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习俗

时间:2024-07-20 16:31:01 三月三 我要投稿

三月三习俗[集合]

三月三习俗1

  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习俗[集合]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的历史故事

  壮族神话故事-特掘扫墓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所以说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乜掘于是就被尊称为龙母,各地祭拜的神庙都朝向大明山。

  之后便有了壮族人传统上扫墓的时间定在三月三。人们会在三月初一的时候,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三月三的时候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

三月三习俗2

  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三月三的来历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也是广西壮族的歌圩节。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三月三的由来传说最广的就是刘三姐的故事。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且还用山歌来揭露财主们的罪恶。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宋元以后,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壮族山歌成为了人们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三月三”不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三月三的由来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一位歌仙,名叫刘三姐,出生在广西宜山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家中世世代代都是以打渔为生。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三月三习俗3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

  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三月三习俗4

  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于世。而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为钟爱的便是那热闹非凡的“三月三”。

  “三月三”,又被称为歌圩节,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整个广西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日。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整个村庄就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各种美食,如五色糯米饭、糍粑、粽子等,这些都是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寓意着丰收和吉祥。人们互相赠送这些美食,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祝福。

  到了中午,村里的广场上便会举行盛大的歌会。人们围坐在一起,唱着欢快的山歌,跳着热烈的舞蹈。这些歌曲和舞蹈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让人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除了歌会,三月三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比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斗牛比赛,两头健壮的.水牛在场上激烈角逐,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此外,还有抛绣球、打铜鼓等传统活动,每一项都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气息。

  晚上,村庄里会燃起熊熊的篝火,人们围坐在火堆旁,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分享着生活的点滴。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温暖而祥和。

  对我来说,三月三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

  在这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铭记这个属于广西、属于壮族的特殊日子——三月三。

三月三习俗5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三月三习俗6

  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古时把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古称“三月三”为“上巳节”。平度民间对许多月和日相重叠的节日一般都直呼其月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例外,称“端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等,对“上巳节”也习称“三月三”。

  “三月三”这个日子有多种说法: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古时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之谚。传说中三月三还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说的就是“蟠桃会”。道教又把这一天说成是真武大帝的寿诞,所以,旧时“三月三”多有庙会,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三月三,也是郊外游春的节日,古代文人雅士在三月初三郊游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杜甫在《丽人行》诗中留下“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香艳诗句;崔护也有三月三“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今日最相思”的千古名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月三”是很古老的节日,在许多地方已经失传。但平度大部分地方还有过“三月三”的习俗。平度人视“三月三”为“鬼节”,传说这一天有游魂荡鬼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吓鬼驱鬼。平度民俗中,一年有四个鬼节: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和十月一。唯独“三月三”这个节日对鬼魂们大不敬,不拜不祭,反而驱赶,这天,也没有固定的节日饮食习俗,家常便饭而已,没有特殊的纪念形式。

三月三习俗7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我曾听奶奶给我讲过,刘三姐能歌善舞,她的歌声像春风一样柔和动听,常常带领乡亲们唱歌,以表达对常常压迫村民的地主的不满。所以地主莫怀仁对她怀恨在心,企图禁歌,却被刘三姐用山歌反驳的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可是不甘心的莫怀仁,甚至不惜重金聘请来了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企图用歌声降服刘三姐,结果毫无招架之力,输掉比赛的莫怀仁一气之下掉进河里。所以人们在三月三这天对山歌,吃五色糯米饭来纪念刘三姐。

  五色糯米饭不仅仅用来纪念刘三姐,也有着五谷丰登的寓意。有黑、红白、黄、紫五种颜色组成。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帝王。黄色象征五谷丰,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色,紫色象征富裕饮食。小的时候,每逢三月三吃到香甜软糯的糯米饭,我就会想:糯米饭这些鲜艳的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于是去年三月三,我特意请教了在我心中无所不知的奶奶。原来黑色的糯米饭是用枫叶染制的`,黄色使用栀子染制的,红色和紫色是用同一种植物——红蓝草染出来的。

  首先要把糯米洗干净,接着把糯米泡进这些植物的汁里。糯米刚泡进汁里的时候,颜色还是白净的,像是珍珠散落在了彩色的布匹上,奶奶说这些糯米要泡上一整天。于是我时不时就来看看,看着原来纯白的糯米一点一点染上颜色,有趣极了。第二天,白净的“珍珠”已经泡成了艳丽的黑、红、紫、黄各种颜色。奶奶把糯米放进了锅里蒸,我站在一旁,好似一个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虽然我表面平静,但我的内心的湖面已经泛了波澜,对于即将做好的糯米饭,我迫不及待。

  在奶奶掀开锅盖的一瞬间,几缕白烟向上散开,香气钻入鼻中,让我垂涎三尺。我舀起一勺热乎的糯米饭,软糯的口感散在口中,鲜美极了。让人吃了一口就会想吃下一口,真是回味无穷。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是谁都无法不喜欢的吧?

