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26 14:12:5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

  是个山区农业县,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xx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xx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xx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xx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xx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xx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xx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xx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4、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是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四是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五是加强对合约的法律监督和仲裁,维护合约的严肃性。

  5、切实解决产业化经营资金。资金不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困难。一是要加大力度争取外资。要利用苏区振兴的政策优势,争取更多的国家扶持;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到我县从事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二要稳定政策、用活政策,围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农户自筹的涉农政策性保险体系,减轻农业投入风险,吸引县内外社会资金、民生资金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三要积极治理金融环境,促使涉农贷款良性循环,提高金融部门的放贷积极性。四要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各涉企部门应迅速转变职能,要以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为中心,企业和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二是坚决打击对企业、合作社、农民在服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故意发难等行为,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允许有一技之能的工作人员,停薪留职承办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承包、技物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2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28元,较XX年增长13%,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粮食生产情况

  xx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XX年,全县粮食总产84.7万吨,连续十年丰产增收。其中:夏粮单产500.9公斤,居全市第1位,连续7年超千斤;夏粮总产50.4万吨,首次突破10亿斤。XX年,全县101.4万亩小麦,总产50.8万吨,平均亩产501.1公斤,连续8年超千斤,连续XX年增产丰收。

  (二)蔬菜瓜果生产情况

  xx县蔬菜瓜果品种主要包括西兰花、水果黄瓜、樱桃番茄、苦瓜、丝瓜、芥蓝、胡萝卜、白萝卜、白菜、西瓜、甜瓜等。XX年,全县蔬菜生产总面积28.56万亩,总产量75718.6万公斤,总产值244405万元。其中:露地菜24.82万亩,产量60718.6万公斤;温室面积0.97万亩,产量25190万公斤;大中棚蔬菜面积1.45万亩,产量5800万公斤;小拱棚1.32万亩、产量4630万公斤26万亩。露地菜XX年平均产量为4200公斤/亩,XX年平均产量4700公斤/亩,每亩增产500公斤。其中:付井、周营、纸店、留福四乡镇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近4万亩,平均亩产达5000公斤。

  (三)槐山药生产情况

  XX年,xx县槐山药种植面积XX0亩,种植区域涵盖北城、东城、白集、新安集、纸店、莲池、范营等7个乡镇(办事处),以xx北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口、淮阳、西华、郸城等县市种植槐山药面积达30000亩。正常年份平均亩产6000公斤,槐山药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四)高粱生产情况

  以xx县久酒中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XX年我县开始发展高粱种植。XX年,该公司在xx县及周边市、县种植酿酒高粱12万余亩,平均亩产750公斤,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优质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其中在周营、赵德营等乡镇的11个行政村流转土地20900多亩,进行生态酿酒粮食(高梁、小麦)生产(种植)基地建设,并在周营乡建设一个与项目相配套的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具有凉晒硬化场地,库房,职工生活服务设施和分筛、烘干、脱壳清理、灭菌、包装等多个车间的加工基地,与贵州茅台集团、台湾金门高粱酒厂、泸州老窖等酿酒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年提供酿酒高粱1XX多吨。

  (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30万亩。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33家,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2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专业协会6个。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达46亿元,合作社成员14万户,行业及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畜禽养殖、蔬菜、林果、粮食、秸秆利用、中药材、农机、沼气服务等多个门类。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1、周口金丝猴乳品农业产业化集群、周口永欣生猪农业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集群,成功开发了一大批以优质面粉、糖制品、豆制品、面制品、肉制品、油制品、饮料制品等为主的广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并逐步建成了“生产与销售相连接、本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2、付井镇郭岗村是xx县17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XX年,该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村,经村民民主评议,将大棚蔬菜种植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塑料大棚发展到800余座,占地面积600亩,年可实现纯收入700万元左右。

  3、北城以种植槐山药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家,合作社种植面积1XX亩。

  4、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在村支书林峰的带领下,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了xx县林家富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林寨行政村的耕地实行了整村流转,以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规模种植为主,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5、xx县瑞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石槽集肖营行政村流转土地521亩,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山东金乡客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辣椒加工厂及冷库。

  6、周口市雪荣面粉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北城、石槽集乡流转土地1XX亩,建立了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六)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积极引导、强化服务,全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一是以优质强筋小麦、油料作物、棉花生产为主的粮棉油产业。二是优质马铃薯、棚菜、槐山药、西瓜生产为主的蔬菜瓜果产业。三是以白术、白芍、薄荷、桔梗、牡丹、凤仙透骨草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一)抓规模化,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坚持把结构优化、规模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全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规模化生产、特色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的思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突出抓好了东部酒用高粱种植、奶牛养殖、牛奶、大豆深加工,中部的订单优质小麦和小麦良种繁育,西北部的槐山药种植和南部的三粉、三辣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二)抓产业化,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

  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强龙头、建基地、构载体,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金丝猴为主的牛奶、玉米、大豆深加工产业链;以雪荣面粉、掌柜食品等为主的面粉生产产业链;以三闸纺织、振东纺织为主的棉花精深加工产业链;以秋迪糖业为主的科技产业链。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6家,带动了近50%的基地和8万农户走上了产业化经营之路,农民户均增收近XX元。

  (三)抓标准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不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三个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双提高。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产地环境治理、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三个重点环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坚持定期到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进行抽检,并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初步构建起了从生产基地到流通市场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使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目前,目前,全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25万余亩,认证无公害食品18个、绿色食品3个,涉及小麦、高梁、蔬菜、水果、水产养殖、冰糖、面粉等产业。XX年,全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产品4个、绿色食品基地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获得省级“放心菜示范单位”1个。三是抓好农产品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并对农资市场定期专项整治,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XX年,我县被省农业厅表彰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先进县。

  (四)抓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xx县编制了《xx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XX-20xx)》,计划到20xx年,在全县范围内建成40个万亩方、188个千亩方、423个百亩方,集中打造92.17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XX年共实施14个项目,建设面积18.98万亩,涉农建设资金(项目)投入1.45亿元。XX年共实施5个项目,建设面积13.5873万亩,涉农建设资金(项目)投入1.34亿元。XX年,计划建设6个万亩方,建设面积13.7万亩,建设资金(项目)投入1.5889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XX年,通过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培训新型农民2510人,涉及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等,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

  (五)抓土地流转,增加规模效益

  XX年4月,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沈政[XX]28号),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推进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对于当年一次性连片规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00亩、有书面流转合同且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一次给予规模经营主体(流入户)1万元的奖励。以100亩为起点,每增加100亩,县财政奖励资金增加1万元。截至XX年,全县共发放土地流转奖补资金580万元。XX年,县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意见》(沈政[XX]21号),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土地流转奖补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解决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流转大户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三、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现代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主要矛盾

  一是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民的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三是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水利化程度不高,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比例相对较小,耕地质量和产出率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设施不全,滞后于生产发展。

  二是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长期沿袭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地方特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分散、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只凭本地市场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经济效益偏低。

  三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现代农业发展认识不足。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能力弱,对新兴产业持观望态度,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相对缺乏,农村农业劳动力不足。

  四是缺乏产品价格保护体系,农民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当地的农特产品(如:槐山药、中药材等)由于缺乏价格保护体系,随行就市,市场价格波动大,价好之年增产增收,价廉之年丰收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是农产品产销大户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多,受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规模和吞吐量小,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有限。同时,受市场影响,企业与农民的订单诚信度不高,缺乏利益联结机制,生产与销售脱节。

  六是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由于财政困难,无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和办公经费投入,公益性服务体系运行举步维艰,办公条件落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农业技术存在着技术棚架问题。

  七是扶持政策尚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支持农特产品经营、加工、营销、税收的优惠政策相对不足,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信贷体系不全,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完善。

  八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较低,产业化经营有待规范。首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传统农业格局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千家万户经营方式较为普遍,农业的弱质现状和生产的低、小、散局面仍然存在,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其次,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全县没有规范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市场功能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中心菜场及集镇农贸市场交易方式和质量监管条件落后,产地市场缺乏统一规划且设施简陋。再者,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上规模、有档次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多数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农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实力不强,难以有效组织我县农产品外销。务农队伍老化、弱化严重,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工作的主题,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全面提升,是对传统农业质的跨越。从xx情况看,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是:

