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4-06-05 13:06:02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1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在朝中做官任过秘书监,由于刚直敢言,被贬做一些地方官。其中在永州零陵做县丞时结识了抗金名将张浚,思想上受到极大影响。绍熙元年(1190)辞官回家,对韩佗胄(tuó zhòu)弄权十分忧愤,后成疾而死。他和尤袤(贸 mào)、范成大、陆游并称四大家。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最大的特点是新鲜活泼,轻巧俏皮,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景色,赋予新意,十分惹人喜爱。

  [注释]

  “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泉水的出口。细流:细小的流水。惜:爱惜,珍惜。

  这句诗的意思是:无声的泉水形成一道细流,缓缓注入水池,泉眼好像在爱惜它们。

  “树荫照水爱晴柔”树荫:树的影子。照水:倒映在水里。晴柔:晴天柔和美好和风光。

  这句诗的意思是:树荫映照在池水中,展现绰约风姿,因此它爱晴和天气里池水的无限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尖尖角:新出水的荷叶,只露出还没有展开的嫩叶尖端。尖尖叠用,言很小。小荷:初夏的荷叶。

  这句诗的意思是:新出水的荷叶,露出了极小还没有展开的嫩叶尖端。

  “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有:早已有。立:落。

  这句诗的意思是:蜻蜓早已在水面上等待着,尖尖角一露出水面,就落在它的头上。

  [译文]

  清泉无声无息地泉眼中细细地流。泉眼好像很珍惜它们不肯多放手。树的荫影映照在平静的池水中,仿佛爱恋晴天池水的无限清柔。池中的.新荷刚刚露出尖尖的叶芽,蜻蜓已悄然地停立在它的尖顶头。

  [简析]

  诗题《小池》,写的是小池周围的景物。这里有泉眼、树荫、阳光、刚露出水面的小荷,还有一个小小的蜻蜓。这些东西,初夏江南,处处可见。但在诗人笔下,经过一番巧妙安排,便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显出独特的意趣,成为写景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小诗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在诗人善于表现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赋予他们的感情,形成妙趣横生的意境。

  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泉水在无声地流淌,形成一道细流,缓缓注入水池,时序已初夏,泉眼水量减少,这是最常见的景象。但诗人用了一个“惜”,便把自然景物写得具有丰富感情。仿佛这不是自然界的常理,而是另有一番感情因素在起作用。

  第二句“树荫照水爱晴柔”,写树荫与池水的关系。树荫借阳光的照射,倒映在池水里同样是自然物态,但诗人用“爱”字一点,顿生无穷情趣,仿佛树荫靠池水作梳妆的明镜,才能展现它的多采风姿,因此它爱惜晴和天气里池水的无限温柔;池水也由于绿树倒影而倍增风采,因此它也爱绿树的婆娑倩影。在诗人的笔下,池水和树荫竟像一对依依难舍的情侣,它们时刻形影不离。

  第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描写小荷嫩叶未展开的形态。“尖尖”叠用,流露出诗人无限爱抚的心情。一个“露”字,写出了荷叶出水的神态,仿佛刚刚从水下长出来。

  第四句“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早”字,活画出顽皮的蜻蜓早已在水面上等待着的神态,只待那“尖尖角”露出水面,就落到它头上,不肯离开。这份情趣,该是多么赏心悦目。

  这首诗“泉”而言“眼”,“流”而言“细”,自是非常之小。荷是“小荷”,叶片是“尖尖角”,也透着小,当然也是小小的。再加上画龙点睛的诗题,也有一个“小”字,使全诗小巧玲珑,别有意趣。作者摄取小者入诗,正欲借此以构成妩媚动人的意象,表现他轻快喜悦的心情,唤起读者的爱抚之情。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2

  作品原文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品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2、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4、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作品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作品鉴赏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3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诗词鉴赏: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4

  《小池二首》

  [唐]白居易

  原文: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注释:

  1映林馀景:小池折射出的林木即将消逝的影子。

  2蒲葵扇:用蒲葵做成的扇子,轻便易用。

  3湛湛:水清澈的.样子。

  4青溪:水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此处泛指隐居之所。

  赏析:

  诗人曾在《中隐》说,自己不爱幽独的山林,亦不爱喧闹的朝市,只爱中隐的清幽与散淡。此诗便体现了诗人的这一观念。白日官事缠身,心烦气躁。到了夜晚,闲坐小池边,欣赏眼前秀丽幽静的池景,享受片刻的清凉与惬意,品赏一下诗文的意趣,聊赏一下隐居的意境,悠游自处,何等舒适!二诗一味写来,毫无刻意,闲适之情已蕴其中。诗人这种观念对宋人有较多影响,苏轼在杭州时建中隐堂,又在诗中吟唱“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池》原文、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小池原文及赏析11-14

《小池》的原文及赏析04-22

小池原文及赏析04-16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实用)小池原文及赏析12-21

小池原文及赏析【通用】12-21

《小池》原文及翻译赏析01-19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02-02

《春日》原文注释及赏析05-26

春晓原文注释赏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