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春节习俗

时间:2024-01-24 11:36:42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华】湖北春节习俗

湖北春节习俗1

  现在回家过年没有以前热闹,小孩子越少了。没有回家过年也多,都说外面挣钱容易过的不错。湖北省荆州过年习俗,我们来看看下文。

【精华】湖北春节习俗

  在我们荆州民谚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迎春纳福大年拜贺。如“开门礼俗”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

  “玩春景”的活动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还有鱼虾灯、莲花灯等,可能荆州自古是鱼米之乡的缘故。

  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荆州民谚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这一天,“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最讲究过年年俗的要数农村,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为最。

  年前,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蜘蛛网也不留,这叫“打弹尘”,“打弹尘”后接着就贴春联及门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浊气,初一换上新衣新鞋,要理发也要年前趁早,因为一些地方习俗是正月里整整一个月都不能剪头发。

  大年三十年饭之后到大年初三,垃圾都不能扫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扫成一堆,堆在堂屋正门靠右边的角落,这叫“聚财气”,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齐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鱼(年年有余),花糕(节节高)等。以前还要凑齐“四盘四碗”(四季顺)。年夜饭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饭菜,斟了酒杯,象征性地让先人来享用。将最好吃的菜放在灶头处,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长辈,也叫祭灶神,然后再放鞭炮,吃团年饭。祭祖的酒浇在堂屋,饭菜让孩子们吃下,据说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岁,守岁,要扯起屋内所有的灯,不能熄灭,这时更不能节约,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转钟后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抢第一响,于是千里同响,或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叫“开财门”,“震财神”,鞭炮声越大越好。一次点燃,且中途不断最好。否则就会觉得来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后就要关大门,这叫“紧财门”,紧了财门之后谁来了都不能开门,以免“财气”跑了。

  拜“跑年

  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家族所有亲戚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过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轮遍为止。“大部队”挤得满满的,小孩嘻笑声、打牌叫喊声、厨房炒菜声、电视音响声,热闹不已。第二天,“大部队”就全部转移到其他亲戚家,继续闹年。其他亲朋故交,春节期间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您请我,我请你,吃“春饭”的时节。

  大年初一 开门茶

  北方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看到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镀银”,“得金得银”。天门一带,要吃几个“汤圆”,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宝”

  石滚蛋”不能白吃,晚辈端给长辈的可是要“茶钱”的,懂行的就把茶钱压在杯盏底下。丈母娘给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娘还不高兴。

  小孩子给长辈跪地拜年,说吉利话,现在说的最“遛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长辈讨口彩。

  也有地方初一兴喝白开水就点心过早,这里的年俗是初一早上不开灶。

  还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餐必须是汤圆。不能吃面条,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会不顺利。

  初二的早餐必须是面条,不能吃别的主食。如果被长辈发现没有吃面条,那就是犯上。

  初一不能出远门,只能相互串门送恭贺,叫做“拜跑年”。初二,才可以送媳妇回娘家。

  有地方也把北方“规矩”带到南方,主妇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包一种饺子,给家人初一早晨吃。饺子里放

  了硬币、糖、板栗、红枣、花生等东西,吃到硬币的.新年里有财运,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

  有力气干活,吃到枣寓意要起早劳动,花生在山东叫“长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长寿

  大年初五 炸跳蚤

  大年初五,家家户户放鞭炮,家里做了楼房的,要提着鞭炮,从楼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楼下。放鞭炮

  的同时,还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树枝,用燃放的鞭炮将其点燃,能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可以把

  家里所有的跳蚤都烧光,传说这样的年俗在荆州已延续了数千年。老人们说,以前的卫生状况差,跳

  蚤多,其实现在哪里还有跳蚤啊,可这是一种民俗,一代代传下来了,不能丢。

湖北春节习俗2

  1、湖北的过年吃什么

  湖北人过年吃啥湖北人过年讲究团圆、热闹,初一在谁家吃过新年饭,初三还要在他家吃一餐送年饭,一般湖北人年饭都会做十几二十个菜,十八、二十六、二十八图个吉利,菜越丰盛越好,象征着年年有余!所以说湖北人过年做的菜可以吃上几个月一点都不夸张的。