  一是突出重点,积极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发展现代农业包括农业产业、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市场和现代农业主体等方面。但各个方面不能起头并进,应分出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结合xx情况,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集中抓好槐山药、蔬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集中培植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全县12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进度,及时配备农技人员,购置相关仪器设备,构筑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二是集中力量,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着力解决基地小而散的问题,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上突破。发挥现有产业特色优势,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发展规模、标准化上下功夫,把优势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解决生产和市场脱节问题,在发展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依托槐山药、蔬菜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对现有龙头企业实行政策扶持,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集中扶植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着力解决服务缺位的问题。用市场化的办法搞好农户“订单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从技术、规模抓起,按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标准,通过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普及到每个农民,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支柱产业。

  三是强化措施,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一是抓项目。把现代农业建设细化为具体项目,上下凝神聚力,不变调,不松劲,一个一个地去突破,连续不断地抓下去,实现以工程带项目,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开发,以开发提档次。二是抓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创新发展思路,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尤其要研究落实好工作责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抓好难题攻关,通过健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抓投入。在加大“三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增加农业项目投入。认真研究金融政策,通过银企联合、银农联合等方式,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四是培育组织载体,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动起来,更要把农民联合起来。当前,农民的'组织载体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行政组织,在推动农业发展能力上正逐步弱化。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就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承担乡村行政组织生产经营的功能,避免形成真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职能,既要靠领导重视,又要靠行政手段,更要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依靠法律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工作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符合xx实际的产业选择,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战略安排。当前,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健全机制,抓好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各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努力形成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重点产业导向,重点培育粮食、蔬菜、畜牧等各大产业,合理布局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带。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努力培育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注重发展生态产业型、集约发展型生产模式。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更多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筹划建设县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农产品市场功能,完善中心菜场及集镇农贸市场的设施配套,合理布局农产品产地市场,积极开拓以周边市场,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构建营销网络,注重发展产销对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能力。切实增强本地农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有效控制外地农产品调入规模。三要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注重培育产业农民队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业事业,有效解决农业就业队伍接续、提高这一现实问题。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规范运行秩序,努力培育示范性合作社。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3、着力破解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难题。一要切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各生产经营主体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药、化肥等监督检查,严防违规使用。加强对农资经营网点的监督检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加大农产品标准的实施力度,重点做好标准化生产示范,引导和推进全县标准化生产进程。充分发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努力改善农产品市场的检测条件,支持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测点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管理和保护,严厉打击在生产经营环节中各类毁坏品牌信誉和形象的行为。二要研究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加大对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恋土的思想观念,并要处理好农村土地利益关系,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的保障忧虑。研究土地流转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连片流转,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着力提高支持保障水平。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争取和落实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重视和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研究解决贷款担保难等实际问题,满足涉农贷款需求。加强资金整合,突出扶持重点,做到及时兑现,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研究农业资金扶持的有效模式,改进发放形式,提高发放效率,减少发放成本。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补助资金,要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资金使用。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当前中央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鼓励和支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要加强农技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殖农作模式。重视农技队伍建设,解决农技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更新、作用发挥、待遇保障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在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中的作用。四要切实增强执法保障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3

  近年来,我县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XX,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业生产现状及特点

  (一)地理位置、气候、人口耕地状况。XX族自治县位于XX中部,XX州东北部,以XX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滤布是全国唯一的XX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形如驼峰龟背。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5米,年均降雨量350毫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全县现辖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总面积XX平方公里,其中山旱地XX万亩,占86.96%,川塬地XX万亩,占13.04%,全县农村户口XX万户,农村人口XX人。

  (二)农业生产情况。主要种植农作物是小麦、马铃薯、玉米、谷子、蚕豆、豌豆等。经济作物是油菜、胡麻、当归等。

  全年共完成春播XX万亩。其中粮食作物XX万亩(夏粮5.3万亩,其中小麦5万亩;夏杂0.3万亩;秋粮29.7万亩,其中玉米6万亩;洋芋23.5万亩,秋杂0.2万亩);经济作物1万亩(油菜0.3万亩,药材0.5万亩,其他0.2万亩);其他作物0.5万亩。粮食作物夏秋粮播比例达到1:5.6,其中洋芋23.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4.4%,成为我县山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全县山旱地多,土壤肥力差,有效灌溉面积少,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全县梯田面积XX万亩,川水地XX万亩,5°以上坡地10.32万亩,其中5--15°坡地4.25万亩,15°以上6.07万亩。

  2、农村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办公设备不齐全,市场经济信息不灵,乡农技站既无办公场地,又无试验示范经费。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对农民及时咨询服务和各项新的技术措施落到千家万户。

  3、农业投入不够,试验示范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作物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的增产措施在大田中示范推广。

  4、县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规模小,投资少。繁殖原种、一级种的速度慢,不能确保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截至目前全县已推广脱毒马铃薯面积XX万亩左右,达到XX万亩洋芋面积,应加大投资,加快繁育进程。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1、要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压滤机滤布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各级政府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的认识,真正把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放在的重要位置来抓。在全县范围内营造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生产,特别是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良好氛围。真正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要科学规划,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投入,增施肥料,提高土地肥力;三是发展水利、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对现有水利设施维修与管理,真正发挥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命脉作用。

  2、要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的同时,千方百计想法解决农业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充实和加强基层乡站技术人员队伍,逐步完善乡站办公场所。今年计划在唐汪镇建立一个乡农技站的同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申报乡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州的支持。

  3、要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的道路,要把农业科学试验、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病虫害调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强农业后劲,尽快使先进技术、优质品种在XX的土地上生存开花。

  4、加大对支柱产业马铃薯良繁的资金投入,尽早实现洋芋脱毒化。一是加强对组培室扩大和管理,提高脱毒苗的生产效率,为繁育原原种提供优质脱毒苗;二是扩大原种和一级种薯繁育速度,增加面积,扩大范围,加强管理,提高制种产量,为尽快实现洋芋脱毒化对良种的需要量;三是从外地调运优质马铃薯种籽是实现良种化的重要途径;四是引进新的增产潜力大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示范观察,选择出适应我县种植的品种,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打好基础。

  5、要加强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和资金配套工作。力争做到组织到位、技术到位、落实到位,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示范推广任务,安排好各项试验、示范内容落实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任务。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4

  一、法库县农业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20xx至20xx年,法库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不断提升法库农业的外向度和知名度。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农业品牌。目前,法库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4个,包括国家级出口红树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省级品牌10个,主要有辽宁省出口果蔬示范区、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辽宁省农业投入品监管示范县等。二是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全县认证“三品一标”260个,“三品一标”主要包括地理标识保护产品4个、有机食品48个、绿色食品18个、无公害食品190个。三是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目前,农事企业(农民经济组织)注册各类商标38个。四是积极创建国家级、省市品牌产品。共创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8个。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3个,分别是沈阳爱新觉罗祖家坊酒业有限公司(爱新觉罗)、沈阳宏君葡萄科技有限公司(五龙山)、法库县淑云蛋鸡专业合作社(鑫丰)。市级著名商标6个,沈阳名牌2个。

  20xx年至20xx“三品一标”补助款发放104.2万元。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狠抓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

  围绕出口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示范园23个,面积55万亩。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生产标准17项,集成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图或明白纸,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

  2、强化政策扶持,全方位开展品牌建设服务

  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稳妥培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为战略思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原则,围绕县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出台一系列“三品一标”发展政策,在技术支持、资金补助、申报创建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有力推动了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目前,“三品一标”产品生产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7%,认证总量达到260个。

  3、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为农业品牌保驾护航。

  为确保农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法库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发展。以龙头企业、“三品一标”单位为重点,在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生产主体备案和生产档案记录制度。通过采取产品上市前检测、发放农产品《产地证明》、规范农产品包装标识等有效监管措施和手段,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产销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确保全县不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实施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壮大。法库县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品牌建设与开发特色农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创建新品牌,以名优名牌带动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10家,先后开发了“五龙山”等著名商标。同时,还依托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品牌,全县已有46家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新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成为合作社产品走向市场、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

  五是强化品牌营销,树立品牌形象。为提升全县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法库县政府加强引导,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博会,先后参加了沈阳农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多个企业在展销会上获得了各种奖项,销售业绩不断提升,进一步扩大了法库县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的影响。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主要是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标准化体系、评价体系、营销推广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都有差距和不足。

