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调研报告

时间:2024-02-05 07:14:44 考核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调研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调研报告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在全国中小学试行专业发展型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作为一种对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新型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提升学校竞争优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我县在该项机制的实施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近几年我县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实践情况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的高低。在我县施行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我县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提高广大教师在执教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该项机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提高教职工待遇,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考核工作遵循的原则

  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励自己为实现工作目标,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有效管理方法。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公平性对教师工作具有重大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不仅受到本人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当发现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他人比较是合理公平时,则心情舒畅,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崇尚公平,就要建立“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分配机制。同时,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倡导的是在公正的基础上全方位立体的综合评价,需要“全民动员”,进行360度的评价,让广大教师了解并参与到对自己的评价中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因此,考核必须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全程性的特点。

  2、重点关注结果,适度关注过程原则。教师绩效考核是学校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针对教师承担的工作,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对结果的考评和对工作过程的考评。在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上,我们应遵循重点关注结果,适度关注过程的原则。重点关注结果,是因为一个没有好结果的过程是不完整且没有意义的过程;适度关注过程,是因为一个没有过程的结果是一个缺乏说服力且无法保证质量的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必然,结果靠在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在重点关注年度考核结果的同时,也应适度关注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做到平时有记载、学期有测评、年终有考核的全程评价。关注过程,还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憾,避免“当事者迷”、“小错不改,铸成大错”,使教育教学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良性循环。

  3、奖优激优,兼顾群体原则。“人性的第一原则就是得到赞赏。"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认可和奖励,特别是当自己取得成功之时。绩效考核是对教职工学期工作业绩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必须体现以业绩为主、奖优激优的原则。奖优激优、激励正气,能使每一位教师知道自己干得好还是不好,使每一位教师迸发出最大的工作热情,使每一位教师朝着符合学校期望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绩效考核作为学校教职工工作奖评的重要内容,应兼顾教职工的整体利益,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利益保障。

  4、个体与组织相结合原则。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指出,实现学校组织的需要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必须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凭借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只有兼顾并尽力满足教师的个人的需求,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学校的需要。个体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实现学校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需要,并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校的需要,对于增强广大教师的凝聚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对教师个体的考核和对学校的考核“捆绑”进行,以实现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和谐统一。

  5、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原则。模棱两可、雾里看花或含糊抽象的字眼,是教师绩效考核的大忌。因此,教师绩效考核中,能用量化的数据,必须量化,使教师对具体要求摸得着、看得见、算得准、记得牢,更具操作性,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但是,教师的工作不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长期性、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成效的长期性等自身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评价过程应该是一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过程。

  (二)绩效考核的操作方法

  绩效考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先粗后细的操作方法。

  1、县级层面考核奖励。2002年,我县通过对教育发展形式的准确把握,审时度势,率先在全市制定出台了《云和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奖励办法》(云教〔2002〕62号),对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的骨干教师分别每人每月奖励800元、400元、200元和100元,鼓励广大教师长期从事山区教育工作。2005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职务评聘分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初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用人新机制。从2006年开始,根据《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年度奖的通知》设立教育教学年度奖,对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待遇上予以倾斜。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优秀教师待遇,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根据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云和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奖励实施意见(试行)》(云教办〔2007〕50号)。规定绩效考核由工作量津贴和年终绩效考核奖两部分构成,其中工作量津贴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工作量按月发放,年终绩效考核奖根据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予以奖励。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确保了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顺利实施。

  2、学校层面考核奖励。教职工考核奖励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师队伍的良好素质。近年来,教职工考核奖励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校的重视,各校纷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类考核制度。如云和中学的《云和中学教职工考核方案》将考核内容分别归入各处室、年级段、教研组进行考核,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各处室打分评定教职工考核等级。其中教师考核先由各处室、年级段、教研组进行评分,再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职工考核先由教师、相关处室、分管领导进行评分,再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中层干部考核先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民测,然后由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评分,最后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兼课中层干部、职工实行“双考核"。兼课中层干部考核分由“教师考核分"和“中层干部考核分”各取50%组成,兼课职工考核分由“教师考核分”和“职工考核分”各取50%组成。云和二中的《云和二中教职工考核方案(修订稿)》则注重日常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和工作实绩,考核分教师考核、职工考核与中层干部考核。云和县实验小学的《云和县实验小学教师工作考核方案》分为德、勤、能、绩4大块内容,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常规、教学成绩等一一罗列其中。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我县各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工作积极性及经济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较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激发了各校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严谨治学、文明健康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进一步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逐步树立。

