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08 17:12:07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推荐)实用的课题实施方案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实施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实用的课题实施方案7篇

课题实施方案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将读书活动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在大力呼吁读书的同时,老师不知道该向孩子推荐什么书,家长们不知道怎样的书籍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着的书则呈现或缺乏价值、或缺乏乐趣的状态。

  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从儿童的心理与能力出发,分年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与阅读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应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提出了阶梯性阅读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二、理论假设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童年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成长的伴侣,意味着心灵的.雨露,意味着精神的家园,意味着美的存在,意味着笑的源泉,意味着第二个生命。

  儿童文学是人类专门为儿童写的,是儿童自己的“文学”,表现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适合儿童心灵的读物,因而也是儿童最愿意接受的。儿童文学让人善良,儿童文学增添人审美的意趣,儿童文学会让人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使他们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点,儿童文学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阅读童书的活动,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2.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阅读当前优秀儿童读物,寻找鉴别优秀作品,从儿童哲学、儿童心理与教育目的出发,思考特定的儿童“应当读什么”的问题。

  (2)、选择“共读”童书,组织和开展班级读书会,探索如何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引领儿童在阅读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发展。

  (3)、借助家长与社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研究亲子共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意图在于通过童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中将采用分年段推荐、阶梯性阅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

课题实施方案 篇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是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关系到我们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教育科研“xx”课题指南》第41项推荐课题为“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我们的科研课题《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可以说是这一课题的子课题,是对这一课题的细化落实。这一课题的完成,将有助于实现现有主要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和优化,有助于教师对当前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全面掌握。

  二、研究的目标:

  熟练掌握现有历史学科的主要先进教学模式,分析评价整合,并力争推陈出新。

  三、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课题选项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带课教师,教育科研可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科研课题资源丰富。

  再者,学校对教学科研重视支持,本校是省级教学示范校,有着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最后,课题组成员搭配合理,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到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从具有高端科研水平的硕士到初具科研能力的'学士,是完成课题研究的人员保证。

  四、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对象:结合课题中的具体模式,我们将在三个年级同步或逐步进行实验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取资料文献法、调查法、课堂教学实验和观察对比等一系列的方法,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

  (三)研究步骤及任务:

  整个研究分五个阶段进行。周期为一年(20xx年1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科研资源搜集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尽快尽多地搜集各地各校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资源,渠道主要是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图书馆、人脉关系等,方向主要是名校名师和教育科研专家等,形式包括文字资料如论文、经验总结交流材料、教学科研心得、各地各校的机构网站和校园网的内部文件,网络视频和音像制品(如各省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的优秀教学案例特别是近年山东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选中的优秀课例,各地培训教师使用的优秀教学案例等)。

  第二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第一分析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利用上学期的教学时间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策略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实验首先是观摩组内成员的观摩研讨课,课后共同研究讨论,改进完善课型,然后在完善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成员执教示范课并形成视频作为阶段性成果。在实验的同时逐个形成教学模式的总结性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一期实验总结,科研资源再搜集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暑期对上学期的研究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并为下学期的进一步研究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第二分析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下学期的教学时间对余下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策略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在实验的同时逐个形成示范课教学视频和教学模式的总结性报告。

  第五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结题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性的总结。对过程性和阶段性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在对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最终成果,包括结集光盘和结题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会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适当进行各阶段以及阶段任务的调整,但尽量保持研究过程的不间断性。

  五、科研成果形式

  1、教学案例个案分析资料;2、课堂教学展示视频光盘;3、结题报告。

课题实施方案 篇3

  为深入开展“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年”活动,推进“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全校教师高效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带题授课”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促进教师队伍内涵素质提升,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实现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双提高。

  二.活动目标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接受并实践“问题即课题”理念,从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寻找原因,制定措施,并在研究课上进行验证、总结、反思,从而解决困惑,回归到常态教学中,享受教学的快乐。

  三.活动安排

  1.员部署阶段

  (1)召开动员大会。讲清活动的目的意义,动员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带题授课”实验探究活动,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原则上3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全员参加,35--45岁教师自愿参加,45岁以上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论证教师“带题授课”课题,确定“带题授课”小课题实验研究人选,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

  (3)召开课题培训会。针对“带题授课”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进行专题培训,做好开题、立项工作。

  2.实验研究阶段

  (1)组织教师针对立项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验证、总结、反思,解决困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示范、汇报、推介活动

  3.全校性“带题授课”展示汇报,总结,推广阶段。

  在全校选树10名“带题授课”样板教师,举行特色鲜明的展示汇报活动,以典型为引领,通过总结提升、经验介绍、示范展示等形式,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力争做到人人都有课题,个个都要“带题授课”。