三月三习俗8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爱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立即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歌、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日暮兴尽方归。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天,必定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开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歌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交流等活动。

三月三习俗9

  我们家有一个习惯,每到农历三月三,我们就会祭三位菩萨。“今天又是农历三月三,爷爷,我们又该祭菩萨了!”“对啊。”“爷爷,我们为什么要祭三位菩萨呀?”“这样能让三位菩萨保佑我们一生平安。”“哦,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知道了“惊天大秘密”而开心。

  每到农历的三月三,也就是我们祭菩萨的时候,爷爷会先把鸡的毛全都拔掉,再放进锅里煮,通常鸡毛拔掉后不会全部扔掉,还会留下三根屁股上面的毛。这时候爷爷和我会留在家里面看着鸡,奶奶去外面买香、蜡和米糕。

  爷爷拿出很多杯子来,把每个都装满沙子,再从里面拿三个出来放在桌子最前方,左右两边各一个,中间也有一个,再拿出两个盘子摆在桌子中间的左右两边,然后爷爷又把装满沙的杯子均匀的摆放在家里面的各处。

  等奶奶把香、蜡和米糕买回来后爷爷的鸡也好了。爷爷把苹果、米糕放在两个盘子里,又把鸡放到盆子里,把三根鸡毛插在鸡屁股上,把香插到摆在地上的杯子里,每杯一个,桌上的'杯子左右两边插上香,中间插上蜡,在放吃的时候,爷爷还说:“三位菩萨上桌子吃饭了……”

  终于到了祭拜的时候,我站在桌子前面,爷爷让我作三个揖,我在作揖的时候,爷爷就在旁边帮我祈祷:“三菩萨请保佑我孙子考上好学校,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祭菩萨是一个祈福的活动,它寄托了人们对菩萨的尊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月三习俗10

  说起壮族的民风民俗,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

  走进我们壮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壮族最具特色的用来传情达意的信物——绣球。绣球为圆形,布面,绣有花鸟,内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的农作物。四角缀以彩色丝带,供手握抛掷。抛绣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驼”,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绣花布囊及绣球。

  当然对我们壮族来说,最重要的日子非“三月三”莫属。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农历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在壮族的`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数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也有传说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歌仙节”。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大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便会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若彼此有了情谊,再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有眼缘,并对他的歌才满意,便会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予意中人。

  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味道清香,别有风味。如果再搭配五色粉蒸肉,味道更是不可言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家乡的三月三,有机会欢迎你们到广西做客。

三月三习俗11

  阳春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

  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

  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

  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

  这,就是三月三,我们的三月三!

三月三习俗12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1、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2、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3、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4、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5、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说差异

  广西各地的“三月三”活动各有特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韩德明表示,广西各地过“三月三”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武鸣当地会举行特别的民俗仪式,如果想感受壮族过“三月三”的特色仪式和庆祝方式,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柳州的鱼峰歌圩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民间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并吸引了大批围观者的加入,场面欢腾而热闹,不少古老的山歌也因为该歌圩的存在而得以保留和传承。

  三江侗族的抢花炮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的“三月三”一到,各村寨便开始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的.人相当于抢到了“头彩”,寓意着吉利幸福,获胜者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陆晓芹称,在“三月三”当天,这几个地方的人会起个大早,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到了中午,会选择在某一个祖坟前聚餐,“这种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陆晓芹说。在饮食方面,当地的糯米饭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会有在每碗糯米饭上面放一个煎鸡蛋的习俗。

  有讲究

  祭祀和对歌是“三月三”最主要的活动

  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教授黄桂秋认为,不管各地的过节形式如何,“三月三”的传统活动主要分为两项,即祭祀和对歌。而在壮族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桌上一定少不了五色糯米饭。

  在“三月三”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为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除了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外,因为五种颜色代表着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庄稼丰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而五色糯米饭有驱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适当进食一些五色糯米饭,有利于驱赶身体内的寒意。

  韩德明称,每年不少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始祖,即多个家族一起共同祭祀同一个祖先。由于公祭始祖较为重要,几乎每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被要求回家参与。

  公祭始祖大体上分为重新推土、烧香、供奉祠堂等多个礼仪步骤。在供奉祠堂时,一些村落的族长会拿出族谱和家规进行宣读,韩德明介绍称,过去,这些族谱、家规大都强调伦理孝道,但如今随着观念和文化的进步,这些族谱、家规的内容有了新变化,即在悼念祖先的同时,还起到了教育后代、加强邻里、族里团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规范后代的行为有警醒的作用。

三月三习俗13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的古老节日。旧时,在上巳节这一天,人们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祭祀高襟、祓禊沐浴、曲水流觞等等。但是,上巳节现在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忽略。

  祭祀高裸

  高襟,又称郊襟,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襟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最初的高襟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巳初是几点,具有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巳初是几点,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襟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

  起初上巳节是通过祭高襟、祓楔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但又传说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也有了流杯、流卵、流枣、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及歌会等活动,对贵族而言,这一天是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祓禊沐浴

  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都是为了去灾。在远古时代,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人居妇女体内的'结果。直到进入父权制时代,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导致生育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由于疾病等原因,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