  一是精品名牌少。目前,省级名牌产品仅有3个,品牌多、小、散,影响力不大,加之产业链条较短,精细深加工产品缺乏,许多品质优良农产品只能以原料和中间产品形式销售,不仅价格上不去,影响农民增收,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

  2、品牌意识还不强。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特别是农民自己创立的经营主体,更是缺乏品牌创建理念,“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比如养牛方面,规模化养殖场有59个,但是注册品牌的仅有4个。

  3、品牌应用影响力不大。同质化品牌较多、差异化的品牌较少,同产品不同商标、不同品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在市场上发生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同时,现有品牌还存有宣传推广不足,品牌创建与使用脱节,商标内涵单一,存在简单模仿,缺乏个性等问题。

  4、特色农产品品牌不够响亮。法库县带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农产品不少,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已达到241个,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省级名特优产品认证的.却不多,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还比较少,像法库牛肉、五龙山葡萄、叶茂台花生等被消费者熟知的名牌产品更是屈指可数,大多农产品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很陌生,农业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导致高质量农产品有品牌叫不响,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和发展空间,制约了农产品价值提升,影响了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制约品牌发展和供需结构升级的突出症结,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既顺应全县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法库农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一步。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和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1、壮大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相伴而生,相互依存,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品牌;没有知名品牌;产业也很难做大做强,只有品牌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才能凸显效益,增加附加值。培育更多的地理标志和名特优产品。建议以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果蔬(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掘优势、特色产品(如西红柿、甜瓜、杂粮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力争早出、多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产品。形成特色产业带和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

  2、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议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扶持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农副产品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重点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开展兼并、联合,形成产业集群和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吸引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业经营,并积极推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3、在主体建设、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农业品牌发展。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品牌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切实增强品牌意识,适应需求,做大做强品牌。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力”、“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品牌是法库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的意识,进一步营造农产品品牌建设氛围,在全县形成重品牌、树品牌、保品牌的工作合力。建议充分利用农交会等重大农业展会,加强品牌展销传播,对“法库牌”农产品进行集中推介,将国际国内的采购商“请进来”,促进“法库牌”农产品“走出去”。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品牌持有人,加强与权威广告经营商的合作,通过电视台、广播、网络、报刊等广告宣传,叫响法库品牌。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宣传法库县农业品牌,提高法库县影响力。要从营销半成品到营销精深加工产品,从“游击战”发展到主攻大超市、大卖场或大城市设立营销窗口的“阵地战”。

  5、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加强政府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健全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提供保障。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5

  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xx街道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17个行政村、6500多农户、农业人口23061人,总耕地面积139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

  2、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①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匮乏。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先后有20余家项目在**建成投产,鹅庄管理区全部规划为市开发区,所辖土地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发展;神洲生态乐园、济南鲍德冶金石灰石有限公司、**煤矿矸石热电厂等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使辖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相对紧张,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相对狭小。②农业基础薄弱。xx一直是传统的工业强镇,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③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工商、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3、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①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辖区内309国道横穿东西,244省道纵贯南北,驻地位于垛庄、曹范等乡镇出入市区的交通要道,即将建成通车的'济莱高速路横穿**南部山区并且开有路口,明埠路、埠翟路、埠旭路以及各条乡村路网相连,交通十分方便,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②距中心城区近,工商业基础雄厚。**位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距离明水中心城区10分钟车程,容易在信息、技术、市场、理念等方面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影响;**工商业较为发达,驻地工商个体户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③招商引资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契机。济南植物园于去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园,其规模和植物物种数在全省都位于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提供了良机;银鹭食品项目近期在**开工建设,为开发种植粮食作物,加快小杂粮、蔬菜、果树等基地建设创造了条件。④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地下企业”到“地上企业”的转变和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的转变,逐渐摆脱了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开创了生态旅游、机械加工、商品物流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按照强项提升、弱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开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垛庄水库低压灌溉工程效能,维护好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扩大水浇地面积,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在巴漏河沿岸各村建设提水站,并修建一系列的蓄水方塘,做好雨季蓄水,计划5年内扩大水浇地面积6000亩,使水浇地总面积达到12870亩,占耕地面积的62。进行科学施肥测土施肥试验,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多施用有机肥,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单位土壤的产出率,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民增收工程。以产业调整为动力,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依托银鹭集团,发展订单农业20xx亩。大力扶持培植金燕肉鸡深加工项目,形成年加工肉鸡10万只的规模。打造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做大做强牛羊肉、小杂粮批发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每年新增规模养殖户10户;每年递增奶牛10头以上,争取到20xx年,奶牛养殖量达到200头的规模;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一处,达到每年产蛋量700吨的规模。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在庭院中种植花卉、食用菌或从事小型加工业;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3、市场拓展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逐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在完善驻地商业街、**商城、美食街、中心大街等商业网点的基础上,开展放心食品、药品、农资进村活动,深化邮政服务“三农”,在各村加快建设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建设改造规范化“农家店”。提高埠西农民公寓楼小区、杨家巷农民公寓楼小区、**煤矿西山生活区各项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使市场服务网络深入到各村、各居住小区。在309国道、美食街西侧分别规划建设一处大型集贸市场,为周边镇、村服务。适时在济莱路和244线交叉路口,规划建设一处农副产品周转批发市场,带动各村农副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生态家园工程。以创建生态文明村村为抓手,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工程,计划以埠东、埠西、杨家巷三村为主,每村每年改建50户;进一步加快生态小区建设,每年新建包括沼气池的生态养殖小区3处,争取5年内所有养殖小区都配套建有沼气池;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以南部沙湾村、月宫村、长青村、兴旺村为主,继续实施春季造林和雨季造林工

  程,在今年完成1005亩可视山头绿化工程的基础上,明、后两年再分别绿化荒山1000亩,3年内在“四旁”植树10万株,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5、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结合实际,加强农民培训,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管理。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利用“科普村村通”版面,建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宣传栏,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科教工程,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好送科技下乡活动。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由街道劳动保障所牵头,结合引进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就业培训,健全完善“输出有组织,权益有保障”的运作体系,提高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率。三是加强法制培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办法制教育宣传讲座,建立企业调委会;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提高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四是加强文化培训。充分发挥成教中心作用,针对群众所需设置教学内容,除传授实用技术外,有计划地向农民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育新型农民。

  6、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工程。依托济南植物园的建设,在其周边地区建设农业观光园区,把**街道南部建设成为济南美丽的后花园。在园区功能定位上,主要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发展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即发展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等,并加快餐饮、住宿、车辆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把该区域真正建设成为济南及周边地区居民周末、节假日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6

  xx管理区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缺水非常严重,素有“十有九旱”之称,农牧业生产频频遭灾,农业经济脆弱,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饲草短缺,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管理区土地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草场12.9万亩,林地3.4万亩。下辖四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总人口2.4万人。

  区内地上水系主要有闪电河和沙井子河两条河流:闪电河南北贯穿全区,沙井子河东南、西北向流经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草滩,汇入闪电河。浅层含水层系指处于地层最上部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榆树沟管理处和小城子管理处位于闪电河两岸。以闪电河冲积成因为主,含水层连续性较好。闪电河两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为1—2m,其余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间。含水层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过20m,局部地段达30—40m,黄土湾东北部的含水层底板埋深只有10m左右。深层含水层为孔隙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普遍在100m3/h至200m3/h之间,属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为人畜集中供水及农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层。当水位降深为10m时,各富水等级区的单井抽水影响半径均为387m。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为含泥质砂砾石,且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富水性属较贫水区。当含水层厚度为29m,水位降深值为10m,单井出水量为76m3/h。其单井抽水影响半径为274m。根据张市地质第三大队钻井记录和我区资料记载,项目区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一般为150-175m之间,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65m左右,最大厚度为75.23m。根据资料计算,总补给量8278万立方米/年,调节储量6923万立方米/年,动储量1355万立方米/年,静储量15558万立方米。

