八、责任与奖励

  (一)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扬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二)责任追究

  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问责和处理;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地质灾害重要情况或者应急防治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8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因此,我校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长抓不懈,一抓到底。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xx组长,为成员。负责整个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2、抢险疏散小组:

  由任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发生暴风雨等防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旷地带。

  3、后勤保障小组:

  由xx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抢险工作的物资经费的准备工作,从物资和经济上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意思、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学校发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体教职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树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

  1、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暴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成员:xx小学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政府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我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9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我镇地处姚南山区,山高坡陡,地表易受台风暴雨的侵害,因而防御地质灾害工作是事关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相关地质情况,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大岚镇防御地质灾害预案。

  一、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地质灾害的首要任务,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末然,充分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技术措施上做好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把灾情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各村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服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上级防御地质灾害部门的指挥调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要讲究团结协作,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在抗灾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全镇防御地质灾害形势和准备工作

  (一)防御地质灾害形势

  由于是山区,山高坡陡,遇暴雨侵袭,地表水流向集中,主流短汇流快。个别山体地质较差,土壤揉和力较差,可能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

  (二)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

  根据我镇的实际,防御地质灾害主要以防山体滑坡为主,按区域的不同,把全镇分为3个组,14个小组,以联村干部会同各村干部具体落实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落实抢险和安全转移等工作,接受镇防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镇要求各村落实防御地质灾害管理员,做到到岗到位,对有隐患的地质点,分别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防御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1、查明强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2、查明各村村庄在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倒塌的房子,预先落实好转移到安全地点的计划。

  3、对老弱病残的农户,根据他们的居住状况,预先作出安排。

  4、对易出现滑坡的地段,预先安排人员转移。

  (三)防御地质灾害重点

  本镇已发现重点地质灾害点是新岚村甘竹。

  三、组织、领导、职责

  1、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各村安全责任人及职责

  (1)、安全责任人:各村村主任为本村第一责任人。

  (2)、安全责任人职责:落实本村的防御地质灾害专职管理人员,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查,准确、及时掌握本村基本情况,及时上报本村的地质变动情况,做好本村防御地质灾害物资的落实,人员的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并组织以民兵、党团员为骨干的.防御地质灾害队伍,出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3)、报警员职责: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情况,准确、迅速汇报险情。

  (4)、应急队伍指挥员职责:服从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统一指令,及时组织应急队伍到岗到位,准确及时组织队伍抢险,协助各村组织群众转移。

  (5)、应急队伍职责:根据指令,应急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在现场指挥长的指挥下,全力投入抗御地质灾害抢险斗争:①尽快组织群众转移;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力量,抢险工程,尽可能避免灾情扩大;③随时向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④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四、镇应急指挥系统

  1、镇防御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在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镇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督促各村、各部门做好抗御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汇报本镇的情况。

  2、镇应急小分队

  五、报警联络方法

  报警联络由各行政村及时向镇防御地质指挥部汇报,做到即现即报,报警员由各村主任担任,联络方法采用电话联系。

  六、质情

  1、发布台风、暴雨消息阶段: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在台风到来之前,突出一个“防”字,积极防范,有备无患。

  (1)、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做好台风信息的收听、记录工作。

  (2)、加强检查,要求各村对辖区内的地质危险地段作全面巡查

  (3)、时刻与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掌握台风的动向。

  2、发布台风警报阶段,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警报,台风正向我市逼近。

  镇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立即到岗到位值班,根据实际,部署抗御地质危害的各项工作。同时,下村检查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

  3、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在台风到来时,突出一个“避”字,避其锋芒,及时撤离人员转移物资。

  (1)、邮电所、变电所落实抢险人员,一旦发生供应中断,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电和通讯畅通。

  (2)、当出现电力、电信、交通中断严重状态时,以村为单位,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各村干部、党员担当本单位的防台、防质工作,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做好安全转移等工作。

  七、撤离路线、及责任人

  由于是山区乡镇,多数村庄在山坡上,只有沿溪的几个村庄遇大洪水时需撤离,一旦发生地质险情,立即组织人员往安全地带撤离,由各村组织人员实施,负责人为村主任和村民小组长。

  八、撤离顺序

  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由村应急小分队维护撤离秩序,先安排妇女、老人、幼儿先行,青壮年后撤,做到快而稳,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由青壮年协助往撤离。

  九、撤离要求

  若接到撤离命令,以避免人员伤亡为原则,按统一指挥,首先照顾老人、小孩先行,由应急小分队和部分壮年村民共同维护撤离队伍秩序,不得抢道。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十、灾后恢复工作

  1、灾害过后,由镇政府组织人员,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对遇难的人员妥善处理,迅速安置灾民生活。