  四.具体要求

  1.教师要注重观察、思考,及时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难点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2.教师个人要在学校批准实施小课题研究后,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带题研究”。

  3.“带题授课”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探索中积累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改进。

  4.学校将定期组织“带题授课”典型课例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表彰和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参加“带题授课”的教师将在学校职称评审、评优及骨干教师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

  5.学校科研科承担本次活动的指导和推进任务,并做好协调交流和培训工作,学校将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相关指导。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特成立学校“带题授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科研科

  主任: 副主任:

课题实施方案 篇4

  一、课题提出

  《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子课题。

  在“十一五”发展期间,小数组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和“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共收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约三百个,教学经验约三百五十篇,形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经验集,《无锡市小学数学学科有效课堂教与学规范条例》和《无锡市小学数学学科有效课堂教与学评价细则》(修订稿)。通过这些研讨活动,大家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了关于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新模式的学习,交流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研究了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广大教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本课题是无锡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和《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的载体,也是教育科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引领小学数学教研、促进质量提升的发展需要。目前而言,关于参与式的教育研究大多只是反映了一种宏大思维和宏观指导,一般着眼于师训、管理、德育和文化等方面,真正从“学习者中心”的视角出发,着力于小学数学学科研究课堂的成功项目并不多见,关于“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二、核心概念和课题界定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根据课题中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先谈谈对这些核心词语的认识。

  主动,指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是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是以“学”中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引导以自觉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指导学习。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引发数学思考;要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效学与教,有效学与教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也是课堂上主体对话、共同参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差异性的主动发展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信心。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在调研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借鉴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强调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及“助学案”教学设计的结构模型和实施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内容、策略和评价,积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业进步和生命发展,提升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术,促进新课程理念向课堂教学实践的转化,促进本地区素质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策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1956年,布鲁姆出版《教学目标的分类学》,促进有效教学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有效教学从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技术。197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在整合plato的基础上,开发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课堂操作样式。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crede)于1998年提炼出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奥斯丁(ornstein,allanc。)著《有效教学策略》于1990年出版,列举有效策略达11种之多。坎贝尔(campell,l。,20xx)则为教师和学生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的教与学(effectiveteachingandlearning)不仅关注教师的教的效益,同时关注学生的学的成效。20xx年,坎贝尔总结出10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有效教与学的策略。1998年,郑永柏、何克抗批判史密斯—雷根模型,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试图建构有效学与教的课堂教学模型。新加坡在有效教与学研究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探索,与我中心开展多次教研合作与互访交流,举办了两国(无锡)校长圆桌论坛。

  1990年代,从有效的教与学进步为以“学”为中心的“有效的学与教”(learningandinstruction),是一种教育服务意识的确立,教学文化的转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在《21世纪教育蓝图》中正式将“教与学”变更为“学与教”,把“知识的灌输”演变为“著重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多沟通、多协作、多参与、多尝试、多体验”。20xx年起,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各学科不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及评估指引”,并建议学校采用。其中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分别为“学与教”和“学与教资源”,专题指导学校开展课堂学与教活动,提高有效教学的质量。20xx年以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建立“课程为本学与教研究共同体”,实施“课程为本学与教资源库协作计划”,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教与学伙伴协作中心”。

  参与式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移植和扶贫战略,后来参与式广泛用于国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80年代参与式教育引入中国。如今,参与式教学体现主动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大主流,“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关键词为“参与式”的研究论文。“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等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参与式教育”研究,试图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数学教学的热情,构建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参与式教育”体系。

  自20xx年始,课题组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为子课题全程参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素材,为本课题的深入推进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吸纳国内外有效学与教研究实验成果,加强教学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探索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策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新技术和专业新发展。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以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效学与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技术策略和目标指数。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的助学案教学设计,引领主动学习,促进素质教育。我们进行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研究,取得了丰赡的科研成果,但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五、研究目标

  树立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初步建构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模型,包括“以《标准》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数学学科中形成若干可以在实践中推广的操作性策略,积累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和案例,提高广大教师的有效教学技术能力及新课程实施水平。

  以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为抓手,来构建主动参与式的小学数学课堂形态,研制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引导课堂主体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意义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策略和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开展文献和课例研究,调研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吸纳成功的科研成果,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和成分显示理论等微策略理论,包括传统课堂对资源、注释、评论进行规划的建议,探索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生发点和创新空间。

