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实用的实施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 篇1
本局各股室、收储中心、各国土中心所:
根据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国土资发[20xx]210号)的通知精神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县土地执法百日行动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行政要求为原则,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办〔20xx〕28号)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xx〕31号)精神为主线,以集中清理整治“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和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为主要内容,本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推进集约节约化用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工作要求,从现在起用100天的时间,开展以查处“以租代征”为重点的全县土地执法百日行动。
二、工作任务
此次执法百日行动重点是集中清理自20xx年1月1日以来,“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未批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县范围内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逐一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准确无误,对照法规政策,区别情况,分类处理。
一是对“以租代征”的行为进行整治。重点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工商企业项目建设的“以租代征”行为。
二是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行为的整治。重点查处现有已审核公告的开发区擅自突破国土资源部核定的四至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的行为;查处以“工业集中区”等名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进行工业用地开发的行为。
三是对“未批先用”行为的'清理和整治。重点清查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先行征地、供地、施工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方法步骤
本次的执法百日行动分自查清理、查处纠正和督查整改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清理阶段(9月15日至10月14日)。一是成立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国土资源系统百日行动专题会议,全面布置和落实此项工作。二是各国土中心所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清理工作。自查一定要做到全面排查,逐一清理,真实准确,责任到人。对清理的各类问题统一填写表格,并汇总上报县国土局。三是国土局规划用地股对中心所上报的三类违法违规用地自查情况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阶段:督查整改阶段(11月25日至12月25日)。一是县监察局、国土局加大对此次执法行动的监督检查,确保清理工作到位,违规行为纠正到位,违法用地查处到位。二是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督察和检查。三是针对此次清查出来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中所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举一反三,进行反思。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大动态巡查和案件查处工作力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确保国务院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四、工作要求
(一)各国土中心所在县执法百日行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开展好此项工作。对在百日行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此次执法行动的顺利进行。
(二)以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为契机,大力宣传百日行动的目的意义,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坚决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信心和决心,牢固树立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氛围。
(三)通过百日行动工作的开展,认真总结土地管理的成功经验,针对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本职,查找管理和执法工作中的不足,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研究落实措施,建立公开透明的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促进依法行政。
附件:
1、土地违法违规情况汇总表
2、通过“以租代征”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工商企业项目建设用地统计表
3、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情况统计表
4、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批先用”情况统计表
5、单独选址应报国务院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未批先用”情况统计表
6、单独选址应报省级政府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未批先用”情况统计表
实施方案 篇2
当今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我们身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生活垃圾到处乱扔,日趋严重的雾霾问题等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作为地球未来的主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让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更要让孩子们从小形成爱护环境的观念,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和习惯。
为此,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弯腰行动,净化环境”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并不只是流于形式的,而是切切实实的让环保意识深入到幼儿的观念中,以此来培养孩子成为具有牢固环保观念的人。
以下是我们大二班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给幼儿观看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以及视频,特别是有关于空气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等的贴近于幼儿生活方面的视频,配合老师的讲解,让幼儿了解到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了,如果我们再跟以前一样随便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那我们以后生活的地方就会没有了,我们以后就会没法呼吸了。再给幼儿观看一些通过我们自身努力保环境变好的`视频,让幼儿知道原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是会让环境一点点变好的。以此调动幼儿想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实施过程
考虑到幼儿在活动开始初期与活动后期的积极性可能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设计了多种激励幼儿的办法。
1、首先,活动初期,我们班设置了与“弯腰行动,净化环境”相关联的版面“我最棒”。让幼儿自发的捡垃圾,当看到幼儿园里的任何有垃圾的地方(包括教室里和院子里),能自己主动捡起来的,会获得一个小贴画的奖励,贴到自己的名字下面,而乱扔垃圾的,将会从名字上撕下一个小贴画,老师的名字也出现在版面中,以此告诫幼儿保护环境是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老师亦是如此。这时候全班小朋友和老师都作为监督人和公证人,给与幼儿最合理的规则。每周进行一次“我是小小卫生员”的评选活动,得到贴画最多的幼儿即可获得此称号,会得到老师以及全班小朋友的表扬与鼓励。
2、一段时间后,大班的孩子可能对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励而有所不满足,又考虑到大班孩子的荣誉感很强,这时,我们就让累计获得小贴画最多的前三个小朋友成立督查小组,挂上“卫生督察员”的牌子,行使监督的权利,可以给同伴颁发小贴画的奖励。而这个督察员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获得的小贴画多,就能挂上这个小牌牌,行使督察员的权利,以一种荣誉感来激励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而督察员又受老师和全体小朋友的监督。
3、时间长了以后,就适当增加督察小组的人数,给幼儿一个鼓励,让他们获得老师和全班小朋友的肯定,让幼儿更有信心的把“弯腰行动”继续下去,从而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到幼儿的心中。
三、阶段评比
1、活动初期采用奖励小贴画和评比“我是小小卫生员”的评比方法,并与班级版面“我最棒”相联系,鉴于幼儿非常在意自己与别人表现,加上老师的名字后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发展特点,将采用成立督察小组,评选“我是卫生督察员”的评比活动,以此激励幼儿对活动的坚持。
3、时间长了,幼儿有了一定的环保习惯后,适当增加督察员的人数,给幼儿鼓励,以此增加幼儿的荣誉感和对活动的信心。
实施方案 篇3
一、目的和意图
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其目的在于:
1、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之后,组织对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