  鸡汤湖北过年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头,有“出人头地”之意。把莲藕切成片状,两片之间夹做好的肉馅,外面用一层湿面粉裹住,然后放油锅炸成金黄色,吃起来有点软也有点脆。五化肉吊起来,用一种烧起来很香的树叶大火用烟熏,然后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过年还有一些必做的菜,卤牛肉、卤鸭脖、卤鸡爪等,用八角葵等香料作成卤汁,作出来的颜色红中带黑,味道很不错,一般和辣椒配在一起炒来吃。

  2、湖北过年的食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3、湖北过年的习俗

  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然后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黄昏时开始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祥”。不管多忙,到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先放鞭驱邪,天亮前吃年饭,“越吃越亮”,吃时鱼不能动筷,要“年年有鱼(余)”。其间长辈给晚辈“压祟”钱(今之压岁钱其实是讹传)。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聊天,据说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始禁鞭)。

  过年的起源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春节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过年的禁忌

  正月是一年之初始,也是新的一年里运势好坏的关键时期。因此每当过年的时候,各种禁忌充斥在你的行为和语言中。但凡具有衰败不吉的.东西,都不能出现在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中。

  正月忌揭倒有,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到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有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月忌关红喜事,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湖北春节习俗3

  孝感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湖北春节习俗2

  饮食类

  喝鸡汤

  过年喝鸡汤对于湖北的乡亲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吃鸡翅,寓意着“展翅高飞”。

  水煮蛋

  在沙市、荆州一带,新一年吃第一餐有个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2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贪吃鸡蛋黄哦,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亲们~

  白蒿菜

  新的一年第一顿饭,湖北秭归有些地方会吃油炸白蒿,取其谐音“百好”,图个好彩头,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蒿还能油炸后食用,貌似是用白蒿加鸡蛋、面粉、水,放在油锅炸。但我知道白蒿可以用来做蒿菜粑粑,皖南地区有这个传统,将糯米和白蒿磨成粉后,加入腊肉、酸笋等内馅,做成一个个胖嘟嘟的包子。不过他们是清明节前后吃,秭归人则在春节就开动了。

  糍粑

  湖北各地过年都要吃糍粑的,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由来或许大家不知道。在以前,湖北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可见糍粑在春节的重要性,看到糍粑就想到过年,一种莫名的小兴奋~

  三全菜

  湖北武汉人以前过年时,年夜饭桌上绝对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这三全分别指的是“全鸡、全鱼、全鸭”、“全糕指的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指的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现在大家喜欢在桌中央放一口火锅,放完鞭炮,全家人围团坐,热气腾腾吃年夜饭,真的很开心!

  礼节类

  除夕夜

  湖北人以前过年时,男人一定要在除夕当天,挑水把水缸蓄满,至少要够家人使用3天,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女人则无论再忙,也要给家人做好鞋子,象征“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天亮前吃饭,“越吃越亮”,全鱼不能动筷,因为要“年年有余”。

  拜年

  跨完年就开始拜年了,年初一拜父族,年初二拜母族,年初三拜妻族。年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会步步高升。但是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无大小”,来者皆是客。

  讨吉利

  中国人过年最爱讨吉利,湖北人也不例外。除夕夜要贴对联是必须的,还有换门神,以前的门神的形象是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到唐朝换成了秦琼、尉迟恭大将两名将军,纳福迎祥。孝感人还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还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避禁忌

  以前的人们很在意过年时不要触犯一些禁忌。比如说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扫地,否则会把好运扫出门外;不能与人争吵,也不能说脏话,不然新一年运气会不好;打碎杯碗后要说“岁岁平安”。不能洗衣,因为码头被水神封锁,任何人都不能去动…总之就像仙桃地区民间歇后语一样:初一拜年——拣好话说。

  湖北春节习俗3

  在我们荆州民谚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迎春纳福大年拜贺。如“开门礼俗”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

  “玩春景”的活动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还有鱼虾灯、莲花灯等,可能荆州自古是鱼米之乡的缘故。

  农历腊月廿四,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荆州民谚说:“腊月廿四,家家小团圆”。这一天,“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最讲究过年年俗的要数农村,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为最。

  年前,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蜘蛛网也不留,这叫“打弹尘”,“打弹尘”后接着就贴春联及门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浊气,初一换上新衣新鞋,要理发也要年前趁早,因为一些地方习俗是正月里整整一个月都不能剪头发。