三月三习俗14

  农历三月三日,称“三月三节”,古时称“上巳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大约起源于周代,原为农历三月初的第一个巳日,即“上巳日”。《论语先进》里记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汉末的蔡岂在《月令章句》中道:“《论语》‘暮春浴于沂。,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已拔于水溪,盖出于此也。”看来,古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江河边洗涤污浊,举行“消灾除邪”仪式。古语叫“拔楔”。范哗《后汉书礼仪志上》说:“三月上巳,官民皆掣于东流水上,日洗灌拔除,去宿垢疚,为大絮。”“絮”同洁,“疚”同病,也就是洁身去病的意思。

  因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不同,所以到魏晋时就以“初三”来代替上旬的巳日了。唐朝房玄龄等人撰写的《晋书。礼志》载:“汉仪季春上已,官及百姓皆楔于东流水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梦梁录》卷二载有“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触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亦是此意”。现在的三月三,就是从古代的三月上已日而来的。

  农历三月初,春风和熙,万象更新,大地一片生机,河南民间多于初三日赶会买菜籽、花籽、北瓜籽和葫芦籽等下种,认为此日所种的花果收成好。故有“三月三,上北关,南瓜葫芦结一千”之说。许多人还在这一天到地里挖养荠菜与鸡蛋一起进食,据说吃了能补亏壮神。

  旧时,在豫南新县、光山一带民间,传说三月三日是“阴曹地府”遣小鬼小判抓人之时,夜间外出危险多,因此,人们在这天夜间一般不出门。当夜幕降临时,家家要燃放鞭炮,驱邪逐鬼,以求平安,同时,各家门口还要放几颗大蒜,以示“小鬼小判”“算了,抓不到人就回去吧”。夜里睡时,要将鞋子倒放着,使小鬼误认为无人而走开。这天夜里十二点钟以后,民间一些不怕鬼的“傻大胆儿”悄悄起床,三五成群到野外地边观“鬼火”,俗称“看灯”,并以所见“鬼火”多少来推测本村本庄的生死情况。

  三月三日防鬼避邪的迷信气氛颇浓,随之也产生了有关的忌禁:三月三日出嫁的闺女必须到婆家去和丈夫在一起,否则妨丈夫,有谚曰:“媳妇不过三月三,死了丈夫塌了天。”

  三月三日饮食,民间也讲究要利于避鬼祛邪。光山一带人,这天喜欢以篙子做摸,俗称“篙子馍”,认为吃了“篙子馍”,人的灵魂便可以钻进篙子林中,以免小鬼抓人。淮阳一带,则有吃野菜饺子的习惯,三月二日,人们便到野地里挖取五种野菜,回来精心制作成饺子馅。三月三日早晨,太阳出来之前包成饺子吃下,说可以免小鬼抓去。在新县有吃松把避邪的'人。这些都是相当迷信的,不能提倡的,但不管“篙子馍”还是“野菜饺子”和“糍粑”都有药用价值,吃了可以防病。人们从迷信的角度为这些防疫之举进行解释,是可笑又可怜的事情。

  建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三月三避鬼祛邪之意已渐衰微,而在此日上市场上买花、菜种子下种和吃篙子馍、松把、野菜饺子的风俗仍见于民间。尤其是现在,人们总是把三月三节、寒食节和清明节合而为一,都以春游为主了。据载:“上巳清明共一时。”以春游为主要内容过节从唐朝就已经开始了。豪门贵族在这一天总是车马骈阗出游。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请群臣,贵妇们则斗富夸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丽人行》诗,生动地描写了唐代女士们在三月三日游玩取乐的情景。

  尽管细雨蒙蒙,人们照样踏青。此俗一直流传至今。

  三月三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人们将这天定为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已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每到三月三各族就会有不同的习俗相传。

  农历三月初三日清晨洗濯瓶口和锅、萝、灶等一切厨具。

  用拘祀汤或者香燕草药沐浴。

  妇女儿童插段野莱花,铺衣席上,留下的供老人挑灯。

  官民在水中沐浴嬉戏,以析福消灾。

  男女随着策鼓泛舟湖上,欢歌唱咏,采摘兰花、松枝,替配而归。

  善于射箭的,刻木为兔形,亲友们分成两队,骑马射兔,先射中者为胜,负者下马,鞠躬倒酒,胜者坐在马上饮酒。

  晾晒纱葛衣服。

  农家于池塘听蛙鸣,占卜丰歉,玩赏游乐。

  长者向儿童讲述蛙对稻田的贡献,教育孩子不要描杀蛙类。

  暮春时节,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祈福消灾,称为修楔,本是古时的一种祭祀方式。《周礼春官)中载:“女巫掌岁时,拔除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曰:“岁时拔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春秋时,各国濒水地区,民间都很盛行这种活动,只是随着当地民风的敦厚或轻薄而略有不同。

三月三习俗15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服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记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记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过去“三月三”,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以祭奠盘古,即妇女们休息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却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纵林里对歌、谈情说爱、玩耍。

【三月三习俗】相关文章:

三月三习俗07-16

壮族三月三习俗04-21

广西三月三习俗04-18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04-03

广西三月三习俗03-29

关于三月三的习俗02-20

关于三月三习俗03-27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07-17

三月三习俗[合集]07-19

壮族三月三习俗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