2、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而显著的联系,为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3、更好地履行组织的基本法律义务;
4、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组织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5、使仍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确定其当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二、理解要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本要素:
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主动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开端,它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建立了明确而显著的联系。
2、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属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预定时间和周期可由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确定。
2.2、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拟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必需考虑至少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另外,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也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线索和依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结果可作为识别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依据。
2.3、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需考虑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结果,即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效果。
2.4、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和策划必需考虑组织内潜在的紧急情况,为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重要依据。
2.5、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所有其他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
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总体认识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3.1、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的过程。组织在识别危险源时,除考虑组织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外,还需考虑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组织内存在危险源的地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②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③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④工作场所内本组织的内部设施,如:组织内部的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质等;
⑤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所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究竟哪些是组织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可以根据其现在和有关过去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或)服务相关的输入和输出而确定。另外,在具体确定哪些为组织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时,组织还可以从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素中获得线索。正是因为危险源影响职业健康和安全,所以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才对其加以规定和限制,反过来说,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规定和限制的设备、物质、活动等,就可能是组织必须加以重视的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2、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就是确定危险源属于哪类危险源、有何特性、带来何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等。
值得注意的是:
①组织需确保危险源辨识具有主动性、前瞻性,而不是等到已经产生了事件或事故时再确定危险源;
②组织及其内部的每个人员应以全新的眼光和怀疑的态度对待危险源,因为过于接近危险源的人员可能会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或者他们心存侥幸,认为尚无人员受到伤害而视风险微不足道。
4、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危险源给组织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风险评价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各不相同,有的行业可能只需简单的定量评价就可以了,而有的行业可能需要包含大量文件的复杂定量分析。究竟选择何种风险评价方法,组织应根据其需要和工作场所的具体状况而确定。一般来说,组织没有必要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而采用简单的主观评价方法就足够了,至于复杂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通常仅在风险控制失败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场合才需要。
不管采用何种风险评价方法,都需确保风险评价的结果符合组织的具体实际情况,并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级,确定哪些风险可容许和哪些风险不可容许,而且还需识别出哪些风险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
5、 风险控制
5.1、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在确定风险控制方案时,组织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不可容许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容许程度;
--对于可容许风险,需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不断监视,以防其风险变大以致超出可容许的范围;
--对于已识别出的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的不可容许风险,组织应将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输入信息;
--风险控制措施应与组织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应;
--即使组织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已经涵盖了所考虑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在进行策划时,组织还要考虑这些风险控制措施的实际控制程度;
--风险控制的结果应为一个按优先顺序排列的建议清单以及保持或改进控制的措施清单。
三、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原则
--组织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原则上应:
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的话);
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
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组织需考虑尽可能对全部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健康危害、人工搬运和机械危害等进行单个评价。如果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单个的评价,那么,对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将更加困难,而且单个的评价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作为一项主动性活动而不是被动性活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应在引入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也就是说,任何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如:采用新工艺、采用新的原材料、新建厂区等)在引入之前,必需先考虑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然后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考虑风险控制,最后再引入这些活动或程序;
组织应在新的或转岗的员工上岗之前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识别的培训需求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