  二、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为改善管理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自20xx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其节水灌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20xx年采用铝合金管道式全移动喷灌机,该灌溉方式较渠灌节水,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20xx-20xx年采用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盘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虽然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该喷灌机要求压力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扬程潜水泵,因此该灌溉方式耗能较高;20xx后以后采取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两种灌溉方式无论从节水、节能和工作效率上都与后种灌溉方式相差悬殊,其唯独优点是不受地块限制,而后种灌溉方式受地块限制,一是要求面积要大,二是其浇灌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但我管理区大部分土地还属管理区支配,因此该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区还是比较适宜的,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喷灌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充分体会到它具有节地、节水、高产、高效等突出优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推进了我区种植业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来我区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11家,租赁承包土地19610亩,每年交纳承包费235万元。另外,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20xx年种植马铃薯16000亩,具统计每亩马铃薯需人工费150元,16000亩马铃薯可为我区职工群众创利240万元。不但解决了我区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旱作与节水推广应用状况

  xx管理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2.7万亩,20xx年总播面积为11.7万亩,主要作物品种有:莜(燕)麦、马铃薯、经济作物、青玉米及青饲草等。莜(燕)麦占总播面积的30%,马铃薯占总播面积的14%,油料占总播面积的8%,青玉米占总播面积的48%。据统计数据表明莜(燕)麦水平年亩产量为62公斤,马铃薯亩产量旱地1000公斤,亚麻亩产量37公斤,青玉米亩产(青体)2500公斤。

  在xx管理区水资源的短缺,常年处于干旱情况下,区领导高瞻远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近几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我区初见成效。我局对小城子管理处的井灌区进行调查,水浇地主要种植多年生牧草、马铃薯和青玉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多年生牧草,第一年投入174元(含种子费60元,肥料费24元,机械作业费35元,农药费10元,浇水费45元);第二年产草籽,利用期5年,每年亩费用145元(包括浇水费45元,收割费10元,折旧费90元),平均每年成本150.8元,多年生牧草生产期平均产草籽20kg,单价16元/kg,亩产值320元,青干草产量300kg/亩,亩产值120元 ,亩总产值440元,亩纯利润289.2元。种植马铃薯亩产量为2500kg,按每公斤1.0元计,亩产值2500元,扣除成本1800元,亩利润700元。种植马铃薯的土地第二年种植青玉米,平均亩产量4000kg,每公斤按0.22元计,亩产值880元,扣除成本560元,亩利润320元,其效益是旱田的4-10倍。

  通过和种植大户座谈,普遍希望从国家到地方要加大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投资力度,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满足他们的种植要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现在的节水灌溉补助政策希望再优惠一些,发展方向应向大型的、节水、节能、增效程度高一些的工程倾斜。对于工程中的自筹资金设置比较满意,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使工程的效益长久发挥,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规定,国家水利项目资金投入有限,自筹集资部分到位困难,建设经费缺口大。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是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小,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差等。

  3、水利建设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4、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差距。

  5、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今后发展建议措施

  (一)、认识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

  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旱作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把推广节水灌溉作

  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节水思路,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本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搞示范点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配套政策,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上,推得开。

  (三)、加强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配置田间输水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列配套设备,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调控能力。在旱作农业区修建配套集雨的蓄水窖(池)等,提高田间集雨蓄水利用能力和效益。

  (四)、科学采用各种节水农业模式

  确定节水农业模式应针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灾害频繁等特点,适当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应重点推广集雨节灌、覆盖集雨种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围绕玉米、马铃薯生产,应重点推广深松蓄水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少耕或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用节水高产良种,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等一系列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7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经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农村开展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贾沙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三三一”发展思路及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贾沙乡共有11个村委会,全乡总人口2135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3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1.4%。十一五期间,乡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子,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全乡耕地面积27111亩,农作物播种面积 66465亩。推广种植杂交水稻6395亩,杂交包谷15468亩。粮食总产量11526吨。全乡有经济林果16271.9亩,完成荒山造林18430.3亩;生猪存栏23649头,出栏27686头;羊存栏3926头,出栏2966头;牛存栏 8825头,出栏1224头;家禽存栏25493只,出栏34667只。肉类总产量2864吨。

  (一)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以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烟叶”为主导产业,其他产业并存的农业发展格局。20xx全年,贾沙共有7个村委会,30个村民组种植烤烟,种烟户数402户,栽种烟叶3000亩,计划交售烟叶9260担,实际交售烟叶10267.2担,比计划数超1007.2担,完成任务数的110.8%,烟农总收入715.4万元,实现税收160余万元。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 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为保证全乡农田用水,每年投入沟渠修复资金对农田水沟进行修复,确保了6946亩农田用水,做到满栽满播,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解决了陆车冲、五台坡、波罗克、白路脚、茂株柏、丫洒底等多个自然村的自来水,改善了饮水条件,解决农村饮水困难5000余人。其次,加强烟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了普洒河5840米的烟区配套改造工程。投资1.5万元,修复民云、丫洒底烟区管网3000余米。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以劳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有了新提高。 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大力开展“技能型、职业型、创业型”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的技能,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00余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余人次,提高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贾沙乡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周边乡镇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

  贾沙乡早在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各村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贾沙乡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且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撑,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很低。种植业中以烟叶为主,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5%以上。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核桃、洋芋等比较有特色的种植业,经营管理粗放,优势不明显,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和产业化链条,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程度很低。

  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科技文化程度很低,农村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不足50%,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务工也只能卖苦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紧紧围绕“狠抓交通、水利、教育基础设

  施建设,加快种养殖、矿产、旅游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切实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扎实推进贾沙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明晰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现代农业要求用崭新的现代发展理论、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农业。特别是要超越农业和农村工作层面,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发挥贾沙乡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建立以工补农的新机制。将先进工业发展理念、资金装备于农业,从而推进农业的发展。

  (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广烟叶种植技术。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标志。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要按照优质、高效的要求,突出抓好烟叶产业化建设。1、坚持控制总量。坚持“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方针不动摇,科学安排生产量,做到既完成计划任务,又优化结构,烟叶种植不失控。2、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工业需求,围绕知名品牌发展需要,适当扩大生产量,实现总量供给与需求平衡,确保结构总体平衡,提高烟叶配置效率。3、坚持服务烟农。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烟农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烟农意愿,算清烟叶种植成本和收益,合理补贴,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坚持合理留叶。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目标,大力推行烟叶标准化生产,待条件成熟时,可进行招商引资,建立烟叶复烤厂,逐步让烟叶产业规模化和工业化,最终形成烟叶商品化。同时,合理确定留叶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遵循烟株生长发育规律,细化封顶留叶

  技术措施,在合理留叶基础上,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统一清除不适用两片脚叶和一片顶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可用性。

  5、坚持统一组织。以村组或田块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方法、统一流程、统一标准、适度集中、定点处理,确保不适用烟叶“变废为宝”,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积极探索田间消化鲜烟叶综合利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力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主干排水沟道的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渠节水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快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组组通公路的目标,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业品牌,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化的重要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建设一批玉米等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现有酒厂进行重组改造,重点扶持、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严格按照商品质量标准生产、分级包装上市,创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五)依托温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

  充分发挥温泉地热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鼓励民间资本踊跃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开放性、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8

  以来,在中央、自治区及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区狠抓农业产业发展不放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区粮食、甘蔗、蔬菜、肉鸡四大传统产业规模优势已经形成,火龙果、淮山、桑蚕、香葱、野猪、芝麻鸭、速生桉、中草药、园林苗木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且产量逐年提高。

  一、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优质稻区十分重视水稻产业,加大新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产量不断提高。多年来通过抓高产示范片区来带动面上生产,城区优质水稻平均每年种植面积多万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以上,截至,全城区获得自治区认定的无公害优质谷产地面积共计公顷。,全城区粮食播种面积4万亩,粮食总产量万吨;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万亩,,占水稻总面积以上,主要品种有等品种。城区荣获了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稻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

  糖料蔗区糖料蔗种植历史悠久,是农民和城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区通过等三家制糖龙头企业带动,实行订单农业,年糖蔗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万亩以上,总产量吨左右,是市的糖蔗主产区,基地主要分布在百济、新江、中和等乡镇。近年来,甘蔗生产在城区政府大力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业技术部门加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新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以上,同时加强了甘蔗良种繁育示范和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城区5个乡镇的甘蔗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城区甘蔗生产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糖料蔗播种25.07万亩,糖料蔗产量111.08万吨,平均亩产4.43吨,农民人均种蔗收入1800元,总兑现蔗款4.157亿元,财政收入7000多万元。

