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2篇【热门】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并具有巨大潜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未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的行为举止对学生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重要性远超过口头上的教诲。我们应当在职业道德方面不断追求卓越,努力达到高标准,因为这是构建我们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石。
通过学习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我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只有将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将这一认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行动中,从而产生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通过树立服务学生和奉献社会的精神,我们才能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热爱学生。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只有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关心并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会侮辱、谩骂或歧视他们,也绝不会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来惩罚学生。我的热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成为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本事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工作进取、认真负责。工作进取,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所以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谐共处,彼此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在从教中保持廉洁,要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有礼,爱护公共卫生,言辞规范健康,禁止使用粗俗的语言,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2
“百年大计,教育以培养人才为根本,而纳入教师作为核心力量。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道德修养被归纳为师德;而教师行业上具有的风气习惯和特质则统称为师风。师德体现了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教师们应具备的最起码要求。而师风则是指教师工作中的风尚和风气。一位具有师德的教师应该严谨认真、勤奋敬业,致力于教书育人。他/她是学生学习和品德榜样,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不分贵贱地为每个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他/她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够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向。而师风,则体现在教师工作中的规范、作风和素质等方面。教师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亲和力和耐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总之,师德和师风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和态度。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工作风格,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成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干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真心热爱学生,才会遵守教育法规,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全力以赴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身为榜样,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的话,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教师所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每个孩子都有鲜活的生命,正在茁壮成长。如果说智慧需要智慧来培养,那么爱心也需要爱心来发展。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将自己的心倾注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意味着所有孩子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同一个蓝天下共同成长。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对一个学生的抛弃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花了10年时间,将一个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了一个成功的`农场主。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遭遇特殊变故的学生,由于这种经历往往导致他们形成异常的性格,在我的班级中也有一位这样的同学。我真诚对待他,热情鼓励他,耐心帮助他,用师爱的温暖化解他内心的障碍,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我无法像太阳一样,将我的影响力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我能像母鸡一样保护小鸡,关心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教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小朋友,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小朋友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仅有尊重学生,才干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异常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肯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期望与教师合作,向教师袒露自身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平等对待和关爱学生,这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拥有思想和行动自由,他们期望能够受到平等待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激励。在我的教育经验中,我深知尊重学生意味着将他们视为与自己同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和情感的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变,摆脱传统的权威形象,告别家长般的严厉,明白自己并非唯一正确的导师,学会倾听、理解、宽容、欣赏,善于与学生交流,成为他们成长的伙伴,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成为小朋友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埋下尊重的种子,用爱心去滋润,必将伴随着他们生命的成长而茁壮成长。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将秉承这样的高风亮节:“五彩斑斓随风舞,冰心碧玉载芬芳。”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3
近期区教育局组织了师德师风专题片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学习体会:
一、热爱岗位、热衷于教育事业是我们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初衷。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追求名利,积极主动地进取,勇于开拓创新,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虽然追求最好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始终努力追求更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己。
二、爱心是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偏袒或按照成绩差异对待。教师应该保持“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和细心。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时刻关心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支持。作为教师,我们要避免易怒易暴,言行过激,要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细微之处的积极变化,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并注重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得好:“教无止境”。在这句话中,我们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教导每一位学生。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呢?首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应该严谨治学,耐心地引导学生,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厚积薄发”,时刻准备用自己充实的知识和技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4