  2、在上级帮助支持下,突击抢修本镇范围内损坏的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为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十一、工作要求

  本方案制定后,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预案中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告之他们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分派的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

  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

  1. 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于xx

  副组长:韦xx 姚xx

  成 员:xx小学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政府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 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 我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 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1

  一、防治方案

  滑坡就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到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促进作用下,沿一定的懦弱拎整体或集中地顺坡向上滑动而导致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展开重点预防。首先在滑坡边线立起显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告标志牌,同时派发群防群测“明白卡”,强化农户特别就是受到威胁对象的预防意识;其次,搞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预设监测人,搞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就是强降雨期间强化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必须环境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必须植树种草,严禁乱砍滥伐,确保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度补方入港,实行支档、施救等措施,消解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

  (一)灾前预警

  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强化非政府领导

  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

  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共同组成

  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会同,负责管理预防科学知识宣传、灾情搜集报导。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保护组:由司法所、派出所共同组成,负责管理秩序保护,非政府撤离、维护财产等。

  5、后勤保障组:由民政所及财政分局组成,负责对灾后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援助,尽量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2

  一、基本情况

  工程概况:

  (1)编制目的: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保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工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生产状况稳定。

  (2)工程地质:本合同段路线大致沿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展线。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貌,沿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黄海高程为230~460m,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00m。剥蚀较强烈,山丘自然边坡一般20~400,局部达600,坡面上植被较发育,主要为低矮灌木及蕨类植物。

  沿线山坡基岩埋深浅,冲沟中分布有厚度不大的第四系全新统土层。沿线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冲积成因的粉质黏土,在山坡厚度一般不到2m,在冲沟中厚度一般不到5 m;基岩大面积出露,为白垩系中统的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沿线基岩表层节理发育,以走向0~100、30~400的节理为主,间距一般1~2m,节理产状陡立。沿线主要的不良地质为受陡节理切割的边坡表层碎裂岩体在暴雨作用下的崩塌及碎落。

  二、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国家条例、规程、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5号)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编制目的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保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工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生产状况稳定而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标段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的灾后抢险救灾和临灾应急处置工作。

  五、预案原则

  1、根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一切事故隐患,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2、启动原则: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原则。

  3、响应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及灾害报告后,无论何时,只要在本地区,必须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赶赴事故现场,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4、请假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离开本地区时,必须向应急救援指挥长请假,同时将自己的职责向指定人员交待清楚。

  5、指挥原则: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工区负责人负责指挥;在应急救援指挥长未到达之前,事故处理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长到达现场后,事故处理由指挥长统一指挥。

  6、处理原则:事故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六、组织机构

  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何英伟

  成员:付祥忠、张晓洪、徐庆凯、柳志坚、各部门负责人、作业队负责人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四个应急救援组

  通讯联络组

  组长:王勇

  组员:杜海燕

  救护行动组

  组长:栾承刃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3

省国土资源厅: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属丘陵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特殊的地貌和多年矿产开采,使我市部分地区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针对这一情况,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安徽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我市编制了全市范围内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复杂,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目前,我市已调查发现的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有的隐患点较为严重。而且我市每年汛期降水集中,单位时段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以往有所增高。为此,我市各级政府和市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多年来一直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群防群测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市共编制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件,各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8件,确保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我市于XX年发布了《芜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所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结合本县情况,编制县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市8个重点地质灾害点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印发施行。基本形成市、县、镇(办事处)三级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2、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设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三县四区国土资源局(分局)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局应急办与各县(区)局(分局)应急办联系逐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衔接更加协调,初步形成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建立各县区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点监测、预防和预警体系,明确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和负责人,建立群防群测网络,负责监测的.单位和个人,广泛地收集整理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及时逐级上报监测结果。

  市国土局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地质灾害检查和巡查工作,监督“地质灾害群防群测明白卡”的发放,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险情和灾害等级。

  4、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分级响应,根据地质灾害等级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部门从核实险情、应急调查、抢险救灾、医疗救助和治安、通讯以及应急信息速报等各方面各司其职,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三、存在问题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要求,我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完备,已发布的各类应急预案需修正完善;二是监测预警能力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专业应急监测网络,预警体系,信息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困难,专业应急队伍数量不足,应急处置技能尚待提高;三是应急演练未做到经常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修订和完善各级和各地质灾害点预案,形成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2、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互联互通,形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统一指挥的协调体系。

  3、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知识教育,对各个隐患点的监测人和负责人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增加公众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和自救能力。

  4、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援演习,根据我市各隐患点的应急预案,适时地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4

