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杜甫《武侯庙》赏析
杜甫《武侯庙》赏析1
杜甫的《蜀相》与杨慎的《武侯庙》的对比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译文
诸葛北伐必经的剑江的水流湍急,他殒亡之地域五丈原的日头昏暗。
他意图统一中原未竟地不归刘襌,他死前有对应的大星已陨落军中。
南阳卧龙冈武候庙徒然生出秋草,四川西部关塞和山脉有雾霭阻隔。
不要因为正统不传万古而生惭愧,谈理三国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比较异同
1.蜀相:自比的成分较多;武侯庙:诗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自比。
2.蜀相:表达惋惜,遗憾的情感;武侯庙: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表达对武侯的崇拜之情。
3.蜀相: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反衬);武侯庙:大部分为描述,正衬成分多。
4.蜀相中“自”,“空”描写乐景;武侯庙中“空”,“隔”描写凄清之景。
5.均表达了哀伤之情……
杜甫《武侯庙》赏析2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出自唐代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译文/注释
译文
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注释
(1)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2) 丹青落:庙中壁画已脱落。丹青指庙中壁画。
(3) 草木长:草木茂长。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
(4) 辞后主: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辞别后主,率兵伐魏。
(5) 南阳: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遂佐备建立蜀汉、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全文赏析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诗的前两句写武侯庙的荒凉破败,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也为后两句的抒怀作铺垫;后两句触景生情,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而长眠他乡,诚如诗人在《蜀相》诗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首诗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武侯庙》赏析】相关文章: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12-09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10-14
武侯庙原文、赏析08-14
武侯庙原文赏析10-06
武侯庙原文,赏析08-02
武侯庙翻译和赏析10-20
《武侯庙古柏》的原文赏析08-16
精华武侯庙原文及赏析01-07
(精华)武侯庙原文及赏析2篇10-15
追思武侯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