  蔬菜区地处市城郊,是市蔬菜供应的主产区之一。蔬菜生产现已形成几个特色生产基地,有韭菜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包心椰菜生产基地等。近年来,区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蔬菜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已经成为服务中心城市的重要“菜篮子”基地至今共有1077公顷蔬菜获得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韭菜、大白菜等已获无公害产产品认证。

  肉鸡区家禽出栏2228.33万羽,其中肉鸡1820万羽。主要的养鸡企业有:市广东温氏畜禽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养鸡业,在我城区已建成60多个养鸡小区,合作养鸡户1400多户,上市肉鸡1800万羽,户均获利3.8万元。参皇养殖有限公司,9月成立,以“公司+农户”模式管理,在等乡镇发展养鸡户300多户,年上市肉鸡450万羽;市甘凤禽业联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有社员户96户,年育“童子鸡”300万羽。

  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红龙果区火龙果产业发展始于,初始种植面积约1000亩。8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区火龙果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发展到万亩的规模,并依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1万亩的火龙果科技示范园,园区产值约万元,带动农户多户,户均增收左右。,区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农户发展种植火龙果,对种植农户给予种苗,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力争建成乃至全国最大的火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中国火龙果之乡”。

  桑蚕桑蚕产业是区的传统产业,农民群众种桑养蚕已有近百年历史,积累有丰富经验。重点是两个乡镇。近年来,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市把桑蚕产业列为农业发展重点项目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着重抓好等产业化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城区桑蚕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城区有桑园面积5.6万亩,年养蚕达25万张,亩产鲜茧122.4公斤,蚕茧产量0.51万吨,蚕茧年产值约2.4亿元。形成了以等乡镇的种桑养蚕基地。

  淮山淮山是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主产区是,已有8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地方特有的土特产,畅销区内外。已是淮山经销最大的市场,全镇共有收购和加工点20多个,初步形成了产、供、销、收购、加工产业链。淮山生产发展带动了一批农民进行淮山深加工增值,推动了淮山产业化的发展。全城区淮山种植面积2.3万亩,鲜淮山产量5万吨,总产值,。

  野猪近年来,区大力扶持养殖协会和市绿草原野猪养殖场发展,完成了野猪养殖协会商标注册及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市会长,目前,已发展成拥有个会员,年出栏1万多头商品野猪的养殖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广州、福建等地,还出口到东盟越南、缅甸等国家,年会员销售收元,户均获利元。

  芝麻鸭镇利用农村山涧沟渠大力发展芝麻鸭。百济芝麻鸭饲养在野外环境中,以稻谷、玉米、杂草等为食,因而“肉质细密鲜嫩、坚实、味道香醇有地方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几年来通过实施芝麻鸭养殖小区建设,促进了百济镇芝麻肉鸭万羽,出栏万羽,创利润多万元,“成为该镇一大农业特色品牌。

  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情况

  经过多年的引进和扶持,区农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城区现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规模(500万元)以上农业企业2家。随着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发展,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利益联结和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效益明显。全城区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多个产业,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养殖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市“菜蓝子”基地。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和扶持粮油、水果、蔬菜、食用菌、丝蚕茧、林产品、罗非鱼、畜禽等八大类农产品产业链。

  (二)大力扶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充分利用位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有计划地扶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依托现有的淮山、红龙果、野猪等名特优农产品品牌进行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重点在级公路沿线及周边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农耕、观光农园、“农家乐”等创意农业的发展,打造一批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休闲娱乐与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依托城区交通便利优势,结合区农产品发展特点,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落实项目用地,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集散地,突出区位优势特色,强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超对接工作,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及其组织,建立农产品运销渠道。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起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建种植、养殖、农机、流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规模商品生产,使农产品上联龙头企业,下接农户,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创立自主品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9

  ,全县马铃薯年产量在XX--XX万吨之间,其中外销量在XX万吨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马铃薯是XX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XX广大山区人民既靠它解决吃饭问题,又靠它解决花钱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马铃薯作为XX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随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逐步形成的。在一九九六年以前,马铃薯播种面积还一直徘徊在XX万亩之前,当时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还是小麦,据19XX年XX月份调查,XX县北部干旱山区种植马铃薯每亩净收入XX元,而种植小麦每亩净收入只有XX元,种植马铃薯的效益是种植小麦的XX倍。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XX县历届党政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合理地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部门在每年下达农作物播种指导性计划时,逐年扩大洋芋播种计划面积,使马铃薯播种面积从19XX年的XX万亩扩大到20xx年的XX万亩,增长了XX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也由XX%上升到XX%。因此,气候条件影响,市场经济调节和政府积极引导共同促成了XX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马铃薯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基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XX县种植的洋芋主要品种为X薯1号和小白花,其中X%为X薯1号,且该品种在当地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由于该品种长期没有更换,使洋芋品种退化严重,病毒病、晚疫病、旱疫病和环腐病等病害严重,产量急剧下滑。从19XX年开始,县上开始从XX县省农科院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基地陆续调进X薯8号、X薯1号等洋芋良种XX多万公斤,群众也通过多种渠道从XX等地购买和兑换洋芋良种,缓解了洋芋品种退化严重的现象,改变了洋芋品种单一的状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XX县洋芋品种落后的现象,从20xx年开始,XX县农业局积极与前来XX县帮助扶贫的XX企业驻X代表处合作,共同开展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工作,开创了XX县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工作的新纪元。至20xx年,该项目共投入资金XX万元,其中X方投资XX万元,县自筹XX万元,在县农业局建立了副科级事业建制的县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中心,组建了脱毒马铃薯组培室、日光培养室,在XX园艺场建立了脱毒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和培育基地,共有脱毒苗培育原原种日光温室XX座,XX亩,原种培育防虫网棚XX亩,一级种繁育田XX多亩,购置了拖拉机、挖掘机、喷药机等全套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修建了能存贮XX吨种薯的贮藏库一座,在周边地区与当地农户签订协议,建立了约XX亩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20xx年全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

  二、主要实用技术推广情况

  当地洋芋栽培主要采用沟垄种植,采取种二空二、种一空一等模式,由于农民逐渐偿到了新品种和科学栽培管理所带来的甜头,加上农技人员的努力推广,耕作管理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追肥、合理轮作倒茬、药剂拌种、土内施药、地膜覆盖、推广应用脱毒良种等科学实用技术的应用率逐渐提高,平均每年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XX万多亩次。

  全县洋芋生产目前仍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总体科技应用水平比较低下,耕作管理相对粗放,洋芋作为一种高产作物,其增产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通过品种改良,科学配方施肥和精细管理,其至少还有20-50%的增产潜力。

  三、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洋芋种植面积的扩大,全县XX多万吨洋芋产量中,外销量在XX-XX万吨之间,洋芋产品的运销,带动了一大批当地农户,依靠贩运洋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收购网点遍布全县山区XX个乡镇,全县有3XX多户农户长期贩运洋芋,有较大规模的贩运户XX户,其中以沿岭乡农民张兵创办的“XX省XX洋芋运销公司”规模最大,年销售洋芋XX万吨,销售收入XX万元,将洋芋运销到青海、新疆、广州、上海等地,为XX洋芋打出了品牌,树立了形象。XX县洋芋龙头企业除有XX乡的.“XX省XX洋芋运销公司”外,还在本县的XX镇和XX乡各建立了一家洋芋淀粉加工厂,年加工精淀粉XX吨左右,预计消化吸收洋芋XX万吨左右,除此之外,附近再无洋芋产品加工企业。

  ,防虫网棚面积达到XX亩,平均每年需投入培育制种和示范推广经费XX万元。在生产目的上要打破小农经济的思想,发展商品薯基地,通过精耕细作和病虫害防治,努力提高洋芋产量和质量,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的繁育推广,一方面提高单产,一方面利用我县高海拔、气候较冷凉的特点,力争把我县建成全州的脱毒良种繁育基地,为XX州及XX等地提供洋芋良种,增加群众收入。在全县建立洋芋良种繁育基地XX万亩,至十一五末期,每年为本县及周边县市提供洋芋良种XX万吨。深度发展上要建立自己的洋芋加工大型龙头企业,使洋芋在当地就能被加工转化增值,以提升市场价格,增加种植效益。由政府鼓励和领导扶持,兴建洋芋加工龙头修企业2—3家,年加工转化洋芋鲜薯XX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达到20—25% 。