从古至今,教师享有了无尽的美誉,如“渡人的小船、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穷的美誉彰显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数的教师博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实际上,教师确实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教师就要努力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集的.神圣讲坛。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其次,我们应该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因为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天职。然而,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是育人者,是引导学生灵魂成长的工程师。教育是一种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只有教师真心热爱学生,才能够良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教育宗旨。他曾提醒教师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宽容爱迪生”。陶行知自己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许多学生至今仍然念念不忘他的音容笑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伟大的师德情操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因此,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关怀之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
再次,重视个人塑造,践行规律,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在于遵循规律,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既要以理晓之,又要以情动之,更要以行导之。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和模范作用来激励每一位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孙奇逄曾经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端正的人,在家庭中重视家庭价值观,在社会中重视国家价值观,宁可培养一个遵守规矩的普通人,也不如培养一个不拘小节的进士。”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该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教学和生活中,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自我尊重、反思、警醒、努力和强化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声的方式像春风和细雨一样滋润万物。此外,教师既要善于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汲取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卓越文化,以实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教育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基础。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5
踏出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已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去真正聆听、去感受,如何才能做好学生心目中具有师德的好老师呢?这也是我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渴望老师给予关怀和理解,同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爱心落地生根于教育的土壤中,用真心去与学生交流,用爱心去沟通,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他们愿意接受您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真诚对待每个学生,真心去关心他们,用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来影响和帮助他们,用爱去换取学生对我们的尊重和理解;用爱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一个充满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关爱一个学生就相当于塑造他的未来,而对一个学生的冷漠则会毁掉他的潜力。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言语、端庄的举止以及理解的眼神,比严厉的惩戒更有效果!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6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当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所谓教师素养,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我校明确提出的“树立良好师德、建设正面师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界定和强调了教师素养的内涵。
一、立师德
师德作为教师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教师工作具有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独特性。教师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所必备的身心稳定的潜在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指的是教师个人素质,即教师自身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灵魂。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它由四个主要系统组成,即心理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在紧密联系中相互制约和影响。教师的心理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和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心理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目标的体现,是个体渴望追求或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些人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些人则以培养出优秀人才为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拥有长远而崇高的理想,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动力。他们不为眼前的私利所迷惑,全心投入,对教育事业持续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立足于师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正师风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
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整个教师群体,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如果一个教师个人的师德行为不端,虽然可能只对局部范围产生负面影响,但毕竟只是小范围内的事情。但是如果整个教师群体的风气都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相呼应,那就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这时候师德问题就变成了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不良的师风也就演化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
三、强师能
学高为师,教育是塑造未来的关键。我们常常思考:21世纪需要怎样的教师?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优秀的人才,具体如下:首先,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们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融汇贯通各个学科,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其次,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教育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他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他们应该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最后,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教育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言论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保持专业的素养和榜样的形象,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综上所述,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善于沟通和具备职业道德的优秀人才。他们将肩负起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终身学习的楷模。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知识的快速增长和迅速过时。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胜任教育工作。一个优秀的学习者首先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选择能力,只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21世纪的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2、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
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不再是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积极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核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协助学生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技巧,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敏锐地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3、令人信任的心理医生。
由于家庭和社会问题的双重冲击,许多儿童出现了问题行为和心理障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运用巧妙的方法进行疏导和解决。