  大年三十年饭之后到大年初三,垃圾都不能扫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扫成一堆,堆在堂屋正门靠右边的角落,这叫“聚财气”,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齐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鱼(年年有余),花糕(节节高)等。以前还要凑齐“四盘四碗”(四季顺)。年夜饭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饭菜,斟了酒杯,象征性地让先人来享用。将最好吃的菜放在灶头处,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长辈,也叫祭灶神,然后再放鞭炮,吃团年饭。祭祖的酒浇在堂屋,饭菜让孩子们吃下,据说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岁,守岁,要扯起屋内所有的灯,不能熄灭,这时更不能节约,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转钟后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抢第一响,于是千里同响,或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叫“开财门”,“震财神”,鞭炮声越大越好。一次点燃,且中途不断最好。否则就会觉得来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后就要关大门,这叫“紧财门”,紧了财门之后谁来了都不能开门,以免“财气”跑了。

  拜“跑年

  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家族所有亲戚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过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轮遍为止。“大队伍”挤得满满的,小孩嘻笑声、打牌叫喊声、厨房炒菜声、电视音响声,热闹不已。第二天,“大队伍”就全部转移到其他亲戚家,继续闹年。其他亲朋故交,春节期间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您请我,我请你,吃“春饭”的时节。

  大年初一开门茶

  北方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看到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镀银”,“得金得银”。天门一带,要吃几个“汤圆”,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宝”

  石滚蛋”不能白吃,晚辈端给长辈的可是要“茶钱”的,懂行的就把茶钱压在杯盏底下。丈母娘给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娘还不高兴。

  小孩子给长辈跪地拜年,说吉利话,现在说的最“遛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长辈讨口彩。

  也有地方初一兴喝白开水就点心过早,这里的年俗是初一早上不开灶。

  还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餐必须是汤圆。不能吃面条,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会不顺利。

  初二的早餐必须是面条,不能吃别的主食。如果被长辈发现没有吃面条,那就是犯上。

  初一不能出远门,只可相互串门送恭贺,叫做“拜跑年”。初二,才可送媳妇回娘家。

  有些地方也把北方“规矩”带到南方,主妇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包一种饺子,给家人初一早晨吃。饺子里放了硬币、糖、板栗、红枣、花生等东西,吃到硬币的新年里有财运,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有力气干活,吃到枣寓意要起早劳动,花生在山东叫“长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长寿。

  大年初五炸跳蚤

  大年初五,每家每户放鞭炮,家里做了楼房的,要提着鞭炮,从楼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楼下。放鞭炮的同时,还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树枝,用燃放的鞭炮将其点燃,能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可把家里所有的跳蚤都烧光,传说这样的年俗在荆州已延续了数千年。老人们说,以前的卫生状况差,跳蚤多,其实现在哪里还有跳蚤啊,可这是一种民俗,一代代传下来了,不能丢。

湖北春节习俗4

  孝感春节习俗是什么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

  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武昌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团风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湖北春节习俗5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湖北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

  除夕

  男人: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然后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黄昏时开始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祥”。

  女人:不管多忙,到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

  年饭:先放鞭驱邪,天亮前吃年饭,“越吃越亮”,吃时鱼不能动筷,要“年年有鱼(余)”。其间长辈给晚辈“压祟”钱(今之压岁钱其实是讹传)。

  守岁: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聊天,据说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始禁鞭)。

  腊月三十是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初一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听动静:五更时鸟雀鸣叫则主丰年,群狗乱吠则主乱象。

  观天色:风宜北,谚曰“北风吹到南,无钱也去担,南北吹到北(Be),有钱也没得”。

  出方:初一起来,衣冠整齐,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长,然后燃鞭出门,向喜神方拜,称为“出方”。

  头三天

  接年饭:头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企盼“有吃有剩”。后来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顿。不能向外泼水,也不能扫地,以免走了“财喜”。

  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则就是“欺祖灭伦,宠妻灭母”。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否则便一年走下坡路。

  送年:初三后可继续拜年,但要开始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侣出来沿家收年饭,施主们都不吝啬,谓之“越把越有,富贵长久”。

  正月十五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制春卷。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汤圆食用,以预祝一年工作圆满、顺利。春节期间,人们还吃糖炸年糕,以象征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湖北春节习俗6

  杀年猪

  在过年前一个月、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咱们荆门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

  这不仅仅寓意着热火朝天过年的开始,也寓意着来年大丰收!

