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恒为题目的作文

时间:2024-07-25 09:12:13 以什么为话题的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恒为题目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恒为题目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恒为题目的作文

以恒为题目的作文1

  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伟人是永恒的,伟人的永恒在于其精神的永恒。生活中,我们要面对许多选择,我——选择永恒。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荫;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念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浑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生命;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了自身的苦辛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激励人追求,给予人成功。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陷入泥潭的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谱写一曲绚丽的乐章。对别人的爱心是永恒。无私的爱,是冰天雪地里的一抹微笑,温馨而甜蜜。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啊,这是怎样一颗广博慈善的爱心,这是怎样一种美丽的永恒!不禁想起刚学过的课文,“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这是怎样的慈悲,又是怎样一种超然永恒的境界啊!

  我一直推崇着居里夫人,以一种仰视的姿态,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去看待这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都在为科学事业奉献着,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她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在她终于发现了镭的时候,却毅然放弃专利的申请。她说:科学应该属于全世界

  。她不肯为自己拿回一点点补偿,只是无私地奉献着,甚至在晚年,她竟没有钱买一克镭来做她的研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又是怎样一个永恒的人物,怎样一种永恒的精神啊!许许多多的永恒使我感动着,这感动是心灵深处的一泓清泉,吐不完,流不尽,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生命旅途中的一草一木……选择奉献,选择爱,选择永恒![点评]:清丽的语言,传达了一种高尚的人生选择。恰当的引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增强文章了文章气势,平添了一份亮色。

以恒为题目的作文2

  不积硅步,无以至子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有些人半废,不想坚持;有的人以苦为乐,持之以恒。面对困难,各人的态度都不一样,但唯有持之以恒,才是任何成功真理。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历了千百次的尝试,终于找到适合的灯丝——钨。这一次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给人们带了光明,音乐智材贝多芬,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创作为人震惊的《生命交响曲》。他曾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也许你正在旅途中艰难前行,你曾感到迷茫无助,曾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与煎熬。但请你一定要挺住,因为你会想不到有多美的美景还在这次旅途的背后,等着你来。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告诉了你:不经历坎坷,没有风雨,便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也见不到风雨后更美的彩虹。像爱迪生,贝多芬那样,靠的是意志,与持之以恒的坚持。

  汶川大地震,处于困境,存活了7天的生命,更奇迹有的人奇迹般地活到第2个星期。当记者采访那位幸存者是如何挺过来的,他回答简洁有力“因为心中有信念。”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缺粮食缺水已经是到了死神的边缘了,但是他告诉自己:我要活着。唯一仅靠的是一瓶矿泉水和一个稻壳做的枕头活了下来。这时很多人都说他是幸运的人,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但是你想他不是凭靠他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坚持活下来的吗?当真正面临自然灾害的到来时,人类是渺小的,没有神会眷顾,只有坚持才是有幸的生存者。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开始的力量是很微弱,但谁能否定几百年后的力量呢?

  一路走来,听过很多“冷嘲热讽”的话,也当过无数次的“小草衬鲜花”的小角色,也看过很多美丽的风景。但很庆幸的还是想感谢自己,因为心中有信念,有方向,更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顽强。

  祝你在自己人生的路上策马奔腾,也祝我前途无量。

【以恒为题目的作文】相关文章:

以恒为题的作文11-06

以恒为题的作文11-11

(经典)以恒为题的作文12-30

(实用)以恒为题的作文02-02

以恒为题的作文(必备)12-11

(热门)以恒为题的作文11-02

以恒为题的作文优秀10-26

实用的以恒为题的作文01-27

(优)以恒为题的作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