4、课程设计的专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民主化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还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课程设计自主权。现在的教师需要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秉持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原则,并深入了解知识产生和更新的状况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设计课程的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5、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要学会应用这些教学技术。教师应是新的料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是这些方面的行家里手。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把这些资源吸收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变成自己的知识。
6、团体工作和团队沟通的专家。
教师的职业特质之一是强调集体合作,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协调和互容,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教师还必须面对学生群体,因为指导这种群体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然而,由于群体中存在多样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团队合作的专家,具备处理群体工作的能力和方法。此外,未来社会的劳动分工将更加精细,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也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途径日益多元化。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学会宽容,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共事。
7、独立研究、独立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是很有限的。因此,尽管在学校里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加关键的是要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习的技能,能够在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方面,老师则扮演者指导者、引路人和导航员的角色。
8、客观公正的评价者。
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多个方面。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了解并评估学生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技术,力求科学、客观和公正。
9、熟练的社会工作者。
21世纪的学校需要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达学校变革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学校还应与社会各个机构和组织进行合作和协商,因此教师需要接受良好的社交工作培训。
10、预知未来社会需要的学者。
21世纪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价值观、个性品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未来学的知识和技能,承担起未来设计者的角色,并具备教育预见能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当起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7
通过一周的师德培训,我对教师的职责和师德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离开校园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在自己的位置上,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在参加市大会堂举办的两位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后,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书、讲道理这样简单的角色,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点出发,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之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心怀爱意。真正热爱学生,就等于热爱教育事业。然而,要做到真正地热爱学生并非易事,更加困难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本能的,而对他人孩子的热爱则是神圣的!”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纯粹的.爱,付出的同时并不求回报,这种爱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充满慈悲和关怀。这种爱是至善至圣的。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中的一些感慨,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甚至对我的爱心持有戒备和轻视的态度。通过培训,我真正认识到,也许是我对他们的情感还未真正落实到位,有时甚至过于急切地追求结果。实际上,爱是贯穿在日常小细节中的,每一次言行都蕴含着爱的力量,相信学生终将会领悟到。就像那位奋斗在岛屿的老师一样,她无私的、毫不求回报的爱赢得了学生们最真挚的尊敬。这才是真正教育的本质,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专业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要素也是构成良好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他们的优秀教学能力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更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与人格力量。在我们学校,有众多这样的骨干教师,他们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必须向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我们应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行为榜样,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楷模。在办公室里,我们坚决不玩电脑游戏,不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并在学生面前谨言慎行,杜绝使用粗俗的语言等不良行为。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是体现高尚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8
开学初,我区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在教学中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没有爱,教育中,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像春风般柔和而无声地滋润着学生,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还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成功。他们的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塑造、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拓展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能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
既然选择了成为一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与名利无关。是的,我们的薪水微薄,我们肩负的责任艰巨,我们的容颜逐渐失去光彩,我们的头发一天天变白。但既然我们做出了选择,那就要坚守下去,为了这片纯净的土地。
通过这次认真学习,并对照自己在工作中的师德师风的各方面表现,发现自己还存在不少问题。
1、满足于现状,缺乏上进心,概括地说:就是在工作中不够主动、创新,而是领导交代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深入思考。在接受领导交代工作任务时应怎么样去创新完成,也可以说是按传统的工作经验,按部就班去做,只力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不出纰漏就行了,就这样的满足于现状。
2、对学生不够尊重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纪律不好的情况。比如,上课铃响了他们不进教室,而是继续在教室外面逗留,不愿意进去。有时候,发现有些学生中途离开课堂去上厕所,但并没有按时回到课堂,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到处溜达。还有时候,在自习课堂里,有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大声喧哗,甚至干扰整个课堂的秩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经常采取大声训斥的方式来制止,但这样做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尴尬局面。我意识到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人格权益的表现。
3、对后进生缺乏关爱
关心爱护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使后进生进步是一个教师的职责。班级里有一群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的学生,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学生的做法当成“不懂事”,而且这些大都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习惯的后进生,而对这些后进生,缺乏关爱精神,缺乏耐心教育,缺乏宽容态度,甚至认为那是不可教者。
4、对学生要求过严,有恨铁不成钢的现象。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下。
5、在自身学习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有点懒笔。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经过本人的深入反思,问题虽然在表面上,但是根源却是在思想认识上。在工作中认为只要每天正常上下班,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也就是满足于现状。
2、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认识不足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应尽职尽责教育学生进步,但是遇到一些纪律自由散漫的学生,他们言行过激有损校风校纪时,特别是受到冲撞时情绪就冲动起来,随之就大声训斥、指责。其根源一是对师生关系认识不是;二是总认为自己是老师,高高在上,不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学生,因而往往影响工作效果。
