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4-07-05 13:59:37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

《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1

  偶题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P>

  【注释】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2〕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

  【翻译】

  其一:门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轻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其二: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意似叹世态炎凉)

  其三: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意似寓随遇而安,珍视眼前)

  【赏析】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

  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诗人由眼前的青山之上云涛断缺处,忽而作雨,忽而天晴的奇景,想到生活中人们只会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的根底,从而悟出凡事要追求根源的道理。

  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当然,追根寻祖、穷源极委,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追求和心理满足。)

《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2

  唐杜甫《偶题》

  原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谢邺中奇。..骥皆良马,麒麟带好儿。

  车轮徒已断,堂构惜仍亏,慢作《潜夫论),虚待幼妇碑。

  缘情慰瀑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晨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忆皇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注释

  事:事业。

  得失:得与失。

  知:知道,明白。

  赏析

  诗句的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这是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两句诗对仗工整,高度概括,含蕴丰富,富有哲理。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3

  [唐]柳宗元

  原文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①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②宦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③这句说:南方的二月,本应是春光正浓的时节,可是现在却象秋天一样,使我感到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滋味。

  ④这两句是进一步补充阐述上两句的意思。

  赏析

  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正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设想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这时,正如《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心因“物色之动”而摇,辞因“情以物迁”而发。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我心蕴结之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是因为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于破灭之后写的。联系他在去柳州途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以及在柳州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等诗句,就可以知道这一句中所说的“宦情羁思”是什么况味、什么分量。而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就正是所谓“厚积薄发”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共”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诗的三、四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物象构成之境。当时的柳州还是所谡“瘴疠之地”,风土人情不同于中原地区,在逐客旅人的眼中,别是一种殊方色彩、异域情调,在在都足以触发贬谪之思,勾起怀乡之念,何况又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那种落叶满庭的景象,自然更令人心意凄迷了。这里,莺啼而曰“乱啼”,则是诗人情往感物,辞因情发。其实,莺啼无所谓“乱”,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所以别有感受。

  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偶题》原文,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偶题》原文及赏析02-11

回乡偶书原文,注释,赏析12-18

题柳原文注释及赏析11-21

题柳原文、注释及赏析02-27

题柳原文、注释及赏析06-29

题柳原文、注释、赏析08-04

春日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2-11

《题西林壁》原文、注释及赏析04-09

《偶题》原文及赏析5篇[优秀]02-11

[实用]《偶题》原文及赏析5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