  二是激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县有在编在职的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2名。目前,这一数量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县有在职的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6名和县学科带头人96名,省教坛新秀2名,市名校长1名。

  三是激发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提高水平的自觉性,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提高率明显上升。目前,全县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十五”初的97%、88.8%、47.1%和47.1%提高到了100%、100%、97.56%和92.97%,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提高率分别由“十五”初的9%和7%提高到了89.11%和73.45%。

  四是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几年来,我县高考万人上线数均保持在全市中上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职技校一次性推荐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初级证合格率达到100%,中级证合格率达77.7%;中考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各学科评价达到全市中上水平;中小学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特长成绩逐年提高,部分项目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高考上线人数由2000年的213人上升到647人,上线率达86.3%,超过省平均水平。

  五是激发了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主动性,教科研成果显著。仅2007年,全县就有45项课题、200多篇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市级一等奖以上课题就达6项。与此同时,县实验小学和县实验幼儿园被评为了省校(园)本教研示范学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反思我县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激励教师积极性等方面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岗位考核奖励还仅是一种相对单一、较浅层次的考核,还未能很好地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层,尚处于探索阶段。用管理学的棱镜透视它,以下问题尤为明显。

  1、考核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立一套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经过共同讨论、共同认可的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方法,真正形成教师按考核标准履行职责,学校靠考核标准规范教师行为的有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对教师进行学年度绩效考核时,分别有各自的考核方案,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并逐步形成全县基本统一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

  2、考核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化,是对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促使广大教师努力工作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我县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究其具体内容和基本做法,还存有欠科学的成分。一是指标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层次不够分明。合理的考核机制其考评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指标体系不仅要包含学校层面,也要包含团队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体层面以及家长、学生层面的内容;二是指标体系粗放性明显,精细化不够。考核办法中提到的工作量补贴没有进一步给学校操作层面以细化指导,特别是很多工作不能完全量化,考核实际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盲点”。三是指标的操作性不强。考核依据缺乏学校的日常考核作为基础铺垫,指标体系模糊性较强,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

  3、重考核轻沟通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变。绩效考核是一个被管理者与管理者双向沟通的动态过程。及时向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反馈信息,肯定成绩或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并帮助制定工作提高计划,促进教师全面提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所在。为此,在绩效管理与实施的过程中,沟通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沟通、反馈的重要性,没有让被考核教师充分及时掌握自己的相关情况。学校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对教师做出奖励或惩罚的决定,仅注意了教师的问题,而没有在反馈过程中听取教师的意见,相应调整绩效考核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没有针对有关问题,改进绩效考核方案等,使得绩效考核无法实现纠正偏差、持续改进的目的;教师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管理和认定,考核是学校的事,自己只是服从、遵守就是了,积极性有待加强。

  4、绩效考核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所限,政府用于绩效考核的经费不是很多,激发作用及效果还不够显著。近年来,虽然与考核机制相应的配套制度在不断完善,外在奖励与内在奖励的政策在不断出台,但由于制度的实施水平各有差异,尚有图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评价信息较片面、评核过程不够细致、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依然存在,绩效考核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县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内容、方法、体系等方面正逐步完善,并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全面、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是,该项机制在朝着科学、规范、先进、高效的现代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研究探索。

  1、必须坚持绩效考核的正确导向。考核奖励工作能否引导广大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履行岗位职责、实现工作目标上,关键是坚持正确的导向。主要包括:一是科学性原则。一方面,考核机制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其评价标准、程序、方法及评价结果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教学原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而且要符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能为全体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所接受;另一方面,考核奖励工作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各个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二是指导性原则。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正确引导教师的努力方向,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如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对一些导向性的项目给予特别的权重,如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等。三是可行性原则。进一步认真深入细致研究考核方案,使考核尽可能量化,保持尽可能高的可比度和较强的操作性。