3、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解不深
作为教师,特别是肩负检查任务的教师,应该将良好的师德师风均匀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然而,我意识到在关心后进生方面做得不够好,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经过多次教育之后,他们仍然没有改变,甚至有些变得更加固执。我过去常常喜欢惩罚他们背书或写字,但事实上这样做是错误的。我没有将教师所特有的阳光般的爱和春风洒向每一个学生身上,也没有履行好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我错误地认为后进生是“孺子不可教”的,因此频繁训斥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方式。通过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这是对师德师风认识不够深入的表现。
事业需要热爱。孩子需要欣赏。学生需要公平。育人需要艺术。习惯需要养成。职业需要付出。思想需要淡定。现实需要感恩。教师需要积累。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9
通过一周的师德培训,我对教师的职责和师德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离开校园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在自己的位置上,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在参加市大会堂举办的两位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后,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书、讲道理这样简单的角色,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点出发,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之才。
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崇高的师德。师德是指教师从事工作时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中,还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首先要以关爱学生为核心,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保持学习的热情,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楷模。最后,教师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到达自律,言行一致,以正直、诚实、公正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学生。总之,师德是教师工作的内核,其核心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术自由和科学精神。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心怀爱意。真正热爱学生,就等于热爱教育事业。然而,要做到真正地热爱学生并非易事,更加困难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本能的,而对他人孩子的热爱则是神圣的!”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纯粹的爱,付出的同时并不求回报,这种爱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充满慈悲和关怀。这种爱是至善至圣的。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中的一些感慨,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甚至对我的爱心持有戒备和轻视的态度。通过培训,我真正认识到,也许是我对他们的情感还未真正落实到位,有时甚至过于急切地追求结果。实际上,爱是贯穿在日常小细节中的,每一次言行都蕴含着爱的力量,相信学生终将会领悟到。就像那位奋斗在岛屿的.老师一样,她无私的、毫不求回报的爱赢得了学生们最真挚的尊敬。这才是真正教育的本质,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专业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要素也是构成良好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他们的优秀教学能力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更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与人格力量。在我们学校,有众多这样的骨干教师,他们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必须向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我们应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行为榜样,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楷模。在办公室里,我们坚决不玩电脑游戏,不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并在学生面前谨言慎行,杜绝使用粗俗的语言等不良行为。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是体现高尚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0
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各地区都在逐渐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并且也逐渐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种种困难,各地也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师培训。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效呢?作为一名既是受训者又是培训者的筆者,我将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开展新一轮培训起到一定的启发。首先,关键是要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的目标应该与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不能一刀切地进行培训。因此,在开始培训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明确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全面而具体的需求调研,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其次,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每个教师的学习风格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培训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采用面对面授课、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教师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高培训的效果。另外,培训要注重实践操作。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并非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就能掌握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实践环节,为教师提供机会去实际操作并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此外,培训还要注重持续跟进。培训只是一个起点,教师在培训结束后仍需要时间和机会去巩固所学,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和资源,比如定期的培训复习、教学案例分享等,以确保教师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学以致用,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培训还要注重评估反馈。通过定期的培训评估和教师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到培训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不断优化培训方案,才能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总之,要想让本轮教师培训取得实效,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注重实践操作,持续跟进并及时进行评估反馈。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推动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本轮培训应采用专家解析问题、教材编写者或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骨干教师讲(说)课、优秀教案交流等形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先进经验的推广进行全方位促进。
专家讲座应重点解析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新一轮培训工作不能照搬以往培训的模式与内容,因为教师对专家所讲的基本教育思想、教学思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所以需要改变讲座模式。专家应该以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为主,着力解决老师们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深入介绍教育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落实效果,以及目前有何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解答一线教师在思想、方法、教材等方面产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出现的优秀案例。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在如何提升上多下功夫。
信息技术新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比,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内容组织方法,都更加注重综合性。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应该请教材编写者或对教材把握较深的教师进行总结和介绍。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内容梳理,可以更好地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产生共鸣。回顾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如何提升教学效果。请教材编写者或了解教材的老师总结并介绍其中的内容和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与已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沟通和交流。同时,针对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多下功夫。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也强调每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其相对性,而不是认定一个模式套用。比如,以前任务驱动法比较流行,则全国上下都用任务驱动法,后来主题教学时兴,而又大都向主题教学靠拢。实际上,每一种方法本身也是发展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符合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益。