  中国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0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xx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1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区西南方向,距城区20公里,全镇区域面积为98平方公里,下设××、××两个管理处,辖30个行政村,5793户,18172人(其中农业人口17495人),耕地面积20422亩,山林面积82400亩,共有基层党支部47个,其中:行政村党支部30个,部门支部10个,非公有制企业支部7个。共有党员874名(其中农村党员665名)。20xx年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801万元,工业总产值3.62亿元。完成财政税收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05元,20xx年经全县综合考核名列第六名。

  二、经济结构现状

  1、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镇共有企业180家,其中:个私企业169家,股份制企业2家,村集体企业9家。主要有四大块状经济组成:一是造纸印刷行业10家,实现总产值6491万元。其中:造纸行业4家,产值达4561万元。印刷行业6家,实现产值1930万元;二是电子仪表行业1家,实现产值828万元;三是食品加工业14家,实现产值4761万元。其中:园中园牛奶食品公司1家,实现产值921万元;四是木材加工企业50家,实现产值7665万元。其中新兰村30家,实现产值4050万元,已成为木材加工专业村。

  2、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镇农业产业经济20xx年度实现农业产值3801万元,其中经济作物产值1160万元。目前主要培育了以里阳村为主的西瓜生产基地3000亩,以山后金村为主的冷水茭白基地1000亩;以新兰、上盛等村为主的茶果生产基地3000亩,以上盛、泉口、白沙卢、浩仁村为主的奶牛基地20xx余头,以上盛、泉口等村为主的烤烟生产基地227亩;以新兰社为主的木制品加工基地45家;以上盛、泉口、马坦等村为主的佛等基地5.6万盆,约200亩。为保障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xx年度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400余万元,主要项目有:浇筑三面光渠道6000米,清障清淤水渠2万余米;土地整理工程××畈5000亩,大岩贩5800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处。

  三、发展工农业经济的主要做法

  1、在发展工业经济工作中,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对镇属4家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制;二是积极推进二次创业工程建设,通过二次创业活动的开展,新增企业15家,技改项目11个,新增投入1515万元;三是重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如:永盛纸业有限公司与上海科技单位挂钩,引进涂布新技术;自动化仪表公司与杭州科研单位合作,取得了“智能型自动化仪表”开发权,成为市高新技术示范企业;金泰、恒泰、福利造纸厂设备改造,制作A级白版纸等;四是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的思想,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

  2、在农业产业经济中,一是积极开展内树外引促发展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身边典型示范带动的方法,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采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开展培育基地创特色活动,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采用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学习的方法,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五是采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保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1、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是:全面发动抓三引、上下合力优服务、抓大放小促平衡。重在质量求效益。其具体措施为:一是扩大招商引资的.范围,增加招商引资的力度,认真实施“引得进、留得住、富得起”的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二是立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做大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文章;三是要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步伐,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构思,实行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的投资方式,积极做好工业园区的建设;四是积极培育和树立典型骨干企业,努力改变我镇工业企业全价生产企业多,来料加工企业少的局面,促进工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五是强化大农业经济意识,进一步提高各涉农部门的服务质量,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措施,积极营造“投资在××、兴业在××、安居在××”的合力扶工氛围。

  2、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镇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的工作重点。以“调结构、优产业、创品牌、上规模、占市场” 为主线,积极推行农业发展的“十、百、千、万”工程。即:培育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树立一百个身边的种养殖典型示范户,实现农业产值增千万元,完成万亩粮田土地面积的平整工作。其具体措施为: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好“十、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以内树外引、抓典型示范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全镇多品”的优高农业,达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全村推全镇上规模的目的;

  ②选准并确立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好农产品示范基地;

  ③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以商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选准农业发展的路子,培育和做大农业龙头企业;

  ④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种养殖专业户参加科技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及时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

  ⑤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农业产业化工作列入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制约我镇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白龙桥至琅琅公路小与差,以及古方道口经常性受阻。

  2、市区引水工程与我镇生活、生产用水的矛盾。

  3、由于金兰水库的阻隔,制约了东、西坑两村的经济发展,两村158户共472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

  4、部门、单位的撤并,职能服务部门减少。如:工商、财税、交管、法庭、营业所等,致使配套服务工作难以跟上。

  5、由于镇财政财力不足,对农业经济扶持力度缺乏。

  六、建议与要求

  针对我镇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希望有关职能部门予以帮助、扶持。

  1、近些年来,我镇食品业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固体饮料生产企业存在着“商品近似”和部门产品内质与配方不完全相符的问题,市场整顿确实需要,但市、区级工商、技监经常检查,往往以罚款代替教育,工商、技监部门能否改变方法,在重教育、重服务上多做文章。

  2、我镇部分老企业在1998年前,由于当时的税收征管政策不同,存在着欠税,这不完全是企业的过错。新婺城区成立后,婺城区国税局以不交清欠税为由,不予领增值税发票,强行追缴欠税款。如:金华自动化仪表公司,1998年前企业未改制所欠税款13万元,企业改制后不但要缴清欠税,还要追缴滞纳金3万元。我们认为这次大范围追缴欠税的做法未免有些过激,企业承受压力大,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3、我镇有4家造纸厂,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造纸业的影响是首当其冲,根据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把4家造纸厂组建成松散型集团或公司。做大造纸业文章,设想以福利造纸厂为基础组建松散型集团或总公司,把此集团或公司以福利企业的性质予以上报,恳请市、区民政部门予以批准。

  4、白龙桥——××公路的现状已严重制约我镇招商引资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尽快给予解决。

  5、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市区供水与我镇村民的生活、生产用 水问题;及早恢复因引水工程所涉及本镇××徐、泉口、东山、水碓、马坦等5个村约300亩粮田的耕种。

  6、要求尽快协调东、西坑两村下山脱贫及与金兰水库的矛盾。

  7、对农业产业链、基地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如泉口、浩仁等村奶牛生产基地,已经规划上报,望早日给予批准。

  8、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经常性组织科普下乡,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力度。

  9、有关涉农部门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2

  近年来,我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迅速发展比常规农业具有更大开发潜力和经营价值的休闲观光农业,在保障生态、文化传承、丰富生活、教育展示、旅游观光、促进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摸清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便分类指导、规范发展,我们采取全面统计,深入县区、园区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会等方式,从今年5月初~6月底,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十个县(市、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市的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在21世纪初,农家乐才星星点点出现,但发展迅速,正方兴未艾。尤其是近几年,市农委围绕“十园引领,百园兴农”的战略目标,突出太原都市农业的优势特色,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出发点,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

  截至目前,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已经发展到132家,占地面积38.1万亩,总投资额46.65亿元。年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亿多元。吸纳农村劳动力0.6万人,带动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实现增收110元左右,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功能较全、发展较好、具备接待能力的有6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园2个:XX县葡峰山庄、XX县茂盛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中隐山);省级示范园6个:XX县通和农场、绿源生态农庄,XX区采薇山庄、XX区宇文山庄、XX区华辰农耕园、XX县青草坡休闲度假村;市旅游局的挂牌景点园区40个。XX县是农业部的休闲农业示XX县,XX区是山西省的示XX县。按类型划分,现代农业型15家、观光采摘型27家、农家乐型16家、自然生态型8家、民俗文化型2家。

  发展形式主要有五种:

  (一)依托自然资源建成。如XX区狼坡狮子崖原生态景区、万亩生态园,依托西山原生态林的美丽风光打造旅游景点,XX县迎东生态园、中隐山农家乐等,这是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都是以绿色、自然、生态为主线,为游客提供田园景观欣赏、农事体验、瓜果采摘、休闲垂钓和农家乐餐饮等服务。

  (二)依托优势产业建成。即以当地的优势产业为依托,建设而成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如清徐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整体开发以葡萄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依托葡峰山庄、中隐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点、龙林山风景区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打造以农家乐为主题,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使XX县发展成了“文化名城、醋都葡乡”和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县,带动了全县的农业发展。ィㄈ)依托旅游资源建成。如XX区在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寺底村、洞儿沟村、要子庄村、店头村,适应旅游业多层次消费需求,将旅游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历史古迹和人文文化为主线,发展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主的文物古迹游、生态旅游和田园风光旅游,使农业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依托文化资源建成。即以当地的人文景观为轴心,挖掘其文化底蕴,建成融文化、宗教、民俗、风情、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如XX县龙池山庄,以当地“龙”文化传说为主体背景,集田园风光、黄土风情、自然生态为一体,自1997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取得直接经济收入600多万元。青草坡休闲度假村,以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