  2、注重协调“软与硬”的关系。绩效考核只是激励工具的一种,应配合对教师师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软一硬”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激励效果。不能单一抓“软”,更不能单一抓“硬",毕竟教书育人中师德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一手抓“强化岗位责任”的师德教育,一手抓绩效考核,配合进行。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员工是人而不是一般动物,除了面包以外,还需要梦想、阳光、愉悦、尊严、荣誉、友谊和人文关怀。”所以,如何客观、公正、公平、有效、权威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解决。绩效考核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在执教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是否有利于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教学质量。

  3、努力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只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应努力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让教师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保持一致,让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和谐的团队文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干群关系融洽,教师在一种充满信任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习和进步,并享有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二是教师能在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他们的专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获得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认可。

  4、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需要是一种客观规定,它取决于主观,所表现的是对需要的主观反映。一方面,个体的需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一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只能在一定生产力下的社会关系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其目的是创设一个激励环境,激发教师在此“天空"中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绩效考核只是一种激励的辅助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作用,更主要的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在于整个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5、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教育行政部门这一单纯主体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教师本人等组成的多元主体。他们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专家评价,而且包括平行的同事评价和自下而上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及评价对象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是使教师评价更加民主,促进多元评价主体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建立相互对话与协商的机制;二是可以多渠道地收集信息,多视角地观察教师的工作表现,获得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三是使教师评价活动成为一种交互活动,全体参与者相互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各有收获,共同进步。

  6、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操作程序。科学、先进、规范、高效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一项好的考核机制尤其要避免工作上的简单化,必须配备有科学、规范、到位的操作程序。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如我们将绩效考核奖励划分为工作量补贴和学年度绩效考核奖两部分内容,并将考核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工作量计算。综合考虑各校的办学规模、教师编制数和设岗情况,核定学校总的基本工作量。教职工个体基本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总工作量和岗位实际予以分解。二是学年度绩效考核。根据《关于加强云和县学校内涵建设创建特色学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内涵建设工作进行学年度综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设不同奖级,对绩效考核奖励经费实行“以奖代补”制度。三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学年度绩效考核。即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以突出聘任制、强化岗位绩效管理为重点的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并经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组织实施学年度绩效考核。但是,绩效考核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每一轮的考核结束,就意味着下一轮考核的开始。每一轮的考核方案、考核对象、考核标准及对考核结果的解析都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更新,特别是对考核结果的解析与反馈,更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此外,目前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机制,尚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评价信息获取较片面、考核过程不够细致、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考核操作程序。

  7、努力提高绩效考核的实施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的组织与实施也是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有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如果宣传发动不广泛、组织不得力、工作不做细,就可能使计算结果失真,影响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为此,我们要多措并举,确保考核奖励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学校要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相关文件,切实提高组织和实施绩效考核的能力。二是加强绩效考核的过程管理。按照科学、民主的程序运作,切实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忌图形式,“走过场”,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绩效考核工作有序进行。三是要及时反馈考核信息,适时、适度地对教师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甄别,奖优罚劣。事实证明,尽快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将产生最佳的效果,如果在考核结束几周或几个月以后才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不仅对教师而言不公平,而且其效果将大打折扣,极易使考核流于形式。

  8、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的保障水平。随着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深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考核评价的过程管理,针对各校绩效考核奖励方案制定与落实的情况,要加强督查力度。二是筹措好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经费。将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扩大经费来源,确保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经费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明晰绩效管理理念,坚持采取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准确处理测评数据,提高考核的信度,增强考核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扎实、稳健地推进这一机制深入实施。

【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调研报告11-24

当前绩效考核工作调研报告08-03

关于后勤集团绩效考核的调研报告08-03

学校食堂调研报告08-03

学校食堂的调研报告06-30

学校维稳调研报告12-19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调研报告12-03

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03-25

学校绩效考核自评报告(精选5篇)10-12

学校管理绩效考核自评报告(精选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