  “秋”腊肉

  腊肉是荆门的特色美食,杀完年猪后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

  小编记得小时候,父母还会在架子上割几块没熏好的腊肉,用铁签串来烤给我门吃,充满柴火味的腊肉味道真的好极了,“秋”好的腊肉还可以保存很久,不会变质!

  扫扬尘

  扫扬尘就是年终大扫除,以前每年春节前,荆门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

  按荆门民间的说法是,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荆门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

  打糍粑

  荆门很多地方都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年近三十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打得热火朝天!

  在荆门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每逢春节腊月二十八,几乎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赶场

  虽然平时每隔几天都会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往日的赶场意义完全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

  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赶,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一样不落,尤其是鸡、鱼肉都要买上,鸡预示着吉利,鱼当然就是年年有余了!

  贴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火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而且如果你家买了“福”字,一定要知道福字的正确贴法,民间有把福字倒贴的说法,“福倒”寓意着“福到”。但如果你是贴在大门上的,一定要正贴,大门的“福”字的倒着贴话,可就把福气倒在门外了,不过里屋的“福”字适合倒着贴,寓意把“福”倒在自己家里!

  年夜饭

  年夜饭就是我们期待了一年的团圆饭,一年后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张罗好年夜饭,之前准备的鸡鸭鱼肉统统都会在今天上桌。

  而且年夜饭的时候要慢慢吃,用大人们说的话就是:要吃出吃了一年的感觉。作为小孩最爱过年的原因之一,就是年三十的时候,长辈们还会给晚辈发新年红包——压岁钱!

  除夕守岁

  在荆门,除夕之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不过现在好像大家守岁的方式,都变成了集体“打麻将”通宵!

  开门爆竹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凌晨 00:00 时刻,在荆门有“开门爆竹”一说,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小编还记得每年在家过年,大年初一凌晨时刻,父母都会开门“放火炮”以示辞旧迎新之意!除了凌晨放爆竹之外,很多人家在初一一早的第一餐开始之前,也会放“开门爆竹”!

  拜年

  这是应该我们小时候最爱的新年习俗之一!每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都会去给长辈们拜年,拜年是一种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

  晚辈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祭祖

  祭祖,是荆门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钱,俗称"送钱粮"!

  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吃饭之前先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以示拜年和纪念。

  大年三十烧旺火,正月十五闹花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火炉里加很多煤炭,把火烧得很旺!一团盛火把满屋子印得通亮,把一年的喜庆烧得兴旺,也把四季烧得吉祥!

  十五为什么要挂灯笼,各地的说法也不太一样,总之都是吉祥之意。到那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悬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及大红灯笼,以示今后的生活象花灯一样五彩缤纷。元宵灯节是热闹中国年的“压轴节日”,所以,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体现一个“闹”字!

  吃汤圆

  在荆门,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元宵节的早上,妈妈都会起床为家里准备又白又糯的汤圆作为早餐,这个时候用汤圆作为早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新年的第一天吃汤圆,从味道上取其甜甜美美之意,从字面上体现一种圆满之意!

  年初一必须遵守的禁忌

  忌吃药

  说的是初一吃药的话,寓意着这一年都要吃药,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药,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预防过年期间生病!

  忌倒污水、洗衣、洗头

  一般在大年初一到初三,最好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包括洗衣、洗头也是不行的!

  忌扫地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除夕晚上提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

  忌打碎物品

  大人们认为,新年的第一天就打碎家具,寓意着一年四季会不吉利。不过要是由于不慎打碎了易碎物也不要紧,只要赶快说上一句:“碎(岁)碎(岁)平安”,就会化凶为吉了!

  忌啼哭

  新年的时候啼哭是不好的兆头,因此,为了维持好兆头,过年期间大人是不会轻易教训孩子的!这样是为了避免小孩随随便便就哭!

  忌动针线

  据说,初一动了针钱,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妇女也不得动针线,否则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

【湖北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湖北春节习俗02-26

湖北春节习俗02-11

湖北春节习俗范文02-11

湖北春节习俗4篇02-28

湖北冬至习俗有哪些10-24

关于湖北春节的作文09-30

湖北春节的作文九篇06-24

湖北春节的作文(精选76篇)02-13

湖北春节的作文6篇05-05

湖北春节的作文3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