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1
《二郎神(炎光谢)》
[宋]柳永
原文: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乱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注释:
1、《二郎神》: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两体,前片起句三字者名《二郎神》,前片起句四字者名《转调二郎神》。《乐章集》注林钟商。此亦为节序词,写七夕。
2、炎光谢:谓暑气已退。
3、“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
4、“乍露”句:谓接近结露的时候,开始变冷的秋风使庭户也变得清爽。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
5、玉钩:喻新月。
6、“应是”二句:意谓应是织女嗟叹与牛郎相隔太久了,想御风跨过天河去与牛郎应旧约。星娥,指织女。飙轮,指御风而行的神车。
7、极目处:远望所及。
8、耿耿:明亮。
9、闲雅:紧承上句,谓景物雅致。闲,通“娴”。
10、“运巧思”句:意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谑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11、“抬粉面”句:谓乞巧的女子抬起粉面,发髻都相似。相亚,相似。
12、“钿合”五句:用李隆基与杨贵妃七夕誓言世世为夫妻典,祝愿天上人间年年七夕欢娱。见宋乐史《杨妃外传》。后世因称矢志不渝、永为鸾侣者为钿合姻缘。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金钗,女子首饰。算,推测,料想。“算谁在”句,指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
赏析:
上片首三句总写七夕景色,“乍露”三句写七夕之夜爽天如水,突出初月。“应是”二句写牛女相会,“极目处”二句写乱云微度,银河高泻,衬托牛女相会之美景。下片首三句是对牛女相会美景的`高度评价。“运巧思”二句写民间乞巧之俗如画。“钿合”二句忽然宕开,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私语典,将天上与人间贯通,真神来之笔。尾三句直承上文生发,赞美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情义。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2
《二郎神·炎光谢》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上片着重写天上,开篇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炎光”谓骄阳,代指夏暑。先说初秋,再从入暮写起,导入七夕: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气候带出场景。“庭户”是七夕乞巧的活动场所。古时人们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接下来一句“天如水、玉钩遥挂”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远远的天空,为牛郎织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想象织女嗟叹久与丈夫分离,将赴佳期时心情急切,于是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织女本为星名,故称“星娥”。“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郎织女幸福地相会。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而银河耿耿发亮,牛郎织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上片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从景物描写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亚”通压,谓低垂之状。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接下来的一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长恨歌传》),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3
阅读原文
二郎神·炎光初谢
柳永〔宋代〕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注释
二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四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炎光谢:谓暑气消退。谢,消歇。
“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芳尘,指尘土。
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
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
玉钩:喻新月。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
“应是”二句:意谓此时应该是织女叹长久别离,欲重叙旧约,驾飙车准备启程的时候了。星娥:指织女。李商隐《圣女祠》:“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
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
耿耿:明亮的样子。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闲雅:娴静幽雅。闲,通“娴”。