  (五)依托种植基地改建。以当地的特色农业基地为基础,利用植物的叶、花、果等特色,开辟赏花、采果等休闲旅游项目。如XX区依托无公害种植基地建起了华辰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和孙家寨采摘园等一批农业观光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体会农家风情、放松工作压力的好去处。而XX区的梅芝园艺,80亩的花卉盆景种植基地,以“花与文化”为发展理念,结合自身贸易、展销、科研教学、示范推广、建成游览观光的农业观光园。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休闲观光农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品位档次低,定位不明。有些园区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论证,没有正确的定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还很少,大多数农家乐规模小、档次低、设施简陋、内容单一,和乡村饭店差不多。这样,一方面因档次低而造成社会知名度不高,缺乏人气;另一方面因内容少,容易受农业季节性制约而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有的园区一年只营业半年,淡季只好解散员工,关门歇业。

  (二)文化内涵少,特色不浓。在已形成的农业观光园里,大多数只有品种介绍,游客只是能采摘蔬果,品尝果实,无法领略到无形的文化资产。农业观光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它的特色。有些观光园盲目发展,跟风而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吸引人气,难以持续发展。

  (三)土地流转难,资金不足。

  休闲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综合产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单靠农民投资不起,各级政府的投入又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的民营企业家进入,我市就有十几家煤炭老板转型发展休闲农业的,很成功。另一个是土地流转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越来越少,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近郊农民意识到土地的潜在价值,不愿流转,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三、发展建议

  (一)坚持发展原则,明确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开发,体现特色、示范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做到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兴旅强农。

  突出经济、生态、文化三种功能,围绕现代农业观光游、特色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领略游、农家度假体验游、民俗文化追忆游五种模式,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集农业产业示范、田园风光展示、农史农具博览、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特色民俗接待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建成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网络。

  (二)科学合理布局,突出建设重点

  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功能效益、人文理念、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农为本理念,讲求区域特色,强化内部设计,优化分区布局,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

  着力打造西北部(万柏林、尖草坪、晋源)山水人文休闲带,南部平原(清徐、小店)田园风光体验带,北部(阳曲)黄土风情领略带,汾河水源(娄烦、古交)度假带,东山(杏花岭、迎泽)生态农业观光带五条精品休闲观光线路,打响省会城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在XX县着力打造汾河高效农业园区、西边山生态旅游区、葡萄采摘节、醋文化节;

  在XX区,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园区、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区;

  在XX区,着力打造柴西路二侧高效农业观光园区、北部丘陵特色农家乐建设园、西部山区农家乐建设区,举办众成国际花卉园艺博览会;

  在XX区,着力打造占地近2万亩的东山农业生态园区;

  在XX区,着力打造西山万亩生态园区;

  在XX区,依托店头、洞儿沟等地的农业资源和特色村貌,着力打造以“农家乐”为重点的旅游观光农业区,举办桃花节、荷花节和梅芝园艺花卉展销;

  在XX县,以库区生态林和名人故居为依托,着力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和红色旅游度假区;

  在XX市,以恢复矿区生态和关头红色根据地为依托,建设生态恢复示范园,开发红色旅游和绿色观光采摘;

  在XX区,以润东高科技为样板,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共建合力

  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我市休闲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功能多样化。出台“XX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评定管理办法”,指导休闲农业发展。搞好相关政策的衔接,“农家乐”经营户应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休闲农业园区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政府应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现有的基本建设和资金项目向农业园区倾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金融机构应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显、发展潜力大的休闲农业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五)规范行业管理,引导有序发展

  成立XX市休闲农业协会,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经营者的行业指导与规范,从市场信息、技术推广、服务规范、安全卫生以及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引导,促进行业自律,形成有序竞争,从而推动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

  (六)挖掘优势特色,打造亮点品牌

  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的建设规模较大、休闲档次较高、活动项目较丰富、文化特色较鲜明、接待服务较规范、经营管理较科学的休闲农业示范景点进行打造和提升,挖掘优势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创建“全省叫得响,全国创一流”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市民出城

  通过召开休闲农业现场促进会、发展座谈会和研讨会,现场参观休闲农业示范点,园区负责人经验交流,研讨座谈、为示范园区授牌、开展星级评定等形式,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收入。

  利用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太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有接待能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宣传报道。借助太原农经信息网、太原休闲农业网等网络平台,向市民宣传推介我市的休闲农业景点,吸引市民出城,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里需求。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3

  按照区政协20xx年度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专门成立了由一名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区政协相关委室和区农业局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就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张店区现有农业人口14.04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86万元。20xx年,为加快提升全区农业发展整体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确定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村环境,富裕农民生活,服务城市需要”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成立了由政府牵头、部门组成的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股份合作制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发展中心城区都市农业做出了全面部署。目前,我区都市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1、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全区都市农业发展遵循“点线面相衔接,大中小相配套”的原则,因地制宜,着重建设“四个片区”:一是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片区。主要是依托马尚镇、房镇镇、中埠镇等区域内的农田,发展精准农业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以黑铁山、玉皇山、炒米山、唐家山等区域为主,深入挖掘山区特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建设生态经济林果带。在傅家镇、马尚镇、房镇镇重点实施滨博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林产业。四是进一步打造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主要沿主干公路、主河道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带以及环村、环镇生态林,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果带。

  2、突出特色,全面推进

  我区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特色鲜明,农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生态绿化修复初见成效,都市型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目前,沣水镇、中埠镇、傅家镇、杏园街道累计种植核桃8000余亩;初步完成大规模沿路、沿河绿化,种植园林绿化苗木9000余亩;黑铁山区域生态修复规划面积2230亩,已完成苗木种植1200亩;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6万亩,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8家。以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园区15个,总规划面积8000余亩,计划投资近9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同时,注重引导园区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的科技项目,种植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带动都市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3、政策引导,全力扶持

  区政府从财政上不断增加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都市农业补助、奖励政策。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单位,区财政按照当年实际投资额的5-10%予以补助;对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按照其调整面积,区财政按每年300元/亩的标准连续补助三年,当年提供300-500元/亩的苗木补助;对实现长期结构调整的镇,区财政按照每调整1000亩奖励2万元标准予以奖励。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所需的用地指标,优先予以安排。目前,全区已兑现各类苗木补助款490.31万元;对5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发放奖励资金45万元。同时,积极协助解决都市农业园区用地问题,已落实新增指标和挂钩指标1654.2亩。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4

  镇位于县东北部,面积363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3万人口,耕地16万亩,海岸线11.8公里。同大多数滨海地区一样,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模式单一。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高点规划,科学引导,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畜牧、水产、特色种植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在盐碱地上开启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破冰之旅。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目前基本形成了“南蒜、北棉、中冬枣、东水产、畜牧林业覆盖全镇”的产业格局。但是,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却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5%,高效生态种植作物面积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0%。民风淳朴、干劲十足的人民经历了解决吃饭问题的传统农业阶段,初步进入了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阶段。在农业发展中重视生态、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潮流,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根本取向。的土地资源广阔,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可生产效益仍然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始终束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农民大幅增收,在黄三角开发建设中勇立潮头,必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经济。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须找准定位,把好方向。镇按照“点亮星火,遂成燎原”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到寿光、沂南、苍山、肥城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1200人次,举办特色农业培训班14期,在先进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面前,群众的思想触动很大,认识发生逐步转变。让高效生态融入到生产管理者头脑中去。生产管理者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指挥员、组织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纳入“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养了76名能组织、会管理的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造就了1000余名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为民服务、带民致富的本领,促使现代农业技术向生产第一线集结,解决在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凸显出来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让生态高效融入到农业的生产过程环节中去。积极利用气候适中,土地资源广阔,病虫害少等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农业的各个环节融入生态的理念和要素,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检验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把好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的管理关。让高效生态融入到生产经营运作中去,按照生态化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营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好生态文章,提升农产品的生态附加值。近年来创立的田丰西瓜、黄河口冬枣、老家果蔬、雪绒花奶业、赛夷海产品等绿色有机、安全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实现了生态农业和经济发展“双赢”。