由于现代社会中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样也不断发展变化。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出有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发生变化,例如;新控制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原有危险源的复杂控制方法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和更有效;新的危险源知识可能会使更多的危险源得到发现;新的风险评价方法可能会使风险评价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和更为有效。为此,组织需密切关注有关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一旦需要和适宜,就可引入这些新知识和技术,并重新评估所有已进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甚至有的可能需要重新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法规不断涌现,原有的法规经修订可能要求更高、更严格,有的法规可能会被废止,因此,组织需不断地关注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发展状况,使组织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不断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例如:组织的可容许风险水平可能会因为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变得更高更严格也需要调整。
已识别的任何必要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应在危险情况发生之前得到实施,而不是在危险情况发生之后作为事故处理的补救措施而实施;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并在新发展、新活动或改造活动引入之前以及在采用新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知识和技术之前在和实施新的或变化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之前,将这些文件、资料记录予以扩充以函盖这些活动。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需要组织内每个员工的'共同参与。组织内的每个人都应为与其相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而尽力,积极配合执行这三个过程的人员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共同努力,才能使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真正取得成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内工作场所的状况、性质、危险源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等因素。对于危险源很有限的小组织来说,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必须进行复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活动。
--系统化的程序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功的必要保证。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组织需建立以下形成文件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
与已识别的危险源有关的风险确定;
与每个危险源有关的风险水平的表示,无论其是否为可容许风险;
监视和控制风险的措施的描述或参考资料,尤其是不可容许的风险;
如可行,有关降低已识别的风险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措施,以及降低过程中监视其进展的任何跟踪活动;
实施控制措施的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识别;
作为体系运行控制要素的一部分,宜详细描述必要的控制措施;
上述各程序所产生的记录。
--组织即使已拥有控制某特殊危险任务的书面程序,也还必须对该运行持续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四、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
之所以说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因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是所有其他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为本要素与其他要素间建立了明确而显著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装置和程序的“正常”运行,而且还适用于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运行(程序),如装置清洗和维护,或适用于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策划,既要考虑执行这三个过程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又要考虑可资利用的可靠资料和信息,如为法规或为其他目的已获得的信息。
组织在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时,需要确定以下几方面: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采用的形式的性质、时限、范围和方法;
--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负责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人员的作用和权限;
--将要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培训需求。必要时,组织可根据所用过程的性质和类型使用外部咨询或服务;
--有关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
--如何考虑过程内人为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原材料、装置或设备的过期、老化所带来的危险源,尤其是对其进行储存。
在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中,组织可考虑以下输入: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事件和事故记录;
--不符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
--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沟通;
--来自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评审活动的信息;
--员工有关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协商、评审和改进活动的信息(这些活动可能是主动性的,也可能是被动性的)。
为了确保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有效,组织需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形成文件,并包含以下要素:
--危险源的识别;
--风险的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的适宜性评价,即对暴露在特定危险源中、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害或损坏的潜在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
--残余风险的可容许性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风险降至可容许程度的评价;
--任何所需附加风险控制措施的识别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组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其绩效:
--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任何必要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监视(可能要求执行进一步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反映对拟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的修改和对残余风险的重新评价);
--是否向管理者提供了有关纠正或预防措施完成结果和进展的反馈(作为管理评审和修改或制定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输入);
--执行特定危险任务的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风险评价过程中所规定的风险控制要求;
--后期运行经验的反馈是否用于改进过程或用于修改所依据的资料数据(如果合适的话)。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评审,组织需按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文件中所确定的时间或周期,或者按管理者所确定的预定时间进行。具体评审时间和周期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危险源的性质;
--风险的大小;
--正常运行的改变。
当组织内产生了以下一种或几种变化因素,而这些变化因素使得现有评价的有效性产生了疑异,则还需执行评审:
--扩大、缩小、限制;
--重新分配职责;
--工作方法或行为模式改变。
五、 有关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的风险策划
如果组织新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需首先通过初始评审确定其当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初始评审需包含以下方面: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要求;
--组织所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
--对所有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践、过程和程序的检查;
--对已往事件、事故和紧急情况的调查反馈的评价。
根据组织活动的性质,适合于初始评审的方法可能包括检查表、面谈、直接检查和测量,以及以往各种管理体系审核或其他评审的结果。但应注意的是,初始评审不能代替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也就是说,组织仍需在初始评审的基础上系统实施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食堂实施方案10-10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09-25
项目实施方案09-25
组织实施方案09-26
培训实施方案09-27
绩效工资实施方案08-02
学校评优实施方案11-23
企业评优实施方案11-23
学生评优实施方案11-23
教学评优实施方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