“运巧思”句: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云鬟(huán):高耸的环形发髻。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相亚:相似。干宝《搜神记》卷二:“吴孙峻杀朱主,埋於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
“钿合金钗”五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誓世世为夫妻典。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拼音解读:
èr láng shén · yán guāng xiè
liǔ yǒng 〔 sòng dài 〕
yán guāng chū xiè 。 guò mù yǔ 、 fāng chén qīng sǎ 。 zhà lòu lěng fēng qīng tíng hù,shuǎng tiān rú shuǐ,yù gōu yáo guà 。 yīng shì xīng é jiē jiǔ zǔ,xù jiù yuē 、 biāo lún yù jià 。 jí mù chù 、 wēi yún àn dù,gěng gěng yín hé gāo xiè 。
xián yǎ 。 xū zhī cǐ jǐng,gǔ jīn wú jià 。 yùn qiǎo sī 、 chuān zhēn lóu shàng nǚ,tái fěn miàn 、 yún huán xiāng yà 。 diàn hé jīn chāi sī yǔ chù,suàn shuí zài 、 huí láng yǐng xià 。 yuàn tiān shàng rén jiān,zhàn dé huān yú,nián nián jīn yè 。
相关翻译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相关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词。柳永向以不得志亦无意于功名著称,有被皇帝斥责“且去填词!”的故事流传于世,足见他专笃于吟咏缠绵之情。这阕《二郎神》自不例外,咏节序之七夕,自然寓意是在咏情爱,对牛女间珍贵之相会寄以无限的欣羡,结论自然是希望不是三百六十五夜中仅此一夜,而是“年年今夜”。
既从表面看是咏节序,当然是从交代节序写起,蒸炎的六月刚过,七月还刚是上旬,虽然还有“火烧七月半”等在后面,但最难熬的炎夏顶峰毕竟已过故用“炎光初谢”这一句起兴,马上给人以一种郁闷稍舒,凉爽在即之感,这对七夕的美好,当然是最好的烘托。还不止此,更加上暮雨刚过,压下了尘埃无数。柳永在此,却真有妙笔生花之意,不说雨压尘土,而说芳尘轻洒。尘前着一芳字,意境已然全变;尘而不扬,随雨点之下降,翻成为洒,趣味已自浓,而洒前再着一轻字,更是妙不可言,一股清幽爽适之气,便油然而生了。这也为下文之赏月观星作了自然铺垫,如果是云遮月,甚至彻夜雨霖霖。那就无从咏远了。在此还不是一仰首便见小白船高挂,还要交代一下天气爽适之下的小环境;是个庭院雅洁,户牖通达的所在。这境地还不仅处在炎光谢了暮雨过了之后,与芳尘轻洒之下,而且又刚刚经了喜人的露和风。炎蒸之苦夏,自无露之可言,即使有风,也是添人心烦的热风,而此时此地却洒下了甘露,飘来了冷风,这是造成清庭户爽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也只有在这样清庭户爽的境地,举头望明月,才能见到这七月上弦之前如钩之月,高挂在如水苍穹之中,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咏秋夕的千古名句,但只是淡淡的卧看繁星,读到这“天如水,玉钩遥挂”,自然会追思到“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情趣,故尽管可生无限遐思,也无暇去遐思了。欲擒故纵,仅此一点点列为止,马上一把拉回,此时词人正面指出:“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一下子从“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纳凉闲赏月的场景中拉出来,回到令人萦念牛女渴求相会的情意中来。这里从字面上看,就已不再是淡淡的、闲静的了,用了个“嗟”字,为何要嗟叹?乃两情相阻,而且不是短暂之分隔,是久阻,所以还不仅要嗟,还想付诸行动,欲求一艘快捷如飚风之轻轮,火箭般神速地会及对方,以践旧约,遂得欢叙。无奈银河永在,极目九天,只见银河似微云之暗度,若隐若现,却高高地在那里不断淌泻着,即使求得飚轮,又怎能奈何得它呢?
下半阕则充满了感慨与期望。似谈切身之体会,又像是由己及彼的设身处地的推测。因凡有人在之处,都有人之情感在,本是相通的。而词人想像之细腻,轻轻点来,却都点着会心之处,相约、忆恋、运思,穿针、梳妆、敷粉……在在皆是,人同此举。结尾处词人则胸臆至为博大,愿天下之有情人,直至天上之有情仙,都能永得七夕良宵。尽管明知不可能,而如此良好之祝愿又是人人都愿得到的啊!
宋人张炎在他的《词源》卷下《节序》一则中说:“昔人咏节序,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所谓清明'拆桐花烂熳’、端午'梅霖初歇’、七夕'炎光初谢’,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可谓十分中肯之淡。节序在词家调度之下,都是即景成情的条件,本非所咏之对象。柳永以“炎光谢”为起兴的这首七夕词,正是借节序咏恋情的精彩之作,本不能以“应时纳祜之声”视之的。
作者介绍
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二郎神·炎光谢原文及赏析10-09
二郎神·炎光谢柳永诗词赏析唐诗三百首01-02
谢赐珍珠原文及赏析10-21
转调二郎神原文赏析12-19
《谢朓·咏蔷薇》原文及赏析11-12
转调二郎神原文及赏析11-17
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03-26
《双双燕·小桃谢后》原文及赏析03-01
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及赏析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