  二、培育高竞争力的农业合作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它能提高组织化水平,节约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增加获利机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扶持农业。目前,该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个,涉及特色种植、畜牧、水产业的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类领域,带动农户15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3%。

  记者来到李沧村菠菜大棚,采访了大棚种植户李光水,“村合作社联系寿光那边统一给俺们配了种,还办了培训班教俺们怎么种大棚,等收获的时候再一起来收,俺们这全是订单种植,啥都不用愁。今年俺种了两个棚,估计一亩菠菜能产多公斤,一个棚就能挣1万多呢”。

  当记者问到现在种大棚的感受时,热门思想汇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俺今年60多了都没在家歇着,种大棚心里可有劲了。一年基本不住下种三季,柿子、老黄瓜、菠菜效益都不错,种大棚比种棉花好多了,用不着下大力气,每天过来看看就行。俺们村最多的能种10个棚,人手用不过来,都雇人了,合作社给俺们带来了实惠,感谢政府,感谢领导。”

  镇建立了初步的市场、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针对部分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与市场、企业连接不紧密,缺乏资金、技术支撑等问题。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社、依章办事、规范发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帮助合作社制定章程、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保障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帮助合作社落实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盈余分配制度。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品牌化经营,提高合作社产品信誉度,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合作社人才培训,将农民专业

  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纳入“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扩大财政支持规模,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服务,不断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扶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畅通产销渠道,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

  三、创新发展机制不可或缺

  机制活,动力足,机制新,事业兴。高效生态农业在这块盐碱地上的突破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府支持激励机制、组织管理和政策引导。深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发展机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带农增收的作用。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通过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创新循环经济利用机制。镇立足于生态环境现状,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绿色种植—秸秆利用—规模养殖—有机肥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流程,转变传统农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初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

  在万二庄村甜瓜大棚,村支部书记吴英法向记者介绍,村里是第二个年头尝试种甜瓜大棚了,大棚开始投入大,但是后期收益好。一个棚能产3000—4000公斤,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去年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15元/斤。各级领导对大棚果蔬种植项目都很支持,一再要求建立循环经济利用机制,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县里派专人下来搞有机肥实验,蘑菇皮已经成为果蔬种植不可少的肥料,不仅如此,我们还请来了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利用奶牛场牛粪加工有机肥,这样我们的绿色肥料来源问题解决了,生态绿色高效农业步子迈得也更有劲头了。

  据了解,该村历年有种植露天甜瓜的习惯,但由于灌溉难和农户市场意识淡薄,只是个别农户零散种植,或套种在棉花地里,图个自家吃着方便,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采用大棚种植的先例。县里组织专人对村里土质进行检测,心得体会并根据农技专家建议,镇领导决定下大力气发展果蔬大棚,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和习惯,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要种大棚,水浇是关键。我们村重新启用了村内闲置的水源井,解决了灌溉难题。还从寿光市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建棚,种植了甜度高的富尔5号甜瓜种,采用吊蔓爬藤的生长方式,为了提高品质我们只收获一茬,一棵甜瓜苗只结两、三个瓜。在具体种植管理过程中,坚持走无公害有机蔬菜的种植路子,施用有机肥和无毒、高效的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瓜菜药残。瓜菜喷洒上这种农药当时就可以吃,产品很受杭州、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欢迎,效益非常可观。”技术员吴维杰说。

  牛圈食用菌示范园运用棉籽壳、棉杆、玉米芯制作生产基料,万二庄果蔬大棚综合利用沼液、沼渣推广生物防治,民和牧业实行的“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循环生产,华泰清河构筑的林浆纸一体化绿色生态产业链等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让种植业与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相联结,使“种养饲加”循环产业链环环相扣,形成了农业、工业内部、两者之间互相提供原材料,互相消化产品、废品的互补循环格局。

  四、抓产业调整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发展途径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运用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农工贸环环相扣,把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村服务的社会化全部纳入经营一体化的轨道之中,工作总结把农民组织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利益环节中,从而拓宽现代农业的发展领域,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培育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准拳头产品,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坚持以“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兴一业”为路子积极培育具有明显优势的主导产业。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发展有机瓜果、绿色蔬菜、生态牛、优质菌等特色产业。

  牛圈村金针菇大棚种植专业户牛建利是附近村庄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他去年组建了“绿义合作社”,合作社现有成员16个,现在投入种植5个大棚,今年秋后将扩大到60个。牛建利向记者介绍了种植情况,菌种都是在利津统一采购的,一个棚容纳1.5万公斤,收获四茬,头两茬占总产量的60%,我们种植的金针菇都是按照订单价格统一收购,没有什么风险,一年能挣3万多元,附近村的村民都来看我们的大棚,对金针菇种植很感兴趣,他们觉得这是个致富的好门道。

  当记者问到对以后的大棚种植有什么打算时,牛建利娓娓道来:“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收购方难免会压价,这样我们的金针菇卖不出好价钱,4月1日,开工建设深加工厂,建成后我们就由原来的单一种植转变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这样价格我们说了算,让社员们多挣钱,好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奔小康。以后我们还要降低生产成本自己来育种,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开拓市场,打开销路,高薪聘用销售人员,把市场主要放在三亚、东北三省。”

  培育高效益的农业带动龙头。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力量。镇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县级3家,在巩固提升本土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仓储加工类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外向度。近期重点抓好一期投资1.46亿元澳亚现代牧场奶牛养殖加工项目建设,打造省内第一家万头奶牛现代化养殖基地。范文写作促使畜牧业养殖、饲料青贮、乳产品经营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带动3000余从业农民增收致富。同时积极加强与县内外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提升产业效益。通过在土地流转、财税优惠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培育壮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并坚持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以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引领农业生产,让农民与农业企业结成利益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5

  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xx街道办事处辖3个管理区、17个行政村、6500多农户、农业人口23061人,总耕地面积139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

  2、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①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匮乏。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先后有20余家项目在xx建成投产,鹅庄管理区全部规划为市开发区,所辖土地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发展;神洲生态乐园、济南鲍德冶金石灰石有限公司、xx煤矿矸石热电厂等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使辖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相对紧张,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相对狭小。

  ②农业基础薄弱。xx一直是传统的`工业强镇,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③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工商、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3、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辖区内309国道横穿东西,244省道纵贯南北,驻地位于垛庄、曹范等乡镇出入市区的交通要道,即将建成通车的济莱高速路横穿xx南部山区并且开有路口,明埠路、埠翟路、埠旭路以及各条乡村路网相连,交通十分方便,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

  ②距中心城区近,工商业基础雄厚。xx位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距离明水中心城区10分钟车程,容易在信息、技术、市场、理念等方面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影响;xx工商业较为发达,驻地工商个体户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

  ③招商引资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契机。济南植物园于去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园,其规模和植物物种数在全省都位于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提供了良机;银鹭食品项目近期在xx开工建设,为开发种植粮食作物,加快小杂粮、蔬菜、果树等基地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地下企业”到“地上企业”的转变和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的转变,逐渐摆脱了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开创了生态旅游、机械加工、商品物流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按照强项提升、弱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开启xx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局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垛庄水库低压灌溉工程效能,维护好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扩大水浇地面积,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在巴漏河沿岸各村建设提水站,并修建一系列的蓄水方塘,做好雨季蓄水工作,计划5年内扩大水浇地面积6000亩,使水浇地总面积达到12870亩,占耕地面积的62。进行科学施肥测土施肥试验,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多施用有机肥,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单位土壤的产出率,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民增收工程。

  以产业调整为动力,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依托银鹭集团,发展订单农业亩。大力扶持培植金燕肉鸡深加工项目,形成年加工肉鸡10万只的规模。打造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富有xx特色的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做大做强牛羊肉、小杂粮批发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每年新增规模养殖户10户;每年递增奶牛10头以上,争取到,奶牛养殖量达到200头的规模;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一处,达到每年产蛋量700吨的规模。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在庭院中种植花卉、食用菌或从事小型加工业;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1-25

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12-31

农业调研报告02-13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03-19

乡镇农业调研报告04-02

农村农业调研报告11-24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12-31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03-05

生态农业调研报告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