  2.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和模式研究。包括支撑性理论、支持环境、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课堂主体间性及“内部对话”、“助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观察的建议。

  3.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学与教行为规范、策略及效度评价的研究。运用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包括教学准备、课程资源、传播媒体、学习问题的发现、差异学习活动设计矩阵、学习评价和辅导、实践拓展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学科开发单独的微型课程(minilessons)。研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

  4.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的研究。总结本市前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学为中心,研究设计基于问题、基于差异或专题学习的教学计划,激发学习内驱力,引领学生自主建构。

  5.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课例和案例的研究。以观察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场的方式,在课题实验中积累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微格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构有效的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

  6.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实验教师现场培训的研究。在课题实验学校,根据课题研究项目及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建构的实践需要举办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邀请课程、教学论与小学数学专家深度介入课例教研活动,开展课题实验教师培训的研究。

  七、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整合学术资源优质,规划课题研究实验,建立以我中心为领衔、各市(县)区教研部门和课题实验学校共同参与的研究网络,系统化地架构以学科发展、教研课题和教师专项课题为载体的子课题群,聘请并组建课题专家库,荟萃群体智慧,合作攻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想模型。

  研究方法:加强教学论和相关文献的学习,主要开展教学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现场研究,为确保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及现实性,拟选择文献研究、经验总结、行动研究、课例研究等综合研究的方法。

  八、实施步骤

  20xx年9月—20xx年8月建立课题组,提出课题假设,确定研究内容。

  20xx年9月—11月整理并编著相关文献,做好课题文献研究综述。

  招募课题实验学校,架构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和课题辅导。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规范,制订年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0xx年11月—20xx年10月课题开题并实施。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市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活动,收集优秀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形成《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助学案”》设计规范及教学建议,《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论文、案例汇编,《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讨和课例选编,《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及考评细则。

  20xx年10月—20xx年8月成果整理与提炼,课题结题鉴定。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匡金龙、谢惠良、焦肖燕、伏晓峰、赵国防、尹志伟、孙敏、程继德、沈晓东、范艳华、钟国强、钱科英、钱阳辉、黄伟星、凌国伟。主持人为凌国伟、黄伟星。

课题实施方案 篇5

  一、本课题实施背问题描述:

  在当今众多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我们五指山市红星学校也在20xx年3月以本班六(2)尝试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年来自己面对同事们的不理解,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和压力,率先在本校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实施“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中孩子们乐于与交流、大胆展示,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让自己感到最大的困惑是:面对课时多、作业的批改量大的情况下,自己如何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如何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撰写教育故事?又怎样谈得上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呢?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还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老师批改过的作业,只注重分数,根本没有兴趣再次进行订正,即使老师在黑板不厌其烦地这讲解答案,到头来错的题还是错,该改还是没改。学生的整体成绩不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这无疑给我们五指山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我曾调查过本校五(2)六(2)班的孩子,88%的学生只看红笔字的分数,15%的学生会留意错题,5%的学生几乎不做作业。所以面对这样的现状,自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尝试,让学生合作学习,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在作业批改中,我们是否可以训练学生进行作业互批互改呢?让学生在合作中互批,在互批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使学生发展成为合作讨论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收集错题信息、讲解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改错的小老师;老师在互批互改中要做好引导和监督作用,对于学生已明白的问题不必浪费时间讲解,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习时间,同时归纳学生易写错、易看错的问题进行讲解。而老师

  也不用为单一的批改方法而头疼,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去辅导后困生,钻研教材,写教学反思。为此,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大胆探索如何批改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写作业兴趣、态度。,提出了《小学生高年级语文作业互批互改的有效性》一课题。

  二、研究价值: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师生主客体位置倒置所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常常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老师上课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收全改”。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收全改”存在的问题。每天,教师用于批改作业的时间往往要多于上课的时间,教师如何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如何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撰写教育故事?又怎么谈得上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呢?另外,根据我的观察,认真批改后的作业发还到学生手中,大多数学生没及时地进行改错,效果不佳。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违背了教学改革的初衷。这些弊端越来越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作业批改操作方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重要而艰巨的工程和全新的'课题。抓好作业批改环节,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我决定在作业批改中一改过去教师独自包揽的传统做法,下放权力,对学生参与作业互评互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写作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四、研究内容:

  1、如何提激发学生写作业兴趣,提高写作业质量。

  2、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作业互批互改的有效性。

  3、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训练学生作业互批互改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个别谈话和走访等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进行科学的问卷调查研究。

  2、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并及时了解、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变化。

