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等待戈多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待戈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1
一直很喜欢《等待戈多》,很简单,很荒诞,很深刻。
我们是一群凭经验生活着的动物我们无法精确感知周围的事物,我们感知的范围仅仅限于伴随我们进化的环境,我们无法感知超生波和次声波,无法感知红外和紫外线,无法感知神经阀觉以下的所有感觉,我们无法感知时间,我们用所谓的理论弥补我们感知的不足,如果无法感知人就不能生存。
很早就有人问感知即是实在吗?甚至有人说我们不能证明感知,所有的感觉都是大脑的生物化学反应,我什么都不能确定,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我脑中之物,甚至只是存在于我这个概念之中。开始觉得新鲜,后来是无所适从。因为我发现自己不能证伪。
或许自己就是上帝?我们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和宇宙的关系,本来就不应该这么简单,因为人类天生就是自大狂。为什么杯子不说话?因为杯子有自知之明,人类就太唠叨。附等待戈多的读后感(转)突然发现这些所谓的荒诞的东西原来只是将生活中的场景赤裸裸的搬到了舞台上而已。
看着这个剧本就像在看_了的自己,想笑又笑不出来。或许生活就是很多人在那里荒诞,互相荒诞造成的一种可喜的假象吧。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2
等待戈多——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字眼,但在阅读之前内心迟迟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么?(其实,现在我也不知道“戈多”具体代表着什么,只是模糊的认为那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无休止的等待不知道等待何物的等待)当我怀着N个“?”读完这个剧本后,我感到沉闷、寂寥、无奈、彷徨。等待是亢奋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们无疑是坚定的。我们要用心中的信仰,来实现一个艰辛的过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帜,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在两个流浪汉无助的.等待和无聊的对话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无聊,虽然这孤寂与无聊出自戏剧本身,可同时又与我们心中不可鸣状的情感相撞击。
在此其间我们寻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点,希望从牢笼中冲破出去,也许会遍体鳞伤,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们就会顽强地站起来,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愿望而努力,而且让我体味到人生中的甘与苦。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3
一棵突兀的树,一块坚硬的石头,两个极度渴望的人,还有四顾无际的充满光亮与空气的大地和柔软的天空。
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全部维度。另一个世界仅仅属于幻想的迷梦,那里一切都是被允许的,生命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天国。但它终于厌弃了它,没有痛苦的幸福好比没有幸福的痛苦一样不可忍受。幸福与痛苦,就象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同等的'占有和分享生命的乳汁。
戈多,某种意义上仅仅是希望的变体而已。希望什么,无关紧要。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希望是没有的。这个世界没有希望的预席。如果有,那也只可能存在于永恒的语言诱惑或者时间绵延无穷的晦涩自杀中罢了。
对于一个荒谬者来说,所有看似神秘的事物,包括这个世界,最终都只能是归于零。
作者很巧妙而又最平淡不过地踩住了刹车,在距离绝望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没有扼杀希望,却把它的幻影彻底地吹散了,从此便永不能聚合。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4
读过这本书后,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荒诞。有些难,不宜读懂。人们可以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这些都对。连贝克特也不能说明其身份的那个“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部戏以某种非实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节,更像在演绎一个或者一群走向理念——这理念是什么,大家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戈多。
靴子、帽子、绳子、鞭子的无理性的组合,让这本书拥有了另一种魅力。“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在高中课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种深于表层的含义。
密闭的空间,思想是幻象,荒诞才是真实。也许,没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没有了意义……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5
等待戈多——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字眼,但在阅读之前内心迟迟不明白“戈多”到底是什么?(其实,此刻我也不明白“戈多”具体代表着什么,只是模糊的认为那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无休止的等待不明白等待何物的等待)当我怀着N个“?”读完这个剧本后,我感到沉闷、寂寥、无奈、彷徨。等待是亢奋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们无疑是坚定的。我们要用心中的信仰,来实现一个艰辛的过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帜,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在两个流浪汉无助的等待和无聊的.对话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无聊,虽然这孤寂与无聊出自戏剧本身,可同时又与我们心中不可鸣状的情感相撞击。
在此其间我们寻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点,期望从牢笼中冲破出去,也许会遍体鳞伤,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们就会顽强地站起来,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愿望而努力,并且让我体味到人生中的甘与苦。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6
读过这本书后,我的感觉仅有两个字——荒诞。有些难,不宜读懂。人们能够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这些都对。连贝克特也不能说明其身份的那个“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部戏以某种非实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节,更像在演绎一个或者一群走向理念——这理念是什么,大家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戈多。
靴子、帽子、绳子、鞭子的无理性的组合,让这本书拥有了另一种魅力。“期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在高中课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种深于表层的含义。
密闭的空间,思想是幻象,荒诞才是真实。也许,没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没有了意义……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7
人在对象中无法获得安全感却又欲罢不能,遂构成了这个荒诞而又实在的世界。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刚都想通过交流派遣空虚,又始终得不到对方诚恳的响应,在隔阂中又没人敢做出离去的行动,当爱提出“咱们要是分手了,也许会好一些”后,只留下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又是重复的、破碎的'对话,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对于波卓和幸运儿的病态依恋关系,弗洛姆指出:受虐狂通过被压抑来获得安全感,而虐待狂则通过压抑别人来获得安全。
在这种依恋状态下,人想从对象那里获取安全感,可悲的是,人不但一无所获,反而深陷于病态的依恋关系中而浑然不觉,仍幻想着只要与对方在一起,就能降低荒诞世界中的压抑感。这样,人便受着病态依恋关系的支配而走向精神荒漠。他人变成了可以随意倾泻感情、甚至诉诸暴力的木偶,自我越来越不想理解与倾听,最终在极度的孤独中丧失时间感,将诞生等同于死亡。
从这个角度出发,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人灵魂深处的相接,也就是等待真正的人生。
【等待戈多读后感】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读后感04-07
《等待戈多》读后感03-25
等待戈多读后感04-09
《等待戈多》读后感10篇04-21
等待戈多读后感(7篇)04-05
等待戈多读后感6篇03-24
等待戈多读后感7篇03-15
等待戈多读后感9篇03-09
等待戈多读后感(6篇)04-14
等待的说说01-18