骨干教师讲(说)课应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各地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通过具体的现场讲(说)课或者播放课堂实况录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够达到经验交流的目的,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在选择课例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考虑到内容特点,即既要选取涉及知识类的内容,也要选择能展示技术类内容的案例,以便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两类内容是如何处理的;二是要关注教学方法,尽量挑选具有不同教学方法的课例,以便拓宽教师的思维方式。
交流优秀教案,推动新课程实施。
优秀教学设计的教案交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处理;第二,可以为教师取长补短提供全面的参考;第三,可以通过经典的点评,指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这项活动需要提前通知教师准备,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切实交流,不能形成教师提交了教案后没了下文的局面。在培训过程中,选取优秀、经典的教案进行点评,其他的可以作为培训的后续交流,通过网络进行互评、学习。
实践证明,用过全员优秀教案的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好的课型,可以更容易让教师了解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是如何把理念、方法、内容进行统一,如何实施新课程的。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1
教师的职位是神圣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好坏,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持一个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为当今的教师,应遵守以下职业道德规范:
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作为师德的基石和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种道德情感和信念,教师才能自觉地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学到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儿童、少年学生,除了向书本上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这些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话就是真谛,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关于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2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接近20年了,教导了无数学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这十多年的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我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好课本知识,还要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参与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对受教育者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甚至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我个人的座右铭是:作为一位灵魂工程师,应该自觉地将"做榜样"和"教育培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意味着我要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平等对待他们,花费更多时间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尽我所能去教导他们。以下是我对以上理念的简单阐述,请不吝赐教。
1、作为学生,我们都愿意与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建立亲近关系。同样地,作为教师,我们也渴望与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学生进行交流。因此,作为一个亲近学生和教师的教师,我自身必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同学们的影响,更加主要的是受到教师的引导。与那些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相比,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教师。显而易见,作为教师,如果我想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且具备团队精神的人,我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我自己必须率先成为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学生与教师建立亲密关系有很多原因。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学识、道德品质、谈吐风度、权威以及外貌等方面而被吸引。然而,学识只能满足学生短期求知的欲望,权威只能维持学生对教师的短暂敬畏和顺从,外貌也只能吸引一时的注意力。真正让学生感到震撼并难以忘怀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因为这种力量具有持久性,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未来的立身之本,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可期待的人才。对于一位教师的师德和师风的真正评价通常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在学术、外貌和权威等方面失去之后才能得出。
2、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持续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3、在教育领域,师德和师风与其他一些事情不同,它们无法通过“以一挡十”的方式来解决。在大学中,个性表现得越突出的教师,越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教师,他们对他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结果。
学生很容易相信他人,对于老师更是如此。当学生尊重你时,他们期望从你那里学到更多知识。因此,我们应该耐心地引导他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相关知识。现实世界非常复杂,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所有事物,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会遇到无法理解或暂时不懂的问题。当学生提问时,如果有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必须坦率地告诉学生自己不懂或暂时不懂,并承诺过一段时间后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同时必须要言而有信。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损害我们的威信,反而有助于提升威信。我们绝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含糊其辞,因为这样不仅可能误导学生,还会贬低我们自己的形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坦诚地承认并表示乐意查找答案。这不仅能教导学生正确的态度,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同时,通过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我们能够展示出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不论我们身为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该明白知识没有穷尽,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只有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改进,才能真正成长。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教育者。
4、师德师风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中,良好的师德师风通常是学校优秀传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都存在着一些著名的关于师德师风的例子。同时,师德师风是不断发展的,而非静止不变的。我们需要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内容,与时俱进。此外,师德师风的传承也需要年轻、中年和老年教师之间的互相传承。只有通过这样的传承,学校才能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5、在担任领导职位时,我们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踏实地工作,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个工作任务。同时,我们要主动关心广大员工,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坦诚接受他们的批评,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2-07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2-07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2-18
师风师德心得体会02-15
师风师德心得体会11-19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1-06
师风师德心得体会02-25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2-05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1-12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