  汛期雨季即将来临,为保证小区和地下车库安全防洪,保证业主车辆停车安全,确保业主生活秩序正常有序,根据各级防洪防汛工作精神和多年来关于防洪防汛工作建议,融合xxxx小区实际情况,特制订防洪工作应急预案。期望我们xxxx管理处主管人员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主管人员领导能力,率领各部门员工,竭尽全力搞好防洪期各项工作。

  一、成立防汛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副组长:xxx

  组成员:xxx、xxx

  抢修队伍:管理处各部门主管、办公室人员、工程修理人员、全体安保人员

  二、防汛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继续执行市、区物业关于防汛排洪指示精神,全面统一指挥xxxx小区防汛工作。按照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精心安排,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xxxx小区防汛工作中发生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小区,秉持自保、打火,保证小区汛期安全。

  2、准备足够防汛物资,根据出现险情,提出排险、抢险方案。负责检查、监督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防汛物品准备情况;确保业主正常生活秩序和财产安全,杜绝小区凹陷区域排水不畅和地下室存水等问题。

  三、防汛工作建议及措施

  1、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队。具体负责小区内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和业主财产不受损失;及时收集雨情、汛情等情报;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体业主防汛意识;确保无事故发生。防汛期间要保障通讯畅通,防汛成员和值班人员做到24小时电话畅通。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离岗、脱岗。如遇大雨,经理及各级主管、安保班长必须到岗,办公室人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

  2、创建安全责任制。管理处领导人将具体内容工作原产妥当,努力做到各个区域都存有轻易责任人。对无法按时至岗人员和不认真负责而导致损失人员推行问责制,导致重大损失必须追究责任。

  3、联系工作。安保部门应对有车业主进行经常性安全提示,并做好地下室车辆停放秩序。客服人员应了解,所有地下车库业主通讯联系方式,必要时通知业主,配合做好安全疏散工作。遇到特大暴雨,应密切关注雨水情况和小区内有关道路通畅情况,做好与全体业主联系准备工作。

  4、物资准备工作和各部门具体内容职责。根据xxxx小区实际情况,对重点部位必须强化巡查;各部门分工明晰;努力做到雨前、雨中、雨后都存有专人负责管理监控;并作出适当排险措施;以下就是各部门明确分工与职责:

  财务部:竭尽全力保护好财务部生命、财产安全。如有特殊情况需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自保同时,协助其他部门做好救灾工作。

  公共事业部:在汛情去临时,客服中心必须搞好和全体业主间温馨提示信息工作,对灾情相对轻微几座楼层,必须重点记录汛情信息,必要时电话通告业主知会详情请。例如存有业主求助电话,应当详尽记录业户详尽住址(楼层号、单元号、房间号、联系方式),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提出申请撤退。

  绿化保洁部:充分做好汛期绿化植被保护工作和小区保洁工作。在恶劣天气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花草树木成长。雨后做好小区卫生清扫工作,让小区每个角落时刻保持卫生清洁。让在住业主感受到环境清新自然,通过我们努力让小区业主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如有业主屋内或仓库有进水现象,应配合工程部立即前往,帮助业主做好清扫排水工作。

  工程部:工程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大区内水、电设备,汛期必须适度减少检查频率,保证设备正常采用和安全。检查各排水管道通畅情况和应急采用情况。险情出现时救援物资包含:

  1)应急灯具要充足电量,以备夜间使用。

  2)沙袋若干,将沙袋放到地势较低入口地方,可以起著引水促进作用,防止上游雨水汇聚至地势较低区域,导致危险。大区内几个难积水楼层存有a1、a3、a5、c1等几个地方,必须紧密高度关注积水情况。灾情完结后必须立即将沙袋迁走至隐密区域,并搞好维护工作,以免影响下一次采用。

  3)准备铁锹5把、带钩钢筋5根,必要时疏通下水道,或直接打开下水道井盖,可以加快雨水流入下水道速度,避免雨水冲进地势较低车库或仓库。灾情结束后要立即放置井盖到原处,以免发生危险。

  4)排洪设备,排水泵和排水管必须置放在易拿易放地方,并定期检查设备工作情况。例如突遇部分管道排洪阻塞,应用领域排水泵将此区域积水排到其他通畅区域。用回去后必须冲洗整洁,并放置。

  安保部:充分做好汛期安全保卫工作,如有求救或增援电话,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救援和保卫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关键时刻帮业主排忧解难。

  四、按相同情况启动适当预案

  (一)第一预案:

  当气象台公布暴雨警报时,防汛工作领导组成员全部妥当。及时总结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办公室人员根据各自职责,强化值守,进一步检查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成立防汛抢修队伍,全面落实抢修物资。

  (二)第二预案:

  当暴雨突袭或有关部门公布紧急警报时,防汛领导小组立即举行防汛紧急会议或展开应急部署。物业办公室必须把防汛做为压倒一切工作头等大事去揪。

  (三)第三预案:

  突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抢修小组快速非政府人员及时检查堵塞排水管道,努力做到排洪通畅;对小区内部和地下室积水情况展开监测,及时报告灾情,必要时及时非政府足够多临时防洪设备展开排沥。保证业主正常生活秩序和财产安全。

  以上各组各部门应恪尽职守,安全度汛,确保业主生命财产及公共财物安全,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有组织有纪律;关键时刻义勇当先、临危不惧。时刻把业主利益放在头等位置。让总公司领导放心,让业主满意是我们义不容辞责任。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锦屏水电工程应急管理体系》,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锦屏二级电站引水隧洞项目经理部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突发性地质灾害组织机构和职责

  2.1为保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避免灾害施救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联络电话见附表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等资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及协调有关单位进行应急救援,负责事故现场的评估及报告事故抢险救援的情况等。

  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几个工作组:

  3.1.1现场救援疏散小组:

  现场救援疏散小组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发生灾害时,及时将灾害现场人员和设备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注意保护灾害事故现场,严禁抢救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避免灾害扩大和抢救中的伤亡及财产损失。

  3.1.2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

  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生活用品和物质供应及抢险时的设备准备(干粮、水、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等),保障急救伤员的交通车辆,包含联系医疗救护车;由设备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的日常性事务工作。

  3.1.3信息联络组

  信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灾害快报的信息联络。发生灾害后及时通知项目部领导、各相关部门、地方有关部门(公安、交警、安监局、检察院、消防)、业主、和本公司安全质量部和保险公司,同时接收并传达上级单位领导的指示。信息联络组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3.1.4医疗救护善后处理组

  医疗救护善后处理组负责现场抢救伤员,安抚伤员家属,各种费用的`赔付和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对灾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准备工伤索赔资料。由计划合同部负责医疗救护善后处理组的日常性事务工作。

  3.1.5灾害调查处理组

  灾害调查处理组负责调查事故经过,做好调查事迹绘制现场图,拍摄现场照片或录像,收集现场资料,分析灾害事故原因,为灾害处理提供原始依据,为工程保险索赔提供相关证据;由工程质检部部负责灾害调查处理组的日常性事务工作?/p>

  4、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4.1应急资金准备

  4.1.1项目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锦屏建设管理局有关管理办法,安排好救灾资金预算,分担救灾资金,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抢险救灾资金到位。

  4.2物资准备

  4.2.1

  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项目部设置物资存放点(大水沟桥材料厂),包括:帐篷、衣被、净水设备、急救药品、方便面、火腿肠等。

  4.2.2

  救灾设备大部分集中在机械队,救灾时,经协调,先调用临近单位救灾物资设备。救灾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皮卡车、吊车等。

  4.3通信信息准备

  4.3.1保持与锦屏建设管理局、二滩国际监理部及地方政府救灾通信网络的畅通,通讯器材:办公座机8部(每个部门各一部),对讲机10部,移动手机每人1部。

  4.4人力资源准备

  4.4.1项目部各施工队各抽出30名体质好的施工人员作为救灾队伍(共300人左右),将救灾队伍分成7个小组,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调动现场需要有组织的进行救援。必要时,邀请专家赴现场指挥。

  5、防灾抢险

  5.1、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1560平台、14#碴场、支护队生活营区、7#营地等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陡坡、斜坡、沟口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受影响人员撤离,在现场醒目位置张贴应急电话。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

  5.2、监测、巡查要求

  汛期5月1日——10月31日每天对施工区域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并通知各施工队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5.3、灾后处理与恢复重建

  5.3.1灾情发生后,项目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安定职工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职工,及时组织灾全体职工众开展自救。

  5.3.2结合受灾现场实际情况,会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自然灾害救济补助,帮助解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

  5.3.3根据项目部制定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进行恢复重建工作。

  6、保障措施

  6.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6.2、宣传到位。向广大职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6.3、措施到位。在地质灾害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地质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

  6.4、物资设备到位。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存放在材料厂,必要的设备由机械队提供,其它各施工队配合积极救灾。

  6.5、人员配备。项目部各所属施工队各配备30名抢险人员。由项目部统一调动。

  7、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及演习

  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及演习由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原则上每一年进行两次演练,若上级主管部门另有要求,另行通知。

  安全环保部及各下属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现场急救知识教育和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培训。

  8.3奖励与责任

  8.3.1对在自然灾害救援工作中做出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8.3.2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2-14

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1-02

新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30

幼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30

小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4-05

防汛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3-31

有关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07-19

【荐】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4-02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