  4、阶段总结法:每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

  六、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用一年时间进行。主要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1月)

  1、组建课题组,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对课题进行论证,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填写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

  2、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前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高段学生语文批改缺乏实效的原因。

  3、针对当前老师批改作业与学生对待作业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进行批改作业的方式与方法。

  4、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5、选择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的六(2)五(2)班。

  (二)实验阶段(xxxx年3月-xxxx年11月)

  1、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做好实验班级专题讲座。做好各阶段性计划、总结。

  2、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后期问卷调查。

  3、尝试多种批改作业方式。

  4、建立课题博客,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上传读书笔记。

  (三)总结阶段(xxxx年12月)

  1、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对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性。

  2、形成比较可行而且易于操作的互改互批作业模式,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

  3、个人论文的撰写。

  4、做好结题报告。

  5、做好结题申请。

  6、做好迎接验收课题结题

  七、预期成果:

  1、研究成果呈现对外宣传辐射,抓好课题研究实验活动;

  2、展示汇报课;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4、每一阶段进行计划、研究小结,争取总结阶段成果。

  5、收集前期后期的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6、收集有关教师批改作业与学生互批互改作业对于短期与长期教学效图文。

课题实施方案 篇6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结合生活情景创设、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全体的发展、在愉悦的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制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前能释放出来,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是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的主动,学得轻松,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何抓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1、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知识教学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掉教师过去一统课堂、独占减胎、蚁教案控制教学、以标准答案卡住学生思维的局面。

  3、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让每个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课题的界定(小学1——6年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课堂实效性落到实处。

  2、通过主体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3、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的学习。

  4、培养学生翁体意识、探究意识、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五、实验设想

  通过专题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观察法3、实践法4、调查法5、实践法

  七、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准备阶段

  共同商讨确定积极研究课题,明确研究任务,以所带年级为实验班。

  1、研究时间:20xx年8月——20xx年12月

  2、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抓好教学实效性。

  3、实施步走骤:

  (1)确立研究课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3)细化研究任务,使教学实效性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4)落实研究仍无,分阶段进行课题研究。

  (二)意义

  1、在教学中落实三为目标,注重学生解决生活的能力。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体现,能撞我数学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教学方法要灵活,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实效性。

  (4)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常识、实验。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确定研究课题。

  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活动有效性的验证。

  八、实施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新课程有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

  2、对课题研究中有关的问题共同商讨。

  3、根据课题进行实践探索。

  九、课题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问题进行情景引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主体意识,探求新知的欲望,能力的培养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勇于发言、敢于问题、主动质疑、乐于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提。

  2、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3、从合作探索知识,课堂评价等真正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教师现未能在职,给研讨工作带来不便。

  2、对个别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策略部内有效实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顺利落实。

课题实施方案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提出的背景

  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可是当前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中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对答如流"、"天衣无缝",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学,对那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总是想方设法使学生不出一点差错,这样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就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面对课堂中现成的学生错误资源,为了更好的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我确立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利用研究》这一课题。

  2、问题研究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应用错误-解决问题",这一个思路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利用的理论和实践;

  (2)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使我们的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

  1、课题界定

  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是指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教师应善于课前预设错误资源,课中捕捉错误资源,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2、理论依据

  (1)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2)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三、研究的内容

  (1)分析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研究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3)研究错误资源的利用对策。

  四、研究过程和方法

  1.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7、8月)准备阶段:申请课题,学习理论。

  第二阶段(20xx年9月)初步实施阶段:收集资料,制定具体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实施阶段:教学中记录、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撰写阶段性论文。

  第四阶段(20xx年6月)总结阶段:总结研究的过程和实效,撰写结题报告。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个知识点错误的概率,并且记录下来。

  (2)反思法:记录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文献法:收集对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有帮助的知识,加深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

  (4)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学习错误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运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五、研究者的条件及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者的条件:

  (1)研究者是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小学优秀数学教师。在学校一直担任教研组长,多次参加省.州级课题研究,曾主持过县级课题研究工作,是教科研骨干。多年来一直坚持教学反思,每学期均有文章发表或获奖。有能力进行本课题研究。

  (2)研究者是一个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调查、观察、反思、调整等研究工作.

  2.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相关论文两篇,力争获奖或发表

【课题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课题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08-03

课题实施方案范例09-24

幼儿园语言课题实施方案08-23

幼儿园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通用5篇)07-12

课题开题心得04-18

课题活动总结07-12

课题鉴定意见08-03

课题汇报材料08-04

课题阶段小结09-10

关于在将课题研究做在课堂中课题活动发言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